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延津縣

鎖定
延津縣,隸屬於河南省新鄉市,位於河南省北部,黃河北岸,地處北緯35°10′,東經114°36′,總面積88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延津縣下轄3個街道、4個鎮、6個鄉。 [3]  2022年,延津縣常住人口44.28萬人。 [7]  縣人民政府駐地文巖街道。
夏分九州,延津屬豫州。1985年,撤地設市,延津屬新鄉市。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熱,秋涼春早。緊鄰京港澳高速、國道107、京廣鐵路和京廣高鐵,南鄰隴海鐵路,新荷鐵路和濟東高速橫貫全境,七條省道在境內交匯,是河南省公路網密度最大的縣域之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優質小麥生產基地、中國糧棉主產基地縣。境內主要景點有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墓、省級文物萬壽塔等。
2022年,延津縣地區生產總值179.46億元,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3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0.6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4.51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9.13:33.78:47.09。 [7] 
中文名
延津縣
外文名
Yanji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410726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南省新鄉市
地理位置
河南省新鄉市北部
面    積
886 km²
下轄地區
3個街道、4個鎮、6個鄉
政府駐地
文巖街道
電話區號
0373
郵政編碼
4532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4.28 萬(2022年)
著名景點
酸棗閣
大覺寺萬壽塔
火車站
延津站
車牌代碼
豫G
地區生產總值
179.46 億元(2022年)

延津縣歷史沿革

萬壽塔 萬壽塔
夏分九州,延津屬豫州
春秋,置廩延邑,以境內有虛廩堆延綿不斷而得名。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 以境內多棘,置酸棗縣
南北朝,後魏,併入小黃縣,北齊併入南燕。
隋開皇六年(580年),復置酸棗縣。
宋政和七年(1117年),以黃河渡口改稱延津縣。
金貞祐三年(1215年),升為延州,轄延津、陽武原武三縣,蒙古至元七年(1227年),州廢。
清雍正二年(1724年),因有黃河相隔,由開封改屬衞輝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胙城縣併入延津縣。
民國初,廢府設道,延津屬豫北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道級建制,延津直屬河南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省劃分行政區,延津屬第四行政區。
1949年後,延津屬新鄉專區
1985年,撤地設市,延津屬新鄉市

延津縣行政區劃

延津縣區劃沿革

延津縣政區圖 延津縣政區圖
2005年,撤銷塔鋪鄉,劃歸石婆固鄉管轄;撤銷新安鄉,劃歸小潭鄉管轄;撤銷班棗鄉,劃歸馬莊鄉管轄;撤銷高寨鄉,劃歸司寨鄉管轄;撤銷朱寨鄉,劃歸魏邱鄉管轄;東屯鎮的北張興莊、賈堤,榆林鄉的夏莊、馮堤、位堤5個村劃歸小店鎮管轄。
2006年8月,延津縣的小店鎮劃歸紅旗區管轄。
2014年4月,撤銷石婆固鄉、王樓鄉,設立石婆固鎮、王樓鎮。
2016年,石婆固鎮塔一、塔二、大柳樹、大油坊、太平莊、任光屯6個村和榆林鄉萬全莊1個村劃歸塔鋪街道管轄。 [2] 

延津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延津縣下轄3個街道、4個鎮、6個鄉:文巖街道潭龍街道塔鋪街道東屯鎮豐莊鎮石婆固鎮王樓鎮僧固鄉魏邱鄉司寨鄉馬莊鄉胙城鄉榆林鄉。另轄:國營林場、新興農場、新鄉市食品工業聚集區、新鄉市紡織工業聚集區, [3]  延津縣人民政府駐地文巖街道。 [6] 

延津縣地理環境

延津縣位置境域

延津縣,地處北緯35°10′,東經114°36′,位於河南省北部,黃河北岸,坐落於中原城市羣核心腹地。西距新鄉37千米,南望鄭州93千米,東南至開封50千米,北距安陽130千米。區域南北寬45.5千米,東西長42.5千米,總面積886平方千米。

延津縣地形地貌

延津縣地處黃河流域,全境為平原,無山地,北部有大量連綿起伏的沙地。

延津縣氣候

延津縣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熱,秋涼春早,年平均氣温14℃;7月最熱,平均27.3℃ ;1月最冷,平均0.2℃ ;降水量:年平均降雨656.3毫米,6~9月份降水量最多,佔全年降水的70%,且多暴雨。無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時間約2400小時。

延津縣自然資源

延津縣土地資源

截至2022年4月,延津縣耕地65025.70公頃(975385.50畝)。種植園用地1544.68公頃(23170.20畝),林地3455.68公頃(51835.20畝)。草地227.68公頃(3415.20 畝),濕地6.36公頃(95.40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2920.45公頃(193806.75畝),交通運輸用地2716.49公頃(40747.35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392.53公頃(35887.95畝)。 [8] 

