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西中醫藥大學

鎖定
廣西中醫藥大學(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入選國家“雙萬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廣西2011計劃、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為世界手法醫學聯盟、中俄中醫藥創新發展聯盟、中國西部中醫藥高校聯盟、北部灣海洋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聯盟成員單位;是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醫、理、工、管等多學科發展的大學。 [1-9] 
廣西中醫藥大學源於1934年成立的廣西省立南寧區醫藥研究所,1941年省立南寧區、梧州區、桂林區三所醫藥研究所合併為廣西省立醫藥研究所,1945年廣西省立醫藥研究所改名為廣西省立南寧高級中醫職業學校,1949年12月學校停辦,1956年恢復辦學,成立南寧中醫學校。1957年梧州中醫學校併入組成廣西中醫學校,1958年更名為廣西中醫專科學校,1964年升格為廣西中醫學院,1970年南寧醫學專科學校併入,組建新的廣西中醫學院。2012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為廣西中醫藥大學,2015年12月,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建高校。 [10]  [82-83] 
截至2023年8月,學校有仙葫、明秀2個校區,總佔地面積1310.99畝;設有16個學院,3個直屬公共教學部,有本科專業25個;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3個;有專任教師844人,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人。 [3]  [96] 
中文名
廣西中醫藥大學
外文名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簡    稱
桂中醫
創辦時間
1956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醫藥類
學校特色
省屬重點大學
省部共建高校(2015年)
雙萬計劃(2020年)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2年)
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2015年) 展開
學校特色
省屬重點大學
省部共建高校(2015年)
雙萬計劃(2020年)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2年)
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2015年)
廣西2011計劃(2013年)
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 收起
主管部門
廣西壯族自治區
現任領導
莫錦榮(黨委書記) [80] 
姚春(校長) [62] 
高職專業
13個
本科專業
25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3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5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3]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96] 
院系設置
16個學院、3個直屬公共教學部 [3] 
校    訓
弘毅自強,傳承創新
校    歌
《弘毅曲》
校慶日
11月16日 [10] 
地    址
仙葫校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五合大道13號
明秀校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明秀東路179號
院校代碼
10600
主要獎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截至2020年1月) [12]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截至2019年5月) [13] 
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2年至2019年連續八年獲得) [14] 
知名校友
韋貴康黃岑漢庾石山

廣西中醫藥大學歷史沿革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中醫專科學校

1934年3月,廣西省立南寧區醫藥研究所成立,中央國醫館理事劉惠寧被任命為所長;同年10月,廣西省立梧州區醫藥研究所成立,中央國醫館第二屆理事廖壽鑾被任命為所長。
1936年冬,桂林區醫藥研究所成立,廣東中醫專業學校畢業的韋來庠被任命為所長。
1941年秋,省政府將南寧、梧州、桂林三個區醫藥研究所合併,改稱廣西省立醫藥研究所,由韋來庠任所長。這些機構雖名為“醫藥研究所”,實際上是中醫職業學校。研究表明廣西省立南寧區醫藥研究所是近代中國最早的公辦中醫學校。 [15] 
1945年成立廣西省立南寧高級中醫職業學校 1945年成立廣西省立南寧高級中醫職業學校
1942年,創立了廣西省立中醫院和藥物種植場作為學生的實習基地。
1945年9月,廣西省立醫藥研究所改組成立廣西省立南寧高級中醫職業學校,原所長韋來庠被省政府任命為校長兼附屬中醫醫院院長,是當時全國唯一的公立中醫學校,是廣西近代中醫教育的一大進步。 [16] 
1956年,學校恢復辦學,南寧中醫學校、梧州中醫學校相繼建校,次年2月兩校合併為廣西中醫學校
1958年,更名為廣西中醫專科學校。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中醫學院

1964年,恢復本科教育,學校升格為廣西中醫學院。
1970年,南寧醫學專科學校併入,組成新的廣西中醫學院。
1976年,開始招收留學生。
1978年,學校開始開展研究生教育,是廣西最早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獲得教育部授權開辦研究生教育的中醫藥院校之一。 [17] 
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6年起,學校先後與上海中醫藥大學等7所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17] 
2003年,學校在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成為廣西第一所獲得“優秀”等級的高校。 [17] 
2009年,學校與廣州中醫藥大學聯合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工作站,聯合培養博士後。 [17]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

