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西過路黃

(報春花科珍珠菜屬植物)

鎖定
廣西過路黃(Lysimachia alfredii Hance)是報春花科珍珠菜屬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莖簇生,直立或有時基部傾卧生根,高10-30 (45) 釐米。總狀花序頂生,縮短成近頭狀;花序軸極短或長達1釐米;苞片闊橢圓形或闊倒卵形。蒴果近球形,褐色,直徑4-5毫米。花期4-5月;果期6-8月。
分佈於中國大陸的廣東、貴州、廣西、福建、湖南、江西等地,生長於海拔220米至900米的地區,見於林下、山谷溪邊、溝旁濕地以及灌叢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廣西過路黃
拉丁學名
Lysimachia alfredii Hanc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3] 
杜鵑花目 [3] 
報春花科
珍珠菜屬
珍珠菜族
過路黃系

廣西過路黃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簇生,直立或有時基部傾卧生根,高10-30 (45) 釐米,單一或近基部有分枝,被褐色多細胞柔毛。
廣西過路黃
廣西過路黃(8張)
葉對生,莖下部的較小,常成圓形,上部莖葉較大,莖端的2對間距很短,密聚成輪生狀,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11釐米,寬1-5.5釐米,先端鋭尖或鈍,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緣毛,兩面均被糙伏毛,極密或有時稀疏,密佈黑色腺條和腺點,側脈纖細,不明顯;葉柄長1-2.5釐米,密被柔毛。
總狀花序頂生,縮短成近頭狀;花序軸極短或長達1釐米;苞片闊橢圓形或闊倒卵形,長6-25毫米,寬5-14毫米,先端圓鈍,基部漸狹,密被糙伏毛;花梗長2-3毫米,密被柔毛;花萼長6-8毫米,分裂近達基部,裂片狹披針形,邊緣膜質,背面被毛,有黑色腺條;花冠黃色,長10-15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長3-5毫米,裂片披針形,先端鈍或鋭尖,密佈黑色腺條;花絲下部合生成高2.5-3.5毫米的筒,分離部分長3-5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1.5毫米;花粉粒具3孔溝,表面具網狀紋飾。
廣西過路黃
蒴果近球形,褐色,直徑4-5毫米。
花期4-5月;果期6-8月。
廣西過路黃

廣西過路黃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溪邊、溝旁濕地、林下和灌叢中,海拔220-900米。 [2]  性喜温暖、濕潤,喜光照充足的半蔭環境,耐瘠,耐熱,不耐寒。以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為宜。生長適温為16~26℃。 [4] 

廣西過路黃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貴州、廣西、廣東、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南部。 [1] 

廣西過路黃下級分類

小廣西過路黃(變種)
植株較矮小,高6-12釐米。莖基部傾卧,節上生根,自基部分枝。葉卵圓形,有時近圓形,長2-5釐米,寬1.3-3.5釐米,幼時帶紅色。花期5月。
產於中國貴州、廣西。生於山谷疏林下。模式標本採自貴州東南部。

廣西過路黃主要價值

本種為頗具鄉土氣息的野生草本花卉,色彩靚麗,野性十足,充滿生機。在園林中還少見應用,可用於岩石園點綴於石隙中、小徑邊,或用於林緣、草地邊緣等處綠化,也適於花境與其他觀賞草花配植。 [4] 

廣西過路黃同屬種類

約180餘種,主要分佈於北半球温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種類產於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中國有138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