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省博物館

鎖定
廣東省博物館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天河區珠江東路2號,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1957年開始籌建,1959年正式開放。廣東省博物館新館於2004年12月奠基開工,2010年建成,總佔地面積6.7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唯一的省級綜合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主要展覽廣東歷史文化、藝術、自然,設置歷史館、自然館、藝術館和臨展館。
截至2009年12月,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已達16.6萬餘件(套),收藏有圖書資料10餘萬冊。 [1]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2] 
中文名
廣東省博物館
外文名
Guangdong Museum
地理位置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珠江東路2號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 週二至週日 09:00-17:00 週一 不開放 [9] 
景點級別
國家一級博物館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67000 m²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廣州
適宜遊玩時間
四季皆可
官方電話
020-38046886 [10] 

廣東省博物館歷史沿革

廣東省博物館於1957年開始籌建。
1959年建成的廣東省博物館 1959年建成的廣東省博物館
1959年10月1日,廣東省博物館及其所轄的廣州魯迅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
改革開放後,廣東省博物館在原址上開始建設新的陳列大樓。
1992年10月新陳列大樓落成,總建築面積18700平方米,其中新建陳列大樓12300平方米,陳列面積達6000平方米,為原樓1500平方米的4倍。
廣東省博物館新館
廣東省博物館新館(34張)
2003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決定投資8.842億元興建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同年,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邀請競賽舉行,邀請了來自8個國家共10家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單位參加。後經過專家技術審查、公眾展示、網上投票、評委會評審,最終確定設計方案“珍寶容器”為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建築設計方案。
2004年12月12日,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在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的文化藝術廣場奠基,規劃總用地面積4.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五層,主要配置有展館、藏品保藏系統、教育服務設施、業務科研設施以及安防、公共服務、綜合管理系統等。
2008年5月,廣東省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0年5月18日,運用“寶盒”設計理念,採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載巨型鋼桁架懸吊結構體系的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建成開館。
2023年12月1日,發起成立廣東省海洋文化遺產科技聯盟。 [32] 

廣東省博物館建築佈局

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12張)
廣東省博物館總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五層,主要配置有展館、藏品保藏系統、教育服務設施、業務科研設施以及安防、公共服務、綜合管理系統等;展館分為歷史館、自然館、藝術館和臨展館四大部分。該館建築運用“寶盒”的設計理念,採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載巨型鋼桁架懸吊結構體系,博物館的造型彷彿一件雕通的寶盒,這一設計意念源於廣東傳統的工藝品——象牙球,博物館的空間組織就像象牙球鏤空的工藝,內部功能層層相扣,展廳、迴廊、中庭與整體結構緊密結合,由內向外逐層展開,大面積的綠地草坡沿博物館向西逐漸減緩形成清晰的主入口廣場,並與中央林蔭大道融為一體。
廣東省博物館的中庭高度從觀眾入口大廳直達頂層,自然光線由頂部玻璃天窗鋪撒而下,作為主要公共空間,四周通過坡道、樓梯、扶梯等聯絡上下層走廊,引導觀眾進入各展廳,同時走廊設置了不同的活動廳漂浮於中庭上空,在活動廳上設鋼橋連接,成為空間的活躍因素;為了延續“寶盒”的透雕構思,走廊也通過打孔金屬板和中庭空間隔斷,若隱若現之中層次感得到了加強。 [3] 
廣東省博物館導覽圖 廣東省博物館導覽圖

