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廿裏鎮

鎖定
廿裏鎮,隸屬於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介於東經118°45'59"~118°53'01",北緯28°48'17"~28°55'16"之間,地處衢江區西南部,東與柯城區黃家、石室2鄉為鄰,東南接黃壇口鄉,南與湖南鎮毗連,西南、西連後溪鎮,西北與柯城區華墅鄉航埠鎮接壤,北接柯城區雙港街道,東北與柯城區黃家鄉為鄰,鎮人民政府距衢江城區15千米, [4]  行政區域面積61.3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廿裏鎮户籍人口為35520人。 [5] 
唐代初期,廿裏鎮境域屬信安縣。1988年,廿裏鄉改設廿裏鎮。 [4]  截至2020年6月,廿裏鎮轄21個行政村; [6]  鎮人民政府駐廿裏村白馬街118號。 [4] 
2019年,廿裏鎮有工業企業116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1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 [5] 
中文名
廿裏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
地理位置
衢江區西南部
面    積
61.3 km²
下轄地區
2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廿裏村白馬街118號
電話區號
0570
郵政編碼
324012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浙H
人    口
35520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廿裏鎮歷史沿革

唐代初期,廿裏鎮境域屬信安縣;鹹通元年(860年),屬西安縣。
明代,屬抱戴鄉抱戴、復元2裏。
清康熙元年(1662年),劃入抱戴鄉四、五2都,仍屬西安縣。
民國四年(1915年),為第六區,屬衢縣。民國二十八(1939年),屬溪口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屬橫路區署。
1950年,屬航埠區。
1955年,改屬廿裏區。
1956年,屬衢縣。
1958年,設廿裏、上宇、十八里葉3個管理區,屬後溪(上游)公社。
1961年9月,設廿裏、上宇公社,屬廿裏區。
1966年,改屬花園區。
1984年1月,復設廿裏、上宇鄉。
1986年2月,改屬廿裏區。
1988年,廿裏鄉改設廿裏鎮。
1992年5月,上宇鄉併入,屬衢縣。
2001年12月,屬衢江區。 [4] 

廿裏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廿裏鎮轄廿裏、佘塘頭、楊家突、六一、六二、馬卜吳、上宇、裏珠、文塘、石塘背、富里、山下、裏屋、魚頭塘、塘底、塘湖、彭家、黃山、赤柯山、通衢村、白馬新村、和美2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78個村民小組。 [4] 
截至2020年6月,廿裏鎮轄21個行政村:佘塘頭村、文塘村、石塘背村、富里村、山下村、裏屋村、魚頭塘村、塘湖村、白馬新村、楊家突村、馬卜吳村、上宇村、裏珠村、塘底村、彭家村、黃山村、赤柯山村、通衢村、廿裏村、和美村、六都楊村; [6]  鎮人民政府駐廿裏村白馬街118號。 [4] 

廿裏鎮地理環境

廿裏鎮位置境域

廿裏鎮介於東經118°45'59"~118°53'01",北緯28°48'17"~28°55'16"之間,地處衢江區西南部,東與柯城區黃家、石室2鄉為鄰,東南接黃壇口鄉,南與湖南鎮毗連,西南、西連後溪鎮,西北與柯城區華墅鄉航埠鎮接壤,北接柯城區雙港街道,東北與柯城區黃家鄉為鄰,鎮人民政府距衢江城區15千米, [4]  行政區域面積61.3平方千米。 [5] 

廿裏鎮自然資源

2011年,廿裏鎮有耕地面積23256畝,林地面積3.75萬畝,累計造林3.8萬畝,其中喬木林地3.2萬畝,竹林0.1萬畝。 [4] 

廿裏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廿裏鎮轄區總人口33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000人,城鎮化率39.4%。另有流動人口497人,總人口中,男性16410人,佔49.7%;女性16590人,佔50.3%;14歲以下4951人,佔15.0%;15~64歲25212人,佔76.4%;65歲以上2837人,佔8.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2577人,佔98.7%;有畲、蒙古、苗、布依、土家5個少數民族,共423人,佔1.3%。其中畲族312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73.8%;蒙古族86人,佔20.3%;苗族17人,佔4%;布依族5人,佔1.2%;土家族3人,佔0.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7人。 [4] 
至2019年末,廿裏鎮户籍人口為35520人。 [5] 

