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海洋大學

鎖定
廣東海洋大學(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簡稱:廣東海大 [43]  ,坐落於廣東省湛江市,是國家海洋局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粵港澳高校聯盟成員 [1]  ,入選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2] 
學校的前身是創建於1935年的廣東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1997年1月10日,湛江水產學院和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湛江海洋大學。2001年12月,全國重點中專湛江氣象學校併入。2005年6月15日,經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學更名為廣東海洋大學。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湖光校區(校本部)、霞山校區、海濱校區三個校區總面積4892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11.5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570.81萬冊(含電子圖書),教學科研設備值7.24億元,固定資產值26.1億元;學校設有19個學院,開設85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4萬人,成人高等教育學生2萬餘人;有教職工2581人,其中專任教師1735人。 [2] 
中文名
廣東海洋大學 [3] 
外文名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簡    稱
廣東海大(GDOU) [43] 
創辦時間
1935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省部共建大學
主管部門
廣東省
現任領導
楊洲(黨委書記)
本科專業
85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2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2]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個
院系設置
19個學院
校    訓
廣學明德,海納厚為
校    歌
蔚藍之歌
校慶日
11月26日
地    址
湖光校區(校本部):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海大路1號
霞山校區: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解放東路40號
海濱校區:廣東省湛江市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濱大道43號
陽江校區: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羅琴路1號
院校代碼
10566
主要獎項
國家級二等獎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佔地面積
4892 畝

廣東海洋大學歷史沿革

廣東海洋大學前身溯源

  • 湛江水產學院
教學樓
教學樓(3張)
1936年,廣東汕頭水產職業學校創建。
1936年,廣東汕頭高級水產職業學校改名為廣東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
1939年,日軍攻佔汕頭,學校停辦。
1945年,廣東省立汕頭高級水產職業學校覆校並改名為廣東省立汕尾高級水產職業學校。
1950年,改名為廣東省立高級水產技術學校。
1952年,改名為廣東省水產技術學校。
1953年,廣東省水產技術學校輪機專業併入長江航務學校,後發展為武漢河運專科學校、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
圖書館
圖書館(2張)
1953年,廣東省水產技術學校、長江航務學校部分部分校區、廣西欽州農業學校的水產科、海口高級農業技術學校的水產科合併組建廣東省水產學校。
1956年,廣東省水產學校改名為廣東水產學校。
1960年,廣東水產學校升格為廣東水產專科學校。
1960年,暨南大學的水產系,併入廣東水產學校。
1958年,華南工學院(湛江分院)創建。
1962年,華南工學院的湛江分院,併入廣東水產專科學校。
1963年,廣東水產專科學校更名為湛江水產專科學校。
1966年,文革爆發,學校撤銷。
1979年,湛江水產專科學校覆校並升格為湛江水產學院。
  • 湛江氣象學校
1958年,湛江氣象學校創建。
1966年,湛江氣象學校撤銷,湛江氣象學校一部分,併入成都氣象學校。
1979年,湛江氣象學校覆校。
  • 湛江農業專科學校
1956年,廣東省湛江農業學校成立。
1958年,湛江湖光巖成立;同年,廣東省湛江農業學校併入;同年,華南農學院合浦分院成立。
1959年,華南農學院合浦分院。
1963年,更名為華南農學院湛江分院。
1965年,更名為湖光勞動大學。
1972年,更名為湛江地區農業學校。
1976年,更名為湛江地區五·七農業大學。
1978年,更名為湛江農學院。
1980年,更名為湛江農業專科學校。 [4] 

廣東海洋大學合併發展

1997年,湛江水產學院、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合併並改名為湛江海洋大學。
2001年12月,湛江氣象學校併入湛江海洋大學。
2002年,廣東氣象學校併入湛江海洋大學。
2005年,湛江海洋大學改名為廣東海洋大學。
2010年6月,廣東省與國家海洋局共建廣東海洋大學。
2013年8月,廣東海洋大學正式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4] 
2018年11月,入選廣東省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中的“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 [5] 
2020年9月29日,成為全國高校海洋類學術期刊聯盟理事單位。 [6] 
2021年1月4日,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正式成立 [19]  ;3月,協同共建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 [18] 
2022年8月,廣東海洋大學2個科技小院獲國家支持建設。 [39] 
2022年10月21日,廣東海洋大學湖光校區第二實驗綜合樓工程開工。 [40] 
2023年3月,廣東省首家海洋牧場類獲批建設的省重點實驗室“省市共建南海海洋牧場智能裝備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在廣東海洋大學揭牌。 [42] 
廣東海洋大學
廣東海洋大學(5張)
2023年6月20日,由廣東海洋大學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合作舉辦的“廣東海洋大學聖彼得堡船舶與海洋技術學院”在廣東海洋大學湖光校區揭牌成立。 [44]  12月9日,廣東海洋大學等共同發起成立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新商科實驗教學專業委員會。 [48] 

