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鎖定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是由國家從1998年開始組織實施的一項造福於民的工程,主要為了解決部分農村和邊遠山區的居民,特別是20户以上已通電自然村“盲區”羣眾長期以來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 [1-3]  “十二五”時期(2011年至2015年),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廣播電視入户率,將偏遠農村地區20户以下自然村和林區(場)的“盲村”廣播電視覆蓋納入實施範圍。 [4] 
2016年0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級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6〕20號),明確要求到2020年,基本實現數字廣播電視户户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6〕79號)同時廢止。 [5] 
中文名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目    的
解決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盲區
實施時間
1998年
口    號
鞏固成果、擴大範圍
升級發展
廣播電視户户通工程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工程簡介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廣播電視是當前農村最現實、最有效的文化信息傳播方式,是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農村地區廣播電視覆蓋工作,將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列為新時期農村文化建設一號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是為了解決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盲區”農民羣眾收聽廣播、收看電視問題而由國家組織實施的一項民心工程。 [3]  中廣影視衞星公司負責將中央電視台和地方電視台播出的共19套節目的信號進行收集和數據加工處理後,傳輸到鑫諾衞星,再由鑫諾衞星轉發到全國村村通用户。 [1] 
為解決廣大農民羣眾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1998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啓動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第一輪工程至2005年結束。根據第一輪實施效果,2006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按照“鞏固成果、擴大範圍、提高質量、改善服務”的要求,構建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目標是:到2010年底,全面實現20户以上已通電的自然村全部通廣播電視。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發展歷史

第一階段是1998年到2003年,完成了11.7萬個已通電行政村“村村通”工程建設。
第二階段從2004年開始,完成了10萬個50户以上已通電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設。
第三階段是“十一五”期間,全面實現20户以上已通電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全面加強農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2006年加強全國農村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工作全面展開,中央財政投入資金5億元,更新了各地轉播中央第一套廣播節目、第一套和第七套電視節目的470部調頻廣播和電視發射機,對676部在播的調頻廣播、電視發射機給予了運行維護經費補助。
第四階段是“十二五”時期(2011年至2015年),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廣播電視入户率,將偏遠農村地區20户以下自然村和林區(場)的“盲村”廣播電視覆蓋納入實施範圍。 [4] 
2016年0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級工作的通知》,指出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施以來,有效擴大了農村廣播電視覆蓋面,全國已基本消除廣播電視覆蓋盲區,解決了廣大農村羣眾聽廣播難、看電視難的問題。明確要求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本地區無線、有線、衞星三種技術覆蓋方式,到2020年,基本實現數字廣播電視户户通,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功能完備、服務到户的新型廣播電視覆蓋服務體系。 [5]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相關文件要求

2006年9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6]79號),《通知》明確了“十一五”期間“村村通”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要求:充分發揮各地現有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轉播台(站)的作用,通過加快設備更新改造、增加轉播節目套數、加強運行維護,大力提高農村地區的廣播電視無線覆蓋水平,使廣大農民羣眾能夠無償收聽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廣播節目、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電視節目,以及本省第一套廣播電視節目的4套以上的無線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
2007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廣電總局聯合印發了《“十一五”全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規劃》,明確“十一五”期間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目標和任務有兩項:一是20户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廣播電視覆蓋盲村建設,要求到2010年底,全面實現20户以上已通電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力爭使現有20户以上自然村廣播電視盲點的農民羣眾能夠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第七套和本省第一套在內的8套以上電視節目,收聽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和本省第一套在內的4套以上廣播節目;二是加強農村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大力提高農村地區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水平,使80%以上的農村人口能夠用電視機、收音機直接收看收聽到包括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第七套節目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第一套節目在內的4套以上無線電視節目和4套以上無線廣播節目。
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級工作 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級工作 [6]
2016年0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級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6〕20號),通知要求: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覆蓋接收,充分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加快建設全國應急廣播體系。按照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2015-2020年),確保通過無線(數字)提供不少於15套電視節目和不少於15套廣播節目,通過無線(模擬)提供不少於5套電視節目和不少於6套廣播節目;通過直播衞星提供25套電視節目和不少於17套廣播節目;有線廣播電視在由模擬向數字整體轉換過程中,保留一定數量的模擬電視節目供用户選擇觀看,有條件的地區可確定一定數量的數字電視節目作為基本公共服務項目。中央和各地開辦的民族語綜合類廣播電視節目,應分別納入相應公共服務保障範圍。《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6〕79號)同時廢止。 [5]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相關優惠政策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早期政策

廣播電視建設 廣播電視建設
國家已經明確將加強農村地區廣播電視無線覆蓋作為各級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責,省、市、縣政府分別負責解決轉播本級廣播電視節目的無線發射台(站)設備的更新改造資金和運行維護經費;中央政府對全國縣及縣級以上轉播中央第一套廣播節目、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電視節目的大中功率無線發射設備的更新改造和運行維護經費給予一定補助。明確省、市兩級政府負責解決20户以上已通電自然村“盲村”收看收聽包括中央和省級的4套以上的廣播節目、8套以上的電視節目的“村村通”工程建設資金,並切實落實修復“返盲”設施資金;地方各級政府負責農村廣播電視管理維護機構日常經費;中央政府負責組織“村村通”衞星平台建設,保障“村村通”衞星平台運行維護經費,對中部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貧困人口集中分佈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和西部地區“村村通”工程建設給予一定資金補助,對新疆、內蒙古、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青海、甘肅、雲南、四川省藏區“村村通”工程維護經費給予適當補助。
同時,國家對覆蓋農村地區的廣播電視無線發射台站用電給予電價優惠政策,對建設經營農村有線電視網給予一定期限免徵營業税和所得税的優惠政策。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2016年政策

加大資金投入
按照分級負責原則,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分別負責本級無線發射台(站)、轉播台(站)、監測台(站)等廣播電視公共設施和機構的建設改造和運行維護資金,中央財政通過現有渠道安排轉移支付資金,對地方按有關規定轉播中央廣播電視節目予以適當補助,支持地方統籌推進包括廣播電視户户通在內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完善支持政策
穩妥開展直播衞星除基本公共服務節目外其他增值服務的市場化運營試點,在滿足用户基本收視需求的基礎上提供更豐富的節目選擇,並處理好基本公共服務與增值服務的關係。在國家廣播電視機構控股51%以上的前提下,鼓勵其他國有、集體、非公有資本投資參股縣級以下新建有線電視分配網和有線電視接收端數字化改造。鼓勵廣電、電信企業參與農村寬帶建設和運行維護,鼓勵建設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城鄉規劃建設要為廣播電視網預留所需的管廊通道及場地、機房、電力設施等,網絡入廊收費標準可適當給予優惠。加大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力度,鼓勵社會機構參與公益性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公益性廣播電視專用設施設備維修維護等,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向特殊羣體提供有線電視免費或低收費服務。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