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延陵鎮

鎖定
延陵鎮,隸屬於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地處丹陽市西南部,東、東南與雲陽街道、珥陵鎮毗鄰,南與金壇市直溪、薛埠2鎮交界,西與鎮江市丹徒區寶堰鎮接壤,北與司徒鎮相連, [1]  行政區域面積115.52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延陵鎮户籍人口為61663人。 [3] 
清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為縣內五鎮之一;1985年,撤鄉,改置延陵鎮;2005年,麥溪鎮併入延陵鎮。 [1]  截至2020年6月,延陵鎮轄5個社區、13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延陵集鎮太平北路14號。 [1] 
2019年,延陵鎮有工業企業492個,其中規模以上3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4個。 [3] 
中文名
延陵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
地理位置
丹陽市西南部
面    積
115.52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延陵集鎮太平北路14號
電話區號
0511
郵政編碼
212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蘇L
人    口
61663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延陵鎮歷史沿革

清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為縣內五鎮之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為延陵區延陵鎮。
1949年,為延陵區延陵鄉。
1956年,彪塘鄉併入。
1957年,柳茹、雲林2鄉併入。
1958年,與行宮、麥溪2鄉合併設延陵人民公社。
1959年,析置行宮、松卜2個人民公社。
1961年,析置雲林人民公社。
1983年,改為延陵鄉。
1985年,撤鄉,改置延陵鎮。
2005年,麥溪鎮(1983年,松卜人民公社改為松卜鄉;1988年,松卜鄉改為麥溪鎮)、行宮鎮(1983年,行宮人民公社改為行宮鄉;1995年,撤鄉設鎮)併入延陵鎮。 [1] 

延陵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延陵鎮轄4個社區、13個行政村:永昌街、麥中路、芳草園、昌延、柳茹、趙巷、延陵、延星、寶林、東皇、行宮、九里、大呂、聯興、麥溪、松卜、利民,共17個自治組織。下設565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延陵鎮轄5個社區、13個行政村:永昌街社區、麥中路社區、芳草社區、昌延社區、濱河社區、東皇村、行宮村、九里村、大呂村、聯興村、利民村、麥溪村、松卜村、柳茹村、趙巷村、延陵村、延星村、寶林村, [2]  鎮人民政府駐延陵集鎮太平北路14號。 [1] 

延陵鎮地理環境

延陵鎮位置境域

延陵鎮地處丹陽市西南部,東、東南與雲陽街道、珥陵鎮毗鄰,南與金壇市直溪、薛埠2鎮交界,西與鎮江市丹徒區寶堰鎮接壤,北與司徒鎮相連, [1]  行政區域面積115.52平方千米。 [3] 

延陵鎮地形地貌

延陵鎮地處洗湧平原,為丹陽西南部水網坪田區,地勢平坦。 [1] 

延陵鎮水文

延陵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轄區地域為茅山東北麓地表水徑流彙集處,水資源豐富,湖塘星羅棋佈。大湖塘有蛟塘、姜塘、莊湖、柳茹大塘,集水面積5100畝。主要河流有簡瀆河、香草河、利民河、向陽河等5條,總長度55千米,河網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香草河,從雲陽鎮團結橋京杭運河口,至金壇市通濟河,流經司徒鎮,長18.5千米。 [1] 

延陵鎮自然資源

2011年,延陵鎮有耕地面積8.67萬畝。 [1] 

延陵鎮人口

2011年末,延陵鎮户籍總人口6.6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743人,城鎮化率44.9%。另有流動人口10796人。户籍總人口中,男性32729人,佔49.5%;女性33417人,佔50.5%;18歲以下6190人,佔9.4%;19—35歲13084人,佔19.8%;36—60歲31554人,佔47.7%;61歲以上15318人,佔23.1%。2011年,人口出生率0.62‰,人口死亡率0.89‰,人口自然增長率-0.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26人。 [1] 
截至2019年末,延陵鎮户籍人口為61663人。 [3] 

延陵鎮經濟

延陵鎮綜述

2011年,延陵鎮實現生產總值27.8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2.4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0.74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16.7:44.7:38.6。2011年,財政總收入2.2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億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270萬元;增值税6668萬元;企業所得税1141萬元;個人所得税93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373.6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411元。 [1] 
2019年,延陵鎮有工業企業492個,其中規模以上3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4個。 [3] 

延陵鎮農業

2011年,延陵鎮實現農業總產值6.56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4848噸,人均981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蠶桑、油料作物等。2011年,桑園面積515畝,產繭28.35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74萬畝,產量1007噸。 [1] 
延陵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29萬頭,年末存欄1.28萬頭;羊飼養量0.3萬隻,年末存欄0.13萬隻;家禽飼養量116.81萬羽,上市家禽24.65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2633噸;畜牧業總產值0.77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1.74%。 [1] 
截至2011年末,延陵鎮累計造林1.55萬畝,林木覆蓋率11.99%。2011年,生產水果61.12噸,生產茶葉209噸。 [1] 
延陵鎮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2011年,魚塘養殖面積1295畝,水產品產量6044噸;漁業總產值1.28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20%。2011年末,各型農業機械1924台(輛)。 [1] 

延陵鎮工業

延陵鎮以印刷、針織服裝、化工、包裝、通訊線纜、造紙、五金閥門、高壓軟管等產業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51.8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4家,職工0.81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0.05億元。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企業4家。建有工業園區1個。 [1] 

延陵鎮商業外貿

2011年末,延陵鎮有商業網點4211個,職工6882人。有延陵集鎮、行宮集鎮、麥溪集鎮3個商業街區。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7.12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78億元。2011年,進出口總額6500萬美元,其中進口506萬美元;出口6000萬美元。 [1] 

延陵鎮金融業

2011年末,延陵鎮有7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營業所或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11.45億元,人均儲蓄17322元;各項貸款餘額8.33億元。 [1] 

延陵鎮社會事業

延陵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延陵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812人,專任教師41人,小學3所,在校生1604人,專任教師17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847人,專任教師12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延陵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延陵鎮有文化藝術團體6個,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12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0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2.4萬户,有線電視入户率99.6%,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1] 
2011年末,延陵鎮有體育場地305處。100%的社區和100%和村莊安裝了健身器材。 [1] 

延陵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延陵鎮有醫療衞生機構3個,其中一級甲等衞生院1所;病牀7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06張。專業衞生人員127人,其中執業醫師51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4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92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3.94萬人次,住院手術479台次,出院病人2139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38萬人,參合率100%。 [1] 

延陵鎮社會保障

2011年,延陵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0户,人數56人,支出11.65萬元,月人均173.33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95户,人數1803人,支出366.99萬元,月人均169.62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0人,支出81.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74人,支出69.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759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117人次,共支出31.17萬元;農村臨時救濟352人次,支出12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600人,參保率27.3%。 [1] 

延陵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延陵鎮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點3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户5.0萬户,移動電話用户6.5萬户。 [1] 

延陵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延陵鎮有自來水廠3座,鋪設幹線水管145.92千米,生產能力1.6萬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1] 
  • 供電
2011年末,延陵鎮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2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98%,供電可靠率99.88%。 [1] 

延陵鎮交通運輸

2011年,延陵鎮有滬伊線、大廣線、寧小線過境。有市鎮級公路9條,總長171千米。 [1] 

延陵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延陵鎮為古延陵縣治,故名。 [1] 

延陵鎮榮譽稱號

2022年12月,入選江蘇省2022年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名單 [4]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侯學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江蘇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7月:1789-1791.
  • 2.    延陵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15]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 176.
  • 4.    “江蘇省首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出爐  .中國經濟網.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