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弗里德里希五世

鎖定
弗里德里希五世(冬王)(德語:Friedrich V der Winterkönig;1596年8月26日-1632年11月29日),普法爾茨選侯(1610年-1623年在位),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婿,三十年戰爭期間在位一年的波希米亞國王(稱弗里德里希一世,1619年-1620年)。
中文名
弗里德里希五世
外文名
德語:Friedrich V der Winterkönig
出生日期
1596年8月26日
逝世日期
1632年11月29日

弗里德里希五世人物生平

弗里德里希五世生於上普法爾茨安貝格附近的勞特霍芬,是普法爾茨選侯弗里德里希四世的第三個兒子,母親為奧蘭治親王威廉一世之女路易絲·朱麗安娜。1610年父親去世後繼承選帝侯職位,1614年起親政。著名的海德堡花園由其建成。1613年,他與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兒伊麗莎白·斯圖亞特結婚,他們最小的女兒索菲嫁給了第一個漢諾威選侯(正式名稱是不倫瑞克-呂訥堡選侯)恩斯特·奧古斯特,索菲後因母親的血緣關係成為英國王位繼承人,因此他亦是英國漢諾威王朝的祖先 [1] 
弗里德里希五世是加爾文宗信徒。部分是受到妻子的慫恿,他積極參與德意志新教諸侯的活動,並在諸侯們形成的新教聯盟中取得了顯赫的位置。當時德國各新教力量共同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的天主教至上政策,其中捷克人的活動終於成為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索。1619年8月波希米亞起義之後,儘管違背本人的意願,弗里德里希五世被捷克人推舉為波希米亞國王,同年11月在布拉格正式加冕。然而僅僅一年之後,1620年11月8日捷克人在白山戰役中的慘敗即終結了弗里德里希五世短暫的帝王生涯。他因此獲得一個諷刺性的外號:“冬王” [1] 
弗里德里希五世逃往尼德蘭。由於遭到皇帝斐迪南二世的驅逐,他的餘生幾乎都在流亡中度過,仰仗從前的盟友們的慷慨饋贈。1623年他的選侯稱號連同普法爾茨領地都被皇帝剝奪。選侯頭銜和上普法爾茨的土地被轉封給了他的表兄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後者是哈布斯堡王室在三十年戰爭中的主要支持者。下普法爾茨遭到西班牙佔領軍的搜刮。
弗里德里希五世希望新教聯盟的勝利能為他奪回領地,但從來沒有實現。萊茵-普法爾茨的選侯國地位被巴伐利亞取代。1632年11月英格蘭決定出兵援助他,但是為時已晚。他從10月初患了嚴重的瘟疫,11月29日在美因茨死於高燒。

弗里德里希五世早年

弗里德里希生於1596年8月26日。作為普法爾茨-錫門家族成員,眾多帝國政要和顯貴參加了10月6日在安貝格舉行的弗里德里希洗禮儀式。普法爾茨-西默爾恩既是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長系分支,也同時信奉加爾文教,因此與家族幼系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處於對立面,後者是帝國天主教的支持者 [1] 
由於1596年海德堡爆發鼠疫,弗里德里希在上普法爾茨生活了兩年,1598年回到海德堡。1604年,在母親的要求下,弗里德里希被送往色當,寄住在姨父布永公爵亨利·德拉圖爾·多韋涅的宮廷內。在色當暫住期間,弗里德里希是亨利四世宮廷的常客。他的導師是加爾文主義神學家丹尼爾·帝勒努斯,在八十年戰爭和法國宗教戰爭期間,後者呼籲新教諸侯相互間團結聯合,當教友兄弟遭受騷擾時要履行基督徒的責任。這些理論形成了弗里德里希將來的政治理念 [1] 

弗里德里希五世監護爭議

1610年9月19日,父親弗里德里希四世因酗酒去世,弗里德里希在當時年僅14歲。依據1356年金璽詔書相關法則,由家族內與弗里德里希關係最近的男性成員擔任其法定監護人與普法爾茨選侯國攝政直至弗里德里希成年。然而,家族中關係最近的是信奉天主教的普法爾茨-諾伊堡伯爵沃爾夫岡·威廉,所以弗里德里希四世在臨終前安排普法爾茨-茨魏布呂肯伯爵約翰二世為法定監護人,弗里德里希歡迎約翰前來海德堡作為法定監護人,而沃爾夫岡·威廉被拒絕入海德堡。弗里德里希四世的安排導致帝國諸侯間的激烈爭執。1613年,皇帝馬蒂亞斯干預這項安排,讓弗里德里希在未成年行事選侯權力實行領地內統治。1614年,弗里德里希到了法定年齡結束了頗受爭議的監護 [1] 

