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政法系

鎖定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政法系的前身是1955年組建的廣東教育行政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1958年,學院在原有培訓任務的基礎上增加了培訓中學政治教師的職能,成立了“兩部”,即中學校長培訓部(簡稱“一部”)和中學政治教師培訓部(簡稱“二部”)。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0-1978年)。1978年學院復辦,按照學院發展的總體規劃,原中學政治教師培訓部(二部)改稱為政治教育系。從此,馬列主義教研室和政治教育系成為“同一實體,兩塊牌子”的部門。1996年,政治教育系更名為政治法律系(簡稱政法系),馬列主義教研室更名為社會科學部,仍為“同一實體,兩塊牌子”的建制。2008年2月,政法系與社會科學部分離,各自成為獨立設置的教學部門。
中文名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政法系
外文名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創辦時間
1996年
所屬地區
廣東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政法系辦學歷史

政法系的前身是1955年組建的廣東教育行政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 [1] 
1958年,學院在原有培訓任務的基礎上增加了培訓中學政治教師的職能,成立了“兩部”,即中學校長培訓部(簡稱“一部”)和中學政治教師培訓部(簡稱“二部”)。 [1] 
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0-1978年)。
1978年學院復辦,按照學院發展的總體規劃,原中學政治教師培訓部(二部)改稱為政治教育系。從此,馬列主義教研室和政治教育系成為“同一實體,兩塊牌子”的部門。 [1] 
1996年,政治教育系更名為政治法律系(簡稱政法系),馬列主義教研室更名為社會科學部,仍為“同一實體,兩塊牌子”的建制。 [1] 
2008年2月,政法系與社會科學部分離,各自成為獨立設置的教學部門。 [1] 
自1978年學院復辦以來,該系堅持“普高”與“成高”並舉、培養與培訓相結合的辦學方針,為省基礎教育及社會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 [1] 
1983年,該系開始招收專科起點的二年制政治教育全日制本科班。 [1] 
1984年,開始招收成人三年制函授政治本科班和成人二年制函授政治、歷史、財會等專業專科班。 [1] 
1990年,該系開辦普通四年制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班,1993年開辦普通四年制歷史學專業本科班。 [1] 
2016年4月18日,“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掛靠在政法系。 [1] 
2021年3月,德育中心掛靠教育學院。 [1] 
2010年學校改製為普通本科院校後,為適應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該系對原有學科專業進行了整合。將原有專科層次的行政管理、法律事務、旅遊管理、電子商務等非師範專業進行優化整合,建成了本科層次的行政管理和旅遊管理專業。 [1] 
2018年,旅遊管理專業劃入學校新建的管理學院。該系根據《教育部關於公佈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7號),新申報的“社會工作”本科專業通過教育部備案准予設立,201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 [1]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政法系學術科研

2016—2020年“十三五”期間,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核心15篇),出版著作20餘部,科研課題立項28項(其中國家、省部級14項),教研課題立項24項(其中市級以上2項);一批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專著、教材和論文出版發表,多人次獲校科研貢獻獎和優秀獎。“十四五”開局以來,發表論文23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獲得13項科研項目(其中A等級項目5項),獲得省級以上重大教學科研成果或獎項23項。 [2]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2019年3月15日下發《教育部社科司關於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立項的通知》,政法系黃佩璇老師申報的“粵港澳大灣區港澳居民的便利化政策研究”課題獲得青年基金項目立項,課題編號19YJCGAT002。 [3]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政法系辦學條件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政法系專業設置

政法系現設有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行政管理與社會工作三個教研室。 [2]  歷史學(師範)思想政治教育(師範)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四個本科專業。 [2]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政法系師資力量

學院有教職工44人(其中專任教師35人、行政人員9人)。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有博士19人;有博士學位者佔54.2%;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者佔20%。 [2]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政法系現任領導

黨總支書記:郭冠欣
系副主任:張興成
系黨總支副書記:譚毅
系副主任:黃佩璇
資料來源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