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建州城址

鎖定
建州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約800米。城址西北角還殘留一段長約200米的城牆。牆基寬8米,頂寬2米,存高3米,夯築。城址中部有四層台式土築台基一座,長15米,寬12米,高3米。台基上發現了大量的綠釉琉璃互片和磚塊等構件,或為城中官署建築。遼代建州規模可見一斑。城址旁山坡上今遺存有遼塔一座——黃花灘塔,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遼史·地理志》記載,遼朝初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派人修葺了唐代的昌黎縣城址而置建州。城址在今朝陽縣木頭城子。遼聖宗時,因大淩河水患嚴重,州城背臨淩河,屢遭水害,遂遷到大淩河北,即今黃花灘村古城。統二縣:永霸縣、永康縣。隸屬:興中府(今朝陽)。
2007年,建州城址入選為遼寧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建州城址
地理位置
遼寧朝陽市龍城區大平房鎮黃花灘村
景點級別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景點
黃花灘塔
年    代
遼代
類    型
古城遺址

建州城址城址概況

建州城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大平房鎮黃花灘村南100米處。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800米。錦承鐵路從城址中心東西穿過。四周有夯土圍牆,但大部分已毀。
建州城遺蹟及建州城塔
西城牆南段殘存約500米,西北角一段殘存長150米,高4.3米,牆基寬8米、頂寬2米,此段保存較好。西段有兩道護城河,第一道護城河底寬11米,上寬1.2米,第二道護城河底寬5米,上寬1.1米。南城牆殘存部分牆基,北城牆牆基尚有部分痕跡。
西城牆的西北角現呈半圓狀,跨出牆外13米,高11米,應是城址中角樓遺蹟,此處地表散佈襠鈎、板瓦、坎牆磚等建築材料。
城址中部有一台式土築台基,底長15米,寬12米,高3米,應為建築基址。上面散落有綠釉琉璃瓦片、磚塊及脊件、滴水等建築構件,還有定窯瓷片、鐵花粗瓷碗殘片、石杵殘件等。城址東南側有一長15米,寬5米的建築遺址,其規格不及遺址中部的建築基址。
調查時附近村民介紹,在城址內建房,挖井時曾出土有古錢幣窖藏。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在城址內挖出過帶有“建州”款的銅鏡。

建州城址歷史簡介

遼朝初年,遼太祖置建州保靜軍節度使,轄永霸、永康、永和(981年—1014年,之後屬於榆州)、阜俗(986年—998年,之後屬於利州)四縣。遼代設州之後,金、元、明沿襲,治所即今大平房鎮黃花灘村古城(注:早期曾治木頭城子,遼聖宗時期因避水患方遷至此地)。
金代建州沿襲遼代,隸屬興中府(今朝陽)。元朝時期屬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大寧路管轄,為大寧路九州之一。明初設營州右屯衞駐建州城,隸屬於大寧都指揮使司(今寧城)。永樂初年,大寧都司各衞所或遷或廢,軍民內遷,此後包括建州在內,東至興中(今朝陽)西至大寧(今寧城),皆為蒙古兀良哈部牧區。
建州城址延續時間較長,規模較大,保存較好,在較多的歷史文獻中均有記載,它對於研究遼代城址的規模、結構、風格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並且對研究和了解遼金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也具有較高的價值。

建州城址文獻記載

元一統志》載:“建州城,東西二百七十丈,南北三百六十丈,周十里有奇,四門,蒙古名“喀喇城”。城西北有浮圖(今黃花灘塔)十七級,周十二丈,其旁又有小浮圖七級,週四丈”。
讀史方輿紀要·北直四》:“建州城,(大寧)衞東南四百餘里。唐武德初,嘗置昌黎縣,屬崇州五代初,契丹置建州保靜軍於此。漢乾祐初,故李太后請於契丹主耶律兀欲(遼世宗耶律阮),願依漢人城寨之側,給田以耕桑自瞻。許之。乃自黃龍府遷於建州南四十里,給地五十頃,令從者耕以自給”。
遼志》:“(建)州在靈河(今大淩河)南,屢遭水患。契丹主隆緒(遼聖宗耶律隆緒)時,又遷於河(大淩河)北,即唐之故崇州城治焉。初曰武寧郡,後曰保靜軍。金因之。元亦曰建州城。明初廢”。
《金志》:“本唐昌黎縣地,遼置永霸縣。又析置永康縣,俱屬建州。金廢永康縣。元復改置建平縣為建州治,明初廢”。
《五代史》:“自遼陽行十數日,過義州(今義縣)、霸州(今朝陽),至建州。胡氏曰:建州之南為義州(今義縣),建州之北則土河。土河之北,則契丹中京大定府也”。
《金人疆域圖》:“建州南至燕京千二百四十五里。永霸廢縣,建州屬縣也”。
塔子溝紀略》載建州城:“附近蒙古居民,多在城內舊房基處創挖磚石,亦有掘得他物者,維時附近之家,歲有火災,蒙民居住不安,地主台吉俄木河圖,延請番僧善堪輿者,問以歲歲失火之故,番僧雲‘掘動古基,故遭回祿,台吉率眾蒙民,宰牛祭禱,至今永無水患’”。

建州城址文物保護

1988年,建州城址入選為遼寧省朝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建州城址入選為遼寧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列第26號。 [1] 

建州城址地理信息

建州城址位於今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大平房鎮黃花灘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