2012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廣西中醫藥大學,同年,學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校園圖片集錦
校園圖片集錦(11張)
2013年9月,學校搬遷到仙葫校區。 [18] 
2015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與美國督優維爾學院聯合舉辦護理學本科教育; [17]  2015年12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協議共建廣西中醫藥大學。 [2] 
2016年2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重大民生工程項目——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國際壯醫醫院)建設項目開工建設。 [17] 
2018年5月,學校獲批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醫學、中醫博士獲批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 [11]  入選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1] 
廣西中醫藥大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5張)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廣西中醫藥大學獲得“壯醫藥(壯醫藥線點灸療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9] 

廣西中醫藥大學辦學條件

廣西中醫藥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8月,學校設有16個學院,3個直屬公共教學部。有15所附屬醫院(其中直屬附屬醫院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2所),1所附設中醫學校,1家制藥有限公司,1所獨立學院。開設本科專業25個。 [3] 
廣西中醫藥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專業名稱
廣西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中醫養生學、中西醫臨牀醫學、中醫兒科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中藥學、藥學、臨牀藥學、製藥工程、中藥資源與開發、藥物製劑、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安全、食品營養衞生
廣西中醫藥大學骨傷學院(骨傷研究所)
中醫骨傷科 [79] 
廣西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針灸研究所)
針灸推拿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壯醫藥學院
壯醫學
瑤醫學
護理學
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市場營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應用心理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專科專業
針灸推拿、醫療美容技術、護理、護理(口腔護理方向)、口腔醫學、中醫骨傷、康復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藥學、中藥學、藥品經營與管理、藥品生產技術
廣西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與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合署)
-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臨牀醫學院(與第一附屬醫院合署)轄口腔醫學系
中醫學、口腔醫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瑞康臨牀醫學院(與附屬瑞康醫院合署)轄醫學檢驗系
臨牀醫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
廣西中醫藥大學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合署)
-
廣西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廣西中醫藥大學外語部
-
廣西中醫藥大學體育部
-
參考資料: [20-25] 

