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轄地級市、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108]
、廣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1]
截至2021年,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為7434.40平方千米
[2-3]
[165]
,常住人口為1887.06萬人。
[158]
[326]
廣州地處中國南部、珠江下游、瀕臨南海,東連惠州市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順德區,北靠清遠市市區和佛岡縣及韶關市的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相望。
[335]
廣州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温和,海洋性氣候特徵顯著。
廣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府文化的發祥地。廣州是中國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4]
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户城市
[109]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110]
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5-6]
[111]
廣州歷史沿革
編輯
廣州(53張)
秦朝,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在秦末漢初與唐末,廣州曾經兩次出現過割據的小國,秦末期為南越國,趙佗(秦的南海尉)自立為南越王,廣州成為南越王都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11年)。唐代末期劉巖(又名劉龔)據廣州稱帝, 國號南漢(公元917年至971年)以廣州作都城(當時稱興王府)。廣州地區自秦代(公元前214年)定為南海郡開始,歷代以來它的行政管轄地區,最小的範圍也據有現廣東省的中部與北部,最大的範圍包括現廣東、廣西的大部地區。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在廣州地區設南海郡。 當時南海郡尉任囂在現中山四路舊倉巷附近修建城廓,稱為“任囂城”,廣州為郡治所在地。秦漢時南海郡行政管轄範圍北至觀坪石,東至福建的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積約14萬平方千米,後趙佗續任南海郡尉。秦朝為了鞏固在嶺南的統治,從中原遷居五十萬居民到嶺南。秦末漢初時,趙佗自立為南越武帝,並把管轄範圍擴展到雷洲半島與廣西、桂林地區,以及越南北部。
漢武帝於公元前111年平定了南越國後,把原趙佗割據地區劃分為九郡(後縮為七郡),廣州仍稱南海郡,歸屬交趾部後稱交州, 南海郡行政範圍縮小。交州治所在地曾移至廣西梧州,廣州城曾一度較前衰落。東漢末年,廣州屬於吳國,公元216年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把交州治從梧州遷回廣州,公元226年並將交州改為廣州,廣州之名由此開始。漢代廣州地區行政範圍面積約10.5萬平方千米。
廣州傳統嶺南建築(74張)
唐代,廣州稱為廣州都督府,是嶺南道的道治與都督府治所在地;廣州都督府行政界線南至寶安、中山,北至清遠, 西至四會;懷集,面積約4.2萬平方千米。唐末期劉巖在廣州稱帝, 號稱南漢國,廣州為興王府,並在廣州地區設置咸寧、常康二縣, 以模仿帝都長安。
公元970年,宋平南漢後,廢興王府仍稱為廣州(以後一直沿用廣州名稱),廣州為廣南東路路治地(簡稱廣東。廣東省之稱自此開始)。廣州行政區域範圍面積約4.3萬平方千米。元、明、清各朝代,廣州先後稱廣州路(元代),廣州府(明、清時),均為省治地(元代廣東省稱廣東道, 明代稱廣東布政司,清稱廣東省)。行政區域範圍雖有變化,但不大,直到清代廣州府行政區域面積約3.1萬平方千米。
解放前, 國民黨統治時,廣州定為市,仍為省會所在地。廣州市行政區域範圍較前各歷史時期大為縮少。 南至河南全島與芳村,東至車陂,北至白灰場,面積為248平方千米。解放後,廣州曾一度劃為直轄市,1954年全國行政區域調整時改為省轄市。 由於生產與城市發展,廣州行政區域經過多次擴展,現廣州市轄區面積達7434.4平方千米。
廣州行政區劃
編輯廣州管轄的城市總面積7434.4平方千米,
[165]
市本級統籌區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簡稱“老七區”。東山、芳村、蘿崗原為老七區之一,後因合併而撤銷,南沙為新的老七區組成部分。老四區原指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但是區域調整之後,就採用老三區(老城區),指越秀、荔灣、海珠;新四區為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
[237]
市轄區 | 面積(k㎡) | 郵政編碼 | 區政府駐地 | 行政代碼 |
---|---|---|---|---|
33.80 | 510030 | 越華路183號 | 440104 | |
59.10 | 510360 | 440103 | ||
90.40 | 510220 | 廣州大道南999號 | 440105 | |
96.33 | 510630 | 天府路1號 | 440106 | |
795.79 | 510080 | 廣園中路238 | 440111 | |
484.17 | 510700 | 香雪三路1號 | 440112 | |
786.15 | 511400 | 清河東路319號 | 440113 | |
970.04 | 510800 | 迎賓大道89號 | 440114 | |
527.65 | 511400 | 鳳凰大道1號 | 440115 | |
1616 | 511300 | 惠民路1號 | 440118 | |
1974.50 | 510900 | 440117 | ||
注:各區面積參考《區域概況》各區人口參考《廣州市2010年第六次中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 |
廣州地理環境
編輯廣州位置境域
廣州市地處中國大陸南方,廣東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範圍是東經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緯22度26分至23度56分。東連惠州市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順德區,北靠清遠市的市區和佛岡縣及韶關市的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隔海相望。
[358]
廣州地形地貌
廣東省博物館(34張)
廣州氣候
廣州圖書館(24張)
廣州水文
廣州市地處南方豐水區,境內河流水系發達,大小河流(湧)眾多,水域面積廣闊,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有22條,河寬5米以上的河流1368條,總長5597.36千米,河道密度0.75千米/平方千米,構成獨特的嶺南水鄉文化特色。
[358]
廣州自然資源
編輯廣州生物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20張)
廣州礦藏資源
廣州市的地質構造相當複雜,有較好的成礦條件。已發現礦產47種(含亞種),礦產地820處,大中型礦區25處。主要礦產有建築用花崗岩、水泥用灰巖、陶瓷土、鉀、鈉長石、鹽礦、芒硝、霞石正長巖、螢石、大理岩、礦泉水和熱礦水等。區內能源礦產和有色金屬礦產十分短缺,呈零星分佈,規模較小,品位不穩定。
[358]
廣州人口民族
編輯2019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1530.59萬人,城鎮化率為86.46%。年末户籍人口953.72萬人,城鎮化率為79.90%;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3.98萬人,出生率14.86‰;死亡人口4.83萬人,死亡率5.14‰;自然增長人口9.15萬人,自然增長率9.72‰。户籍遷入人口21.05萬人,遷出人口4.30萬人,機械增長人口16.75萬人。
[2]
2021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1881.06萬人,城鎮化率為86.46%。年末户籍人口1011.53萬人,城鎮化率為80.81%;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1.80萬人,出生率11.82‰;死亡人口5.55萬人,死亡率5.56‰;自然增長人口6.25萬人,自然增長率6.26‰。户籍遷入人口24.16萬人,遷出人口4.03萬人,機械增長人口20.13萬人。
[232]
[234]
少數民族
廣州外籍人士(67張)
港澳台僑
廣州市“毗鄰港澳,華僑眾多”,是全國最大的僑鄉都市。2016年末,廣州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和歸僑、僑港澳眷屬近400萬人。廣州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和歸僑、僑港澳眷,其中市內歸僑僑眷、僑港澳眷屬近160萬人,佔廣州市户籍人口20%,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近240萬人,分佈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分佈在亞洲、北美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區。
[188]
[360]
外籍人士
廣州作為對外貿易的窗口,外籍人士眾多,2013年,從廣州各個口岸入境出境的外國人達到520.6萬人次。截至2014年10月25日,在廣州居住的外國人為11.8萬人,其中亞洲人口為5.7萬人,歐美人口3.6萬人,非洲人口1.6萬人。
廣州政治
編輯林克慶:廣州市委書記
[208]
王衍詩: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29]
張鋭: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205]
李貽偉:廣州市政協主席
[226]
王煥清:廣州市副市長
[228]
江智濤:廣州市副市長
[228]
陳勇:廣州市副市長
廣州經濟
編輯廣州綜述
2020年,廣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019.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同)增長2.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8.08億元,增長9.8%;第二產業增加值6590.39億元,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18140.64億元,增長2.3%。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1.15:26.34:72.51。第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8.7%和57.5%。2020年,八大新興產業合計實現增加值6757.15億元,比上年增長3.7%,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7.0%。民營經濟增加值10200.03億元,增長2.8%,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0.8%。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1.59億元,增長1.4%;其中,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分別佔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的75.4%、24.6%。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53.04億元,增長3.1%。其中,教育支出558.75億元,增長6.7%;衞生健康支出300.84億元,增長22.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47.79億元,增長17.5%。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2.6%,其中,消費品價格上升4.4%,服務項目價格下降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6%,其中,能源類下降7.0%,高技術類下降2.3%;輕工業下降0.1%,重工業下降0.8%;生產資料下降2.3%,生活資料上漲1.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4.8%,其中,燃料、動力類下降10.3%,黑色金屬材料類下降1.6%,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下降2.1%,化工原料類下降4.8%。
[164]
2021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8231.97億元,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06.41億元,同比增長5.5%,兩年平均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為7722.67億元,同比增長8.5%,兩年平均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0202.89億元,同比增長8.0%,兩年平均增長5.1%。