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覽

廣東省博物館常設展覽

廣東歷史文化陳列
廣東歷史文化陳列 廣東歷史文化陳列
“廣東歷史文化陳列”展廳面積4000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一千五百多件/套,照片三百多張。作為廣東省博物館三大基本陳列之一,該展覽通過文物、圖片、油畫、雕塑、模型、多媒體、復原場景等豐富的展陳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觀眾展示了廣東從馬壩人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文化變遷。 “廣東歷史文化陳列”共四篇,以時間順序為主線,分別是南粵源流、揚帆世界、繼往開來和粵海烽火。
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
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 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
“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展館近4000平方米,共有地質地貌、礦產、寶玉石、中草藥、陸生野生動物、海洋生物、古生物等7個主題展覽,主要包括《我們的家園——地質地貌館》《我們的寶藏——礦產資源館》《石之精靈——寶石館》《嶺南本草——中草藥館》《陸生的動物居民們——陸生野生動物館》《海洋動物世界——海洋館》《探尋消失的生命——古生物館》。
潮州木雕藝術展覽
潮州木雕藝術展覽 潮州木雕藝術展覽
潮州木雕藝術展覽分源流篇、製作篇、藝術篇、器用篇、欣賞篇,展出木雕實物200多件(套),有描金漆畫、圖大壽屏、圓雕蟹簍,還有造型獨特的神龕、神亭、神轎、薰爐罩、饌盒、糖果架、紙煤筒。籌展人員逼真地復原傳統潮汕民居的廳堂、卧室、書房等場景,再現了木雕製品在潮汕民間傳統社會生活中的陳設應用。
館藏曆代陶瓷展覽
館藏曆代陶瓷展覽 館藏曆代陶瓷展覽
館藏曆代陶瓷展覽以中國陶瓷發展歷程為線索,以館藏陶瓷文物為依託,展示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中國陶瓷從產生、發展、到興盛的歷史。該展覽從館藏中精選出近三百件文物,從工藝的進步、器物的演變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中國古代陶瓷文化的面貌。展覽共分四個部分:“初見窯火——陶器的起源與瓷器的濫觴”、“瓷國崛起——陶瓷的發展期”、“各領風騷——陶瓷的鼎盛期”、“南國明珠——廣東陶瓷的發展歷程”。
端硯藝術展覽
端硯藝術展覽 端硯藝術展覽
“紫石凝英——端硯藝術展覽”展示廳面積達600餘平方米,展出館藏端硯近200方,展覽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硯林回溯,概要介紹硯的源流、端硯的發展歷史和時代特色。第二部分:石質粹美,對端石獨特的自然屬性加以介紹。第三部分:神工鬼斧,從工藝流程、雕刻技法、硯形硯式、裝飾題材、因材施藝五個方面對端硯的工藝加以展示介紹。 第四部分:鐫詩題銘,以50餘件明清時期鐫有銘文的端硯,展示更加深沉的硯文化內涵。