廣西中醫藥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廣西中醫藥大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12張)
截至2023年8月,學校有本科專業25個,其中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40門,自治區級優質特色專業(羣)9個、自治區級特色專業及實驗實訓教學基地(中心)一體化建設項目8個。國家級中藥學實驗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中醫臨牀教學培訓示範中心1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自治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自治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1個。 [3]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
中醫學、護理學 [9]  、中藥學、臨牀醫學 [77] 
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
中醫學 [26] 
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
中藥學、中醫學、針灸推拿學 [3] 
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2個)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醫學)、面向基層的中醫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醫學) [27]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門)
《循證醫學》、《中醫臨牀技能培訓》、《中醫臨牀護理學》、《針灸學》 [94] 
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
臨牀醫學、針灸推拿學、壯醫學、中西醫臨牀醫學、中藥學 [9]  、藥學、康復治療學等 [77] 
自治區級試驗示範中心(5個)
中醫技能實驗教學中心、中藥學實驗教學中心、中西醫基礎實驗教學中心、護理技能實驗教學中心 [28]  、中醫學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9]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4門)
中醫診斷學、壯醫藥學概論、針灸學、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中藥學、中國醫藥史、藥物分析學、壯醫藥線點灸學、中醫骨傷科學、藥理學、中醫內科學、中藥基礎理論、中西醫結合生理學、中藥商品學 [28]  [30] 
自治區級重點教材(5部)
中醫中藥基礎學、中西醫結合神經病學、中醫院校醫學生實踐技能操作指導、壯醫經療法、老年護理學 [28] 
自治區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
中藥理論與現代技術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8] 
  • 教學成果
“十二五”期間,學校獲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0項。 [31] 
類別
名稱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文化引領,突出特色,創新民族地區中醫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13] 
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
壯醫藥學科構建與人才培養 [28] 
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
中西醫結合內科學課程建設的實踐與研究、《中醫診斷學》PBL教學改革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 [28] 
2019年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
2019年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
序號
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姓名
成果等次
1
醫學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三進兩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甘昕豔、王碧豔、凌澤農、黃金春、高翔、蘭天瑩、塗斯婧、陳中全、甄翠明、鄧雪蓮、羅俊、餘蘭、秦川、朱壽華、陳荷、韋俞伽
一等
2
“厚實基礎、提升技能、強化人文、融匯中西”中西醫臨牀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莫雪妮、唐農、楊益寶、楊仕權、唐梅文、王春玲、唐友明、陳真珍、丁昉、羅婕、韋維
一等
3
以構築臨牀能力為目標創新《中醫診斷學》三位一體多元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祝美珍、賈微、張煜、黃娜、李甜、唐亞平、範蓉、馬豔君、鄭春成、李鴻玲、偉剛林、陳真珍、肖苗
一等
4
“三重雙強一化”信息技術與中醫臨牀課程建設深度融合的探索與實踐
鍾遠鳴、區鐧、徐張傑、杜娟嬌、金勇、凌澤農、林勇、黃中、塗斯婧、唐梅文、古聯、王清堅、吳優
一等
5
“以勝任力為導向”的推拿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唐宏亮、甘煒、林靜、何育風、王開龍、雷龍鳴、盧棟明、肖易、王雄將、甘振寶、傅劍萍
二等
6
基於“虛實結合、三位一體”的中藥炮製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周改蓮、曾春暉、蔣林、劉舒凌、謝鋒、王柳萍、楊海玲、林青華、吳剛
二等
參考資料: [32] 
2020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勵:
2020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勵
自然科學獎
序號
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單位
主要完成人員
獎勵等級
1
壯藥藥材學創建與質量標準研究
廣西中醫藥大學,中南大學、澳門大學
朱華、韋松基、鍾世安、蕭建波、傅鵬、張淼、 蘇健、王孝勳
二等獎
2
北部灣海洋新奇化合物的快速識別、精準鑑定與生物活性研究
廣西中醫藥大學、中國科學院南海海 洋研究所、廣西科學院
易湘茜、高程海、劉永宏、漆淑華、王俊鋒、 徐新亞、陳顯強
三等獎
科技進步獎
1
解毒化瘀温陽法重建肝衰竭免疫平衡關鍵技術及應用推廣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毛德文、石清蘭、龍富立、邱華、胡振斌、張 榮臻、王明剛、王娜、黃鴻娜、陳月橋
二等獎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濕濁血瘀”創新病機的構建與臨牀應用
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
劉旭東、劉鋭、(空缺)、唐友明、王甍、林海 、陳黎
三等獎
參考資料: [85]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3個,是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高校;有國家臨牀重點專科1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1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22個;有廣西一流學科3個,廣西優勢特色重點學科4個,廣西重點學科6個,廣西民族院校特色學科2個;廣西中醫藥重點學科(含培育)55個。在2022年最新的ESI排名中,學校臨牀醫學學科進入全球前1%;2023年9月,廣西中醫藥大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3]  [95-96] 
  • 重點學科
廣西中醫藥大學省部級重點(含培育)學科目錄
類別
級別
學科名稱
廣西一流學科
(3個)
省部級
中醫學
省部級
中藥學
省部級
中西醫結合
廣西優勢特色重點學科
(4個)
省部級
中醫內科學
省部級
中藥學
省部級
壯醫學
省部級
中西醫結合臨牀
廣西重點學科
(6個)
省部級
壯藥學
省部級
中醫醫史文獻
省部級
中醫骨傷科學
省部級
針灸推拿
省部級
護理學
省部級
中西醫結合基礎
廣西民族院校特色學科
(2個)
省部級
壯醫學
省部級
壯瑤醫養生學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藥重點學科
(15個)
省部級
中醫各家學説
省部級
中藥藥理學
省部級
臨牀中藥學
省部級
推拿學
省部級
中醫骨傷科學
省部級
民族醫學(壯醫學)
省部級
中西醫結合臨牀(第一臨牀醫學院)
省部級
中西醫結合臨牀(瑞康臨牀醫學院)
省部級
中醫皮膚病學
省部級
中醫兒科學
省部級
中醫耳鼻喉科學
省部級
中醫急診學
省部級
中醫老年病學
省部級
中醫全科醫學
省部級
民族藥學(壯藥學)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藥重點培育學科
(4個)
省部級
中醫傳染病學(第一臨牀醫學院)
省部級
中醫傳染病學(瑞康臨牀醫學院)
省部級
中醫預防醫學
省部級
海洋中藥學
參考資料: [33] 
  • 重點專科
類別
名稱
國家臨牀重點專科(5個)
肝病科(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科(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病科(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科(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脾胃病科(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 [3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9個)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科、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科、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腦病科、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骨傷科、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腫瘤科、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脾胃病科 [34] 
廣西重點中醫建設專科(14個)
中醫腎病科、中醫內分泌科、中醫腦病科、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兒科、中醫婦產科、中醫眼科、中醫肝病科、中醫肛腸科、中醫推拿科、中西醫結合腎病科、中西醫結合肺病科、中西醫結合乳腺病科、中西醫結合消化病科 [34] 
  •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35] 
  • 博碩士學位授予
類別
名稱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個)
中醫學 [11]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
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藥學、臨牀醫學、護理學 [36]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43個)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牀基礎、中醫醫史文獻、方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民族醫學、醫學社會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西醫結臨牀、內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牀檢驗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急診醫學、護理學、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中藥學、民族藥學(名單不全) [37] 
碩士專業學位類別(5個)
公共衞生、護理、中藥學、中醫、翻譯 [97]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中醫學 [96] 

