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建平鎮
- 行政區劃代碼
- 341821100000
- 行政區類別
- 鎮
- 所屬地區
-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
- 地理位置
- 郎溪縣中部
- 面 積
- 221.53 km²
- 下轄地區
- 9個社區、19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學後村路
- 電話區號
- 0563
- 郵政區碼
- 242199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
- 皖P
- 人 口
- 132520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建平鎮歷史沿革
編輯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置建平縣後,縣治即此。
民國十七年(1928年),郎步鎮又名吉原鎮,郎步、吉原交替使用至解放前夕。
1952年,改置郎溪鎮。
1958年,屬鍾橋公社,後分設建平公社。
1962年,建城關鎮。
1983年,建平公社改為建平鄉。
1992年3月,城關鎮與建平鄉合併成立建平鎮。
2003年11月,建平鎮與鍾橋鄉合併,沿用建平鎮名。
建平鎮行政劃分
編輯2011年末,建平鎮轄中港、建平、中山、祥興、鍾橋5個居民委員會,東郊、西郊、北郊、文昌、鍾西、建橋、金牛、鍾北、鍾新、金橋、萬全、張錢、南東、精忠、南山、大楊、南西、盆形、同慶、松林、朱侯、三岔2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7個居民小組,542個村民小組。
[3]
中港社區 | 文昌社區 | 鍾橋社區 | 同慶村 | 盆形村 | 張錢村 | 南山村 |
建平社區 | 北港社區 | 西郊村 | 萬全村 | 大楊村 | 精忠村 | 南西村 |
中山社區 | 平港社區 | 鍾西村 | 松林村 | 三岔村 | 南東村 | 鍾北村 |
祥興社區 | 南豐社區 | 建橋村 | 金牛村 | 朱候村 | 金橋村 | 鍾新村 |
建平鎮地理環境
編輯建平鎮位置境域
建平鎮地形地貌
建平鎮氣候
建平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光温同步,雨熱同季;氣候濕潤,雨量充沛等特點。年平均氣温15.6℃,最熱月平均氣温28.1℃,最冷月平均氣温2.7℃,年平均降水日數100天,年降水量在1200~1500毫米之間。
[3]
建平鎮水文
建平鎮境內屬水陽江水系。老郎川河自濤城鎮梅村入境,由東至西,經新發鎮入南漪湖,境內河道長15千米,流域面積30000餘畝;新郎川河自濤城鎮管村入境,經飛鯉鎮入南漪湖,境內河道長11千米,流域面積20000餘畝,河道等級為C級;鍾橋小河發源地在境內東北部金牛村,流經新發鎮入南漪湖,境內河道長17.5千米,流域面積近10000畝,河道等級為C級。龍鬚湖水庫位於境內東北部,上部與凌笪鄉、濤城鎮交界,為全縣主要飲水水源。
[3]
建平鎮自然災害
建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温、霜凍等。境內災害年均發生1.5次。1949年以後,先後發生大小災害37次。較大水災為1954年、1957年、1961年、1983年、1984年、1999年;大早為1972年、1978年。1983年水災全鎮財產損失超過1億元,縣城及城郊房屋倒塌2000餘户、600餘間。
[3]
建平鎮自然資源
建平鎮人口
編輯2011年末,建平鎮轄區總人口11.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1300人,城鎮化率36.9%。另有流動人口1000人。總人口中,男性5.71萬人,佔51.0%;女性5.49萬人,佔49.0%;14歲以下18480人,佔16.5%;15~64歲6.29萬人,佔56.2%;65歲以上30632人,佔27.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1.19萬人,佔99.89%;有回、彝、苗等少數民族共123人,佔0.11%。人口出生率8.1‰,人口死亡率7.8‰,人口自然增長率0.3‰。
[3]
建平鎮經濟
編輯建平鎮綜述
建平鎮農業
2011年,建平鎮農業總產值31.9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15.5%。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生產糧食80900噸,其中小麥22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艾蒿、田藕、茭白等。蔬菜種植面積2萬畝,產量5萬噸,主要品種有韭菜、大葱、西紅柿、茴香等,其中韭菜產量1.8萬噸,大葱產量1.5萬噸,西紅柿產量1.5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1900頭,年末存欄10300頭;羊飼養量5600只,年末存欄3200只;家禽飼養量122.2萬羽;畜牧業總產值6800萬元。
[3]
建平鎮工業
2011年,建平鎮工業總產值達到67.03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59.1%。工業企業61家,職工119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4.75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7億元。
[3]
建平鎮商業
建平鎮交通運輸
編輯2011年,建平鎮境內214省道(寧蕪路)、中港路、郎川大道、建平大道、新建街5條公路幹線過境,南距宜杭鐵路20千米,北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100千米。縣客運站、農客站均在鎮域內,日發客運汽車331班次,日均容量5200餘人次,年貨運總量為500萬噸左右。
[3]
建平鎮社會事業
編輯建平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建平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社區文化活動中心27個,建築面積1385平方米;文化專業户21個,各類圖書室30個,藏書15萬多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113人。
[3]
2011年末,建平鎮有學校體育場地10處。所有公園及休閒場所均安裝了健身器材;自行車協會、太極拳協會、廣場舞健身協會、籃球俱樂部(隊)、乒乓球協會(隊)等羣眾體育隊伍155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6%。
[3]
建平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建平鎮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2300人,專任教師161人;小學3所,在校生3300人,專任教師2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100人,專任教師21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達3400萬多元。
[3]
建平鎮科學技術
建平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建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2個,其中門診部(所)32個;病牀5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4.46張,固定資產總值2.5億元。專業衞生人員522人,其中執業醫師115人,執業助理醫師173人,註冊護士23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5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2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98萬人次,住院手術3800台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9.8%,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7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3]
建平鎮廣播電視
建平鎮社會保障
2011年,建平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845人,支出699.7萬元,比上年增長21%;城市醫療救助297人次,支出80.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99户,人數2662人,支出310.6萬元,比上年增長22%,月人均97.2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05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5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64.7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6413人,參保率99.5%。
[3]
建平鎮郵政電信
建平鎮基本設施
- 能源
建平鎮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18頁.
- 2. 中國百強鄉鎮揭曉 前十強蘇州獨攬七席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19-09-16]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吳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安徽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10月:2044-2045.
- 4. 建平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1-01]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22.
- 6. 郎溪縣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