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國畫研究會

鎖定
廣東國畫研究會,是民國時期在廣東境內會員最多、活動時間較長、影響力較大的畫家社團,以研究和振興國畫為宗旨。該會成立於1926年2月的廣州,活動至1938年日軍侵華廣州淪陷為止。其前身為創建於1923年的“癸亥合作畫社”。
中文名
廣東國畫研究會
成立時間
1926年2月
地    點
廣州

廣東國畫研究會協會簡介

1923年,以潘和為主持連同姚禮脩、黃般若、羅卓、趙浩公、盧振寰、黃少梅、盧觀海等八人在廣州創辦,後有黃君璧、何冠五、鄧芬、李耀屏、盧子樞和張谷雛加盟,組成了一個名為“癸亥合作畫社”,以每週一次的雅集形式,進行共同創作,切磋畫藝。在他們的《合作畫社呈請立案》中闡述了該社的宗旨:“降至今日,士多鄙夷國學,畫學日就衰微,非急起而振之,恐文化蕩然,將為印度之續。某等有見於此,於是聯合同志,設立斯社,以研究國畫振興美術為宗旨。”該社舉辦的活動和畫展,開始引起社會上的反響,陸續有志同道合的畫家要求加入。結果在1926年2月,本着一貫宗旨但更具規模的“國畫研究會”便正式成立。

廣東國畫研究會協會性質

國畫研究會不是一個招生授徒的團體,而是希望通過包容各種藝術風格,鼓勵學術研究的組織;它不止侷限於廣州,在東莞和香港也有分會;成員不止侷限廣東畫家,亦不侷限於一家一派;陸續加入的包括:潘達微、李研山、李鳳廷、張逸、黎葛民,甚至遠在上海的黃賓虹。該會最鼎盛之時成會員超過300人。會內不設會長,會務由常務委員會主持,常務委員則每年更替。
除了組織畫展以外,國畫研究會對編輯出版畫冊及理論專著亦很熱衷,設有自己的出版部。曾經出版過的書刊包括:《國畫研究會展覽會出品》、《我佛相集》、《國畫精要》及《國畫叢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