廣西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

明秀校區大門 明秀校區大門
截至2023年8月,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44人,有博士生導師81人、碩士生導師856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比46.68%。擁有一批國家級、省級、廳級、校級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項目),近五年有58人次獲得國家級人才項目或榮譽稱號,124人次獲得省級人才項目或榮譽稱號。有國醫大師3人、中國中醫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1人、全國名中醫4人、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指導老師54人,青年岐黃學者5人,全國中醫臨牀優秀人才8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中共中央組織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7人等。 [3] 
類別
名單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國醫大師
韋貴康 [39] 黃瑾明 [88-89] 
全國名中醫
陳慧儂黃瑾明 [40-41] 黃漢儒黃鼎堅 [88]  [90] 
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全國優秀教師
劉燕平、謝金鮮、班秀文 [38]  [43-44]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劉永宏 [45]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
蔣才武 [38] 
廣西特聘專家
鄧鑫、林江 [38] 
廣西八桂學者
劉永宏 [46] 
廣西“八桂名師”
韋貴康、劉燕平 [47] 
廣西教學名師
鍾遠鳴 [91] 
自治區級教學團隊
中醫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劉燕平)、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唐農)、壯醫藥教學團隊(林辰) [28] 
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
廣西中西醫結合臨牀醫學創新團隊(梁 健) [48] 
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科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術研究

廣西中醫藥大學科研成果

獲獎證書(單位) 獲獎證書(單位)
2017年至2019年,廣西中醫藥大學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26項,省部級項目178項,廳局級項目633項。學校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獎勵63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30項。出版科技專著62部,發表科技論文3524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37篇;獲國家專利授權60項,軟件著作權登記2項。 [3]  2019-2021年,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99項,省部級項目337項,廳局級項目904項,資助經費1.99億元;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獎勵16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4項;出版科技專著190餘部,發表科技論文7800餘篇,獲專利授權594件。 [3] 
2019年1月,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郝小波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葡萄膜炎病證結合診療體系構建研究與臨牀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2]  項目依託單位為國家葡萄膜炎中醫診療協作組組長單位,繼承名老中醫專家經驗,發揮中醫藥在免疫性疾病治療和視功能康復方面優勢,針對高致盲率免疫性眼病葡萄膜炎,在理論創新、診療方法創新、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創建了葡萄膜炎“理法方藥”完整體系,推動了中醫藥理論原始創新,提高了臨牀療效。 [49] 
2020年1月,廣西中醫藥大學作為第三完成單位、學校鄧家剛教授作為第三完成人蔘與申報的《基於中醫原創思維的中藥藥性理論創新與應用》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50]  該項目以寒熱藥性為突破口,基於中醫原創思維和認知規律,提出整體藥性觀,創立本原藥性和效應藥性兩個新概念,發現了藥性表徵規律,拓展了藥性應用新領域,重塑寒熱藥性在中藥臨牀合理用藥策略中的關鍵地位。 [51] 