廣東海洋大學辦學條件

廣東海洋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設有19個學院,開設85個本科專業(含2箇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2]  [7] 
廣東海洋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水生動物醫學、生物科學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海洋化學和海洋地質專業方向)、大氣科學(天氣動力、海洋氣象和氣候變化專業方向)、應用氣象學(應急減災、雷電防護專業方向)
工程管理、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
廣東海洋大學海運學院(船員培訓中心掛靠)
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海上和陸上方向)、船舶電子電氣工程、交通運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軟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聯網工程
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秘書學、新聞學、編輯出版學
英語、日語
應用化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海洋資源與環境、製藥工程、環境科學
舞蹈編導(舞蹈編導、民族民間舞、舞蹈教育、國際標準舞、藝術模特等方向)、音樂學(聲樂、音樂教育、器樂等方向)、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美術學、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產品設計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業設計
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
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林學、農學、生物技術、園林、園藝、植物保護
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與金融
海洋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
土地資源管理、旅遊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學、工商管理
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學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閒體育
-
參考資料: [8-10]  [21-36] 

廣東海洋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教職工2581人,其中專任教師1735人、副高以上職稱人員681人、博士學位者857人;博士生導師125人、碩士生導師591人;入選青年珠江學者、“揚帆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等共8人,省級培養對象14人;有15人入選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17人入選廣東省“揚帆計劃”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15個省級教學團隊、21個省級高層次研究團隊、11名省部級教學名師、1名全國氣象教學名師、7名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4名廣東省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 
2023年10月,美國斯坦福大學發佈了第六版《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學校共有16名學者入選該榜單。 [52] 

廣東海洋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擁有5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6個省級重點學科,其中水產一級學科、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二級學科被列為“攀峯重點學科”,海洋科學一級學科被列為“優勢重點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農業經濟管理3個二級學科被列為“特色重點學科”。“水產”“海洋科學”和“食品科學與工程”3個博士授權一級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分別為B-、C+、B-;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工程學學科、農業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2]  [11]  [45] 
類別
名稱
一級學科博士點
水產、食品科學與工程、海洋科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
水產、食品科學與工程、海洋科學、作物學、畜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經濟學、機械工程、工商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船舶與海洋工程
碩士專業授權類別
農業、生物與醫藥、機械、藝術、法律、風景園林、電子信息、資源與環境、土木水利、交通運輸、獸醫、公共管理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
水產、海洋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作物學
廣東攀峯重點學科
水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廣東優勢重點學科
海洋科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農業經濟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 [2]  [20]  [37-38] 

廣東海洋大學教學建設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10張)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8個省級以上優勢特色專業。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7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3個省級科產教融合實踐教學基地;1個廣東省協同育人平台;6個廣東省產業學院;16個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基地。 [3] 
類別
名稱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水產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
水產養殖、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動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動物科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船舶與海洋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海洋科學、電子信息工程、漢語言文學、英語
廣東省高校名牌專業
水產養殖、食品科學與工程
廣東省重點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海洋科學等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食品質量與安全、園藝、動物醫學、大氣科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輪機工程、工商管理、社會學
省級精品課程
海洋經濟學、動物繁殖學、食品微生物學、魚類增養殖學、水產食品加工學、傳熱傳質學、金工實習等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現代信息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實驗教學中心、能源與動力工程實驗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 [12]  [46]  [50-51] 

廣東海洋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先後與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香港、台灣等地區50多所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多層次、多領域合作關係。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合作舉辦首箇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廣東海洋大學聖彼得堡船舶與海洋技術學院 [3] 

廣東海洋大學學術研究

廣東海洋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近五年,學校承擔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共1956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項目各1項,實現歷史性突破。其中,國家級項目590項;科研經費達8.81億元;獲得授權專利1595項;出版著作教材166部;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116件;發表學術論文6744篇,其中三大索引1455篇。獲得市廳級以上科研獎勵48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7項,“石斑魚精準營養研究與高效飼料開發”“羅非魚鏈菌病防控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項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石斑魚高效環保飼料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獲得海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基於微流控芯片的微顆粒檢測技術與應用”項目獲得海洋工程科學技術一等獎;“船舶壓載水採樣及檢測成套技術裝備”項目獲中國航海技術發明一等獎;“南海深海漁業資源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中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培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兩廣地區牡蠣產業價值鏈特徵與政策研究”等項目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3] 
科研獎勵
墨西哥灣扇貝養殖技術研究及推廣
2006年度國家海洋科技創新成果獎二等獎
馬氏珠母貝標準化養殖與示範推廣
2008年度國家海洋科技創新成果獎二等獎
華南地區對蝦產業高效技術
2007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大宗低值蛋白資源生產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調味品共性關鍵技術
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日本囊對蝦和斑節對蝦地膜覆沙池健康養殖技術研究及示範推廣
2009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附殼造型珍珠和優質海水珍珠養殖及加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201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南海深海漁業資源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
2016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瓜果類蔬菜土傳真菌病害成災機制及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
2016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橡膠/廢棄無機物複合材料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2016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參考資料: [3]  [13] 