延津縣沙土資源

延津縣境內沙土資源豐富,藴藏有2億立方米。

延津縣人口

2022年,延津縣常住人口44.2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0.16%,比上年提高0.53個百分點。出生人口0.3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19‰;死亡人口0.3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64‰;自然增長率為-0.45‰。 [7] 

延津縣經濟

延津縣綜述

2022年,延津縣地區生產總值179.46億元,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32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60.63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84.51億元,增長3.8%。三次產業結構為19.13:33.78:47.0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287元,增長7.4%。 [7]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延津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下同)增長22.4%。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3.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74.9%。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49.6%,民間投資增長30.3%,工業投資下降0.6%。
房地產開發投資4.6億元,下降50.5%。其中,住宅投資4億元,下降54.1%;商品房銷售面積26.287萬平方米,增長0.6%;商品房待售面積3.8萬平方米,增長425.6%。其中,商品住宅0.7萬平方米,增長103.6%。
2022年,延津縣億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44個,完成投資增長55.9%。安陽至羅山高速公路延津段主體工程加快實施;新鄉天潤風電平價上網示範項目竣工投產,延津縣鄉村振興宜居教育城建設項目順利推進;航天氫能新鄉氣體有限公司(氣化、淨化)氣體裝置工程項目有序開展。 [7] 
財政
2022年,延津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37億元,增長11.1%。其中,税收收入4.65億元,增長12.7%,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3.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53億元,增長0.2%。 [7] 
人民生活
2022年,延津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41.6元,增長6.5%;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851元,增長7.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4元,增長5.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558.6元,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7.3元,增長7.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958元,增長8.4%。 [7] 

延津縣第一產業

國家優質糧食產業項目-標準糧田(路) 國家優質糧食產業項目-標準糧田(路)
2022年,延津縣糧食種植面積123.98萬畝,比上年增加0.41萬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84.18萬畝,比上年增加0.31萬畝。糧食產量10.70億斤,比上年增加0.39億斤,增長3.8%。其中,小麥產量7.87億斤,比上年增加0.13億斤,增長1.6%;秋糧2.83億斤,比上年增加0.26億斤,增長10.2%。
油料種植面積43.92萬畝,比上年減少4.51萬畝。其中,花生種植面積43.84萬畝,比上年減少4.58萬畝。油料產量14.69萬噸,比上年減少0.31萬噸,下降2.1%。其中,花生產量14.67萬噸,比上年減少0.32萬噸,下降2.1%。蔬菜種植面積10.85萬畝,比上年增加0.16萬畝。蔬菜產量37.38萬噸,比上年增加1.45萬噸,增長4.0%。
2022年,延津縣豬牛羊禽肉總產量3.53萬噸,增長14.0%。其中,豬肉產量2.22萬噸,增長11.0%;牛肉產量0.10萬噸,下降7.1%;羊肉產量0.11萬噸,增長1.8%;禽肉產量1.10萬噸,增長25.2%。禽蛋產量2.59萬噸,增長17.9%。牛奶產量2.39萬噸,增長17.5%。生豬存欄14.92萬頭,下降1.1%;生豬出欄31.45萬頭,增長10.4%。 [7] 

延津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延津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8%。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2.5%;股份制企業增長9.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7.1%;私營企業增加值增長6.5%。分門類看,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22.9%。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78.8%,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4.7%;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95.3%,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3.9%;高耗能工業增加值增長5.3%,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1.7%。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1.7%;利潤總額增長52.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9元,比上年增加0.9元;每百元資產的營業收入增加1.7元。 [7] 
建築業
2022年,延津縣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建築業企業建築業總產值13.09億元,增長18.9%。建築業企業本年新籤合同額12.61億元,增長20.6%。 [7] 

延津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延津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96億元,下降0.1%。分城鄉看,城鎮39.02億元,下降0.1%;鄉村18.94億元,增長0.3%。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50.92億元,增長0.6%;住宿餐飲業7.04億元,下降4.6%。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20.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5.6%;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3.0%。 [7] 
對外經濟
2022年,延津縣進出口總額2.68億元,增長88.9%。其中,出口總額2.8億元,增長88.9%;進口總額0萬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新設企業3個;實際利用省外資金72.81億元,增長4.16%。無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新籤合同。 [7] 
郵電
2022年,延津縣郵電業務總量3.51億元,增長11.9%。其中,郵政行業業務總量0.83億元,增長9.95%;電信業務總量2.68億元,增長13.9%。本地固定電話用户25745户,移動電話用户32.8萬户。互聯網用户9.6萬户。 [7] 
金融
2022年,延津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07.88億元,比年初增加28.43億元,增長15.8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00.38億元,比年初增加12億元,增長13.58%。
保險公司保費收入8億元。其中,財產險1.94億元,人身險6.07億元。賠款支出與給付1.33億元。其中,財產險0.75億元,人身險0.59億元。 [7] 

