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引鱷科

鎖定
引鱷科(Erythrosuchidae)意思是“紅色鱷魚”,是科大型肉食性基礎主龍形下綱動物,生存於早三疊紀晚期(奧倫尼克階)到中三疊紀早期(安尼西階)。引鱷科的化石在南非卡魯盆地的Beaufort Group、俄羅斯彼爾姆地區、中國等地發現。 [1] 
中文學名
引鱷科
拉丁學名
Erythrosuchid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形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原蜥形目
引鱷科
生存時代
三疊紀晚期到中三疊紀早期
身    長
2.5-5米
代表物種
引鱷

目錄

引鱷科分類

主龍形下綱Archosauromorpha
主龍形類Archosauriformes
引鱷科 Erythrosuchidae
府谷鱷 Fugusuchus
格爾贊鱷 Garjainia
引鱷 Erythrosuchus
山西鱷 Shansisuchus
武氏鱷 Vjushkovia

引鱷科簡介

它們是該時代的頂級掠食者,身長2.5到5米。在最晚的物種裏,例如引鱷,頭顱可長達1米。同時代大型的二齒獸類肯氏獸科,應該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然而,第一個出現在化石記錄的引鱷科動物,年代稍早於肯氏獸科,所以它們被推測也獵食其他動物。
引鱷科原先被分類到槽齒目古鱷亞目。這種分類不再被古生物學家使用,他們現在使用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依照這個方法,引鱷科構成一個主龍形動物演化支,是主龍類外羣體。某些主龍類特徵的出現,例如:Y形骨盆(Triradiate pelvic girdle)、第四股骨粗隆部(Fourth trochanter)、第三蹠骨長於第四蹠骨,顯示引鱷科跟真正主龍類的關係較近,而跟古鱷科的關係較遠,古鱷科缺乏以上特徵。
所以引鱷科在演化史上,佔有原始主龍形動物與更先進的三疊紀主龍類之間過渡性的位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