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會館

(廣東商人在全國各地建立的聚會場所)

鎖定
廣東會館是廣東商人在全國各地建立的聚會場所,也是商人按地緣建立的民間組織,商人常在會館居住、宴會、談生意甚至堆放貨物等。最早出現於明代。 [1] 
清代廣東會館在全國的地域分佈相當廣泛,以北京、上海、江蘇、四川及廣西分佈的數量最多,其他如江西、福建、湖南、山東、東北、湖北、陝西、河南、安徽、浙江、台灣、甘肅、雲南等省也都有數量不等的分佈。據考證,北京在明代就已經出現廣東會館。 [1-2] 
清代四川(包括今重慶市)的廣東會館總數當在300所左右,分佈於四川境內100個州縣廳內。這些廣東會館成為客家人留在四川的寶貴文化遺產。 [3] 
清初,廣東會館僅在北京就有40所以上。修繕、保存最好的是天津的廣東會館,該館經修整後改為天津戲劇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以戲劇為專業的博物館。館內有建於1907年的一座歌舞台,為伸出型舞台,台口沒有一根柱子,觀眾視線不受限制,聲音效果極好。 [1-2] 
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尚小云等曾在此堂會、義演。1912年,孫中山也曾在此演講。
中文名
廣東會館
類    別
會館
建立時間
明代
地    點
全國各地

廣東會館會館介紹

廣東會館
廣東會館(6張)
天津廣東會館位於天津舊城鼓樓南,南開區南門裏大街。建於1907年,由當時的天津海關道唐紹儀倡建,是廣東旅津人士設立的集會、寄寓機構。現為天津市規模最大、裝修最精緻的清代會館建築。
體現了我國嶺南的建築風格,又融合了北方四合院的特點,是中國罕見的木結構建築藝術珍品,是天津市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清代會館建築。它既體現了我國嶺南的建築風格,又凝聚着旅居天津的廣東人創業的艱辛。天津在清初已有廣東商人活動,當時主要與福建商人共同開闢商場,所以早期天津的會館為閩粵會館。

廣東會館地位變化

廣東會館外景
廣東會館外景(11張)
晚清以來,廣東人在天津政局中的地位發生變化,1903年由唐紹儀、梁炎卿等人倡議,成立天津廣東會館,倡議集資重新修建自己的會館,並且帶頭捐獻白銀4 千兩。這個倡議受到廣幫商人的熱烈響應,很短時間內就集資9 萬多兩白銀,在天津城內鼓樓南大街購置了原鹽運使署舊址的土地開始興建新會館。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1 月14日新會館落成,取名廣東會館。廣東會館佔地23畝餘,工程設計凸現嶺南特色。 [2] 
廣東會館,由門廳、正房、配房、戲樓和跨院、套房組成,佔地面積約1.5公頃。主體建築為戲樓,設計獨特。看台分樓上下二層;坐席分散座、茶座和包廂三種;戲台為伸出式,無木柱,觀眾可從三面觀看演出;藻井高懸在戲台正上方,重約10噸,外方內圓,圓心用變形斗拱堆砌接榫,螺旋而上,不僅造型別致,還起到音箱效果。戲台上飾有各種彩色木雕,無不刀法精細,栩栩如生。後台亦兩層,樓上為化妝室。
院內四周有鋪房、住房三百數十間,其間栽花種樹,清新幽雅。辛亥革命後,該館是多次重大愛國進步活動的主要場所。其中,1912年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曾在這裏演講。

廣東會館內部景觀

廣東會館內景
廣東會館內景(21張)
會館象一座大四合院,磚瓦木料大多從廣東購買,院門宏闊,羅漢山牆高 聳,廳堂都出廊廈,內部裝修華麗,很有嶺南特色。會館周圍還建造了鋪房、住房300 多間,並且在會館東南面修建了“南園”,栽花種 樹,設立醫藥房,供廣東同鄉休息養病。當年南園裏有桃花林、葡萄 園,景色十分優美。
戲樓是天津廣東會館的主要建築,前面有懸掛着“嶺渤凝和”巨 匾的寬闊的四合院,穿過夾道,是一座可容納7、8百人的木結構室內 劇場,樓上觀眾席為包廂,樓下是散座。戲樓舞台深10米,寬11米, 頂部是用細木構件榫接而成的螺旋式藻井,雕花工藝精美,音響效果 良好。
廣東會館
廣東會館(5張)
前台橫眉以透雕技法刻成獅子滾繡球圖案,兩角雕成荷花含苞 欲放狀的垂花柱,舞台正面鑲嵌着巨幅《天官賜福》木雕,天官、童 子、猿猴、松柏、雲氣和4 角的蝙蝠,構成活潑、協調的畫面。戲樓 的門窗也雕有獅、鳳、牡丹等傳統紋飾。 在這座北方少見的戲樓上,1911 年就演出過革命新劇。
1912年8 月24日,同盟會北方支部曾請孫中山先生在此演講。“五四”時,這 裏經常舉行羣眾集會或演出,著名錶演藝術家梅蘭芳楊小樓等人都 曾在這戲樓上演出。
1925年共產黨人安幸生組建天津總工會,也以廣東會館為會址。 天津淪陷時,會館一度成為日本侵略軍開辦的警官教習所。 重新裝修後的廣東會館已成為了解和欣賞我國戲劇藝術和 展示中國戲劇文化的窗口。

