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建裏

鎖定
建裏,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任脈。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在臍中上3寸。建裏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靜脈的屬支。深層主要有第八胸神經前支的分支。主治胃痛,腹痛,腹脹,嘔逆,不嗜食,身腫,胃擴張等。直刺0.8~1寸;可灸。
中文名
建裏
出    處
《針灸甲乙經》
隸屬經絡
任脈
功    能
調健脾胃、消積化滯
操    作
直刺0.8~1寸
主    治
胃痛,腹痛,腹脹,嘔逆等
主要配伍
配內關治療胃痛嘔吐

建裏名稱釋義

建有置的含義,裏指居處。該穴正置胃腑,主治胃疾,可調健脾胃,使之腹裏安定,因名建裏。

建裏功能作用

調健脾胃、消積化滯。

建裏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水針或瀉針出氣。

建裏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在臍中上3寸。

建裏解剖

建裏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靜脈的屬支。深層主要有第八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建裏主治

胃痛,腹痛,腹脹,嘔逆,不嗜食,身腫,胃擴張,胃下垂,胃潰瘍,腹肌痙攣。

建裏操作

直刺0.8~1寸;可灸。

建裏臨牀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炎、胃痙攣、胃潰瘍等。

建裏配伍

水分陽陵泉、陰陵泉,健脾化濕,治療腹脹水腫;配內關,理氣和胃,治療胃痛嘔吐。

建裏功效

本穴正置胃腑,有調健脾胃之力。故可治療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水腫、食慾不振。

建裏相關論述

《針灸甲乙經》:“心痛上搶心,不欲食,支痛引鬲 ,建裏主之。” [1] 
《銅人針灸經》:“建裏、治心下痛不欲食。嘔逆上氣,腹脹身腫,針入五分,可灸五壯止。”
[2] 
參考資料
  • 1.    (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學苑出版社,2007年07月
  • 2.    梁繁榮.《針灸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