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建平職教中心

鎖定
遼寧省建平縣職業教育中心是紅山女神故鄉孕育出的一座凝重而厚實的學苑,成立於1998年,是一所集遠程教育、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和短期培訓於一體的多功能辦學單位。是省級標準化職教中心、省級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省級普惠制就業培訓基地、省級職業教育就業指導中心人才輸出基地。
校園佔地面積130畝,建築面積35000多平方米。教師223人,其中中高級教師185人,具有本科學歷198人。各類全日制在籍生2300人,年短期培訓800人以上。
中文名
建平職教中心
創辦時間
1998年
所屬地區
遼寧省建平縣
佔地面積
130 畝

建平職教中心專業設置

1。本科開設法學、英語、會計、漢語言文學、計算機等五個專業;
2。專科開設小學教育、計算機、英語、金融、會計等五個專業;
3。中專開設園林、畜牧獸醫、計算機應用、應用電子技術、電氣運行與控制、汽車運用與維修、學前教育、數控技術應用、工藝美術等九個專業;
4。以及畜牧獸醫、機械加工與製造、計算機及應用、焊接、汽車駕駛與維修和供用電技術等短期培訓班

建平職教中心基礎條件

1、建平縣職業教育中心建平縣一所具有職業技能培訓資質的正規中等專業學校,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收費制度,也是我縣職業教育的龍頭學校。
2、學校具有較好的教學條件、必備的培訓場所和教學設施。辦公實驗樓8400平方米,教學樓6500平方米,共有教室48個。實訓廠房2400平方米,宿舍樓16000多平方米,餐廳3000平方米,還有近10000平方米練車場,可為學員創造優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3、學校具有較穩定的師資隊伍和較強的師資力量。各專業均有學術水平高、教學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學科帶頭人,知識結構合理,能夠承擔全縣勞動力轉移職業技能培訓任務。
4、學校有短期培訓就業服務人員7人,有豐富的就業指導經驗,經過培訓的勞動力有相對穩定的適應市場需求的職業介紹能力和安置就業渠道,有較完備的就業服務機制。
校園廣場 校園廣場
5、全縣有農村剩餘勞動力近12萬人,有城鎮失業人員1.1萬人,其中90%以上是青壯年,同時,每年全縣新增未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近2000人,都需要進行職業技能培訓。

建平職教中心培訓狀況

兩年來,學校緊密圍繞建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在抓好學歷教育的同時,充分發揮職教中心的資源優勢,開展了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初三分流學生實用技術培訓、在職職工崗位培訓及面向社會各類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其中,勞動力轉移培訓1042人,進入本縣非農產業693人,安置到異地就業249人,就業率超過90%。
1、適應市場需求,不斷提升職業技能培訓能力
學校專門成立了培訓部,負責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並配置一名校級領導分管負責。同時,學校領導班子認真學習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學習兄弟學校辦學經驗,提出了“面向市場,調查研究,調整專業結構,改善辦學條件,擴大培訓規模,服務建平經濟”的工作思路。結合該校實際,重點抓了兩件事。
一是調整了專業結構。學校的專業體系基本上是以農科和工科為主,適用於短期培訓的專業僅限於計算機和畜牧獸醫。為了解決專業覆蓋過窄,培訓能力低下的問題,學校採取了開放式辦學、動態設置專業的措施,保持常設專業相對穩定,短平快專業靈活把握。已開設畜牧獸醫、汽車駕駛與維修、供用電技術、機械加工與製造、焊接、計算機及應用等專業培訓班。
二是改善了培訓條件。短期培訓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實訓為主,強化培訓學員的工藝熟練程度。因此,在調整培訓專業結構的同時,一方面考慮自身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又充分用好國家政策,爭取多方支持,多元投入。兩年來,學校得到了省教育廳和省內幾所高校的支持,投資100餘萬元,購置了計算機、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電器等專業實習實驗設備,並被確立為遼寧省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同時,學校與10多個企業、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把它們作為學校的實訓基地。
2、廣開生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職業技能培訓網絡
針對建平縣的實際情況,縣委、縣政府出台了關於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新舉措。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教育中心為依託,以實現就業為目標,基本上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方聯合、多邊互動的職業技能培訓網絡。
首先,學校做為縣“陽光工程“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對全縣農村剩餘勞動力開展免費培訓。同時,在部分鄉、鎮、村建立職業技能培訓聯繫點,為方便農民提供培訓機會。
其次,同各街道、社區建立了互動關係。根據不同專業採取校內校外相結合的辦學形式,深入社區開班授課,既方便羣眾,又擴大了學校的影響。
第三,聯合縣內各企事業單位,做好各行各業專業技術員的知識更新和技能提高工作。如:鄉村電工培訓,財會人員電算化培訓,農村小學英語、計算機、學前教育和音樂等專業教師培訓,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微機英語培訓,青年農民的科技培訓等等,真正發揮了職教中心的培訓功能。
第四,積極開展同農村中學的聯繫,確定農村初中為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在縣教育局的統籌下,對不能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初三分流學生進行實用技術培訓或職業技能培訓。
3、突出技能實訓,樹立“能力本位”的培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