[227]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一季度,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6751.84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1.71億元,同比增長0.7%;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738.20億元,同比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961.93億元,同比增長3.5%。
[323]
廣州第一產業
2020年,廣州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8.16千公頃,比上年增長6.5%;蔬菜種植面積150.97千公頃,比上年增長2.0%;花卉種植面積24.49千公頃,增長9.1%;甘蔗種植面積4.51千公頃,減少16.7%;油料種植面積4.48千公頃,減少14.0%。全年糧食產量14.22萬噸,增長7.8%;蔬菜產量403.64萬噸,增長4.8%;花卉產值57.08億元,增長17.7%;甘蔗產量55.31萬噸,減少15.7%;油料產量1.28萬噸,減少11.8%,園林水果產量79.25萬噸,增長23.3%。全年肉類總產量11.21萬噸,減少2.5%。其中,豬肉產量 3.10萬噸,減少1.9%;禽肉產量8.02萬噸,減少2.1%。全年水產品產量50.75萬噸,增長9.1%。其中,海水產品產量12.52萬噸,增長17.8 %;淡水產品產量38.23萬噸,增長6.5%。
[164]
2021年,廣州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0.97億元,同比增長7.1%。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23千公頃,比上年增長3.8%;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46.64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9%;花卉種植面積22.63千公頃,增長3.5%;園林水果種植面積70.71千公頃,增長0.4%。
[227]
糧食產量15.08萬噸,增長6.0%;蔬菜及食用菌產量403.84萬噸,與上年持平;花卉產值66.98億元,增長27.0%;園林水果產量81.94萬噸,增長3.4%。
[227]
肉類總產量9.87萬噸,減少12.0%。其中,豬肉產量4.69萬噸,增長51.3%;禽肉產量5.09萬噸,減少36.5%。全年水產品產量51.51萬噸,增長1.7%。其中,海水產品產量14.20萬噸,增長14.4%;淡水產品產量37.31萬噸,下降2.5%。
[227]
廣州第二產業
2020年,廣州全年工業增加值5722.52億元,比上年增長2.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其中,國有企業增長17.4%,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0.4%,股份制企業增長4.9%,股份合作制企業下降9.1%,集體企業下降13.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0.1%,重工業增長3.9%。全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3%,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16.6%,航空航天器製造業下降41.8%,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6.9%,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增長14.9%,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下降5.1%。全年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電子產品製造業和石油化工製造業三大支柱產業工業總產值增長3.7%,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51.4%。其中,汽車製造業增長3.8%,電子產品製造業增長3.6%,石油化工製造業增長3.4%。先進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0%,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9.7%,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增長24.3%,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業增長23.5%,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5.1%,先進輕紡製造業下降1.7%,新材料製造業增長5.2%,石油化工業下降0.5%。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5%,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9.4%。全年規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2%,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6.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8.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9.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7.2%,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下降6.4%。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税總額1853.24億元,增長5.3%;實現利潤總額1432.52億元,增長6.5%。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1.7%;企業虧損面21.8%,上升8.0個百分點。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910.98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全年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資質的所有獨立核算建築業企業1639個,比上年增長24.5%。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957.07 億元,增長12.3%。
[164]
2021年,廣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其中,國有企業增長10.9%,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7.6%,股份制企業增長8.0%,股份合作制企業下降14.2%,集體企業下降12.6%。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6.4%,重工業增長8.4%。
[227]
2021年,廣州市全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5.7%,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23.1%,航空航天器製造業下降1.8%,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34.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4.5%,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下降16.9%。
[227]
2021年,廣州市全年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電子產品製造業和石油化工製造業三大支柱產業工業總產值增長6.0%,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50.3%。其中,汽車製造業增長4.4%,電子產品製造業增長13.5%,石油化工製造業下降2.0%。
[227]
2021年,廣州市先進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2%,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9.3%。其中,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增長30.4%,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業增長18.7%,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2.1%,先進輕紡製造業增長6.5%,新材料製造業增長5.0%,石油化工業下降0.4%。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5%,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8.6%。
[227]
2021年,廣州市全年規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7%,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9.6%,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35.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3.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1.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6.9%。
[227]
產品名稱 |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發電量 | 億千瓦時 | 398.84 | 13.3 |
捲煙 | 億支 | 597.25 | -0.1 |
營養、保健食品 | 噸 | 3480.50 | 17.4 |
果汁和蔬菜汁類飲料 | 萬噸 | 30.75 | 37.9 |
化學藥品原藥 | 萬噸 | 2.39 | -2.7 |
中成藥 | 萬噸 | 6.23 | 11.9 |
彩色電視機 | 萬部 | 612.96 | -19.5 |
家用電冰箱 | 萬台 | 366.29 | -15.1 |
房間空氣調節器 | 萬台 | 951.53 | 3.9 |
鋼材 | 萬噸 | 380.04 | -1.8 |
汽車 | 萬輛 | 296.64 | 0.5 |
#轎車 | 萬輛 | 164.34 | -0.9 |
#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 | 萬輛 | 106.82 | -3.9 |
發動機 | 億千瓦 | 2.42 | -14.5 |
民用鋼質船舶 | 萬載重噸 | 33.78 | -28.7 |
發光二極管(LED) | 億隻 | 90.23 | 42.8 |
光電子器件 | 億隻 | 93.60 | 40.2 |
液晶顯示屏 | 萬片 | 9323.64 | 4.8 |
移動通信基站設備 | 射頻模塊 | 6357 | 24.4 |
工業自動調節儀表與控制系統 | 萬台(套) | 212.17 | 5.4 |
安全、自動化監控設備 | 萬台(套) | 26.65 | -24.6 |
通信及電子網絡用電纜 | 萬對千米 | 92.25 | 30.2 |
廣州第三產業