廣東會館簡史陳列

廣東會館 廣東會館
這裏是天津市戲劇博物館,設有《天津戲劇發展史陳列》三個展室。展出中國戲曲簡史陳列,天津戲劇發展史陳列等,以及一些戲曲界人士的專題性展覽。館內還收藏與戲劇有關的文物及藏品四千餘件,其中包括著名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尚小云、馬連良等人的書畫品及演出服裝等,成為兼有陳列展覽和演出等多種功能的文化場所。

廣東會館全國地域分佈

清代廣東會館在全國的地域分佈相當廣泛,以省份地域來看,以北京、上海、江蘇、四川及廣西分佈的數量最多,其他如江西、福建、湖南、山東、東北、湖北、陝西、河南、安徽、浙江、台灣、甘肅、雲南等省也都有數量不等的分佈。

廣東會館北京

北京作為清代政治文化中心,是各地商人關注的重點,廣東人在北京修建的會館數量也頗多。北京在明代就已經出現廣東會館,是當時的南京禮部尚書王忠銘所倡議建立[1]。20世紀80年代末期,北京學者王燦熾先生對北京各地會館進行調查,其中廣東會館數量在40所以上。這些會館除了少數屬於商業會館外,大多是科舉考試的試館。清代北京的廣東會館主體是珠江三角洲以及廣東沿海地區的府州縣。而這些地區是商品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

廣東會館上海

上海在近代以來逐步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大都市,廣東人至少在明末清初已在上海形成氣候,但廣東會館在上海的建立相對較晚,主要由廣州府、肇慶府商人建立,具有典型的地域性色彩,説明廣東人實力的雄厚,不需要以省的形式聯合起來。

廣東會館江蘇

江蘇也是廣東商人自明代以來就頻繁活動的地區之一,蘇州的粵人會館多分佈在閶門外山塘一帶。這裏是明清蘇州最繁華之地,當時連綿數里都是商家的商業輻射範圍,蘇州“閶門內外,居貨山積,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燦若雲錦,語其繁華,都門不逮”。閶門不僅成為蘇州的繁華地,也是中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揚州是清代南北貨物的集散中心,除鹽為大宗外,其次即為南北貨商業,廣東商人在揚州主要經營南糖等貨,並在旗杆巷建立嶺南會館,還在花園巷建立片石山房。清末南洋勸業會刊印的《金陵雜誌·會館志》載,清末南京有兩廣會館,在邀貴井附近。

廣東會館東北

東北的牛莊(營口)在鴉片戰爭以後,廣東商人因充當外商買辦的身份,其足跡也隨之踏入。據《1882~1891第一期海關十年報告》調查,牛莊(營口)即有廣州商人建立的廣州公所,設正、副所長管理,有專門人員為因業務而涉訟的會員提供幫助,保護商業利益。

廣東會館山東

山東煙台的廣幫主要經營豆貨、粉絲、南貨;青島的廣幫主要經營洋廣雜貨;濟南廣幫則以經營花生、糧食貿易為主。煙台在清初就有廣東會館建立,青島於1905年建有廣東會館(廣東公所)。

廣東會館湖北

湖北的武漢號稱“九省通衢”,清代廣東商人在漢口設有5處會館、公所。規模最大的是位於大火路的嶺南會館,佔地5畝有餘,創建於康熙五十一年,會館前、後抵街。湖南最遲到明末清初已有廣東商人在湘潭建立會館。光緒《湘潭縣誌》卷七《禮典》載,“嶺南會館在十二總,有碼頭,廣東公所也,有鋪屋20餘間”。會館擁有自己的商業碼頭,這是湘潭所有商幫中唯一的一家,充分證明其在湘潭商界的地位。

廣東會館安徽

安徽沿江城市蕪湖是廣東米商經常出沒的地方,民國《蕪湖縣誌·會館》載,廣東商人在蕪湖建有廣東會館,是為米商服務。廣東會館又稱廣東同義堂米業公所,光緒十五年由粵商米號籌資建築,亦名廣肇公所。廣東會館有房產出租以維持會館正常活動”。由此看出,廣東米商在蕪湖米業貿易中的實力。