弗里德里希五世迎娶伊麗莎白·斯圖亞特

弗里德里希四世的婚姻策略在於加強和穩固普法爾茨選侯國在新教陣營的地位,弗里德里希的姐姐和妹妹分別嫁給新教諸侯:姐姐路易絲·尤利亞妮嫁給弗里德里希的監護人約翰二世,妹妹伊麗莎白·夏洛特嫁給勃蘭登堡選侯兼普魯士公爵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四世希望女兒卡塔琳娜·索菲能嫁給瑞典王儲古斯塔夫,但不成功。
弗里德里希延續父親的政策,尋求迎娶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之女伊麗莎白·斯圖亞特 [1]  。而當時詹姆斯已考慮將女兒嫁給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三,弗里德里希只是選侯,而詹姆斯尋求將女兒嫁給國王,但詹姆斯的想法遭到身邊顧問的反對。詹姆斯的顧問們擔憂如果伊麗莎白與天主教君主通婚,勢必打破雙方力量均衡,他們判斷伊麗莎白嫁給弗里德里希,較符合英國的利益。弗里德里希的總管漢斯·邁恩哈德·馮·紹姆貝格於1612年春前往倫敦,經過激烈談判,婚約於5月26日確立。婚約的主要反對者,是詹姆斯的王后安妮,王后希望自己的長女伊麗莎白能嫁給國王,而非選帝侯,但其意見最終被英王的決策團隊否定,確立了兩方的婚約。
弗里德里希隨後前往英格蘭迎接新娘,當年10月6日抵達英格蘭。弗里德里希與伊麗莎白之前以法語通信,在見面之後相互留下美好的映像,雙方於1613年1月正式訂婚,隨即於2月14日在懷特霍爾宮的皇家禮拜堂舉行婚禮。弗里德里希在之前已被授予嘉德勳章,隨後在婚禮上佩戴。在返回海德堡途中,弗里德里希與伊麗莎白去海牙,拜訪同屬新教陣營的荷蘭盟友──荷蘭省督拿騷的毛裏茨,1613年6月12日回到海德堡,當地舉行了廣泛的慶祝活動。伊麗莎白於1614年1月1日生下長子海因裏希·弗里德里希。
作為婚前協議的一部分,弗里德里希擴建海德堡城堡,裝修工程於1615年竣工,伊麗莎白門是城堡的入口。

弗里德里希五世三十年戰爭前的選帝侯統治

1614年8月26日,弗里德里希在生日當天執掌普法爾茨選侯國,親政後的第一個行動是參加新教聯盟會議,會議期間,遭到發燒困擾。突如其來的變故改編了弗里德里希的性格,同時代的人描述,患病之後,弗里德里希顯得憂鬱和沮喪。同樣,弗里德里希將大部分事務交給大臣克利斯蒂安一世處理。
弗里德里希熱心於大型建築工程,旨在讚頌和榮耀自身政權。除了翻修海德堡城堡,海德堡花園在其命令下開始動工,英格蘭建築學家伊尼戈·瓊斯和法蘭西工程師所羅門·德·高斯參與花園的設計。弗里德里希被描繪成阿波羅與海格力斯。
政治上,弗里德里希把自己定位為反抗皇帝馬蒂亞斯的神聖羅馬帝國新教諸侯領袖和維護德意志貴族自由的守護者。自奧格斯堡和約以來,神聖羅馬帝國形成了路德教、天主教和加爾文教的三方微妙平衡。圍繞在三種信仰間的衝突發展成為帝國內部鬥爭。而且,荷蘭共和國與西班牙帝國簽訂的十二年停戰協定已在1621年到期,雙方即將重開戰端。
普法爾茨選侯國的軍事實力和哈布斯堡家族相比較顯得弱很多,相比較其餘諸侯國,普法爾茨選侯國的領土顯得鬆散,兩大塊主要領地間隔着眾多諸侯國,彼此不想連,以海德堡為中心的下普法爾茨和以安貝格為中心的上普法爾茨。下普法爾茨的經濟支柱是農業,上普法爾茨是歐洲當時著名的採礦區之一。