延津縣政治

縣委書記:李澤宙
縣長:李中耀
截至2023年6月 [4]  [12] 

延津縣交通運輸

延津縣緊鄰京港澳高速、國道107、京廣鐵路和京廣高鐵,南鄰隴海鐵路,新荷鐵路和濟東高速橫貫全境,S227、S308、S307、S101、S226、S219和S310七條省道在境內交匯,實現了鄉鄉通省道,是河南省公路網密度最大的縣域之一。
2022年,延津縣公路運輸客運量76萬人,旅客週轉量4866萬人/公里;貨運量1131萬噸,貨物週轉量309285萬噸/公里。客運週轉量增長0.12%;貨物週轉量增長0.23%。 [7] 

延津縣社會事業

延津縣教育事業

2022年,延津縣普通高中招生4302人,在校生13699人,畢業生3589人。初中招生8085人,在校生23995人,畢業生7967人。小學招生5338人,在校生41500人,畢業生8368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3602人。特殊教育招收殘疾兒童1人,在校殘疾兒童84人,畢業殘疾兒童8人。全年共安排“兩免一補”經費7914.225萬元,惠及28萬人次。 [7] 

延津縣科學技術

2022年,延津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7個。其中省級3個,市級24個。組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0個,市級1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家。實施重大科技專項0個,啓動實施28個科技創新券項目。各類省級科技成果4項。技術合同交易額超過2.03億元。申請專利254件,授權專利15件。
共有通過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15個,完成產品認證企業110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個。擁有中國馳名商標0個,擁有國家地理標誌產品5個。地震觀測台1台。 [7] 

延津縣文化事業

2022年,延津縣國有文藝表演團體2個,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文物保護單位2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個(大平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個(二夾弦)。廣播電台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台(含教育台)1座,有線電視用户19823户。旅行社12家。郵政圖書累計發行2006冊,累計訂銷報紙368.3萬份,累計訂銷雜誌 49.6萬份。 [7] 

延津縣體育事業

2022年,延津縣共舉辦縣級以上單項賽事6次,參賽人數0.08萬人。共舉辦縣級以上體育健身活動11次,累計參加人數0.5萬人次。榮獲省級比賽獎勵2個。 [7] 

延津縣醫療衞生

2022年,延津縣共有衞生機構436個,其中醫院14個,社區服務中心(站)3個,鄉鎮衞生院14個,村衞生室32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監督所1個。醫療機構實有牀位數3518張。衞生技術人員263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74人,註冊護士1064人。總診療人次304.4485萬人次,總出院人數7.5614萬人。 [7] 

延津縣社會保障

2022年,延津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34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064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11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75%。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972人,返鄉下鄉創業1782人。 [7] 
2022年,延津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65345人。其中,參保職工46648人,參保退休人員 18697人。參加失業保險31471人。發放城鎮低保374.2萬元、832人;發放農村低保 4509.3萬元、15525人。 [7] 

延津縣歷史文化

大平調
大平調是流傳於中原五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聲腔屬於梆子腔系統,流行地區以曹州(今菏澤市)為中心,跨冀、魯、豫、蘇、皖越五省邊緣地帶,西到鄭州、陳州(今淮陽),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東到濟寧、兗州,號稱流行五省八州。由於它的定弦、唱腔都比號稱高調的山東梆子、定名反調的橫笛梆子(即河北梆子)低,所以稱為平調。又因它使用的梆子長50釐米、5斤多重,當地觀眾也叫它“大油梆”。故又稱為大梆戲、大油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通稱為大平調。 大平調在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有着很大影響,逐漸形成三個支派,即東路平調、西路平調和河東平調。
2006年5月20日,大平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夾弦
兩夾弦,羣眾也稱它為“大五音”。中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山東西部以及河南東部及北部,江蘇北部,安徽省北部一帶的地方戲。因為它的伴奏樂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兩根弦夾着一股馬尾拉奏,因而其流行地的羣眾按照其方言習慣稱它為兩家弦、大五音。它與流行在黃河以北的聊城、德州、濱州地區的“四根弦”(也稱“一勾勾”、“河西柳”、“哈蟆嗡”)有密切的血緣關係。
2008年,兩夾弦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延津縣風景名勝

