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建築通風

(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

鎖定
建築通風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是指建築物室內污濁的空氣直接或淨化後排至室外,再把新鮮的空氣補充進去,從而保持室內的空氣環境符合衞生標準。其目的:①保證排除室內污染物 ②保證室內人員的熱舒適 ③滿足室內人員對新鮮空氣的需要。
中文名
建築通風
外文名
Ventilation in buildings
分    類
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
原    則
符合衞生標準
方    式
熱舒適通風等
方式2
建築降温的通風

建築通風基本信息

通風可以採用自然通風機械通風兩種方式。自然通風是在室內外氣温差、密度差和風壓差作用下實現室內換氣的通風。機械通風是利用通風機械實現換氣的通風。
通風具有三種不同的功能。
首先用室外的新鮮空氣更新室內由於居住及生活過程而污染了的空氣,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潔淨度達到某一最低標準水平。此類要求可稱為健康通風,這是在任何氣候條件下都應該予以保證的其次是增加體內散熱防止皮膚潮濕引起的不舒適,以改善舒適條件,此類通風可稱為舒適通風。第三是當室內氣温高於室外的氣温時,使建築物降温,此類稱為建築的降温通風。 [1] 

建築通風健康通風

為住户生活主要是呼吸和烹調提供必需的氧氣量,防止過量的CO2及令人不愉快的氣味。由於人們的呼吸,室內空氣無論如何也是要被污染的。為了更換新鮮的空氣故需要通風。據估計成年人每小時約需30 m3的新鮮空氣,所以室內人數多少特別重要,亞格羅等給出通風效率,即整個使用面積內的有效氣流與整個供氣量之比。
氣温與室內氣味有很大的關係,當室內温度為18℃時,人對氣味沒有不舒適感覺,那麼房間內每人每小時需要30m3的新鮮空氣,而當室內温度升高到30℃時,若要人對氣味沒有不舒適的感覺,房間內每人每小時需要50m3的新鮮空氣。
房間裏如果感到有難聞的氣味,首先應當排除這種氣味,而通風換氣是最好的辦法。
對於廚房換氣有熱量平衡法,是根據廚房飲具、人、燈具和建築圍護結構冷負荷和室內外氣温來確定換氣次數法,根據廚房大小,排風量大小確定換氣次數$濃度稀釋法,是根據理論計算或實驗室內爐灶燃料和烹調時產生的有害物質數量,以及室外空氣的有害濃度,按衞生標準規定廚房空氣允許濃度,確定稀釋有害氣體所需的通風量局部排風罩法,採用機械局部排風罩,將罩面上的有害物質直接抽走,提高有害物排放效率,其效率比全面排風提高30%到35%;罩口風速控制法使罩口風速控制在0.25~0.35 m/s。
自然通風排風量受室內外温度、濕度、大氣壓、風向和風速等因素影響,排風能力小,排風量很不穩定,有時排風口處於正壓狀態,發生倒灌現象。但我國目前尚不可能達到所有罩面採用機械排風。
對於居室和辦公室,宜採用自然通風,在寒冷地區利用室外冷空氣滲入室內進行補償新鮮空氣。 [1] 

建築通風熱舒適通風

這是向室內提供舒適的熱環境條件,也就是防止由於温熱感及皮膚潮濕造成的不舒適。熱舒適通風取決於建築內部的温度、水汽壓和氣流速度。炎熱地區,人體舒適上限的室內衞生指標温度大約為31.5℃。
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勞衞研究所的研究。當環境温度在35℃以下時,對體温、皮膚、温度、脈搏的影響,變化不大,排汗量表現有躍增的現象。當環境温度高於37℃時,上述各項變化
大大超出了正常的生理範圍,對心血管系統則發生不良影響。所以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温度≥33℃,允許有2℃温差,所以工作地點温度以35℃為準。 [1] 

建築通風建築降温的通風

空氣的熱容量很低,故建築無通風時,室內氣温將接近圍護結構內表面的温度水平,其值與外表面温度接近。後者與牆面顏色有一定關係,同時還與結構的熱容量與熱阻的乘積有關。
當建築物有通風時,室外空氣以其原有的温度進入室內,並在流動過程中與室內空氣混合,而且根據室內外的温差與室內各表面進行着熱交換。
根據觀測,當外表為灰色時,西牆內表面及室温的最高和最低值均因通風而有所降低。當為白色時,最高温度的升降隨牆體材料的不同而定。
通風的作用量不但取決於牆的材料,而且還與牆的厚度有關。如果牆體較薄時,持續通風對於最高温度的降温作用較大。對於同一種厚度,則熱阻和熱容量較低的材料,通風的降温作用較大。
窗户全部關閉和打開對室温影響也很大。窗户關閉温度較低,如打開一扇窗户,室温可提高0.5℃,打開兩個窗户可增加約1℃。全部打開可提高室温3℃,打開西向單面窗,提高室温2.5℃,打開東向窗,僅提高1℃左右。
通風的效果取決於室內外的温差。在室內温度高於室外的温度時,通風可降温。反之,則效果相反。所以傍晚、夜間室温較高,通風效果好。
我國炎熱地區,採暖通風和空調規範規定為累年最熱月平均温度≥28℃,且平均相對濕度多75%的地區。在這地區選擇合適材料很重要。 [1] 
參考資料
  • 1.    黃榮輝.應用氣候學概論:氣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