廣東省博物館臨時展覽

萬曆時代的海貿傳奇 萬曆時代的海貿傳奇
萬曆時代的海貿傳奇(2015年9月23日至2016年3月20日):廣東省博物館以“南澳I號”、“萬曆號”這兩艘沉船的發現及研究為基礎,探索這一時期海洋中西方海洋貿易的發展、內涵與變遷。展覽分為“中國海洋貿易黃金時代的到來”、“ 碧海沉舟-東西洋沉船的發現”、“ 貨通萬國-海洋貿易物品”、“ 時間膠囊-流動的社會”、“ 東西匯流-大航海時代”五部分。讓觀眾通過展覽去了解這一段作為中國海洋貿易黃金時代前奏的絢麗圖景。
館藏宋元以來繪畫精品展 館藏宋元以來繪畫精品展
館藏宋元以來繪畫精品展(2015年9月16日至2016年2月22日):本次展覽由廣東省博物館主辦,展覽分為宋元、明、清、近現代四個部分。宋元部分從有限的畫跡窺其發展之大略;明、清、近現代部分按時間為線,展現畫派紛呈,名家輩出的藝術現狀,基本上囊括了明清繪畫史上絕大部分畫派及其代表畫家。
魏唐佛光 魏唐佛光 [4]
“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2020.4.28至2020.8.30)該展由廣東省博物館和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舉辦。展覽分為“梵影歸來——流失海外迴歸文物”、“至善至美——北魏造像及碑刻藝術”、“蓮華莊嚴——唐代造像藝術”三個部分,彙集了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收藏的85件龍門石窟相關藏品,同時結合龍門石窟、石刻圖片以及3D打印模型,較為全面地描繪出龍門石窟佛教造像藝術的基本面貌和風格特徵。展品中一級文物11件、二級文物28件、三級文物27件,珍貴文物佔比非常之高,其中的舒像座菩薩像、力士像、優填王像可謂是難得一見,此次展覽的重點展品是8件海外迴流的國寶級文物。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餘江寧表示,這是近年來首次較大規模舉辦的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專題展覽,希望觀眾從中感受清癯秀美的北魏造像,觀賞富麗健美的唐代佛像,聆聽國寶歸來的動人故事,瞭解斑駁古蹟的修復過程。 [4-5] 
精品展覽
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中國共產黨領導廣東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專題展:2021年5月-2021年10月,廣東省博物館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精品展覽 [11] 
展覽回顧
時間
名稱
2010.8.2至2010.10
廣東歷代繪畫展覽
2010.8.12至2010.9.5
陳略中國人物畫作品展
2010.11.6至2011.2.8
考古中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60年成果展
2010.11.22至2011.2.10
TCL經典藝術多媒體互動展
2010.11.25至2010.12.24
劉藕生書畫展
2011.3.1至2011.3.31
握手中國——雷米·艾融 林若熹巡迴畫展
2011.5.20至2011.5.31
妙筆神遊——嶺南畫派鮑少遊書畫展
2011.6.10至2011.7.10
瓷都珍萃——江西省博物館藏景德鎮古代瓷器精品展
2011.6.25至2011.7.10
黃君實書畫展
2011.6.28至2011.7.2
廣東省直屬機關慶祝建黨90週年書畫攝影展
2011.7.20至2011.8.20
吳南生捐贈書畫展
2011.7.20至2011.8.19
光輝的歲月——石灣陶藝回顧展
2011.8.2至2011.8.31
劉秉衡師生書畫展
2011.9.21至2011.10.20
氣吞河嶽——辛亥風雲人物墨跡展
2011.9.21至2011.10.15
大道之行——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影像展
2011.10.21至2011.11.20
角度——第二屆廣東青年畫院畫家作品彙報展
2011.10.22至2011.12.1
嶺南風韻——饒宗頤教授書畫藝術特展
2011.11.25至2011.12.22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展——陽春根雕展
2011.12.7至2012.2.7
重返巴洛克——那不勒斯的黃金時代繪畫展
2011.12.28至2012.2.28
天南重地—雷州歷史文化展
2012.2.21至2012.3.15
"風起南方"——紀念小平南方談話20週年圖片展
2012.4.10至2012.6.28
雪域瑰寶——西藏文物展
2012.4.27至2012.5.8
當代藝術的超越——美國華裔畫家徐健國繪畫作品展
2012.5.15至2012.6.15
薪火相傳——梁又銘·梁政均書畫展
2012.6.1至2012.11.30
深海奇珍 The Deep
2012.7.10至2012.10.10
紫石風流——現當代端硯精品展
2012.8.28至2012.10.9
傅山書畫精品展
2012.10.16至2012.10.28
墨香雅韻—楊和明書畫展
2012.10.30至2012.11.5
弘揚廣東精神,建設幸福廣東——書法邀請展
2012.11.13至2013.5.19
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
2012.11.16至2013.2.20
紀念蘇庚春先生暨徵集書畫精品展
2012.11.30至2013.1.26
和諧能源之旅
2012.12.5至2013.3.10
南國石韻——廣東四大玉石精品展
2013.1.16至2013.3.3
五光石色——彩色寶玉石展
2013.3.12至2013.5.10
首屆廣東省博物館文化產品創意設計大賽優秀作品展
2013.3.16至2013.3.31
人性與愛:李自建油畫展
2013.3.27至2013.5.19
中美文化雕塑園藝術成果展
2013.4.23至2013.6.23
玉葉金枝——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玉器精品展
2013.4.28至2013.5.5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黃志偉作品展
2013.5.18至2013.7.5
愛綠草堂春常在——王蘭若、黃文鳳捐贈書畫展
2013.6.5至2013.7.31
晉國遺珍——山西出土周代文物精華展
2013.6.6至2013.7.6
靜木清緣——金絲楠薄浮雕藝術展
2013.6.8至2013.6.11
2013年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
2013.6.20至2013.7.16
當我遇見你——世界兒童融合藝術大展
2014.2.12至 2015.3.31
重彩華章——廣彩瓷器300年精華展覽
2014.12.5至2015.4.19
君子之風——傳統梅蘭竹菊繪畫展
2015.6.10至 2015.8.9
天府匠心——四川博物院藏文物精品展
2015.9.29至 2016.1.3
夢迴五千年——探尋消逝的良渚古國
2020.4.28至2020.8.30
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2023.1.10至2023.3.29
“年畫裏的中國”展覽 [18] 
2023.1.15至2023.6.18
2023.2.16至2023.3.16
2023.4.20至2023.8.20
2023.4.28至2023.8.20
2023.7.20至2023.10.20
2023.9.26至2024.1.7
2023.10.25至2024.2.25
2023.11.15至2023.11.14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文物

