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廬山梣

鎖定
廬山梣Fraxinus sieboldiana Blume)是木犀科梣屬的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安徽、江蘇、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生長於海拔500米至1,2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山坡林中和溝谷溪邊,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廬山梣
拉丁學名
Fraxinus sieboldiana Blume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木樨科 [3] 
梣屬
廬山梣

廬山梣形態特徵

廬山梣
廬山梣(12張)
植株:落葉小喬木,高5-8米,樹冠圓形,枝條細柔;樹皮褐色。冬芽卵形,尖頭,灰色,密被黃色茸毛或糠秕狀毛,後變黑。 [1]  [4] 
枝:小枝灰色,疏生細小皮孔,被細柔毛和糠秕狀毛。 [1] 
葉:羽狀複葉長7-15釐米;葉柄長2-3釐米,紫色,基部稍增厚,深紫色;葉軸細,稍曲折,上面具窄溝,被微細柔毛和糠秕狀毛;小葉3-5枚,紙質至薄革質,卵形或闊卵形,長2.5-8釐米,寬1.5-4.5釐米,頂生小葉大,最下方1對小葉明顯較小,先端鋭尖或漸尖,基部鈍圓或漸狹至短柄,近全緣或中下部以上具鋸齒,葉緣略反捲,兩面無毛,有時沿下面中脈兩側密被白色柔毛,中脈在上面平坦,側脈7-10對,細脈網結並凸起;小葉近無柄或柄長約5毫米。 [1] 
花: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枝梢,長7-12釐米,分枝挺直,多花,密集;雜性花;雄花具短花梗,長2-3毫米,花萼甚小,萼齒三角形,被短柔毛,花冠白色至淡黃色,裂片線狀披針形,長3-5毫米,寬1-1.5毫米,先端急尖,雄蕊2枚,與花冠裂片近等長,花葯橢圓形至卵形,長約1毫米,花絲細長;兩性花的花冠裂片短,花葯尖頭,花絲長約3毫米,花柱長約2毫米,柱頭長圓形,2裂。 [1] 
果:翅果線形或線狀匙形,長約2.5釐米,寬約4毫米,近中部最寬,先端鈍或微凹,常被紅色腺點和糠秕狀毛,紫色,甚美麗,翅下延至堅果中部,堅果長約1釐米,隆起;宿存萼小,齒裂幾達基部。 [1] 
花果期:花期5-6月,果期9月。 [1] 
廬山梣線稿圖 廬山梣線稿圖 [1]

廬山梣生長環境

產於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生山坡林中及溝谷溪邊,海拔500-1 200米。 [1] 

廬山梣本種提示

本種樹姿與花果都很美麗,生長緩慢,適宜於小型庭園作觀賞樹種。在原始文獻中描述為花冠裂片4 6枚,雄蕊2-4枚,這顯然是異常現象,不能作為分類的依據。本種與日本產的F. sieboldiana Bl. 相近,後者在我國也見於栽培,有的學者主張歸併。但後者葉柄不呈紫色;小葉先端短尾尖,基部楔形,最下方1對小葉具短柄;花冠純白色,裂片倒披針狀線形,長約8毫米,寬不到0.5毫米,中脈1條通直,其餘部分透明;兩性花的花絲和花柱較短而不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