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建潤楠

鎖定
建潤楠(Machilus oreophila Hance),植物名,樟科潤楠屬。灌木或喬木,通常高5-8米,樹皮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嫩枝、頂芽、嫩葉下面和上面的中脈上被黃棕色絨毛,一年生枝被毛較薄,二年生枝條漸變無毛,二年生枝上的皮孔不甚明顯,三年生枝上的皮孔散生,縱裂,唇形且稍凸起,各年生枝先端的芽鱗疤痕約3、4 環。分佈福建、廣東、湖南南部、廣西、貴州南部。
中文名
建潤楠
拉丁學名
Machilus oreophila Hance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樟目
樟科
潤楠屬
建潤楠

建潤楠形態特徵

灌木或喬木,通常高5-8米,樹皮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嫩枝、頂芽、嫩葉下面和上面的中脈上被黃棕色絨毛,一年生枝被毛較薄,二年生枝條漸變無毛,二年生枝上的皮孔不甚明顯,三年生枝上的皮孔散生,縱裂,唇形且稍凸起,各年生枝先端的芽鱗疤痕約3、4 環。葉長披針形,長(7)11.4-18釐米,寬(1)1.5-3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薄革質,上面深綠色,無毛,但不光亮,下面帶粉綠色,有柔毛,且沿中脈和側脈較濃密,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明顯凸起,側脈每邊8-10條,纖細,上面不明顯,下面較明顯,小脈成很細密的網狀,通常兩面明顯,形成細緻的蜂巢狀小窩穴;葉柄稍纖細,長1-1.5釐米,初時有絨毛。圓錐花序數個,叢生枝梢,長3.5-6.5釐米,在上端分枝,下端2/3不分枝,總軸、分枝、花梗和花被裂片兩面有黃棕色小柔毛;花梗長約5毫米;花被裂片長圓形,先端鈍,外輪的略短小,雄蕊第三輪基部的腺體有短柄。果序生於新枝下端乃由於開花時新枝繼續伸長之故。果球形,直徑約7-10毫米,嫩時綠色,熟時紫黑色;果梗長7-8毫米,有小柔毛。花期3-4月,果期5-8月。
建潤楠(圖二) 建潤楠(圖二) [1]
建潤楠線稿圖 建潤楠線稿圖 [5]

建潤楠生長環境

建潤楠
建潤楠(4張)
生於山谷林邊水旁或河邊。 [2]  海拔400-500m。 [6] 

建潤楠分佈範圍

產福建、廣東湖南南部、廣西貴州南部。

建潤楠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果實採收後,搓去外果皮,種子有油質,壽命短,陰乾後即可播種。若次年春播,需用濕沙貯藏。幼苗期需遮蔭,當幼苗長成真葉即可間苗或移植,一般1年生苗即可出圃造林。如綠化用大苗,可換牀培育3--5年。大苗栽植,必須帶土團,並剪去部分葉片。栽植時要選擇温暖濕潤、土壤肥沃的環境。
幼苗初期生長緩慢,喜陰濕,宜選擇日照時間短,排灌方便,肥沃濕潤的土壤作圃地。土質粘重,排水不良,易發生爛根;土壤乾燥缺水,則幼苗生長不良,又易造成灼傷。播種從“大寒”至“雨水”均可進行。播種前,圃地要施足基肥,整地築牀要細緻。一般用條播條,條距15—20釐米,條寬6—10釐米。每畝播種量15—20公斤。播後覆蓋火燒土1—2釐米,再蓋草或鋸悄、穀殼,以保持苗牀濕潤。幼苗出土後,要及時進行除草、鬆土、施肥和灌溉。在平地育苗,由於日照時間長,地表温度高,在暑天,易遭日灼為害,因此尚需給以適當遮蔭。但據福建三明莘口林場試驗,選背陰圃地,適當提高留苗密度,使牀面保持一定的覆蓋,不遮蔭亦可避免幼苗灼傷。間苗應分期進行,要量少次多。7月苗高達10釐米左右時,即可定苗。每畝留苗3萬株。8—10月為楠木幼苗速生期,在此期間,應加強苗圃水肥管理,以加速苗木生長,提高苗木質量。11月份還有部分植株抽梢生長,因此在苗圃後期管理中,要注意不使幼苗越冬時受凍害。1年生壯苗造林比2年生苗造林效果好。一些生長細弱的苗木,可留圃一年再造林。

建潤楠栽培技術

潤楠植樹造林地以選擇低山丘陵、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山坡、山谷兩側為宜。造林地條件差則生長不良。整地要求細緻,一般林地用帶狀深翻,肥沃林地可穴墾,穴徑50cm、深30 cm以上。造林時間應選擇1月中旬至2月中旬的陰天或毛毛雨天氣為好。選用2年生的壯苗造林,儘量做到隨起苗隨栽植,以防止苗木根系風吹日曬,影響成活率。起苗後應剪去葉片,留葉柄,適當修根,主根長度保留20em,隨即沾泥漿栽植;栽植時,嚴格做到苗正、根舒、壓緊等技術措施,以保證成活。初植密度可適當增加,667m2栽167-200株為宜。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