廣東會館江西

江西的九江是明清以來江西重要的進出口貿易集散地。據《1882~1891第一期海關十年報告》調查,九江的會館是由茶葉和鴉片商捐款修建。太平天國起義前,九江就有廣東會館。1861年九江成為開放口岸,廣東商人不斷雲集九江,重修廣東會館。民國初年九江總商會有3位廣東籍會董,分別為香山唐虞俊,經營謙順安茶棧;南海陳盛桂,經營廣吉洋貨商號;潮陽郭秀開,經營怡成錢商號。景德鎮總商會會董之一番禺人陳邦慶主要經營順記福瓷號。

廣東會館福建

福建與廣東的商業往來十分頻繁。省會福州及重要港口廈門,都有廣東商人活動,並建有廣東會館。據1882~1891年第一期海關十年報告統計中,福州有廣東會館、兩廣會館。據説,廣東會館是福州最富有、最強大的會館,並立有《廣東會館章程》,明確該館是商人建立,為鄉人提供保護。廈門的廣東會館由董事會負責,每年改組一次。董事的必要條件是,不僅有一定社會地位,而且要廣有資財。

廣東會館四川

西部四川省在清初出現長達近百年之久的“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廣東有數十萬人口舉家進入四川。這批移民進入後,為了聯鄉誼、堅團結,大多建立會館組織。清代中前期100多年的移民運動期間,廣東遷川的數十萬移民中,客家人佔了主要部分。史載“察各廟之大小,即知人民之盛衰”,“各處會館之建築物崇宏壯麗,可為其團結力量最富之明證”,廣東客家人遷川后,修建了不少的會館和祠堂,以此凝聚遷移家族人氣。據筆者研究,清代四川(包括今重慶市)的廣東會館總數當在300所左右,分佈於四川境內100個州縣廳內。清代四川移民會館建築規模的大小已成為移民凝聚向心強弱的一種標誌,史載“察各廟之大小,即知人民之盛衰”。又有“各處會館之建築物崇宏壯麗,可為其團結力量最富之明證”。西部經濟欠發達的甘肅省蘭州附近的皋蘭縣,據光緒《重修皋蘭縣誌》卷12《經政上》載:“廣東會館在南府街,光緒三年(1877)置。”這説明在光緒以前已有粵商在甘肅經營貿易。會館建在南府街,可判定此為商人會館。這些廣東會館成為客家人留在四川的寶貴文化遺產,有的已經被保護下來並進行文旅開發,如洛帶古鎮的廣東會館早已為世人熟悉;但有的廣東會館卻鮮為人知,或者已經損毀,或者至今尚未進行文旅開發,保持着基本的歷史面貌。 [3]  金橋寺建於清咸豐末年(1862年),位於仙市古鎮,也稱廣東會館,是自貢鹽運昌盛時廣東籍鹽商修建的以凝聚鄉情為紐帶的同鄉會館,由於館內供奉的是出生於廣東南海新興的“禪宗六祖”慧能和尚,所以稱為南華宮。 [4] 

廣東會館廣西

廣西與廣東素有“兩廣”稱謂,據統計,清代廣東商人至少在廣西的30個以上縣市建有會館。清康熙年間,梧州府蒼梧縣的戎墟建立了粵東會館,以後不斷對此重修。乾隆五十三年《重修戎墟粵東會館碑記》記載參加捐資商人達518家(人),戎墟的粵商店鋪在1000家以上。清末民初,潯州地區的廣東會館與地方商會逐步合一,據民國《桂平縣誌》卷27《紀政》記述,光緒年間潯州總商會成立時,就借粵東會館西廳為辦事所。平樂府至少在明末已建有廣東會館,到嘉慶二十年《重修會館並戲台碑記》時,捐資修館的粵商約有222家,到同治年間再修會館和戲台時,捐資粵商達255家。會館重修以及捐資隊伍的擴大,説明粵商在當地實力十分雄厚。府屬荔浦縣的荔城、馬嶺、修仁都有粵商修建的廣東會館。平樂府鐘山縣英家街的粵東會館是廣東商人於乾隆四十二年興建的,道光五年重修並建造戲台,費用由粵商英平堂、三邑泰福堂及雜貨行、鹽糖行、油榨行、糖行、宰豬行、缸瓦行等捐助,建築所用麻石構件均是粵商從廣東水運而來。信都縣(今賀縣)的粵東會館是該縣商會會場所在地。康熙年間,粵商在柳州城內建有粵東會館。清代廣東商人在三江建粵東會館,民國時該縣商會在粵東會館內成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