廣東海洋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1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平台——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華南中心;廣東省水產動物病害防控與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水產品加工與安全重點實驗室、國家貝類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湛江)等40個省部級科研平台;南海水產經濟動物增養殖重點實驗室、陸架及深遠海氣候、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南海現代漁業協同創新中心等27個市廳級科研平台。 [2] 
省部(廳)級研究機構
級別
科研平台
省部級科研平台
國家貝類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湛江)
南方對蝦質量安全控制實驗室
廣東南美白對蝦遺傳育種中心
廣東省珍珠養殖與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熱帶作物高效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南海經濟無脊椎動物健康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海洋裝備及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
海洋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
海洋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廣東省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諮詢服務基地
廣東省海洋開發研究中心
市廳級科研平台
省級現代農業(熱帶特色園藝)產業技術研發中心
水產品深加工重點實驗室
南海水產經濟動特增養殖重點實驗室
海產經濟無脊椎動物健康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陸架及深遠海氣候、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熱帶作物高效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水產疫苗實用化技術研究創新平台
海洋活性物質研究與開發國際合作創新平台
近海海洋環境變化合作研究中心
南海現代漁業協同創新中心
湛江小家電創新設計工程中心
水產經濟動物病害控制重點實驗室
廣東高校廉政研究中心
湛江市工業設計中心
海洋資源化學綜合利用研究重點實驗室
工程材料及裝備海洋環境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
腦健康海洋藥物與營養品重點實驗
湛江市海洋生態與養殖環境重點實驗室
海洋生物材料研究重點實驗室 [47] 

廣東海洋大學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設自然科學版(第一、三、四、六期)和社會科學版(第二、五期)。自然科學版主要刊登海洋與水產科學基礎理論,海洋環境調查與保護,海洋、水產資源開發與利用,海洋漁業,漁船、漁業機械與儀器,水產增養殖技術,水產病害防治,水產品加工、貯運與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學術論文。“海洋論壇”為社會科學版重點欄目。
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劍橋科學文摘》(CSA)、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文摘》(ASFA)等數據庫、檢索系統收錄。2011獲獎廣東省科技期刊優秀期刊三等獎;2010年獲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2009獲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2008年獲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 [14]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8月底,圖書館有各類紙質文獻286萬冊,中外文電子圖書284萬冊,中文數據庫31個,外文數據庫15個,自建紙本特色文獻專題3個。 [15] 
中文數據庫主要有: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超星中文電子圖書、暢想之星中文電子圖書、讀秀知識庫、環球英語多媒體資源庫等。 [15] 
外文數據庫主要有:Elsevler Science Direct數據庫、Springer Link數據庫、WILEY online library數據庫、Web of Science(SCI)數據庫、 Ei Village數據庫、ProQuest、Natural Science Collection數據庫、Dialog國際聯機檢索系統、國道外文海洋數據庫、ScienceDirect—Encyclopedia of Ocean Sciences、Emerald電子圖書數據庫、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電子期刊等。 [15] 

廣東海洋大學文化傳統

  • 校徽
形象標識
形象標識(4張)
標識釋義:
1、標識為圓形,內外雙環結構顯示了學校上下萬眾一心、團結努力的精神。
2、內圓中上方為帆的圖案,下方為浪圖案,表揚帆海洋,乘勢而上。
3、標有“1935”字樣,體現辦學歷史。
4、外圓上方為“廣東海洋大學”漢字字樣,下方為英文字樣。
5、背景色為湛藍,體現海洋特色 [16] 
(圖冊“文化傳統”參考資料: [17] 
  • 校訓
廣學明德 海納厚為
釋義:
校訓以“廣東海洋大學”的簡稱“廣海”兩字為句頭。
“學”,有學習、學問、學識、學理、學説、學術、學科、學校等含義。
“廣學”,要求師生員工博學、博識、博為,即:廣泛學習、廣播學問、擴大學校影響力。
“德”,指品行、品質、道德。
“明德”,就是認同、踐行和彰顯美德,體現以德為立校之本、以德為立人之本。
“海納”,廣泛採納。
“厚為”,既有重視行為、勤動手之意,提倡實幹精神,培養“三能”應用型人才;也有厚實的作為、大有作為之意,通過厚實的作為來提升社會地位和影響力 [16] 
  • 校歌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蔚藍之歌歌譜
碧海旭日輝映南疆
海大精神催我成長
烽火歲月使命不忘
海洋世紀圓我夢想
蔚藍的征途蔚藍的風光
蔚藍的舞台蔚藍的樂章
孜孜以求真善美
做人做事做文章
懸帆以圖滄海志
乘風破浪向前方
向前方向前方
校歌 校歌
  • 校旗
校旗由藍色旗面、校徽、校名組成。校旗尺寸為2號旗:240×160cm,旗面為藍色,體現海洋特色,校徽位於旗面左上方,旗面中間偏上為“廣東海洋大學”校名 [16] 

廣東海洋大學所獲榮譽

2023年1月,廣東海洋大學黨委武裝部、保衞處榮獲“湛江市熱心消防公益事業先進集體”稱號。 [41] 

廣東海洋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暫缺
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宣傳統戰部部長
參考資料: [49] 

廣東海洋大學知名校友

姓名
畢業時間
1984年
1997年
黃暉 [53] 
1990年
1981年
1978年
1985年
1969年
1977年
1985年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