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延續性技術

鎖定
在現有的技術範式上,通過運用新知識、新技術而產生的較源技術具有更高功能、價值或更優化的工藝程序的技術即為延續性技術,也可稱為連續性技術或非間斷性技術。
延續性技術除具有一般技術的特點如技術的複雜性和系統轉變性外還具有其獨有的特點,即技術的繼承性和先進性:一方面繼承了原技術的技術軌跡,同樣能解決關鍵的問題或起到關鍵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在原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先進性體現在具有更新的功能、價值,或使生產程序簡化、降低生產成本等優點,使其更具市場潛力
中文名
延續性技術
類    型
經濟術語
影響因素分析
延續性技術與原有技術有着流與源的關係,因此在分析延續性技術選擇的影響因素時我們有必要了解技術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現有的文獻,關於技術選擇影響因素的主要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進行研究的。宏觀層面上如美國拉華大學教授、科學家喬治.巴薩拉、W.H.沙赫特分別提出技術選擇受到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彭攀、李懷強等也對技術選擇時考慮的影響因素做了闡釋,認為技術選擇的主體不僅考慮技術本身的特性,還要考慮技術輸出方的制約因素以及具備資源條件等;微觀層面上研究技術選擇的影響因素概括性研究有從戰略、戰術層因素入手(李紀珍,1999),具體的影響因素有技術特點、行業環境因素、競爭對手技術水平、技術內化能力(廖濤,2006)、企業的規模經濟程度和技術邊際收益因素(靖巍,2003)等因素。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