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延羽卵果蕨

(金星蕨科卵果蕨屬植物)

鎖定
延羽卵果蕨(Phegopteris decursive-pinnata (H. C. Hall) Fée)是金星蕨科、卵果蕨屬中型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60釐米。根狀莖短而直立,葉簇生;葉柄淡禾稈色;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並羽裂,向基部漸變狹,羽片互生,斜展,中部的最大,狹披針形,裂片斜展,卵狀三角形,鈍頭,全緣,葉脈羽狀,側脈單一,葉草質,孢子囊羣近圓形,背生於側脈的近頂端,孢子囊體頂部近環帶處有時有一、二短剛毛或具柄的頭狀毛;孢子外壁光滑,周壁表面具顆粒狀紋飾。
廣佈於中國亞熱帶地區,北達河南南部及陝西秦嶺,東至台灣平原地區,向西達四川、貴州和雲南東北部及東部。日本、韓國南部和越南北部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50-2000米的沖積平原和丘陵低山區的河溝兩岸或路邊林下。
延羽卵果蕨生長茂盛,株形優美,是極好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亦可藥用,治水濕膨脹、癤毒潰爛,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延羽卵果蕨是中國山西省二級保護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延羽卵果蕨
拉丁學名
Phegopteris decursive-pinnata (H. C. Hall) Fée [6]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金星蕨科
卵果蕨屬
延羽卵果蕨
命名者及年代
(van Hall) Fée,1852

延羽卵果蕨形態特徵

延羽卵果蕨
延羽卵果蕨(4張)
中型陸生植物 [2]  ,植株高30-60釐米。根狀莖短而直立,連同葉柄基部被紅棕色、具長緣毛的狹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0-25釐米,粗2-3毫米,淡禾稈色;葉片長20-50釐米,中部寬5-12釐米,披針形,先端漸尖並羽裂,向基部漸變狹,二回羽裂,或一回羽狀而邊緣具粗齒;羽片20-30對,互生,斜展,中部的最大,長2.5-6釐米,寬約1釐米,狹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闊而下延,在羽片間彼此以圓耳狀或三角形的翅相連,羽裂達1/3-1/2;裂片斜展,卵狀三角形,鈍頭,全緣,向兩端的羽片逐漸縮短,基部一對羽片常縮小成耳片;葉脈羽狀,側脈單一,伸達葉邊。葉草質,沿葉軸、羽軸和葉脈兩面被灰白色的單細胞針狀短毛,下面並混生頂端分叉或呈星狀的毛,在葉軸和羽軸下面還疏生淡棕色、毛狀的或披針形而具緣毛的鱗片。孢子囊羣近圓形,背生於側脈的近頂端,每裂片2-3對,幼時中央有成束的、具柄的分叉毛,無蓋;孢子囊體頂部近環帶處有時有一、二短剛毛或具柄的頭狀毛;孢子外壁光滑,周壁表面具顆粒狀紋飾。 [3]  [7] 

延羽卵果蕨產地生境

廣佈於中國亞熱帶地區,北達河南南部及陝西秦嶺,東至台灣平原地區,向西達四川、貴州和雲南東北部及東部。日本、韓國南部和越南北部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50-2000米的沖積平原和丘陵低山區的河溝兩岸或路邊林下。 [3] 

延羽卵果蕨繁殖方法

易於分株繁殖,也可孢子繁殖。分株宜在春季換盆時進行,延羽卵果蕨的叢生性好,分株栽植後放於陰處緩苗即可。 [4] 
延羽卵果蕨 延羽卵果蕨

延羽卵果蕨栽培技術

延羽卵果蕨生長旺盛,喜涼爽濕潤環境,土壤要求疏鬆而富含有機質,可用2份腐殖土和1份素沙混合配製。土壤以微酸性到中性為佳。盆栽時宜施底肥,生長季節每月施1次稀液肥,缺肥時葉片會變黃。生長季每天噴2次水。較耐陰,但充足的散射光線生長良好。 [4] 
延羽卵果蕨 延羽卵果蕨

延羽卵果蕨主要價值

觀賞:延羽卵果蕨生長茂盛,株形優美,是極好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 [4] 
科研:山西是延羽卵果蕨自然生長的北限,為一稀有植物,對於研究金星蕨科的植物區系地理學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5] 
藥用:延羽卵果蕨藥用,治水濕膨脹、癤毒潰爛,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5] 

延羽卵果蕨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中國山西省二級保護植物。 [5] 
瀕危原因:由於自然環境的原因使延羽卵果蕨分佈範圍狹小,個體數量極少,零散分佈;加之山西該地的旅遊事業的興起,人類擾動強度逐年加大,延羽卵果蕨的生存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使之處於瀕危狀態。 [5] 
保護措施:加強對延羽卵果蕨生存環境的保護,就地立牌設標,引起人們的注意,促進其就地擴大種羣數量,提高自然繁殖率;進行生態學、發育生物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和藥用等應用性研究。 [5] 

延羽卵果蕨相關研究

延羽卵果蕨短而直立的根狀莖以及狹披針形的葉片與同屬其它種類明顯不同,K. Iwatsu-ki據此將之排除在他的Thelypteris Subgen. Phegopteris下的Sect. Phegopteris之外,而把它連同隸屬於紫柄蕨屬Pseudophegopteris的一些種一併歸入Sect. Lastrea內。延羽卵果蕨的染色體報告已知有3種類型,但它們在形態學上並沒有明顯的區別特徵。Holttum(1969)認為延羽卵果蕨的孢子囊羣幼時在中央所具有的成束的、具柄的分叉毛是囊羣蓋的簡化。對這些論述尚需從個體發生學作近一步求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