2020年,廣州全年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1801.21億元,增長2.5%。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9392.62億元,增長1.9%。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下降22.1%,金融業增加值增長8.3%,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4.0%。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533.70億元,同比下降1.4%;利潤總額1280.76億元,同比下降18.0%。分行業看,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2.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9.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下降9.3%,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下降1.6%,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下降32.5%。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303.65億元,比上年下降5.8%。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63643.22萬噸,增長1.5%;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4360.73萬噸,下降0.3%。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350.53萬國際標準箱,增長1.2%。全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4376.81萬人次,機場貨郵行吞吐量200.20萬噸,分別下降40.4%和21.4%。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1109.54億元,增長6.5%。其中,郵政業務收入745.43億元,增長8.6%;電信業務收入364.11億元,增長2.3%。快遞業務量76.16億件,同比增長20.0%;快遞業務收入694.07億元,增長9.2%。全年城市接待過夜旅遊人數4182.5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8.2%。其中,入境旅遊者209.73萬人次,下降76.7%;境內旅遊者3972.86萬人次,下降32.4%。在入境旅遊人數中,外國人46.99萬人次,下降86.4%;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162.74萬人次,下降70.6%。旅遊業總收入2679.07億元,下降39.9%。旅遊外匯收入14.59億美元,下降77.7%。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0.0%。其中,國有經濟投資增長16.3%;民間投資增長9.4%;港澳台、外商經濟投資下降6.9%。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3.4倍。第二產業完成投資下降1.1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11.8%。工業投資下降0.8%。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7%。高技術產業(製造業)投資比上年下降20.8%。房地產開發業完成投資3293.95億元,比上年增長6.2%。商品住宅開發投資2155.21億元,增長3.3%。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完成投資604.38億元,增長3.4%;90-144平方米住宅完成投資1302.63億元,下降1.5%;144平方米以上住宅完成投資248.19億元,增長37.7%。辦公樓完成投資405.88億元,增長23.8%;商業營業用房完成投資235.42億元,下降20.9%。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3.5%。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下降1.7%;住宿餐飲業零售額下降21.6%。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和個體户銷售商品分類中,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增長40.1%,汽車類零售額下降3.4%,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18.1%,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增長13.1%,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長13.0%,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8.6%。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2.5%,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0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1.0%。全年商品進出口總值9530.06億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商品出口總值5427.67億元,增長3.2%;商品進口總值4102.39億元,下降13.6%。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1325.28億元,比上年增加805.13億元。全年新籤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695個,比上年下降21.8%。外商直接投資合同外資金額1545.39億元,下降40.4%。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93.72億元,增長7.5%。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67798.81億元,比年初增加8667.61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65615.47億元,增加8913.72億元。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54387.64億元,增加7284.33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53535.39億元,增加7379.61億元。年末全市共有境內上市公司117家,比上年末增長9.4%,市價總值19902.1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9.9%。各類企業通過證券市場籌集資金1975.65億元,同比下降65.5%,其中首次公開發行上市(IPO)9家,共計籌資人民幣62.99億元。全市共有證券公司4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4.13億元,淨利潤81.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8%和36.4%。證券分支機構350家,股票賬户數1981.18萬户,代理股票交易額118238.58億元,同比增長55.1%。期貨公司7家,全年代理期貨交易量8.90億手,同比增長58.7%,代理期貨交易額62.19萬億元,同比增長34.9%;營業收入18.39億元,同比增長26.6%;淨利潤4.83億元,同比增長77.7%。年末全市擁有保險法人機構5家,市場主體106家。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1495.62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38.63億元,同比下降1.5%;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850.77億元,同比增長4.5%;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06.22億元,同比增長14.8%。保險賠款及給付支出454.86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224.02億元,同比增長29.9%;壽險業務賠付支出119.51億元,同比下降9.0%;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賠付支出111.33億元,同比增長90.0%。
[164]
2021年,廣州市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3636.85億元,增長7.5%。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10860.02億元,增長9.0%。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11.3%,金融業增加值增長5.3%,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9.2%。
[227]
2021年,廣州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612.77億元,同比增長18.2%;利潤總額1615.50億元,同比增長24.1%。分行業看,衞生和社會工作營業收入增長24.9%,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23.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21.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8.4%,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14.3%,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3.0%。
[227]
指 標 |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貨物運輸總量 | 萬噸 | 92457.53 | -4.9 |
鐵路 | 萬噸 | 1792.98 | -14.8 |
公路 | 萬噸 | 46965.85 | -2.6 |
水運 | 萬噸 | 42237.63 | -6.8 |
民航 | 萬噸 | 117.39 | -16.0 |
管道 | 萬噸 | 1343.68 | -4.5 |
貨物運輸週轉量 | 億噸公里 | 21619.71 | 0.2 |
鐵路 | 億噸公里 | 22.88 | -4.6 |
公路 | 億噸公里 | 658.16 | -1.8 |
水運 | 億噸公里 | 20867.71 | 0.3 |
民航 | 億噸公里 | 65.61 | -2.8 |
管道 | 億噸公里 | 5.36 | 8.7 |
指 標 |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客運量 | 萬人次 | 32712.15 | -34.4 |
鐵路 | 萬人次 | 8696.23 | -40.2 |
公路 | 萬人次 | 18054.02 | -29.6 |
水運 | 萬人次 | 5.89 | -88.1 |
民航 | 萬人次 | 5956.01 | -38.2 |
旅客運輸週轉量 | 億人公里 | 1257.31 | -47.1 |
鐵路 | 億人公里 | 78.24 | -40.9 |
公路 | 億人公里 | 180.62 | -31.3 |
水運 | 億人公里 | 0.05 | -89.6 |
民航 | 億人公里 | 998.41 | -49.6 |
行 業 | 比上年增長(%) |
---|---|
固定資產投資 | 10.0 |
第一產業 | 3.4倍 |
第二產業 | -1.1 |
第三產業 | 11.8 |
農、林、牧、漁業 | 2.3倍 |
工業 | -0.8 |
建築業 | -7.5 |
批發和零售業 | 7.5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9.3 |
住宿和餐飲業 | 50.7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9.7 |
金融業 | 1.7倍 |
房地產業 | 10.8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80.1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78.9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25.7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1.6倍 |
教育 | 23.4 |
衞生和社會工作 | 44.3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85.0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22.2 |
指 標 | 單 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房地產開發投資 | 億元 | 3293.95 | 6.2 |
其中:住宅 | 億元 | 2155.21 | 3.3 |
其中:90~144平方米 | 億元 | 1302.63 | -1.5 |
房屋施工面積 | 萬平方米 | 11878.29 | -0.9 |
其中:住宅 | 萬平方米 | 6924.32 | -3.3 |
房屋新開工面積 | 萬平方米 | 2620.61 | 18.0 |
其中:住宅 | 萬平方米 | 1405.67 | -0.1 |
房屋竣工面積 | 萬平方米 | 1389.79 | -52.1 |
其中:住宅 | 萬平方米 | 923.91 | -43.9 |
本年資金來源 | 億元 | 5337.13 | 6.7 |
其中:國內貸款 | 億元 | 1052.25 | 3.4 |
個人按揭貸款 | 億元 | 640.55 | 61.6 |
指 標 | 絕對數(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
商品進出口總值 | 9530.06 | -4.8 |
出口值 | 5427.67 | 3.2 |
其中:一般貿易 | 2356.50 | 6.7 |
加工貿易 | 1156.89 | -21.9 |
其中:機電產品 | 2700.64 | 0.6 |
高新技術產品 | 780.09 | -6.3 |
進口值 | 4102.39 | -13.6 |
其中:一般貿易 | 2537.22 | -5.6 |
