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鎖定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作為納粹黨的司庫長和早期的高級領導成員之一,掌管納粹德國的財政大權。他具有納粹黨的獎懲大權,包括納粹黨的獎章飾物如金質榮譽章和血之勳章都毫無例外地由他掌管。同時他還是納粹黨衞隊的榮譽領袖,這是一種分配給早期黨員的頭銜。
中文名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875年11月27日
逝世日期
1947年12月2日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簡介

黨衞隊全國總指揮﹑納粹德國國家司庫長--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個人檔案
出生日期:1875年11月27日
出生地:巴伐利亞州 京茨堡(Günzburg)
宗教信仰:天主教
納粹黨籍編號:6
黨衞隊編號:38 500
死亡日期:1947年12月2日
死亡地點:盟軍雷根斯堡(Regensburg)監獄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軍銜

1942年4月20日 晉升 黨衞隊全國總指揮
1933年7月1日 晉升 黨衞隊副總指揮
1932年6月13日 晉升 黨衞隊地區總隊長
1914年11月 晉升 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中尉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職務

全國最高領袖集團成員(1936年4月1日—1945年5月8日)
德國勞動軍團領袖榮譽領袖(Ehren-Oberstarbeitsführer )(1935年—1945年)
納粹黨全國領袖(Reichsleiter)(1935年—1945年5月)
黨衞隊領袖集團下屬特別小組組長(Führer z.b.V. attached to Staff, Reichsführer-SS)(1934年10月1日—1936年4月1日)
國會議員(1933年5月—1945年5月)
慕尼黑市議員(1929年--)
納粹黨司庫長(1925年5月28日—1945年5月)
1932年6月13日加入黨衞隊
1922年加入納粹黨
在陸軍第3步兵團服役(1914年1月—1918年12月)
“威廉”民防營服役(1914年9月—1914年12月)
近衞步兵營服役(1895年1月—1896年5月)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獲得榮譽

右起第6人為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右起第6人為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一級配劍戰功十字勳章(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得)
金質納粹黨章
血之勳章
黨衞隊全國領袖榮譽佩劍
納粹金、銀、銅質長期服役獎章
黨衞隊骷髏戒指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人物生平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Franz Xaver Shwarz)於1875年11月27日出生在一個麪包師的家庭裏,他的家鄉是位於巴伐利亞州斯瓦比亞地區的多瑙河畔的京茨堡(Günzburg)。
施瓦茨只在家鄉讀完了高中,就到慕尼黑尋找工作,婚後於1899年生有一子。1895年1月他加入了當時的皇家近衞步兵營服役,直到1896年5月。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施瓦茨應徵入伍,在陸軍第3步兵團服役。他在戰爭中作戰勇敢並多次負傷,因此獲得過一級配劍戰功十字勳章。
希特勒右側眼鏡者為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希特勒右側眼鏡者為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1922年施瓦茨加入了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1923年“啤酒館暴動”失敗後,他又繼續在納粹組織“大德意志人民運動”裏管理經濟事務。不久希特勒再次率領納粹黨捲土重來。1925年,施瓦茨正式成為納粹黨的司庫長,並擔任這個職務一直到1945年第三帝國崩潰。
1933年,納粹黨獲得了國家領導權。施瓦茨作為希特勒的“老戰友”也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德國國家領導層。從1935年起他開始在納粹德國中央領導集團裏任職,直到戰爭結束。
希特勒右邊戴眼鏡的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希特勒右邊戴眼鏡的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1942年4月20日,施瓦茨被晉升為黨衞隊全國總指揮,該銜位僅次於黨衞隊頭目希姆萊的全國領袖。在整個第三帝國時期,只有四人獲此殊榮(另外三人風別為:庫爾特·達呂格(Kurt Daluege),約瑟夫·迪特里希(Josef Dietrich),保羅·豪塞爾(Paul Hauser))。施瓦茨在這四人中也許是最不出名的,因為比較起其他三人來,他很少拋頭露面。為此納粹的上層人物也都很欣賞他,早在1940年12月,宣傳部長戈倍爾博士就曾在他的日記中寫道:“他(施瓦茨)始終是我們黨忠誠的老同志和老戰友。不同於那些愛吹牛的人的是,他總是善於做實事。” 施瓦茨也很少身穿黨衞隊制服出現在公開場合,因為他不把這樣的制服看做是地位的象徵。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
納粹德國戰敗投降後,施瓦茨作為納粹高層領導人物自然無法逃脱,他被盟軍逮捕。1947年12月2日,在聽候審判期間,弗朗茲·沙維爾·施瓦茨病死於被關押所在地--雷根斯堡(Regensburg)監獄。1948年9月,慕尼黑納粹戰犯法庭追加判決他為“主要戰犯”,施瓦茨幸運地沒有得到他的最終判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