館藏文物
館藏文物(3張)
截至2009年12月,通過考古發掘、收購、調撥、接收捐贈等方式,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已達16.6萬餘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04件,二級文物7284件,三級文物12639件,自然標本、化石4萬餘件(套)。館藏中的古字畫、古陶瓷兩類文物,在數量和質量上名列全國博物館中前列。
2022年5月14日,從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最新公佈的《廣東省2021年度博物館事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廣東全省博物館“家底”越來越豐厚:截至2021年末,全省博物館達367家;有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82家,數量居全國第二位;博物館藏品達251.98萬件/套,其中珍貴文物86263件/套。 [12]  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以20.44萬件/套位居全省第二 [14] 
  • 館藏精品
歷史器物
簡介
圖片
信宜銅盉(西周):1974年出土於廣東信宜,是廣東省首次發現的西周青銅盉;銅盉的出土為研究中國嶺南地區秦漢以前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銅盉造型新穎、紋飾精細,並具科學性,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為廣東出土的古代最精美的青銅器之一。
信宜銅盉(西周) 信宜銅盉(西周)
金漆木雕大神龕(清):神龕是潮汕民間供奉祖先神位的特製神器,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稱神龕,小者俗稱櫝仔;整體造型莊重,製作精巧,是潮州木雕製品中做工最講究的一種,以金漆木雕裝飾最常見,以硬木製作的則多為素雕。此大神龕高達3.28米,是所見型制最大的大神龕,人物眾多,栩栩如生。
金漆木雕大神龕(清) 金漆木雕大神龕(清)
青玉鏤雕龍穿牡丹鈕(元):玉鈕以新疆和闐青玉立體鏤通琢成,高9釐米、底徑7.7釐米;鈕呈橢圓形柱狀,留皮巧色牡丹龍紋,牡丹花盛葉茂,五爪龍紋雙鹿角,粗眉大眼,張口露齒,毛髮後披,龍身盤繞穿行於牡丹花草叢中;玉鈕底部平並有四個對穿眼,可用於鑲嵌系物之用。
青玉鏤雕龍穿牡丹鈕(元) 青玉鏤雕龍穿牡丹鈕(元)
銅鍍金琺琅葫蘆式三星獻壽轉花鐘:廣鍾出現於18世紀初,是在英國機械動力計時器技術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開中國鐘錶製造業之先河;此鍾運用鎏金銅胎、琺琅、水晶、象牙等原料,採用中西合璧的藝術手法制作而成,構思奇巧、製作精密。
銅鍍金琺琅葫蘆式三星獻壽轉花鐘 銅鍍金琺琅葫蘆式三星獻壽轉花鐘
“滄海龍吟”琴(宋):明代嶺南大儒陳獻章使用過的古琴;陳獻章被譽為嶺南古琴第一人,經常操琴雲遊四方,古琴背面刻有陳白沙親自題刻的“滄海龍吟”四個字,非常珍貴。
“滄海龍吟”琴(宋) “滄海龍吟”琴(宋)
木雕羅漢像(北宋):這尊木雕羅漢像,從南華寺的大佛肚子內發現,當時曾震驚世人,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羅漢羣像;明朝曾經重新飾金,清光緒年間,曾補雕過133尊被火燒燬的羅漢;1936年,虛雲法師主持修廟時,將大部分木雕羅漢藏在大雄寶殿裏三尊高達15米大佛的腹中,直到1963年才被發現,當時一部分被收藏入北京故宮,一部分留在廣東省博物館。
木雕羅漢像(北宋) 木雕羅漢像(北宋)
清石灣窯陶塑金絲貓 廣東省博物館藏。出自清代中後期石灣陶塑名家黃炳之手。 [31] 
清石灣窯陶塑金絲貓 清石灣窯陶塑金絲貓
自然化石
簡介
圖片
海百合化石(三疊紀):從貴州徵集而來,是省博自然展廳的珍貴展品;海百合是一種動物,在生物分類學中被歸入棘皮動物門,這塊海百合化石,其板長7.8米,寬3.5米,莖呈環狀,長短不一,最長達數米,非常罕見,是國內博物館收藏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塊海百合化石。
海百合化石(三疊紀) 海百合化石(三疊紀)
書畫藏品
簡介
圖片
邊景昭《雪梅雙鶴圖》(明):這是明代早期著名宮廷花鳥畫家邊景昭的代表作;無論從技法、賦色還是佈局、意境諸方面,該圖尚未完全擺脱宋院畫的樊籬,但因作者高超的寫生技巧和出神入化的運筆,使其畫能於宋院畫之外別開生面;邊景昭用筆工整細膩,雙鶴施以白粉,梅乾及花朵也細緻精確,筆墨瀟灑。
邊景昭《雪梅雙鶴圖》(明) 邊景昭《雪梅雙鶴圖》(明)
顏宗《湖山平遠圖》(明):此畫身世輾轉坎坷,卷末有明景泰年間陳敬宗於景泰二年(1451年)正月題寫的行書《湖山平遠圖記》,後有清朝早期黃時俊題寫的七言絕句一首;後來曾由上海徐氏所收藏,輾轉流於國外,1949年後國家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收購回國,現藏於廣東省博物館。
顏宗《湖山平遠圖》(明) 顏宗《湖山平遠圖》(明)
外銷畫《廣州港全景圖》(清):外銷畫是18、19世紀中國畫師採用西洋技法繪製的外銷藝術品,題材以廣東自然風物、市井風情為主;這件煜呱畫廣州港全景圖,布本油彩,成於約1845年,長2米,描繪了從沙面、十三行商館區直至大沙頭附近的東水炮台一帶珠江北岸的廣闊圖景,是已知的國內最大外銷畫,由省博專家從歐洲徵集回來,堪稱清代廣州的手繪照片、珠江版的“清明上河圖”。
外銷畫《廣州港全景圖》(清) 外銷畫《廣州港全景圖》(清)