加工貿易 | 781.93 | -22.7 |
其中:機電產品 | 1740.04 | -24.8 |
高新技術產品 | 1073.25 | -28.6 |
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 | 1325.28 | - |
商品名稱 | 單位 | 數量 | 比上年 增長(%) | 金額 (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
鋼材 | 萬噸 | 46 | -2.7 | 46.31 | 1.3 |
紡織紗線、織物及其製品 | — | - | - | 278.76 | 53.2 |
服裝及衣着附件 | — | - | - | 485.18 | -4.3 |
鞋靴 | 萬噸 | 23 | 6.0 | 132.44 | 9.8 |
傢俱及其零件 | — | - | - | 168.49 | 8.8 |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 | — | - | - | 75.32 | 14.9 |
貴金屬或包貴金屬的首飾 | 噸 | 107 | -31.4 | 140.42 | -39.7 |
船舶 | — | - | - | 77.95 | 1.4 |
印刷電路 | 百萬塊 | 1435 | 4.3 | 64.30 | -3.3 |
液晶顯示板 | 萬個 | 2181 | -31.4 | 187.39 | -28.8 |
箱包及類似容器 | 萬噸 | 21 | -28.0 | 130.34 | -24.9 |
商品名稱 | 單位 | 數量 | 比上年增長(%) | 金額 (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
煤及褐煤 | 萬噸 | 1416 | -6.0 | 48.53 | -15.8 |
鑽石 | 千克 | 500 | -30.2 | 96.91 | -38.3 |
集成電路 | 百萬個 | 7410 | 26.2 | 197.68 | -10.8 |
汽車零配件 | — | - | - | 209.96 | -10.1 |
空載重量超過2噸的飛機 | 架 | 20 | -45.9 | 113.29 | -57.3 |
成品油 | 萬噸 | 75 | -20.3 | 24.81 | -36.3 |
初級形狀的塑料 | 萬噸 | 268 | 8.3 | 253.58 | -5.0 |
液晶顯示板 | 萬個 | 9133 | -15.9 | 143.71 | -29.1 |
鋼材 | 萬噸 | 148 | -19.1 | 82.35 | -16.1 |
未鍛軋銅及銅材 | 萬噸 | 16 | 11.3 | 75.59 | 10.2 |
紡織紗線、織物及其製品 | — | - | - | 48.33 | -6.5 |
國家和地區 | 出口總值(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進口總值(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
香港地區 | 584.36 | -19.7 | 30.76 | -20.8 |
美國 | 698.07 | 0.8 | 335.21 | -17.5 |
歐洲聯盟(27國) | 727.88 | 11.1 | 683.37 | -12.1 |
東盟(10國) | 968.28 | 28.7 | 581.40 | 2.7 |
日本 | 194.60 | -17.0 | 790.09 | -17.8 |
韓國 | 120.13 | 10.4 | 448.68 | -23.8 |
俄羅斯聯邦 | 77.17 | -9.3 | 26.86 | 1.2倍 |
行業名稱 | 合同外資金額(萬元) | 比上年增長(%) |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萬元) | 比上年增長(%) |
---|---|---|---|---|
總 計 | 15453892 | -40.4 | 4937180 | 7.5 |
農、林、牧、漁業 | 10588 | -9.2 | 226 | - |
採礦業 | 285 | - | - | - |
製造業 | 2125768 | 1.6倍 | 820950 | -27.0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11327 | -91.2 | 70631 | - |
建築業 | 1814626 | 11.9倍 | 16254 | 24.4倍 |
批發和零售業 | 803531 | -17.5 | 192536 | -36.9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417314 | 5.2 | 411297 | 22.1 |
住宿和餐飲業 | 10998 | -79.3 | - | - |
信息傳輸、軟件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467857 | -50.2 | 270280 | 16.9 |
金融業 | 57055 | -99.0 | 72414 | -34.1 |
房地產業 | 1902057 | -77.1 | 609835 | -35.7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4847671 | -5.7 | 1378524 | 9.0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2935995 | -10.5 | 1085042 | 3.1倍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8538 | - | - | -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13319 | 2.3倍 | 114 | 56.2 |
教育 | 1022 | -68.1 | - | - |
衞生和社會工作 | 1088 | -95.7 | 6000 | 29.6倍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24853 | -50.4 | 3077 | -8.6 |
指 標 | 年末數(億元) | 比年初增長(%) |
---|---|---|
各項存款餘額 | 67798.81 | 14.7 |
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 | 23889.25 | 18.5 |
住户存款 | 21177.97 | 15.2 |
各項貸款餘額 | 54387.64 | 15.5 |
其中:境內住户貸款 | 20649.14 | 8.1 |
境內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 | 32820.00 | 21.5 |
廣州社會事業
編輯廣州教育事業
清末年間,洋務派於同治三年在廣州開設同文館,以培養翻譯人才,大量教會學校也在此時成立,並在後來成立港澳分校,分別是培正、培道、培英、協和、真光。康有為在光緒年間開辦萬木草堂以教授新學。當時書院林立,著名的有粵秀書院、越華書院、聖心明德書院、羊城書院、學海堂書院、菊坡精舍、應元書院、廣雅書院、番山書院、蓮峯書院。
廣州擁有82所高校,在校大學生總數達113.96萬人,數量居全國第一;廣州集結了全省97%的國家重點學科、80%的高校,是中國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南方高校最密集的城市,華南地區的科教中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華南分院落户廣州。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產學研基地已明確落户廣州。
[15]
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正式落户
[16]
。香港科技大學將在廣州南沙建設分校區。
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3.95萬人,在校研究生11.24萬人,畢業生2.67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36.16萬人,在校生115.30萬人,畢業生29.00萬人。技工學校招生8.66萬人,在校生24.41萬人,畢業生7.36萬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6.35萬人,在校生18.10萬人,畢業生5.82萬人。普通中學招生18.47萬人,在校生52.62萬人,畢業生16.40萬人。普通小學招生21.09萬人,在校生110.47萬人,畢業生14.77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52.76萬人。
[14]
小學生數量超過北京、上海。
[17]
2021年,廣州市研究生教育招生5.35萬人,在校研究生14.57萬人,畢業生3.38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42.40萬人,在校生141.26萬人,畢業生31.98萬人。技工學校招生8.85萬人,在校生26.92萬人,畢業生6.28萬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5.72萬人,在校生17.14萬人,畢業生5.79萬人。普通中學招生20.00萬人,在校生56.96萬人,畢業生16.61萬人。普通小學招生21.20萬人,在校生116.44萬人,畢業生15.96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63.32萬人。
[227]
著名小學 | 著名中學 | ||||
---|---|---|---|---|---|
校名 | 主管部門 | 備註 |
---|---|---|
雙一流 | ||
雙一流 | ||
廣東省 | ||
雙一流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 ||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 ||
雙一流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 ||
廣東省特色高校提升計劃 | ||
公辦高校 | ||
廣東省教育廳 | ||
校名 | 主管部門 | 辦學層次/性質 |
---|---|---|
中國民用航空局 | 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 |
廣東省 | ||
大學專科 | ||
廣東省教育廳 | 大學專科(民辦) | |
廣州科學技術
2017年,廣州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00家以上,增量僅次於北京,總數超過8700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441件,同比增長48.7%;發明專利授權量9345件,同比增長21.9%。廣州硬科技發展指數居全國前三位。
[14]
2019年末,全市縣級及以上國有研究與開發機構、科技情報和文獻機構186家。全市在穗院士人數51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2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2人,以及國外、境外機構獲評院士7人。國家重點實驗室20家,省級重點實驗室237家,市級重點實驗室165家。國家級孵化器36家,國家級孵化器培育單位31家。全市累計有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2174家。國家級、省級大學科技園8個。
[14]
廣州是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龍頭城市,集結了全省70%的科技人員和95%的博士。截至2017年4月,在廣州工作的諾貝爾獎獲得者6人、兩院院士77人,“萬人計劃”專家95人。廣州市共有新型研發機構28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813家(國家級18家,省級548家),各級重點實驗室337家(國家級17家,省級196家),數量均居全省第一。科技創新獲國家、省科技獎勵佔全省過半。並建成華南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集羣。廣州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曾經獲得全球超級計算機六連冠。中國和新加坡合作在廣州設立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落户廣州。美國斯坦福國際研究院在廣州設研究院。
廣州文化事業
- 場館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分館)、服務點、自助圖書館1315個,其中實現通借通還的公共圖書館(分館)、服務點、自助圖書館747個。2021年,全市圖書館覆蓋率達100%。全市13個區級以上圖書館均達到國家一級館水平,全市公共圖書館建築面積54.83萬平方米,館藏總量3070.70萬冊(件)。2022年9月,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正式印發《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22-2026)》。
[366]
- |
2021年末,廣州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事業單位)11個,文化館216個,公共圖書館(不含分館)14間。博物館和紀念館74個(其中博物館66家
[334]
),國家綜合檔案館13個。全市有廣播電台2座,電視台3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100%。
[227]
- 傳媒
- |
廣州通信事業
