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弋江貢籃

鎖定
弋江貢籃,別名舒城簟子、弋江籃子,是安徽省的手工業產品之一。
中文名
弋江貢籃
別    名
舒城簟子
別    名
弋江籃子
地    區
蕪湖南陵弋江鎮
特    點
做工精緻,品種繁多

目錄

弋江貢籃概況

蕪湖市南陵弋江鎮的“弋江貢籃”以其做工精緻,品種繁多而揚名四方。我省民間有“舒城簟子、弋江籃子”一説。除了生活中必備的長、團、大魚籃等十餘種外,還有兒童賞玩的細篾元寶籃、腰子籃、圓形小籃等。弋江竹籃式樣美觀,經久耐用,產銷量很大。每日清晨,總有上千個各式各樣的竹籃彙集在弋江碼頭出售。其產量高的原因大致因為該地區盛產水竹,取材便利;二是因為兩岸百姓多以編籃為副業,白天種地,晚上全家大小齊動手,編籃掙錢。

弋江貢籃發展歷史

弋江編籃歷史悠久,相傳始於宋代。在清乾隆年間,弋江的編籃工藝就已經相當發達了。到了適婚年齡的小夥子如果有一手好的編籃手藝便會倍受青睞。據説在下陡門前王村有一王姓小夥子編籃技藝超羣,前來給他説媒的也不在少數,可他偏偏看中了本村最美的那個姑娘,非她不娶。無奈“一家有女百家求”,給姑娘説親的能排出好幾裏地去,其中不乏風流俊朗的才子,腰纏萬貫的富商。那姑娘一概不予應允卻對一干人等提出了一個要求:以三個月為期限,各人用專長製作一份聘禮以證明自己的真心。姑娘認為只有有心之人才是天命的姻緣。姑娘家屋後的千杆翠竹即是她規定要用的材質,至於怎麼用那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王姓小夥子經過這事看到了姑娘自主、果敢的一面,因而由愛而生敬意,他越發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回家之後他就陷入沉思,自己是編籃手藝人,論錢、論才都比不過人家,而真心卻是可比的。那一杆杆翠竹更是他天天要用的材質,他自認為那是自己的強項。小夥子也去提親的消息傳了出去,有人當他面把一筐芝麻倒進竹籃,眼見滿滿一籃芝麻在剎那間漏了個乾淨,那人還説小夥子的親事就如同這竹籃裝芝麻——一場空。這事反而提醒了小夥子,他眼睛一亮,如果説自己能編出裝得住芝麻的竹籃,這不是細心又是什麼?他表示要編出裝得住芝麻的竹籃,這話一出口即造成了不小的鬨動,不到半天工夫竟是人盡皆知了。姑娘也拗不過好奇心,前去打探了一回,卻不小心為人識破弄了個大紅臉。小夥聽説後更是信心百倍,從此靜下心來一門心思用在了竹編上。
轉眼間就到了規定的期限,姑娘家門口熱鬧非凡,裏裏外外圍滿了人。陸續有人拿出了他們製作的聘禮,都是用竹製成卻也讓眾人大開眼界,有的雖只是竹筒可裏面卻盛滿翡翠珠玉,有的是竹製花瓶裏面卻插上了價值連城的古畫,有的是竹製屏風上面卻寫滿了錦繡文章,有的是竹製的箱籠裏面卻裝滿了財寶,大夥兒是見一樣愛一樣忍不住嘖嘖稱奇。最後輪到小夥子了,卻見他不緊不慢提着青布箱籠走上場來。和滿眼的金玉錦繡一比,小夥子的青布小箱顯得異常刺眼。場內的競爭者們不約而同一起鬨笑起來,而場外的鄉親自從聽説小夥子要編裝芝麻的竹籃後,一直就不知道結果。於是,很多人都暗暗替小夥子捏了一把冷汗。這時小夥子打開箱子,一個式樣精巧的竹藍呈現在大家的面前。陽光下竹藍竟篾薄如紙、玲瓏剔透,小夥子當着眾人的面將一袋芝麻倒進籃中,竟點滴未漏。小夥子真得做到了!姑娘莞爾一笑走到小夥面前拎起了籃子,小夥子中選了!姑娘不愛金銀愛真心,不愛富貴愛技藝,終於找到了如意郎君。細密如紙的竹籃成了他們的定情物,一時便成為了佳話而廣為流傳。後有好事者在弋江買王某所編12個竹籃獻與皇上作貢品,獲得當朝天子乾隆帝褒獎。次年,寧國知府命王某編籃進貢,弋江貢籃得以成名,並暢銷江淮,名揚千里。也是從這時起,弋江編籃技術就不傳授給外地人了,此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直到1931年,弋豐村有個人倒插門到寧國縣河瀝溪做女婿。他有一手精湛的編籃技藝,他不僅利用河瀝溪的豐富的水竹編出大量精美的竹籃為自家的生活爭光添彩,而且還無償地把手藝傳授給當地一些有心的人,所以,河瀝溪很多的村民都會編籃,鎮上的竹籃交易也很發達。另外涇縣三港埠籃子的質量與式樣也可與弋江竹籃媲美,也大抵是因為差不多的原因將編籃的技術傳了過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