綜述
延津縣境內有大覺寺萬壽塔、廣唐寺白馬塔、文廟牌坊、沙門遺址、明代千佛碑、唐代酸棗閣、唐代盧懷慎墓、明代李戴墓和清末太平天國青年將領陳玉成墓等名勝古蹟,同時,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有萬畝人工槐林、千畝桃園、鳥島等景觀。
大覺寺·萬壽塔
風景名勝
風景名勝(3張)
大覺寺,位於延津縣城北街,始建於唐天寶年間(724~755年)。明洪武年間置僧令司,清宣統六年(1426年),僧定元重修。大門三楹,二門三楹。正殿為大雄殿,三間,供奉佛祖釋迦牟尼。大雄寶殿前右側有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親書《長明燈記》石刻一副。正殿兩廂房左為伽藍殿,右為地藏殿,正殿後為水陸殿(萬曆年間改為大土閣),三殿各三間。僅存大殿。
萬壽塔位於大覺寺院內,始建於唐天寶年間,明嘉靖年間重修,修了兩層,因財力不足停了下來,之後修修停停,直至明萬曆十三年才封頂,並鑄了一千多斤重的銅寶瓶(塔葫蘆)放在塔頂。重修過程經歷了三代皇帝、十五任知縣,歷時三十六年。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玉成墓
陳玉成,原名丕成,1837年生於廣西藤縣西旺村,14歲隨叔父參加金田起義,18歲領兵督戰,歷任殿右三十檢點、冬丞相等職,22歲加封英王。1862年被俘,押解北京途中,被清政府急令處斬於在延津西校場玉石關帝廟,時年26歲。延津縣人民政府於1958年在該處立碑紀念。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玉石關帝廟
延津縣城內西教場(陳玉成殉難遺址)原有一座玉石關帝廟,又名“山西驛館”。據傳此廟為太原知府周計百所建。
森林公園
延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是以延津林場為基礎,1993年建立,經營面積63000畝,分佈有大面積的濕地、沙丘等,森林覆蓋率近90%,有豫北面積最大的刺槐林,1995年被定為省級森林公園;黃河故道淺水灘,每逢冬季有白天鵝等數十種珍禽在此越冬,1995年被定為“豫北黃河故道濕地鳥類國家自然保護區”。公園內還保留有戰國名將吳起扼守黃河渡口的“吳起城”,姜子牙蒙難落户靠賣鍋貼度日的“汲棘”遺址等人文景觀。

延津縣地方特產

延津火燒
火燒是豫北地區特有的一種地方小吃。延津火燒似燒餅而比燒餅大,像肉盒而比肉盒焦,渾圓如餅,色如紫銅,中間鼓凸,層次分明,素以個大肉多、外焦裏嫩、香而不膩、食用方便。2013年,延津火燒經新鄉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新鄉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延津槐花
延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有大面積槐樹林。2012年4月,延津縣在黃河故道森林公園舉行第四屆槐花文化節,經國家郵政局批准,特別發行了《黃河故道、槐香延津》郵票一套,通過郵票展現龍爪槐、紫穗槐、五葉槐和黃花槐四個槐花品種。
延津胡蘿蔔
延津縣胡蘿蔔種植歷史悠久,明朝萬曆年間被列為貢品而名揚天下。因其地理條件,所產胡蘿蔔個大、色鮮、味美、口感甜脆、含糖量高。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延津胡蘿蔔中的蛋白質含量達1.14%,可溶性總糖達6.09%,維生素E含量達0.077/100克,均高於普通胡蘿蔔。
2009年,“延津胡蘿蔔”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成為河南省農業系統第二個地理標誌農產品和全國第二個胡蘿蔔地理標誌農產品。

延津縣著名人物

申啓賢,字子敬,延津縣城關鎮南街人。清嘉慶七年進士,歷任江西道監察御史、吏部侍郎、山西巡撫等職。申啓賢的《禁鴉片法》比林則徐道光十八年(1838年)提出禁煙主張早25年,為後來禁煙運動開了先河,被後人譽為“禁煙先驅”。
陳伯昂(1880—1964年):原名陳慶明,延津縣人,被稱為辛亥“爆破專家”。
劉震雲:1958年生於延津縣。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青聯委員、一級作家。
婁鴻泰:筆名雪泥園主,1977年生,延津縣榆林鄉人。濟南軍區美術書法研究院藝術委員、解放軍鐵軍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河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琥珀畫會會長。 [3] 
婁興華:中共黨員,河南延津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根藝美術學會會員,根雕大師,善也堂木雕第五代傳承人;新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新鄉市木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新鄉市政協九屆、十屆、十一屆委員,新鄉市政府專家服務團成員,新鄉市老字號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
郭瑞民:貴州省副省長。
韓國河:鄭州大學副校長。 [9] 
肖思遠:延津縣人,戍邊英雄。 [10] 

延津縣榮譽稱號

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1] 
2017年,延津縣榮獲消防安全目標管理先進縣。
2020年,延津縣獲得“河南省農產品電商十強縣”榮譽稱號。 [8]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2021年12月,被擬命名為“河南省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公示名單”。 [5] 
2023年2月,入選河南省食品安全示範縣(市、區)名單。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