廣州是中國三大通信樞紐、互聯網交換中心和互聯網國際出入口之一,國際出口帶寬超2000G,是中國內地最大的互聯網出口,國際局電路可直達70多個國家和地區,基本形成通達全球的網絡架構。4G用户約915.8萬户,規模全國第一
[19]
。基本實現了光纖鋪設到小區及部分商廈,並建立了寬帶數據、交互式視頻等業務平台。廣州市話程控化、市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均居中國省會城市之首。2018年5月,中國移動在廣州等五個城市開展外場測試,每個城市建設超過100個5G基站。
[20]
2019年6月,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開通運行。
[21]
首批5G商用城市。
[22]
廣州醫療衞生
廣州是中國三大醫療中心之一。
[23]
2019年末,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衞生機構(不含村衞生室)4162個,其中,醫院269個,婦幼保健機構12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7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7個,衞生監督機構14個。全市擁有牀位10.02萬張,增長5.3%,其中,醫院牀位9.11萬張,增長5.9%。全市各類衞生技術人員16.81萬人,增長7.4%;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87萬人,註冊護士7.78萬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衞生技術人員1486人,衞生監督機構衞生技術人員437人。
[14]
2021年末,廣州市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不含村衞生室)4878個,其中,醫院291個,婦幼保健機構12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7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6個,衞生監督機構14個。全市擁有牀位10.65萬張,增長4.8%,其中,醫院牀位9.71萬張,增長4.4%。全市各類衞生技術人員18.77萬人,增長5.5%;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62萬人,註冊護士8.80萬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衞生技術人員1507人,衞生監督機構衞生技術人員416人。全市共有社區衞生服務機構331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牀位0.26萬張,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衞生技術人員1.34萬人;鎮衞生院32個,鎮衞生院牀位0.23萬張,鎮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0.49萬人。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總數5.74萬例,死亡128人;發病率307.51/10萬,死亡率0.69/10萬。全市各類醫療衞生機構向社會提供診療服務1.44億人次,提供住院服務328.8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4.7%和17.2%。
[227]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海軍醫院 |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二一醫院 | ||||
廣州市婦嬰醫院 | ||||
廣州腫瘤醫院 | 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 廣州南方醫院 | ||
廣州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 | 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 ||
廣州市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 | 廣州市增城區婦幼保健院 | |||
- | ||||
廣州婚俗改革
廣州對口合作
廣州體育事業
2018年11月,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
[25]
2019年舉辦國際級、國家級單項比賽51次,開展各級各類大型全民健身活動賽事1184項次。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41.25億元,籌集公益金10.66億元。
[14]
2021年,廣州市舉辦國際級、國家級單項比賽16場次。我市破亞洲紀錄1人次1項,破全國紀錄1人次1項,運動員共4人次獲得4項世界冠軍,104人次獲得62項全國冠軍。全年開展各級各類大型全民健身活動賽事371項次,64.50萬人次參加各級各類大型全民健身活動。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44.01億元,同比增長38.0%。
[227]
- |
名稱 | 時間 | 圖片 |
---|---|---|
1987年 | ||
2001年 | ||
2007年 | ||
2007年 | ||
第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 2010年 | |
2010年 |
廣州城市體檢
廣州社會保障
截至2021年末,廣州全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達824.95萬人,其中離退休人員為115.31萬人。
據披露,截至2021年末,廣州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人數)864.33萬人(女性430.16萬人),其中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人數)824.95萬人(女性409.81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39.57萬人(女性75.98萬人);失業保險715.71萬人(女性325.67萬人);工傷保險729.23萬人(女性317.51萬人)。
截至2021年末,全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為115.31萬人;2021年進行年度待遇調整後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提高到3834元。
2021年,全市按月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8.04萬人,2021年12月起失業保險金標準由1890元月調整為2070元月。
2021年,全市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人數1.72萬人,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人均61719元、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87.67萬元,人月均傷殘津貼5939元。
社保基金收支情況方面,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040.38億元,基金支出562.24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42.62億元,基金支出57.43億元,年末累計結餘130.31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31.9億元,基金支出46.38億元,年末累計結餘151.69億元。工傷保險基金收入9.84億元,基金支出11.78億元(其中工傷預防費支出356.6萬元),年末累計結餘35.19億元。
廣州志願服務
廣州民生工程
截至2022年5月底,廣州市累計完成加裝電梯規劃審批12997台,累計建成10759台。在規劃審批方面,截至2022年7月底,廣州市累計完成加裝電梯規劃審批13493台,惠及逾100萬居民。
[354]
廣州交通運輸
編輯廣州公路
國道 | 105國道 | 106國道 | 324國道 | |
---|---|---|---|---|
205國道 | - | - | - | |
高速公路 | 廣惠高速公路 | |||
廣佛高速公路 | 廣三高速公路 | |||
珠三角外環高速公路 | 北二環高速公路 | 新國際機場高速公路 |
廣州鐵路
鐵道線路 | 武廣客運專線 | |||
---|---|---|---|---|
火車站 | ||||
- |
廣州航空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機場,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空中絲綢之路”重要國際航空樞紐。飛行4F級。已成為中國面向東南亞和大洋洲地區的第一門户樞紐。開通國際航線149條,通達亞、非、歐、北美和大洋洲五大洲共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4月26日,二號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
[26]
,將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使用需求。201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7338.61萬人次,機場貨郵行吞吐量254.85萬噸,分別增長5.2%和2.2%。
[14]
廣州空港綜合保税區正式獲得國務院批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空港綜合保税區。
廣州航運
廣州港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2019年,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2687.31萬噸,增長12.6%;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4401.03萬噸,增長7.4%。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323.62萬國際標準箱,增長6.0%。
[14]
廣州港已開通了87條國際航線、105條內貿航線。馬士基、達飛、地中海等全球前21名船運巨頭均在廣州港開展業務,現已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蓮花山港、南沙港、廣州開發區穗港碼頭和增城新塘港已開通往返香港的客、貨輪,花都區開通往返香港的貨輪。廣州內河與100多條河道相連接。
[27]
廣州市內交通
公交
【主詞條:廣州公交】
廣州公交車有市區巴士(含夜線)、廣州BRT、城際巴士、機場專線、大學城專線(廣字頭、大學城字頭)、華南樓巴、旅遊線、高峯專線、科學城專線、商務線、地鐵接駁線等路線;其中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五個郊區有自己的公交系統,另蘿崗K01、K02為免費巴士。
有軌電車
無軌電車
廣州市內居民多稱“電車”,於1960年通車運營,是廣東省內唯一一座有無軌電車系統的城市。線路共14條。
公共自行車
2010年6月22日開通了廣州公共自行車服務。
渡輪
水上巴士
地鐵
【主詞條:廣州地鐵】
廣州地鐵1號線於1997年6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使廣州成為中國內地第四座 、廣東省首座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截至2021年9月28日,廣州地鐵運營里程為589.4千米,位列中國內地第三名 。
[198]
2019年,廣州地鐵全年累計運客33.06億人次,日均客流量首次突破900萬人次。單日最高客流量達1156.94萬人次。截至2021年9月,廣州地鐵共有15條運營線路(1號線-21號線、廣佛線及APM線),線網運營總里程589.4公里,共290座車站。
[30-31]
[198]
已開通 | |||
- | - | ||
建設中 | 廣州地鐵3號線東延段 | 廣州地鐵5號線東延段 | 廣州地鐵7號線二期 |
廣州地鐵13號線二期 | 廣州地鐵14號線二期 | 廣州地鐵18號線一期工程後通段 | |
廣州地鐵22號線後通段 | |||
規劃中 | |||
廣州歷史文化
編輯- 綜述
廣州是國務院頒佈的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揭開廣州人文史的初頁。廣州又稱為羊城、穗城。傳説古代有5位仙人,騎五色羊,羊銜穀穗,降臨廣州,把穀穗贈與百姓,祝願這裏“永無饑荒”。如今,越秀公園的五羊雕像已成為廣州的象徵。
廣州自秦漢至明清2000多年間,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漢武帝時期,中國船隊從廣州出發,遠航至東南亞和南亞諸國通商貿易,東漢時期航線更遠達波斯灣。唐代,廣州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東方大港,也是當時世界最長的海路航線“廣州通海夷道”的起點,中央王朝首先委派專門管理對外貿易的官員市舶使到廣州。宋代,在廣州首設全國第一個管理外貿機構市舶司。明清時期,廣州更是特殊開放的口岸,一段較長時間曾是全國唯一的對外貿易港口城市。