廣西中醫藥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8月,學校有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地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3個、中醫藥科研三級重點實驗室4個,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5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8個,廣西衞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含培育)4個。現有國家特色服務出口基地(中醫藥)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2個、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廣西協同創新中心3個、廣西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廣西知識產權培訓基地1個、廣西科技創新服務提供機構1個;獲批“中國-東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創新中心”“北部灣經濟區中醫藥產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中藥固體制劑製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華南分中心”等人才專項3項。 [3] 
類別
名稱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4個)
中(壯)藥化學與質量分析實驗室、中藥藥理實驗室、醫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第一臨牀醫學院)、醫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瑞康臨牀醫學院) [3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12個)
神經行為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中藥藥效篩選研究實驗室、中藥藥理學實驗室、中藥提取純化與質量分析實驗室、中藥生藥學實驗室、分子生物醫學實驗室、肝病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腦病免疫生化實驗室、細胞分子生物醫學實驗室、消化內鏡與病理實驗室、骨傷生物力學實驗室 [34] 
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5個)
廣西中藥藥效研究重點實驗室、廣西中醫基礎研究實驗室、廣西壯瑤藥重點實驗室、廣西高發傳染病中西醫結合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廣西海洋藥物重點實驗室 [34] 
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8個)
中醫臨牀研究重點實驗室、中藥提取純化與質量分析重點實驗室、中藥藥理重點學實驗、中藥製劑共性技術研發重點實驗室、廣西特色實驗動物病證模型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壯醫毒病研究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中藥民族藥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名單不全) [34] 
廣西壯族自治區衞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3個)
廣西藥食同源資源開發重點實驗室、廣西中醫骨傷科生物力學與損傷修復重點實驗室、廣西中醫濕病方藥理論與轉化重點實驗室
廣西壯族自治區衞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培育實驗室(1個)
廣西壯醫應用基礎研究重點實驗室 [34] 
廣西首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
壯瑤藥協同創新中心 [52]  、農作物廢棄物功能成分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4] 
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基地(2個)
老齡化社會健康服務模式協同創新中心、農作物廢棄物功能成分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52] 
廣西科技創新金源單位(1個)
中藥藥效篩選研究中心 [34] 
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7個)
壯醫基礎與臨牀研究創新團隊、一附院肝病科、“廣西特色中藥民族藥基礎研究與開發”創新團隊(名單不全) [53-55]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廣西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956年,由仙葫校區圖書館和明秀校區圖書館組成。據2023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122.5萬冊,紙質中外文期刊3600多種19萬冊,電子圖書350多萬冊,古籍線裝文獻近萬冊,逐步形成了以中醫藥學科為主,兼顧醫、理、工、管等多學科的館藏體系。電子資源20個種類,其中中外文數據庫22個,電子圖書2個,考試學習資源2個;另有免費試用數據庫14個。覆蓋了圖書、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教學素材、中醫古籍、認證考試、醫藥知識、文獻服務、學術視頻、統一檢索等多種類型。 [56] 
  • 學術期刊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期刊》
《期刊》(2張)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是廣西中醫藥大學主辦的省級醫藥科技學術期刊,開設欄目有理論探討、實驗研究、臨牀研究、臨牀報道、中西醫結合臨牀、藥學研究、醫學檢驗、名醫經驗、護理園地、教學研究與管理、針灸推拿、醫史文獻等。
該刊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廣西高校優秀學報。 [57] 
《廣西中醫藥》
廣西中醫藥》雜誌是由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中醫藥學會主辦的中醫藥綜合性學術刊物。創辦於1977年,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內容為中醫藥醫療、教學、科研相結合,以醫療為主,側重臨牀,兼顧學術理論。開闢有臨牀研究、臨牀報道、手法醫學、針灸經絡、學術理論、民族醫藥、經驗總結、八桂名醫精方、中藥方劑、實驗研究、綜述及驗方集錦等欄目。
《廣西中醫藥》曾先後獲廣西第三屆優秀報刊、第二屆全國優秀中醫藥期刊、第三屆全國優秀中醫藥期刊和廣西第六屆優秀報刊、廣西第七屆優秀報刊等稱號,被12種重要數據庫和文摘收錄。 [58] 

