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引業

鎖定
引業,佛學術語,指決定某一有情在次一生將轉生於何處的業,是滿業的對稱。
中文名
引業
類    型
詞語
釋    義
決定有情在一生將轉生於何處的業
指決定某一有情在次一生將轉生於何處的業。為滿業的對稱。譬如促使我們生而為人的業,便是引業。而促使我們為男為女、為貧為富、為美為醜的業,便是滿業。亦即引出‘總報’之業為引業,使‘別報’圓滿之業稱為滿業。大、小乘間對此二業的解釋略有出入,玆分述如下︰
[小乘的看法] 《大毗婆沙論》卷十九雲(大正27·98a)︰‘問諸造業者為先造引眾同分業,為先造滿眾同分業耶,有作是説︰先造引業後造滿業。若先不引後無所滿,猶如畫師先作模位後填眾彩。’例如吾人同在人間受生,此為引業所感;其中有男女、貴賤、賢愚、美醜等差別,此為滿業所感。
業有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順不定業四種。關於引業、滿業,《大毗婆沙論》卷一一四提出三説(大正27·594a)︰
‘或有説者,二能引眾同分果,亦能滿眾同分果,謂順次生受業、順後次受業。二能滿眾同分果,不能引眾同分果,謂順現法受業、順不定受業。復有説者,三能引眾同分果,亦能滿眾同分果,謂除順現法受。一能滿眾同分果,不能引眾同分果,謂順現法受。復有欲令順現法受業,亦能引眾同分果。若作是説,此四種業,一切皆能引眾同分果及滿眾同分果。’
《俱舍論》卷十五謂︰‘能引唯三,除順現受。’此與上列之第二説相同。
引業是多業相合引生,還是以一業引生?所引的生是唯一生或多生?關於此,《俱舍論》卷十七雲(大正29·92a)︰
‘一業引一生,多業能圓滿。(中略)雖但一業引一同分,而彼圓滿許由多業。譬如畫師先以一色圖其形狀後填眾彩。是故雖有同稟人身,而於其中有具支體、諸根、形量、色力、莊嚴。或有於前多缺減者,非唯業力能引滿生。’
即以‘一色畫一物之形體’譬喻以一業引一生。以‘眾彩填之’譬喻以多業能莊嚴一生的滿業。
[大乘的看法] 唯識宗以為︰以引業感第八識的異熟,以滿業感前六識的異熟。《成唯識論》卷二雲(大正31·7c)︰‘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恆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
引業是勢力最強勝的業種子,引第八識總報之果。滿業雖也引果,但引業除引果外,也能引滿業。如此能引之義勝,故名為引業。滿業是劣業,隨引業成滿果報,故名為滿業。即在前六識的別報,有賢愚、美醜等差別,是由於滿業的力量。
有關一業引一生、一業引多生,一生是一業所引、多業所引等問題,《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七雲(大正31·728b)︰
‘複次或有業,由一業力牽得一身,謂由一業力長養一生異熟種子故。或有業由一業力牽得多身,謂由一業力長養多生異熟種子故。或有業由多業力牽得一身,謂由多業剎那數數長養一生異熟種子故,或有業由多業力牽得多身,謂多剎那業更相資待,展轉長養多生異熟種子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