廿裏鎮經濟

廿裏鎮綜述

2011年,廿裏鎮財政總收入2193萬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30萬元,比上年增長33.0%。完成營業税944萬元,增值税199萬元,企業所得税5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6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983元。 [4] 
2019年,廿裏鎮有工業企業116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1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 [5] 

廿裏鎮農業

2011年,廿裏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2.19億元,比上年增長5.8%,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15.0%,生產糧食17065噸,其中谷物16036噸,豆類617噸,薯類412噸。生產油料216噸,其中油菜籽167噸,花生33噸,芝麻16噸;柑橘種植面積16038畝,產量22447噸,生豬飼養量13.57萬頭,年末存欄50524頭;羊飼養量1055只,年末存欄635只;牛飼養量248頭,年末存欄208頭;兔飼養量3225只,年末存欄1226只;家禽飼養量29.26萬羽,上市家禽16.69萬羽。生產肉類8179噸,禽蛋168噸。 [4] 
2011年末,廿裏鎮林木覆蓋率37.8%。漁業以鰱魚、甲魚、太陽魚、彭鯽魚、珍珠養殖為主,水產品產量1327噸,漁業總產值157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7.2%。 [4] 

廿裏鎮工業

2011年,廿裏鎮工業總產值19.1億元,比上年增長26.0%,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53.0%。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3.58億元,比上年增長38.1%。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3家。 [4] 

廿裏鎮商貿

2011年末,廿裏鎮有商業網點1200個,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4億元,比上年增長25.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5%,出口91.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5.6%,主要產品有高吸水樹脂、甲酸等。 [4] 

廿裏鎮金融業

2011年,廿裏鎮有各類存款餘額6.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7億元。 [4] 

廿裏鎮郵電業

2011年,廿裏鎮郵政業務收入11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80萬元。 [4] 

廿裏鎮社會事業

廿裏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廿裏鎮有幼兒園17所,在園幼兒2552人,專任教師112人;小學5所,在校生2294人,專任教師13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42人,專任教師9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達2817.1萬元,比上年增長12.3%;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761萬元,比上年增長10.5%,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2%。 [4] 

廿裏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廿裏鎮有文化專業户5個,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1個;公共圖書室21個,音像製品和藏書共3萬件(冊)。 [4] 

廿裏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廿裏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個,病牀35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30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6萬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5.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64.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8168人,參合率98.0%。 [4] 

廿裏鎮社會保障

2011年,廿裏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户,人數4人,支出6480元,比上年增長3.9%,月人均135元,比上年增長3.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13户,人數894人,支出115.9萬元,比上年增長12.0%,月人均108元,比上年增長14.9%。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3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86萬元,敬老院1家,牀位30張,社區服務中心12個,參加社會養老保險16117人,參保率98.3%。 [4] 

廿裏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廿裏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00千米,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户5000户,移動電話用户17000户,寬帶接入用户1800户。 [4] 

廿裏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廿裏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8.2千米,生產能力4500噸/日,年工業用水22萬噸、生活用水139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5.6千米,污水治理工程1項,日污水處理能力1000噸。 [4] 
  • 供電
2011年末,廿裏鎮鎮區擁有35千伏變電所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14.3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3條,總長度8千米,用電負荷210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66億千瓦時。 [4]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廿裏鎮鎮區有園林綠地面積4.5公頃,其中公共綠地4.2公頃,綠化覆蓋率19.1%。 [4] 

廿裏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廿裏鎮有鐵路浙贛線過境,境內長5千米,京台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4.6千米,雙向6車道,有廿裏鎮工業功能區1個出口,蘭賀線省道過境,境內長5.2千米。縣鄉(鎮)級公路1條,總長17千米,鎮區道路總長度10.8千米,道路鋪裝面積8.64萬平方米,鎮區橋樑2座,總長度400米,鎮區公交汽車線路2條,運營里程達12.5千米,年客運量26.3萬人次。 [4] 

廿裏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廿裏鎮因原廿裏鄉得名。 [4] 

廿裏鎮榮譽稱號

2021年6月,廿裏鎮黨委被授予“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1-2] 
2021年11月,廿裏鎮入選浙江省數字生活新服務特色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