廣州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在近代史上有三元里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抗英鬥爭、孫中山領導的反對封建統治的“三·二九”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州起義。廣州既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又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民羣眾進行革命鬥爭的英雄城市。
[336]
廣州人文
廣州文化主要是屬於嶺南文化的“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次之。
[359]
廣府文化即廣府民系的文化,是指珠三角廣州府地區使用粵方言的漢族居民的文化。
[140]
廣州自古以來是廣東乃至嶺南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建築、藝術、宗教、戲劇、音樂、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
廣州非遺
分類 | 項目名稱 |
---|---|
傳統音樂 | |
傳統舞蹈 | 廣東醒獅-沙坑醒獅 |
傳統戲劇 | |
曲藝 | |
傳統美術 | |
廣州灰塑 | |
傳統技藝 | 涼茶製作技藝 |
傳統醫藥 | |
民俗 | |
廣州學派
南宋時期,南宋名臣崔與之與弟子李昴英在廣州創立了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學術流派--菊坡學派,是當時嶺南學術的主流學派,他們強調的是經世致用的學問。李昴英是嶺南歷史上第一位探花,其重要門生有張鎮孫、陳大震、李春叟、何文季等。明代,湛若水在繼承陳白沙學説的基礎上,創立了“甘泉學派”。清代,廣州形成了以陳澧為代表的“東塾學派”,其著作《漢儒通義》論證了漢學與宋學門户之見是毫無依據的,主張打破門户之見;《東塾讀書記》更傳到日本,成為日本高等學校治漢學專業的必讀書。鴉片戰爭後,康有為在廣州創辦“萬木草堂”,培養維新變法人才以變法強國,培育了一大批思想進步鋭意創新的社會精英,為辛亥革命積蓄了巨大能量。
廣州文學
東漢,廣州漢議郎學者楊孚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產專著《異物志》,是廣東最早著書立説的學者。宋代,珠三角成為嶺南文學中心,廣州的崔與之、李昴英是有全國影響的人物,崔與之更是開嶺南宋詞之始。明代,廣州以南園前五子、南園後五子詩社為代表的文人社團盛行。
[35-38]
清代,廣州出現了以“嶺南三大家”和“嶺南七子”為代表的一批詩人,使嶺南詩壇與中原、江浙詩壇三足鼎立。“嶺南三大家”的詩作在清代詩壇享有極高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居於重要地位。
[39]
廣州民俗
廣州迎春花市在南漢時就已有之,到19世紀中葉,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幾天舉行,花木湧入城市,十里長街,市民結伴“行花街”,熱鬧非凡,越辦越旺,發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許多城市都有此俗。
廣州語言
廣州本地居民以講廣州話(粵語廣府片)為主,因為廣州是廣府民系的核心地帶,廣府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廣府民系佔廣州本地人口近八成。
[359]
廣州方言,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方言之一。廣義的廣州方言又稱“廣府話”、“白話”,屬粵方言廣府片,是粵語的代表方言,通行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粵中和粵北部分地區,以及廣西東南部。狹義的廣州方言指廣州話,專指廣州市區通行的粵語。
客家方言主要分佈在增城區、花都區、從化區、白雲區等區,天河區、越秀區、番禺區亦有客家古村落分佈。
[359]
其中增城區客家話居民約佔全區户籍人口的40%左右;花都區客家話人口約佔全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從化區客家話人口約佔全區總人口20%;白雲區客家話人口約佔全區總人口7%左右等。
[40-45]
[161-162]
廣州繪畫
嶺南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廣州有林良、顏宗、何浩、張譽、黎簡、謝蘭生、羅天池、居巢、居廉、蘇六朋、陳璞等。20世紀初,在廣東產生了“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峯、陳樹人均為番禺人。他們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東洋、西洋畫法,自創一格,着重寫生,章法、筆墨不落陳套,色彩鮮豔,學者甚眾,與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為20世紀主宰中國畫壇的三大畫派之一。另外通草畫是19世紀起源於廣州的一種繪畫藝術。
廣州音樂
明清時期是嶺南古琴藝術的興盛期,著名曲目有《碧澗流泉》、《水東遊》、《雙鶴聽泉》、《漁樵問答》、《鷗鷺忘機》、《平沙落雁》、《烏夜啼》等。
[46]
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一帶產生了廣東音樂,創作出《平湖秋月》、《楊翠喜》、《旱天雷》、《倒垂簾》、《雨打芭蕉》、《步步高》、《蕉石鳴琴》、《賽龍奪錦》等著名樂曲。20世紀40年代後,不少廣東音樂名曲更成為了國宴、迎賓音樂而被譽為“國樂”。番禺區沙灣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
[47-48]
廣東音樂與嶺南畫派、粵劇並稱為“嶺南三秀”。
廣州戲曲
粵劇,源自南戲,廣泛流傳於廣東、港澳和海外華人社區。粵劇藝人在廣州黃沙成立八和會館,此後廣州逐漸成為粵劇活動的中心之一,在廣州的粵劇著名劇目有《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雙仙拜月亭》、《再世紅梅記》、《蝶影紅梨記》、《香羅冢》、《紅了櫻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紅》等。廣州歷來的粵劇劇團有覺先聲劇團、廣東省粵劇團、廣州粵劇團、廣州紅豆粵劇團等等。
廣州工藝
“三雕一彩一繡”是廣州傳統工藝美術的主要代表,即廣州象牙雕刻、廣州玉雕、廣州木雕、廣彩、廣繡。廣雕還包括廣州欖雕、石雕、磚雕、骨雕、貝雕等。
[49]
廣彩是廣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藝品,已有300多年曆史。作為外銷瓷,廣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國際聲譽,有“世界官窯”之稱,歐洲許多國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廣彩瓷品。
[50]
廣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成為朝廷貢品,到明代中期已揚名海外,18世紀風靡了英國皇家及上流社會,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有收藏,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廣繡的優秀作品。
[51]
廣州建築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分佈於大珠江三角洲、粵西地區,因其在屋的兩邊牆上築起兩個像鑊耳一樣的擋風牆而得名。鑊耳屋象徵着官帽兩耳,具“獨佔鰲頭”之意。在明清時期,一般是出過高官的村落,或有功名的鄉紳方能採用,後來只要是發了財的村民,都會建造一所鑊耳屋以顯示其富有與氣派。
[52]
西關大屋是清末豪門富商在廣州城西“西關角”(今荔灣區)一帶興建的具嶺南特色的廣州傳統民間住宅形式,被稱為“西關大屋”,主要分佈在多寶路、寶華路、龍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
[53]
清末至民國時期,廣州還出現了東山洋房、石室聖心大教堂、沙面租界等的歐陸風情建築,以及從新加坡、香港等英屬殖民地傳入的騎樓建築。
主詞條:廣州市歷史建築名單
廣州園林
嶺南園林是主要指狹義的廣府園林。在建築形式上,嶺南園林有比較鮮明的特色:一是體型輕盈、通透、樸實,體量較小。二是裝修精美、華麗,大量運用木雕、磚雕、陶瓷、灰塑等民間工藝、門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細刻,再鑲上套色玻璃做成紋樣圖案。三是佈局形式和局部構件受西方建築文化的影響。
[54]
廣州現存的清代古典式嶺南園林有餘蔭山房,是嶺南四大園林之一。
廣州宗教
廣州宗教歷史源遠流長。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除道教屬中國本土宗教外,其餘的均由國外傳入。傳入廣州市時間最早的是佛教(255年),其次是道教(306年),伊斯蘭教於唐初傳入,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別在明末、清初傳入廣州。廣州宗教文化底藴深厚。至2014年末,廣州市依法登記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有81個,信教羣眾118萬人。在廣州舊中軸線上分佈了五大宗教近10間重點寺觀教堂。
廣州飲食
廣州菜(27張)
廣州著名的菜點有: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蜜汁叉燒、上湯焗龍蝦、清蒸石斑魚、白灼蝦、幹炒牛河、廣東早茶等。廣州特色小吃有蘿蔔牛腩、牛雜、雲吞麪、及第粥、艇仔粥、布拉腸粉、豬腸粉、荷葉包飯、缽仔糕、雞仔餅等。廣州飲食業由“四園”為代表,分別為東園酒家、南園酒家、西園酒家和北園酒家,再輔以諸如廣州酒家、泮溪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有上百年曆史的老字號。
廣州風景名勝
編輯
廣州旅遊景點(16張)
廣州的文物古蹟眾多,截至2010年,已公佈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3處。南越王墓、光孝寺、六榕寺、懷聖寺等都有1000多年的歷史。此外,還有始建於隋朝的南海神廟,明朝的五仙觀、鎮海樓、蓮花塔,清朝的陳家祠、餘蔭山房等。近代革命歷史紀念地有毛澤東同志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埔軍校、中山紀念堂、洪秀全故居等。
[55]
廣州傳統有波羅誕廟會、廣府廟會等節日。
2019年,廣州接待過夜旅遊人數6773.1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7%。其中,入境旅遊者899.43萬人次,下降0.1%;境內旅遊者5873.72萬人次,增長4.3%。在入境旅遊人數中,外國人346.28萬人次,增長1.8%;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553.15萬人次,下降1.3%。旅遊業總收入4454.59億元,增長11.1%。旅遊外匯收入65.30億美元,增長0.7%。
[14]
5A級 | - | - | |||
4A級 | |||||
黃花崗公園 | |||||
- | - | ||||
3A級 | |||||
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度假區 | |||||
從化快活田心農家樂 | |||||
2A級 | - | - | - | - | |
分類 | 名稱 | |||
---|---|---|---|---|
人文歷史 | ||||
駱秉章光祿大夫家廟 | ||||
宗教古蹟 | 廣州大佛寺 | |||
- | ||||
革命歷史 | ||||
- | ||||
自然風光 | 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度假區 | |||
七星崗古海岸遺址科學公園 | - | |||
主題公園 | ||||
商圈 | 天河路商圈 | |||
藝術創意園 | 289藝術PARK | |||
- | - | |||
酒吧街 | 沿江路酒吧街 |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 | 環市路酒吧街 | 白鵝潭酒吧街 |
旋轉餐廳 | 廣州塔旋轉餐廳 | 廣州花園酒店旋轉餐廳 | 愛羣大廈旋轉餐廳 | - |
廣州花園酒店(白金五星) | |||
廣州建國酒店(天倫萬怡大酒店) | |||
鉑爾曼大酒店 | |||
廣州君悦酒店 | |||
南沙大酒店 | |||
- | |||
廣州著名人物
編輯綜述
廣州歷代名人輩出,代代相傳。秦朝任囂,漢朝趙佗,晉朝葛洪,唐朝慧能,明朝湛若水,清朝學者屈大均、阮元,禁煙領袖林則徐,農民起義領袖洪秀全,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思想政治家康有為、梁啓超,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推翻幾千年封建統治的孫中山等。
[336]
楊孚
楊孚,字孝元,東漢初年南海郡番禺人,曾任議郎之職。楊孚學識淵博,為官清廉,任上建議整頓吏治,要以廉為標準,以孝治天下,被皇帝所採納;他著有我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產專著《南裔異物志》,是史家公認的嶺南第一位著書立説的學者。
[115]
崔與之
崔與之,廣東增城人,南宋名臣。勤政愛民、清正廉潔、政績斐然,淮東、四川抗金,穩固邊防。開創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學術流派——菊坡學派。他文學造詣精深,詞風雅健,有“粵詞之祖”之稱。諡號“清獻”,與諡號“文獻”的唐代名相張九齡,合稱“二獻”。
[116]
[118]
李昴英
