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西紅十字會

鎖定
廣西紅十字會是中國紅十字會的一個省級地方分會。紅十字活動始於1910年。1910年2月,廣西成立了第一個紅十字會即梧州紅十字會,1912年,改稱中國紅十字會梧州分會。至1949年,廣西境內已有梧州、桂林、邕寧、柳州、橫縣、陽朔、桂平、貴縣、百色9個紅十字會分會,有紅十字會醫療救護機構2所。當時紅十字會組織主要從事戰地救護,為災民贈醫施粥、收養棄嬰和孤兒等工作。 [1] 
中文名
廣西紅十字會
社團地址
廣西南寧市金洲路27號 [3] 
成立時間
1963年11月
會    長
廖品琥

廣西紅十字會歷史沿革

1958年,廣西省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負責統籌協調、指導、管理全廣西紅十字會活動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於1963年11月成立。此後,廣西的紅十字會組織和各項活動有了快速發展。到1964年底,全廣西已組建有紅十字基層組織430個,會員近4萬人,當年僅南寧、柳州、梧州3個市訓練紅十字衞生骨幹就達714人,各紅十字衞生站治療傷病31551人次。1965年,自治區紅十字會與南寧市紅十字會聯合開展國防救護訓練(即戰傷救護四大技術等模擬訓練)試點,訓練民兵急救員達4037人,為以後各地普及民兵救護知識和培訓救護骨幹打下良好基礎。1966年4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在南寧市召開全國水上救護訓練經驗交流會,來自全國16個省、自治區、市160多名代表,到邕江邊與幾十萬羣眾觀看了南寧市紅十字會組織的“水上救護”綜合演習。在演習過程中,航運部門提供了舟船,廣西軍區和駐桂空軍派出了汽車、坦克、飛機配合演習。紅十字會衞生員在水上對各種“傷員”進行包紮救護表演。
1967年,受到文革衝擊,全自治區紅十字會組織被撤消,工作一度停頓。1978年8月自治區紅十字會恢復工作,隨後南寧、柳州等地、市、縣紅十字會組織機構也相繼恢復。隨着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全面貫徹實施,廣西紅十字會重現生機,各項業務有了新的大發展。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頒佈實施後,紅十字會組織發展更快。至2000年底,廣西各地、市、縣按行政區域已全部建立了紅十字會組織機構,基層組織1000多個,會員20多萬人。1998年8月30日,自治區紅十字會實現了機構完全獨立設置,機關為副廳級單位,內設辦公室、組織發展部、救助救護部3個處級部(室)。
廣西紅十字會在協助政府參與安置難民、交換戰俘、救災賑濟、開展衞生救護培訓、推動無償獻血、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尋人服務和對外交往活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羣眾的讚譽。1978年4月至1979年6月,廣西紅十字會協助政府共接待安置越南難民18.89萬人,先後接收國際難民署贈款2473.12萬美元,全部用於資助難民的生產、生活、醫療、教育事業。1979年至1990年間,廣西紅十字會參與了數次戰俘交換工作,得到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高度讚揚。廣西是一個多災的省區,開展救災賑濟是我會的一項重要工作。據不完全統計,1992年以來,全自治區累計接收國內、外捐贈款物價值6億多元,組織會員及志願工作者參與救災賑濟工作近6萬人次,發放了大量的糧食、衣被等救災物資,培訓機動車駕駛員70萬人。廣西紅十字會先後與越南、泰國等國家紅會建立了友好往來與合作關係,接待了美國、日本、瑞士、羅馬尼亞、德國、玻利維亞、越南、澳大利亞、西班牙等國家紅會代表的訪問考察。 [1] 

廣西紅十字會現任領導

第十屆
名譽會長:劉寧
會長:廖品琥
監事長:桂忠才 [8] 

廣西紅十字會歷任領導

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第九屆常務理事會成員:
會   長:黃俊華
黨組書記:王雷 [6] 
常務副會長:馮國平
副 會 長:吳 強、雷璧翠
兼職副會長:唐 寧、朱學慶、廖品琥、黃緒全、孫國友、黃遠標、賴榮生、宋海軍、朱有奎
秘 書 長:吳 強
常務理事: 李麗明、梁建生、林英忠、楊建 [7] 

