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西精神

鎖定
在2011年11月11日召開的廣西第十次黨代會上,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同志作了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的報告,首次提出“團結和諧、愛國奉獻、開放包容、創新爭先”的“廣西精神”。
中文名
廣西精神
提出者
郭聲琨
會    議
廣西第十次黨代會
精神內容
團結和諧、愛國奉獻、開放包容等
核心內容
團結、和諧、開放、爭先
提出時間
2011年11月11日

廣西精神精神來源

廣西擁有5100萬人口,12個世居民族和睦相處,歷史悠久,少數民族文化、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種文化包容並存。經過多年胼手胝足的奮鬥與建設,廣西取得了後發展欠發達地區“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巨大成就。廣西的發展日新月異!下一個目標,廣西將以更寬廣的胸懷、更開放的姿態、更鋭意的進取,加快推進“西部經濟強區、民族文化強區、社會和諧穩定模範區、生態文明示範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建設。
2005年,自治區黨委在作出建設“文化廣西”的戰略決策時,就組織課題組對“廣西精神”進行過研究。2008年,在抗擊雨雪冰凍災害中,廣西各族人民表現出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服從大局、勇於犧牲的奉獻精神”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和諧精神”。自治區成立50週年大慶時,在中央評價廣西的“四個模範”中,“民族團結的模範”放在第一位,“團結和諧”成為“廣西精神”的典型特徵。2009年,為隆重紀念百色起義、龍州起義80週年,自治區黨委結合廣西的實際提煉了“百折不撓、奉獻拼搏、團結務實、爭先創新”的百色起義精神。這些內涵成為新時期廣西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1] 

廣西精神徵集過程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先後組織了數次研討會、交流會,在借鑑有關省市的提法和我區研究提煉“廣西精神”已有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我區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分別召集社科理論界、文化界、新聞界、有關單位的黨務工作者,初步提煉出了“廣西精神”的初步表述。與此同時,調研小組分別到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和百色市等地開展調查研究,聽取基層對提煉“廣西精神”的意見建議。
參與人員從歷史文化底藴、民族區域自治、獨特區位優勢、時代精神核心等多角度,對“廣西精神”的內涵與外延進行了詮釋。經過組合、融匯,初步提煉出“廣西精神”表述語,“團結”、“和諧”、“開放”、“爭先”等詞成為核心內容。
2011年10月28日,自治區黨委就“廣西精神”的初步表述語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在廣西日報、廣西電台、廣西電視台、南國早報、當代生活報和廣西新聞網等媒體刊登徵求公眾意見《啓事》,並向自治區黨校、自治區社科院、自治區社科聯、自治區文聯、自治區各高等院校和有關單位150多位專家、學者和黨務工作者徵求意見。
廣西各界對開展“廣西精神”徵求意見的活動給予積極支持和高度肯定,社會公眾參與熱情很高,反響強烈。短短6天的時間,網絡意見徵求帖的點擊率達2萬多人次,網民跟帖1000多條,網民跟帖發表意見和新口號標語共計400多條。此外,徵集意見辦公室還接到很多電話、收到很多短信。這個過程,不僅是一次引導廣大羣眾瞭解廣西、思考廣西、熱愛廣西的過程,更是一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
經過多次徵求意見、研究討論,“廣西精神”最終表述為“團結和諧、愛國奉獻、開放包容、創新爭先”。這16個字,朗朗上口,言簡意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西的具體體現。
2011年11月召開的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上,“廣西精神”第一次全面、系統、規範地公佈。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指出,要大力弘揚廣西精神,激發壯鄉兒女的無限熱情,彙集各族羣眾的強大力量,讓熱愛廣西、建設廣西、實現廣西跨越式發展成為全區人民的自覺行動。 [1] 

廣西精神基本內涵

“團結和諧、愛國奉獻、開放包容、創新爭先”的廣西精神是廣西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通過積澱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質。它是中華民族精神在廣西的具體表現,是廣西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優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風貌的結晶;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廣西的人文特質、民族特質、區域特質,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2] 