廣西中醫藥大學交流合作

截至2023年8月,學校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東盟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優勢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進與其他國家在中醫藥民族醫藥、醫療保健、人才培養、科研開發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成立了中—泰傳統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中國—馬來西亞中醫藥中心、中—加斑馬魚中藥篩選聯合實驗室、中—澳傳統藥物現代研究聯合實驗室、中國—東盟傳統藥物研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等,積極推進與其他國家(地區)在中醫藥民族醫藥、醫療保健、人才培養、科研開發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以東盟國家及港澳台地區為中心、輻射全球的對外教育新格局。
學校先後與美國、德國、加拿大等25個國家或地區的94所高校或機構建立交換訪學、進修合作關係,架起了與國際醫藥界教育、醫療、科研等合作的橋樑,為促進中醫藥國際化,加強文化交流,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發揮了重要作用。 [3] 

廣西中醫藥大學文化傳統

廣西中醫藥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校訓碑 校訓碑
弘毅自強,傳承創新
“弘毅”語出《論語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自強”見於《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弘毅自強”鮮明地強調師生不僅要抱負遠大、意志堅強,更要通過自己的學習與踐行,自尊自重,自立自強。“傳承創新”的具體要求是傳授、繼承、發揚、創新中醫藥文化以及相關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文化自覺,進而達到文化自信。 [59] 
  • 校歌
《弘毅曲》
作者:唐農
大哉中醫,源遠流長,
我們走在求索的路上。
悠悠古風,拂煦胸膛。
浩浩岐黃,燦若星漢。
今天我們博採勤求,
明天立心天地續寫新章。
啊!看吧,青山為我們祈願!
聽吧,邕江為我們放唱!
為繼往聖的絕學,
為助完美的健康,
為應時代的呼喚,
我們任重道遠,弘毅自強!
任重道遠,弘毅自強! [60] 
廣西中醫學院校歌 廣西中醫學院校歌

廣西中醫藥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一、文字內容:
上方是中文“廣西中醫藥大學”字體是由中國書法家歐陽中石為學校題字。
下方是英文“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廣西中醫藥大學的英文翻譯。
二、圖示意義:
校徽的主圖案由三個藝術變形的字母“P”形成。“P”是英文“脈搏”(Pulse)的首字母。三個藝術變形的“P”構成了一箇中醫切脈的手形。脈診是中醫診療方法的一個象徵。而三個“P”則寓意着:牢牢把握住時代發展的脈搏,把握住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脈搏,把握住廣西中醫藥大學發展的脈搏;圖案又如一面面鮮豔的紅旗,迎風飄揚,指引着廣西中醫藥大學前進的方向。圖案和文字為黃色,背景為紅色。紅屬火,黃屬土,在中醫五行學説裏火土為相生關係。 [61] 
  • 校旗
校旗以學校徽志和廣 西中醫藥大學視覺識別系統標準色為基礎,學校校旗為長方形旗幟,旗面為標準黃色,右上角分別印有紅色中文校名全稱,校名英譯全稱和學校徽志。 [10] 

廣西中醫藥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姚春 [75] 
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
鄒勇 [62] 
黨委常委、副校長
副校長
紀委副書記
楊海潔、劉克秋 [93] 

廣西中醫藥大學知名校友

姓名
備註
韋貴康
國骨傷名師、國醫大師 [63] 
黃岑漢
廣西科學院黨組書記 [64] 
庾石山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 [65] 
洪偉東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農工黨市委會主任委員 [66] 
陳勁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衞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兼),市計劃生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兼),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兼) [67] 
韋壽繁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衞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中共河池市衞生健康工作委員會委員 [68] 
韋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四醫院副院長 [69] 
羅世興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人民醫院副院長,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 [70] 
梁超明
鹿寨縣中醫醫院業務副院長 [71] 
林興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市殘聯名譽副主席 [72] 
王許飛
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73]  ,全國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卓越領導者
張華

廣西中醫藥大學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22年2月
入圍第二批特色服務出口基地(中醫藥)名單 [78] 
2021年度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突出單位” [84] 
2022年6月
廣西中醫藥管理局確定該校為“廣西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9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