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

鎖定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是第一批獲批具有廣東省承擔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資質(粵民民﹝2012﹞256號),的機構,是廣東省民政廳重點培育的樞紐型社會組織,建有完備的專家庫,專家成員擁有500餘名成員。涉碳企業和機構有100多家會員單位。
中文名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
外文名
Low Carbon Industry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of Guangdong
成    員
500餘名
會員單位
300多家
辦公地點
廣州增城低碳總部園
理事長
周永章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基本情況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主要領導

顧 問:劉煥彬
理事長:周永章
秘書長: 劉連成
秘 書:陳錦煥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服務宗旨

以低碳產業技術為基礎,以“低碳技術與低碳產業、低碳發展、低碳生活相互促進”為基本理念,推廣及普及低碳產業技術,促進低碳產業技術創新、低碳技術標準完善、低碳發展能力建設;為全省從事低碳技術、低碳產業、低碳發展的企、事業單位、組織及個人提供交流、合作、共同發展的平台等,促進碳貿易的國際合作,推動廣東低碳發展。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主要任務

宣傳、貫徹國家有關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開展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研究、科研項目、社會調研論證,為政府部門制定低碳經濟發展指導思想、政策優惠、法規管理,提供決策參考依據的服務。組織會員單位開展低碳產品的研發、碳排放標準的制定、低碳產品的認證,承擔低碳項目評估、成果鑑定、資質認證等。 組織會員單位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產業經濟的專業培訓,編纂出版相關刊物,宣傳低碳經濟、低碳技術的理論和實踐。 開展民間國際科學技術交流活動,承接政府及政府部門委託的其他任務。向政府部門反映協會會員的願望和要求,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做好政府與會員單位及會員的溝通橋樑。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入會程序

(1)提交入會申請書;
(2)經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
(3)理事會員由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協會刊物

《低碳社會通訊》(ISSN 2226-1931)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媒體報道

大灣區社會組織在南沙成立首個生態文明建設專項工作組 [3] 
2023年6月6日,“凝聚大灣區經驗,講好生態文明建設故事”廣州大灣區社會組織合作發展中心生態文明建設專項工作組成立發佈會在廣州南沙召開。本次發佈會上成立的生態文明建設專項工作組,是廣州大灣區社會組織合作發展中心設立的首個專項工作組,旨在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橋樑與紐帶作用,匯聚大灣區生態環境行業內的社會組織、專業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多方力量,發揮專業優勢,落實落細《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中“強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的重要任務。其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擔任專項工作組組長單位,澳門自然生態研究學會、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廣州法澤社區公益基金會擔任副組長單位,廣州市海洋雙碳研究會擔任秘書長單位。
廣東生態建設邁向新階段 企業齊宣言共建綠美廣東 [5] 
2023年4月12日,由廣東省林業局、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聚力綠美廣東·共做碳路先鋒”——第二屆廣東“雙碳”達標先鋒生態峯會在羊城創意產業園召開,相關職能部門、高校專家學者、行業企業代表等共赴現場,圍繞如何推動綠美廣東“六大行動”、推進碳達峯碳中和等問題建言獻策,“碳”尋綠美廣東高質量發展新解法。
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理事長周永章教授在會上提出,要發力“碳足跡”等的核算標準建設。目前,廣東省委、省政府正着力構建“1+1+N”政策體系,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在碳排放盤查和碳匯計量方面,在精準測量和大面積推廣上,當前的設備和技術手段還難以支撐。“此外,在‘雙碳’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全生命週期管理的系統思維還需進一步提升,‘碳足跡’‘碳標籤’的核算標準建設應當繼續發力。”最後,周永章提到,要真正畫上多種樹和實現“金山銀山”的等號,離不開“雙碳”實踐,“綠美廣東”建設和生態系統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的實現同樣至關重要。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零碳社區建設與評價指南發佈 [4] 
根據國家《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和《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批准 T/GDDTJS 06 -2022《零碳社區建設與評價指南 》團體標準,現予以發佈。 標準自2022年7月29日起實施。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成立廣東省低碳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1] 
2021年8月23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關於成立廣東省低碳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二屆)的通告(粵市監規字〔2019〕4號),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理事長周永章當選為廣東省低碳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實現碳中和的新路徑 [6] 
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綠色服務部伍豔認為,碳中和目標的確定使得低碳轉型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如期實現碳中和目標必須推動能源效率提升,從源頭減少碳排放。目前,以工業硬件設備的更新迭代為依託的碳減排技術難度大、成本高,以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為基礎的綠色供應鏈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另闢蹊徑,通過賦予每一個綠色產品唯一的“身份證”,讓各方數據標準化流動、共享互通,實現供應鏈數據的全面實時互聯,大大提升產品生產能效及供應鏈管理能效,助推企業低碳轉型發展,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河北環保企業與廣東低碳產業協會達成戰略合作 [2] 
2015年12月28日,河北冀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同時河北省碳資產管理師崗位能力培訓班正式開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