廣西精神團結和諧

團結和諧是廣西精神的根本標誌。廣西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疆省區,長期以來各民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進步,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廣西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頑強拼搏、勇於進取,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形成了團結奮鬥、和諧發展的生動局面,是我國民族團結的楷模。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西將大力發揚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進一步開創以民族團結和諧為核心的全社會各階層各方面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繁榮的新局面。“團結和諧”體現了廣西精神的民族特質。 [2] 

廣西精神愛國奉獻

愛國奉獻是廣西精神的顯著特徵。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廣西各族人民始終保持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特別是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廣西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嚴格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顧全大局,不講條件,勇於犧牲,自覺奉獻,為保家衞國、維護邊疆穩定、創造幸福生活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無私的奉獻,形成了非常寶貴的精神品格。“愛國奉獻”體現了廣西精神基本的歷史特質。 [2] 

廣西精神開放包容

開放包容是廣西精神的鮮明特質。廣西沿海沿邊沿江,長期以來,不封閉、不保守、不狹隘;各民族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博採眾長、擇善而從,善於學習全國兄弟省份的長處,善於借鑑全國各地的先進經驗,善於吸取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西以開放的胸懷,熔鑄四方文化精華,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廣西獨特的區位優勢凸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户南寧,南寧成為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更是加大了廣西的開放力度,展示了廣西自信豁達的姿態、天下一家的情懷、海納百川的胸襟。“開放包容”是對廣西地域特點、區位優勢、歷史發展和民族性格的高度凝鍊,體現了廣西精神的區域、人文特徵。 [2] 

廣西精神創新爭先

創新爭先是廣西精神的重要特點。作為一個後發展欠發達的民族自治區,廣西人民秉承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不甘落後,不怨天尤人,不因循守舊,勵精圖治、奮起直追、勇於趕超。廣西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創新、奮勇爭先的過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西人民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創先趕超的精神狀態,不自滿、不鬆懈、不停步,在趕超創新、爭創一流中實現歷史新跨越。“創新爭先”是“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創先爭優”時代精神的廣西化,是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的精神動力。“創新爭先”體現了廣西精神的時代特徵。 [2] 

廣西精神相關倡議

弘揚廣西精神,實現跨越發展倡議書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值此2012新年來臨之際,為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關於在全區廣泛開展“解放思想、趕超跨越”大討論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弘揚廣西精神活動,為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凝聚強大精神力量,我們向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羣眾和青年學生髮出如下倡議:
一、大力弘揚廣西精神,做團結和諧的模範。長期以來,廣西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形成了團結奮鬥、和諧發展的生動局面,成為我國民族團結的楷模。我們要大力發揚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講團結、重和諧、求合力,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團結,像愛護自己的家庭一樣愛護團結,進一步開創我區民族團結進步新局面。
二、大力弘揚廣西精神,做愛國奉獻的楷模。愛國奉獻是廣西人民的光榮傳統和崇高美德。我們要忠於祖國,熱愛人民,自覺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把個人的理想追求同富民強桂的偉大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艱苦奮鬥,淡泊名利,自覺奉獻,報效國家,讓愛國奉獻成為時代風尚和社會主流。
三、大力弘揚廣西精神,做開放包容的榜樣。長期以來,廣西人民有着自信豁達、天下一家的情懷,海納百川、兼容幷蓄的胸襟。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博採眾長、擇善而從,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創先趕超的精神狀態,不自滿、不鬆懈、不停步,努力在實踐科學發展觀上闖出一條新路、創造一流業績。
四、大力弘揚廣西精神,做創新爭先的先鋒。創新是廣西破解又好又快發展難題的基本途徑。我們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朝氣、開拓創新的勇氣、敢於爭先的鋭氣,始終保持永不自滿、永不懈怠的工作激情,在工作思路上不斷創新,使創造的火花在碰撞中閃光,使思想的翅膀在渴望中飛翔,用與時俱進的廣西精神推動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
同志們、青年朋友們,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偉大的時代賦予我們光榮使命,廣西的發展寄予我們殷切希望。讓我們牢記歷史,緊跟時代,承載使命,砥礪前行。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神聖的歷史使命感,踐行“團結和諧、愛國奉獻、開放包容、創新爭先”的廣西精神,以實際行動為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建設更加美好的廣西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
2011年12月29日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