廣西紅十字會部門機構

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內設辦公室(監事會秘書處)、救助救護部、組織發展部3個處級機構;1個直屬事業單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 [3]  庫廣西管理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
辦公室(監事會秘書處)主要工作職責:負責綜合協調 、會議組織 、文電處理、秘書事務、機要保密、檔案管理、來信來訪、安全保衞、計算機網絡建設工作;研究紅十字運動的發展動態及紅十字會工作的重要政策理論;宣傳、檢查、督促、指導《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誌使用辦法》的實施;負責資產和財務管理;依法管理自治區紅十字會接收的境內外組織與個人捐助款項;指導、監督直屬單位的財務工作。承擔自治區紅十字會監事會的日常工作。
監事會副監事長:李紅
辦公室副主任:方婧(主持全面工作)
在編專職人員:10人
救助救護部主要工作職責:負責救災物品的計劃、購置、分發、運輸、倉儲等備災工作;指導各級紅十字備災救災網絡體系建設;負責紅十字會系統的災情報告,組織、策劃 、呼籲、募捐、接收和處理分配國內外人道主義捐贈的款物;負責組織培訓救災骨幹隊伍;開展羣眾性初級衞生救護培訓,組織羣眾參加意外傷害和自然災害的現場救助;組織會員和志願工作者開展社區服務及其它人道主義服務活動;普及防病知識;指導全區各級紅十字 (會)醫療救護機構業務建設。
部長:黃雲
副部長:楊軍
在編專職人員:7人
組織發展部主要工作職責:負責全區各級紅十字會的組織發展建設和幹部培訓 ;檢查、指導各級紅十 字會會費的收繳、使用和管 理;指導全區紅十字志願工作者隊伍建設 ,組織志願者開展公益活動;指導和發展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紅十字會組織工作;負責傳播日內瓦公約及其附加議定書、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七項原則 ;組織指導各級紅十字會開展以弘揚愛國主義、人道主義精神為中心的紅十字青少年活動 ;開展對外聯繫、交流與合作;組織實施國際紅十字活動的具體事宜;擬訂年度外事計劃及辦理日常涉外事務;負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及國際尋人服務工作;指導紅十字博愛基金會、經濟實體的管理工作;依法接受境內外組織和個人的捐贈;負責機關及直屬單位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和黨羣工作。
部長:蔡雲旗
副部長:喬良
在編專職人員:5人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西管理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要工作職責:負責廣西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宣傳、動員工作;負責志願捐獻者報名登記、聯絡,抽取、寄送志願捐獻者血樣;志願捐獻者的確認、再動員以及配合採集造血幹細胞等項工作,並協調有關醫院開展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服務工作。承擔遺體和人體器官(組織)捐獻的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救助激勵、緬懷紀念及信息平台建設等工作。
主任:黃吉寧
副主任:劉丹莉
在編專職人員:9人

廣西紅十字會榮譽

1994年,廣西紅十字會被自治區黨委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抗洪救災先進集體”稱號。1998年,自治區紅十字會機關 榮獲共青團中央、國家民委、全國青聯的表彰,命名為“第二次全國各族青年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廣西紅十字會還榮獲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授與的“中國紅十字會抗洪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稱號。2008年,廣西紅十字會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授予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組織獎”,柳州市紅十字會、廣西紅十字新聞志願者服務隊榮獲“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廣西中醫學院、廣西師範大學和南寧市青秀區東葛路小學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評為“全國紅十字模範校”。2010年,廣西紅十字會辦公室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北海市紅十字會、廣西紅十字緊急醫療救援隊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評為玉樹地震“抗震救災先進集體”。 [1] 
2020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救助救護部榮獲“中國紅十字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2] 
2021年11月23日,自治區紅十字會組織發展部被評為2016-2020年廣西法治建設先進集體。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