李昴英,字俊明,人稱“李探花”,廣東番禺人,南宋名臣、學者。古代科舉考試中的第一位廣東籍探花,為官廉直,不畏強權,多次彈劾權臣賈似道、丁大全,後進太常卿右史、兼權吏部右告侍郎,升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加中大夫,封番禺開國男爵。
[117]
陳大震
陳大震,字希聲,南宋廣州番禺人。宋理宗時進士,歷官博羅主簿、長樂知縣、廣濟縣令、權知雷州、朝奉大夫。一生為官公正,剛直清廉,恪守禮法,修身齊家。他處事果斷,判案數百,全無冤案,被百姓稱為“神判”。
[119]
鍾玉巖
鍾玉巖,名啓初,字聖德,號玉巖,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出生於廣東花縣赤坭,八歲時隨父遷居番禺蘿崗。開禧元年(1205年)中甲科進士,他愛民如子。他講學授徒的玉巖書院是廣州早期的著名書院,又是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書院。
[120]
湛若水
湛若水,字元明,廣東增城新塘鎮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因居於廣東增城縣甘泉都,學者稱為甘泉先生。他是大儒陳獻章之弟子。他一生仕學兩優,官曆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且壽長九十有五,構建了富於嶺南特色的、博大精深的心學體系,與王陽明心學比肩而立,而著述尤為豐富,對明代儒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21-122]
周新
周新,明代廣東廣州府南海縣人,世居廣州城南高第裏。洪武年間以諸生身份進入太學,授大理寺評事,歷任監察御史、浙江按察使等職,他為官清廉,以“善於斷獄”著稱。永樂十一年(1413年),因遭權貴陷害而被明成祖誤殺。周新疾惡如仇、鐵面無私、耿直敢言,人稱“冷麪寒鐵公”,死後被明成祖封為浙江都城隍。
[123]
黃衷
黃衷,明代廣東南海(今廣州)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户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獲旨嘉獎。官至兵部右侍郎。著作有《海語》、《矩洲集》等。
[153-154]
陳子壯
陳子壯,字集生,號秋濤,廣東南海縣(今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鎮沙貝村)人,明末抗清將領。萬曆四十七年(1619)探花,官至禮部右侍郎。南明永曆帝任命為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督廣東、福建、江西、湖廣軍事。與弟、長子傾家募兵,慷慨赴難。在廣州與順德陳邦彥、東莞張家玉聯兵抗清,在歷史上被稱為“明末嶺南三忠”。
[124-125]
黎遂球
黎遂球,字美周,廣東番禺人,明末廣東著名詩人。詩名遠播江南,並被封為牡丹狀元。清軍鐵蹄逼近江西,黎遂球慨然從戎,被任為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兩廣水陸義師支援贛州的南明軍隊,清軍攻入贛州城區,他率數百義兵與之巷戰,身中三箭犧牲,終年45歲。
[126-127]
屈大均
屈大均,廣東番禺人,出生於明清鼎革之際,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氣節的著名詩人、學者,被稱為明末清初詩壇“嶺南三大家”之第一人。早年參加反清的武裝鬥爭,後奔走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聯絡同道,屢次計謀義舉。晚年隱居沙亭故里,以筆墨為利刃,著書立説,終身不仕清廷。
[128]
駱秉章
駱秉章,清廣東廣州府花縣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進士,被選充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掌撰記。後歷任侍講學士、御史、湖北按察使、湖南巡撫、四川總督等職。駱秉章一生清廉,被譽為“晚清第一清官”,和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等人並稱“晚清八大名臣”,是著名的軍事家、書法家。
莊有恭
莊有恭,字容可,號滋圃,清代廣東番禺人。乾隆四年(1739年)已未科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侍讀學士、中丞、光祿寺卿、兵部右侍郎、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太子少保,江蘇、浙江、湖北和福建巡撫等職。莊有恭一生以“勤政愛民,清廉自勵”作為為官之道,深受百姓讚許。
鄧世昌
鄧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原籍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廣州市海珠區),清末海軍傑出愛國將領、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諡壯節公,追封為太子少保銜。
陳澧
張維屏
張維屏,字子樹,號南山,又號松心子,廣東番禺人(今廣州),愛國詩人。張維屏一生歷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先後在湖北、江西擔任州縣地方官。他勤政愛民、為官清廉,贏得了“盡心民事,深洽輿情”之美譽。
[131]
許應鑅
許應鑅,原名應麟,字昌言,號星台,清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舉人,咸豐三年(1853年)進士。歷任廣饒九南兵備道兼九江關監督、江蘇按察使、江蘇布政使、浙江巡撫等職。許應鑅一生“清介自持”,清正廉明,在任江蘇按察使期間平反百餘件冤案,被老百姓譽為“許青天”。
詹天佑
詹天佑,廣東南海人。1872年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學班,1878年考入美國耶魯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和鐵路專業。1881年回國,1888年在當時的中國鐵路公司任工程師。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修建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1909年建成通車。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
[134]
梁誠
梁誠,廣州人,第四批留美幼童之一,留學歸國後先後任中國駐美國、秘魯、西班牙、古巴、墨西哥、德國公使。梁誠知悉美國超額索取庚子賠款,通過多方交涉,最終收回近一半庚子賠款,這筆款項支持了逾千名學生赴美留學。梁誠設立的遊美肄業館,後改稱“清華學堂”,即清華大學前身,他也因此被稱為“清華之父”。
梁鼎芬
居巢
居巢,字梅生,號梅巢,廣東番禺人,有多方面的文化修養,能詩詞、書法,長於國畫,工花草、草蟲,還善山水、人物,突破起前人而成為一代畫家,是嶺南派的先驅,高劍父兄弟、陳樹人等皆出其門下。
[132]
居廉
居廉,廣東省番禺縣隔山鄉(今屬廣州市海珠區)人,字士剛,號古泉、隔山樵子、羅湖散人。居廉是中國近代嶺南地區著名的國畫畫家,善畫花鳥、草蟲及人物,尤以寫生見長。和其從兄居巢並稱“二居”。
[133]
洪秀全
洪秀全,廣東花縣人,客家人,清末農民起義領袖。
[137]
徐紹楨
徐紹楨,廣東番禺人。1894年中舉,後出任廣西布政使幕僚。1900年起曾任道員、總兵、新軍第九鎮統制、江北提督等職。辛亥革命時被舉為江浙聯軍總司令。清帝退位後改任南京衞戍總督。1917年擁護孫中山護法,出任廣州軍政府衞戍總司令。1921年任廣州政府參軍長。1923年2月任廣東省省長,後調任內政部長。
葉恭綽
葉恭綽,廣東番禺人。清末舉人,京師大學堂化學館畢業,留學日本。1912年後任交通部總長,兼理交通銀行、交通大學。1920年,任交通大學校長。1923年應孫中山召,任廣東軍政府財政部長。建國後,歷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常委,中央文史館館長,全國政協常委,北京中國畫院院長。
[141]
胡漢民
胡漢民,原名衍鴻,字展堂,廣東番禺人。國民黨元老和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1901年中舉人。1902年赴日本留學,1905年9月加入同盟會,任《民報》主編,從此成為孫中山主要助手之一。曾先後在南京臨時政府、中華革命黨、廣東非常大總統府及國民黨政府中擔任要職。
[135]
朱執信
朱執信,中國民主革命家。1885年10月生於廣東番禺(今廣州)。在東京,朱執信結識了孫中山和許多留學革命青年。1905年7月,加入中國革命同盟會,從此,年僅20歲的朱執信跟隨孫中山,“以身許國”,在宣傳革命理論、領導武裝鬥爭這兩條戰線上展開了頑強的鬥爭。
[136]
許崇智
許崇智,廣東番禺人。1906年加入同盟會。1914年參加中華革命黨,任軍務部長。1915年回國,任中華革命軍東北軍參謀長。袁歿後,經上海南下廣州,參加護法運動。1918年2月任援閩粵軍第二支隊司令。1921年參加援桂戰爭和北伐。陳炯明叛變後,奉命回廣州重建軍政府。1924年春,任建國粵軍總司令。
高劍父
高劍父,廣東番禺人。1906年赴日本留學,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參加黃花崗起義,1914年流亡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參護法運動,支持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孫中山逝世後,全力倡導新國畫運動,1924年在廣州創辦春睡畫院。曾任中山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教授。與高奇峯、陳樹人創建嶺南畫派,並稱“嶺南三傑”。
高奇峯
高奇峯,廣東番禺人,劍父五弟。自幼隨劍父學居亷國畫。1907年到日本深造,並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在上海主持審美書館。與劍父、樹人一起,成為嶺南派創始人之一。1925年執教於嶺南大學。1933年代表我國籌備在德國舉行的中國藝術展覽,途中病逝於上海,年僅44歲。
[142]
陳樹人
陳樹人,廣州番禺人,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著名的政治活動家。陳早年師從居廉學畫。1905年加入同盟會,留學日本京都美術學院。後參加國民黨改組工作,曾接任孫中山首任的華僑局局長職務。1947年定居廣州,專心畫藝。
[143]
張竹君
張竹君,清末民初廣東番禺(今廣州)人,出生於廣州西關官宦之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西醫,開國內女界創辦醫院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後,在上海發起成立中國赤十字會,任會長,赴前線救治傷員,被稱為“中國第一個南丁格爾”。
[144-146]
伍觀淇
伍觀淇,字庸伯,廣東番禺縣南浦村(今廣州市白雲區神山鎮南浦鄉)人。抗戰期間,曾任第七戰區第四挺進縱隊司令,伍觀淇游擊隊頑強的抵抗,戰鬥持續了11天,此為廣東抗戰史上光榮的一頁——江高阻擊戰。
[155-156]
楊新倫
楊新倫(1898—1990),字克定,號振玉琴齋主人,廣東番禺鴉湖鄉人(今白雲區人和鎮鴉湖村人),廣東古琴研究會創會會長,原廣州精武體育會名譽會長,著名古琴家、武術家,嶺南琴派一代宗師。
[157]
吳大猷
吳大猷(1907年9月29日—2000年),出生於廣東番禺(廣州),中國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原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曾就讀南開中學。楊振寧、李政道是他的學生。被譽為中國物理學之父。
[138]
何炳林
何炳林(1918-2007年),廣東番禺沙灣人。中共黨員,著名化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被譽為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
[139]
馬萬祺
馬萬祺,1919年10月生,廣東廣州人,傑出的社會活動家,著名的愛國人士,澳門工商界知名人士,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九、十、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文學基金會會長,澳門中華總商會永遠會長,澳門大華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151-152]
何賢
何賢(1908―1983年),廣東番禺人,澳門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之父。1941年遷居澳門,次年到大豐銀號任司理,被澳葡政府委為“華人代表”。1947年被舉為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1950年連任理事長直到去世。曾任全國人大代表,多次受到毛澤東、劉少奇 、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接見。
[149-150]
李霞卿
李霞卿,生於1912年,廣東番禺人,民國著名影星、女飛行員。
[147-148]
廣州城市榮譽
編輯全國文明城市
[58]
| 中國衞生城市 | ||
中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 國際可持續交通獎 | ||
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城市 | 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範城市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 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三位
