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

鎖定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Vladimir Prelog,1906年7月23日-1998年1月7日),旅居瑞士的南斯拉夫化學家,1906年7月23日生於薩拉熱窩,在布拉格工業大學獲工程博士學位後回國工作,二次大戰中避居瑞士並加入瑞士國籍。是瑞士籍南斯拉夫化學家。主要研究有機分子和反應的立體化學。他於197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中文名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
外文名
Vladimir Prelog
國    籍
瑞士
民    族
南斯拉夫
出生日期
1906年7月23日
逝世日期
1998年1月7日
畢業院校
捷克斯洛代克布拉格工學院
職    業
化學家
主要成就
197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出生地
南斯拉夫薩拉熱窩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工作經歷

普雷洛格(Vladumir Prelog,1906—1998),瑞士化學家。生於南斯拉夫薩拉熱窩,1928年畢業於捷克斯洛代克布拉格工學院,獲化學工程師稱號,1929年獲工程博士學位。還曾獲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法國巴黎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29-1935年在布拉格德里所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1935-1940年任薩格 勒布大學講師,1940-1941年任副教授。1942年到蘇黎世瑞士聯邦工學院任教,1950年升任教授,1957-1965年任該院有機化學實驗室主任。1962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羅馬林嗣科學院士及一些學會會員。普雷洛格研究生物鹼、抗菌素、酶和其他天然化合物的立體化學。由於成就突出,1975年與英國化學家康福思同獲諾貝爾化學獎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研究領域

他的最突出的貢獻是進一步提示了有機物分子複雜的立體化學異構現象,闡明瞭各種"手性"分子的光學特性和形成不同異構體的反應機理和歷程,這對有機立體化學的發展是一個重大貢獻。他還參與了建立一套立體化學的構型命名法,已被廣泛承認和IUPAC推薦,稱為"R·S·法"。因而兩個不同國籍的化學家分享了197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