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渡村

鎖定
廣渡村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峽口鎮,與清漾村是一脈相連的毛氏血緣聚居村落,北宋時期始遷入此地,著名的清同治年間《清漾毛氏族譜》過去就是由廣渡毛氏後裔保管。與清漾村相比,廣渡村更具古韻,因為村中保存了為數不少的古巷道、古民居、古井、古木等,還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公殿,江山市文物保護單位嵩峯寺、貞孝牌坊、節孝牌坊等數處。
中文名
廣渡村
所屬地區
廣渡村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峽口鎮
郵政區碼
324116
著名景點
嵩峯寺
貞孝牌坊
節孝牌坊

廣渡村人文古蹟

廣渡村在315省道,至淤頭鎮轉205國道,至峽口鎮再轉鄉道可達,車程大約一小時。廣渡村在抗戰時期遭遇過很大破壞,“七十二根大石柱,八人扛的大石獅”的毛氏宗祠就毀於日寇手中,現存建築是六十年前恢復,曾做過廣渡小學的校舍,如今也已破敗不堪。村中的古民居多有精美的木雕格扇和欄杆,檐下用彩色壁畫裝飾,描繪出一些傳統的吉祥圖案。雖然都是常見的三合、四合院落為主,但由於地勢高低起伏的原故,所以這些建築未必都完全按照對稱的平面佈局,顯得靈活多變,不拘一格。村裏有兩座很完整的清代石雕牌坊,均為二柱三樓式造型,其中北面的一座是道光六年(1826年)“為生員毛起蛟元配之妻徐貞女建”的貞孝坊,額枋正面高浮雕“八仙過海”,背面為雙鳳圖,立柱正面楹聯是 “矢志幽閨全淑德,長齋縞服葉坤貞”,背面是“樹骨青繯垂譽,完真白壁流芳”,橫幅是“冰清玉潔”,該坊毗鄰一處規模較大的宗教建築,破敗廢棄,具體何廟不詳。南面的一座是清嘉慶七年(1802年)“為儒童毛在桂之妻何氏建”的節孝坊,額枋正面浮雕雙龍戲珠,背面為仙鶴祥雲,立柱正面楹聯是“清操標褚彤管,芳名起自柏舟”,背面是“一身金殼志,百代仰懿徽”,橫幅是“瑤池冰雪”。

廣渡村大公殿

大公殿 大公殿
在廣渡村外的廣袤田園上有一組造型獨特的古建築羣大公殿,根據寶頂鑄字可知它建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這裏曾被用於書院和私塾。院落東南面開大門,門上“賽武當”三字似乎又給大公殿蒙上了道教的氣息。院內鑿有一泓月池,池南北各植兩株碩果累累的香泡樹,使整個院落富有生氣。大公殿主殿是水星閣(文昌閣),八角攢尖頂,共分三層三重檐,內外雙槽柱網,正中四根內柱為通柱,柱間用額枋、梁栿相聯絡,檐下有雕飾簡樸的斗拱和斜撐。樓的二、三層均有木梯可上,四周是可開啓的格子木窗,登高遠望,廣渡古村盡收眼底,非常巧妙地是每一面通過“框景”都是一幅不錯的田園山水畫。主殿後緊挨着三開間的後殿,明間前檐凸起歇山頂門樓,內部天花、樑架、牆面施以彩畫和壁畫。與後殿相隔的是一座三合院式附屬建築。 [1] 

廣渡村八股廳

據族譜記載,為明朝末年毛從殷的八個兒子所建。該建築原有三進,抗戰時期,大部分被炸燬,僅有上堂保存下來。經歷了戰爭、歲月的滄桑,八股廳原來的面貌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但剩餘空間高大寬敞,雀替牛腿雕刻精美,甚至連柱礎石也刻有花鳥人物、雙獅戲球等圖案,當年的盛況由此可見一斑。

廣渡村古民居

與八股廳相鄰的280號民居保存情況較好,現今仍有人居住。土質地面被百年的光陰刻出了凹凸不平的印記,但鵝卵石鋪設的圖案卻絲毫未受影響。長方形的大天井為偌大的建築提供了足夠的採光,恰到好處地覆在精美到無以復加的雕花窗欞上。不同於別處簡單方格子的窗欞,這裏的每扇窗欞都各不相同。
那些浸潤了無數光陰的木質構件,在每個窗户上穿梭迴旋,成就了一扇扇橫平豎直卻各有風情的獨特窗欞形式。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每扇窗欞上都點綴有各色花卉,而窗欞的正中間位置還鑲嵌有麒麟等瑞獸圖案。在窗户下方的壁板上也雕刻有各種花卉,甚至可以清晰地辨別枝葉前後、遠近的空間距離,那一枝桃花、一樹梅花、一叢牡丹,就這樣穿越了無數時空,自從前綻放到現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