廣東省博物館合作交流

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26張)
2004年起,廣東省博物館在廣東全省範圍內舉辦巡迴展覽,不斷推動博物館藏品、人才、技術等資源的交流與共享。截至2009年12月,“廣東省流動博物館”成員單位已達72個,製作巡迴展覽42個,在全省舉辦展覽163場次,參觀人數高達471萬人次,基本涵蓋了廣東大部分地區。
廣東省博物館還先後與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澳門賈梅士博物院聯合舉辦了《石灣陶瓷》、《明清廣東法書》、《廣東先秦出土文物》、《蘇六朋書畫》、《廣東唐窯址出土陶瓷》、《廣東出土晉唐文物》等展覽。 [6] 

廣東省博物館出版專著

截至2009年12月,廣東省博物館先後獨自或與館外合作出版了各類圖文資料數百種。
《廣東省博物館藏品選》
《廣東省博物館藏陶瓷選》
《中國曆代陶瓷展》
《廣彩瓷器》
《明清花鳥畫》
《潮州木雕》
《考古人的興奮》
《貞石之語—先秦玉器精品展圖集》
《商承祚先生捐贈文物精品選》
《紫石凝英——歷代端硯藝術》
《廣東省博物館藏法書選集》
《石灣窯大師作品選》

廣東省博物館所獲榮譽

時間
榮譽
1994年10月
廣東省博物館被廣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7年12月
館保衞科在廣東省公安廳“關於表彰1996-1997年底省直機關、文化單位安全保衞工作進集體和個人的決定”中獲獎。
2007年9月
獲“廣東省文化廳系統首屆運動會”優秀組織獎。
2009年12月
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為“一級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單位。
2011年
獲“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建築工程一等獎。 [3] 
2020年5月
在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活動中,獲得“優勝獎”。 [7] 
2020年12月
被授予“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稱號。 [8] 
2022年
廣東省博物館的出境展“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榮獲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國際及港澳台合作入圍獎。 [13] 
2022年9月
廣東省博物館的“異趣同輝——館藏清代外銷藝術精品展”、“牽星過洋——萬曆時代的海貿傳奇”展、2014年度的“嶺南印記——粵港澳考古成果展”入選“新時代博物館百大陳列展覽精品”名單。 [15] 
2023年1月
入選2022年度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單。 [16] 
2023年7月
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申報的粵博“2022年暑期博物館之夜”入選2022年全國文化遺產旅遊百強案例“文化遺產旅遊特色活動案例”。 [21] 
2023年7月
被授予“廣東省節能先進集體”稱號。 [22] 
2023年9月
獲評為廣州市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基地2022年度考核優秀名單。 [24] 

廣東省博物館參觀信息

廣東省博物館門票

廣東省博物館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實行全員分時段實名制預約參觀制度,可在廣東省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17] 
2023年7月21日至8月25日每週五晚,延長開放至8點30分,推出5000張該時段的免費預約票。 [23] 

廣東省博物館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9:00—17:00(16:00停止入場);週一閉館;特殊情況另行公告。門票當日當次有效,過期作廢。 [17] 

廣東省博物館講解預約

電話預約:週二至週日,9:00-17:00,請儘量提前預約
預約內容:具體時間、單位名稱、參觀人數、講解員人數、講解語種(普通話、粵語、英語)、聯繫人姓名和電話
收費標準:中文講解一小時以內200元/1—30人、300元/31—50人,超時按200元/小時計費;英文講解一小時以內300元/1—30人、400元/31—50人,超時按300元/小時計費。 [17] 

廣東省博物館交通信息

公交車
廣州市內乘坐18、886、669、293路公交車在冼村路南站下;或乘坐40、407路公交車在廣州歌劇院西門站下。
地鐵
廣州地鐵3號線珠江新城站B1出口,向前行至廣州歌劇院,再沿臨江大道向東行200米;或地鐵5號線獵德站D出口,向前行至冼村路,再向左沿冼村路南方向行約200米。APM大劇院站B出口,乘扶梯至花城廣場,右行到博物館西門。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