弗里德里希五世波西米亞國王

波西米亞王國採取選舉君主制,儘管是王國,卻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自1526年起,波西米亞國王由哈布斯堡家族成員擔任,從1555年開始,神聖羅馬皇帝兼任波西米亞國王。17世紀初期,波西米亞面臨政治危機。波西米亞王國議會擔憂哈布斯堡家族將對波西米亞採取專制統治,大多數信奉新教的波西米亞貴族憂慮天主教皇帝會加強波西米亞的天主教化。皇帝魯道夫二世時期,波西米亞王國發生大規模的反對運動。當時魯道夫二世發動了對奧斯曼帝國的長時間戰爭,戰爭始於1591年終於1606年。由於對戰爭結果不滿,魯道夫急於重新發動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為了得到波西米亞對戰爭的支持,魯道夫允諾給予波西米亞人宗教自由的權力。然而波西米亞人對魯道夫心存疑慮,同時與新教聯盟頻繁聯絡。
波西米亞人在1611年推舉馬蒂亞斯為波西米亞國王,1612年初,新教聯盟內部討論會中提及推選新教徒為波西米亞國王,弗里德里希在候選人之一。普法爾茨的戰略家們認為如果弗里德里希當選波西米亞國王,勢必會讓薩克森選帝約翰·格奧爾格一世斷絕與哈布斯堡家族的聯盟,完全站在新教聯盟一邊。這個假設在事後被證明是毫無根據的。
此時,宗教衝突在波西米亞境內繼續蔓延。1617年,施蒂利亞公爵斐迪南當選波西米亞國王,由於其是一名狂熱的天主教徒,因此波西米亞貴族相信勢必撕毀魯道夫二世給予波西米亞人的承諾。種種疑慮開始蔓延,帝國議會下令新教徒停止在已沒收的教會土地上建新教教堂,波西米亞新教徒宣稱這些地產是他們的神聖領地,而且得到了魯道夫二世的允諾。1618年5月23日,一部分波西米亞貴族在因德里赫·馬提亞斯·特隆的帶領下衝入布拉格城堡,抓住兩位王室大臣。事件被稱為第二次布拉格拋窗事件,被視為波西米亞人叛亂的開端,也被視為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索。
面對波西米亞事件,上普法爾茨的管理者克利斯蒂安一世前往波西米亞實行調停。克利斯蒂安此行並未提議弗里德里希為波西米亞國王,因為弗里德里希過於年輕而且沒有豐富的政治經驗而且波西米亞王國沒有加爾文教。弗里德里希並未違抗皇帝,未在公開場合忤逆皇帝,而在給岳父詹姆斯一世的信中把波西米亞事件的責任歸咎於耶穌會和西班牙支持者。
1618年11月,弗里德里希首次被布拉格方面提議為國王候選人,他的代言人是否在其中起作用令人不得而知。普法爾茨外交官克里斯托弗·馮·多納向詹姆斯一世轉達弗里德里希可能當選波西米亞國王,後者持反對態度。新教聯盟同樣反對,唯恐引發宗教戰爭,薩克森選侯堅決反對此提議。
弗里德里希派遣一支由恩斯特·馮·曼斯費爾德率領的軍隊前往波西米亞王國支持當地新教徒,1618年8月,普法爾茨和波西米亞聯軍在恩斯特·馮·曼斯費爾德指揮下發動比爾森攻城戰,11月21日攻克比爾森市,確保整個波西米亞王國在新教徒控制下。
皇帝馬蒂亞斯於1619年3月20日去世,繼任者為斐迪南,雖然斐迪南之前已加冕為波西米亞國王,但波西米亞王國議會拒絕承認其合法性。由於擔心哈布斯堡家族的入侵,波西米亞議會與波西米亞王冠領地諸成員於7月31日在布拉格會晤尋求結盟,會議決議對抗哈布斯堡家族。八月,波西米亞總議會宣佈剝奪斐迪南的波西米亞國王資格。波西米亞王國與哈布斯堡家族的戰爭已不可避免,科隆選侯斐迪南預測這將會導致二十年、四十年甚至六十年的戰爭。
波西米亞人最初的國王候選人是薩克森選侯,後者得知後拒絕了波西米亞人。這使得弗里德里希成了熱門人選,1619年8月,當加布裏埃爾·百瑟倫發動反哈布斯堡家族的戰爭時,弗里德里希正前往法蘭克福參加斐迪南的加冕。

弗里德里希五世家庭成員

  • 海因裏希·弗里德里希(Heinrich Friedrich;1614年1月1日-1629年1月17日)
  • 卡爾一世·路德維希(Karl I Ludwig;1617年12月22日-1680年8月28日),普法爾茨選帝侯。1650年與黑森-卡塞爾的夏洛特結婚,1657年離婚,有後代;1658年與路易絲·馮·德根菲爾德貴賤通婚,有後代
  • 伊麗莎白(Elisabeth;1618年12月26日-1680年2月11日),修道院院長、哲學家
  • 魯普雷希特(Ruprecht;1619年12月17日-1682年11月29日),坎伯蘭公爵
  • 莫里茨(Moritz;1621年1月6日-1652年9月13日至16日),死於船難
  • 路易絲·霍蘭迪(Luise Hollandine;1622年4月18日-1709年2月11日),修道院長
  • 路德維希(Ludwig;1624年-1625年)
  • 愛德華(Eduard;1625年10月5日-1663年3月13日)
  • 亨利埃特·瑪麗(Henriette Marie;1626年7月17日-1651年9月18日)
  • 菲利普(Philipp;1627年9月16日-1650年12月16日)
  • 索菲(Sophie;1630年10月14日-1714年6月8日),1658年與漢諾威選帝侯恩斯特·奧古斯特結婚,有後代,1701年成為英國王位繼承人
  • 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 Adolf;1632年1月14日-1641年1月9日)
參考資料
  • 1.    Akkerman, Nadine (2011), The Correspondence of Elizabeth Stuart, Queen of Bohemi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55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