[59]
|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第三位(國家重要中心)
[9]
| |||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187]
| |||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 | |||
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
[107]
| |||
超大城市(按城區人口數排序)
[194]
| |||
“2021城市數字化轉型百強榜”第4位
[211]
| |||
廣州廣州之最
編輯廣州對外交流
編輯廣州領事機構
外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一覽表
序列 | 國名/設館日期 | 總領事姓名 | 領區 |
---|---|---|---|
1 | 美國 1979.08.31 | Lisa K. Heller | 粵桂閩瓊 |
2 | 日本 1980.03.01 | Kamei Keiji | 粵桂閩瓊 |
3 | 泰國 1989.02.12 | 暫無 | 粵瓊 |
4 | 波蘭 1989.07.22 | Adam Bralczyk | 粵桂瓊 |
5 | 澳大利亞 1992.12.09 | Michael Edwin Sadleir | 粵桂閩瓊湘 |
6 | 越南 1993.01.18 | Vu Viet Anh | 粵 |
7 | 馬來西亞 1993.10.24 | Beh Ching Chye | 粵閩瓊贛湘 |
8 | 德國 1995.11.07 | Jan Rudolph | 粵桂閩瓊 |
9 | 英國 1997.01.14 | Joanne Hawley | 粵桂湘閩瓊贛 |
10 | 法國 1997.04.24 | Sylvain Mathias Christian Fourriere | 粵桂閩瓊 |
11 | 菲律賓 1997.05.23 | Marshall Louis M.Alferez | 粵桂湘瓊 |
12 | 荷蘭 1997.09.15 | Michiel Pieter Jan Bierkens | 粵桂閩瓊 |
13 | 加拿大 1997.11.20 | Philippe Rheault | 粵桂閩瓊湘贛 |
14 | 柬埔寨 1998.07.01 | Phin Vicheawadhana | 粵閩 |
15 | 丹麥 1998.09.23 | Anja Villefrance | 粵桂閩瓊黔滇 |
16 | 意大利 1998.11.04 | Lucia Pasqualini | 粵桂閩瓊湘贛 |
17 | 韓國 2001.08.28 | Han Jae Heuk | 粵桂閩瓊 |
18 | 印度尼西亞 2002.12.12 | 暫無 | 粵桂閩瓊 |
19 | 瑞士 2005.10.10 | Jean Philippe Praz | 粵桂閩瓊湘贛 |
20 | 比利時 2005.12.20 | Luc Ferdy G.Truyens | 粵閩瓊滇桂 |
21 | 新加坡 2006.04.13 | Loh Tuck Keat | 粵瓊湘桂滇黔 |
22 | 古巴 2006.11.08 | Denisse Llamos Infante | 粵桂瓊 |
23 | 俄羅斯 2007.04.05 | Chernousov Alexandr | 粵閩瓊滇贛桂 |
24 | 新西蘭 2007.04.26 | Rebekah Joy Mawson | 粵桂湘閩瓊 |
25 | 希臘 2007.05.15 | Martinos Mandalidis | 粵閩湘桂瓊黔滇 |
26 | 印度 2007.10.18 | Shambhulingappa Hakki | 粵閩湘瓊滇川桂 |
27 | 奧地利 2007.11.25 | Birgitt Murr | 粵瓊湘桂 |
28 | 挪威 2008.02.18 | Araldsen Hege | 粵閩瓊桂 |
29 | 科威特 2008.02.21 | Khalifa M KH H ALKhorafi | 粵閩瓊桂 |
30 | 墨西哥 2008.04.25 | Carlos Ignacio Giralt Cabrales | 粵瓊閩湘贛桂 |
31 | 巴基斯坦 2008.06.27 | Diyar Khan | 粵閩湘瓊桂 |
32 | 以色列 2009.03.22 | Peleg Pablo Lewi | 粵閩瓊桂 |
33 | 西班牙 2009.06.14 | Eduardo Aznar Campos | 粵閩湘桂瓊 |
34 | 阿根廷 2009.07.21 | Rafael Enrique Gonzalez Aleman | 粵閩瓊桂 |
35 | 厄瓜多爾 2009.09.08 | Edwin Asdrubal Martinez Bedon | 粵閩贛湘桂瓊 |
36 | 巴西 2010.04.15 | Frederico Salomao Duque Estrada Meyer | 粵瓊桂閩湘黔滇 |
37 | 智利 2010.12.29 | Rodolfo Alberto Montecinos Mac-Adoo | 粵瓊桂閩 |
38 | 馬裏 2011.07.18 | 暫無 | 粵閩瓊桂 |
39 | 烏干達 2011.08.15 | 暫無 | 粵閩瓊桂 |
40 | 伊朗 2011.12.23 | Hosseinali Darvishi Motevalli | 粵閩湘桂 |
41 | 土耳其 2012.01.12 | Mehmet Kurtulus Aykan | 粵閩瓊桂 |
42 | 斯里蘭卡 2012.03.27 | Tapaswarage Priyangika Dharmasena | 粵閩瓊桂贛 |
43 | 烏克蘭 2012.05.30 | Dmytro Kamkov | 粵黔瓊湘桂 |
44 | 老撾 2013.09.23 | Vanhpheng Saisomphou | 粵瓊贛閩 |
45 | 秘魯 2013.10.02 | Ruben Espinoza Raymondi | 粵桂黔瓊滇湘 |
46 | 吉爾吉斯斯坦 2014.04.08 | Ergeshov Khomeni | 粵閩贛湘瓊桂 |
47 | 尼日利亞 2014.07.09 | Ahmed Shettima | 粵桂瓊 |
48 | 科特迪瓦 2014.07.12 | Kouame Konan | 粵閩瓊贛桂 |
49 | 剛果(布) 2014.08.15 | Ebolo Emmanuel | 粵瓊閩桂 |
50 | 哥倫比亞 2014.12.12 | Hernan Vargas Martin | 粵桂黔滇瓊 |
51 | 安哥拉 2015.11.06 | Judite Albino Da Costa | 粵閩瓊桂 |
52 | 卡塔爾 2015.11.10 | Ghanem Mohamed Th. A. Al-Maadeed | 粵桂閩瓊 |
53 | 阿聯酋 2016.06.15 | Rahma Abdulrahman Alshamsi | 粵桂瓊 |
54 | 贊比亞 2016.06.28 | 暫無 | 粵閩瓊桂 |
55 | 沙特阿拉伯 2017.01.01 | Abdullah Zafer H.Bin Abiyah | 粵閩桂瓊 |
56 | 塞內加爾 2017.03.06 | Adama Dieye | 粵閩桂瓊 |
57 | 尼泊爾2017.04.25 | Harisharan Pudasaini | 粵桂閩瓊 |
58 | 蘇丹2017.05.15 | 暫無 | 粵贛閩湘黔滇浙桂 |
59 | 葡萄牙2017.07.17 | Ana Paula Ferreira de Meneses Cordeiro | 粵湘瓊閩桂 |
60 | 白俄羅斯2017.12.29 | Andrei Popov | 粵湘瓊黔桂 |
61 | 烏拉圭2018.03.26 | Fernando Martin Abal Baru | 粵閩黔瓊桂湘 |
62 | 委內瑞拉2018.10.26 | Chery Jabour | 粵閩湘贛瓊桂 |
63 | 加納2019.03.04 | Peter Manu Owusu | 粵閩瓊桂 |
64 | 巴拿馬2019.04.01 | Yamileth Ye Li | 粵閩瓊黔湘桂 |
65 | 烏茲別克斯坦2020.10.27 | 暫無 | 粵閩湘瓊桂 |
66 | 匈牙利2021.12.01 | Peter Varfi | 粵贛閩瓊 |
廣州友好城市
城市 | 國家 | 城市 | 國家 |
---|---|---|---|
阿聯酋 | |||
印尼 |
廣州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1月24日,廣州共有國際友好合作交流城市34個。
城市 | 國家 | 城市 | 國家 |
---|---|---|---|
吉爾吉斯 | |||
剛果(金) | |||
馬爾都 | |||
-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關於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2016年02月19日[引用日期2019-06-30]
- 2. 2019年廣州市人口規模及分佈情況 .廣州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3-16]
- 3. 廣州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統計信息網.2019-04-06[引用日期2019-06-30]
- 4. 國務院關於印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7-04-28]
- 5. 國務院關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8-02-24]
- 6.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9-02-19]
- 7. 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將成史上規模最大的財富論壇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10-22]
- 8. 聯合國報告:廣州居中國城市人類發展指數第一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02-24]
- 9. 國家中心城市完整榜單首度出爐 .華夏時報[引用日期2018-11-09]
- 10. 2017年廣州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00家居全國第二 .羊城晚報金羊網[引用日期2018-02-24]
- 11. 《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19)》在京發佈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12-15]
- 12. 區政府辦公室 .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0-05]
- 13. 黃埔蘿崗合二為一 增城從化撤市改區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14-02-14]
- 14. 2019年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廣州市人民政府.2020-03-27[引用日期2020-04-10]
- 15. 打好高校牌對廣州至關重要 .新浪[引用日期2018-06-07]
- 16. 廣州與中科院大學共建廣州學院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06-07]
- 17. 廣州小學生共有96.85萬人 總量和增量領先北京上海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0-30]
- 18. 廣東高等教育“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建設名單出爐 41所高校、147個學科入選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2018-11-14[引用日期2020-07-29]
- 19. 《廣州藍皮書:廣州創新型城市發展報告(2017)》發佈 .南方網[引用日期2017-07-07]
- 20. 5G試點城市最新名單!今年5G將在這些城市落地 .鳳凰科技[引用日期2018-05-04]
- 21. 12城 “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開通運行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6-05]
- 22. 5G商用正式啓動 50城入選首批開通城市名單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19-10-31]
- 23. 廣州新增一家國家級三甲醫院 .新浪[引用日期2014-10-20]
- 24. 政策法規 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於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國家醫療保障局[引用日期2020-12-21]
- 25. 教育部同意建設27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 .澎湃網[引用日期2018-12-04]
- 26.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宣告正式投入使用 .新浪[引用日期2018-07-21]
- 27. 廣州港有望躋身世界港口前三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07-08]
- 28. 增城有軌電車試驗段線路項目建議書通過審查 .廣州有軌電車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4-05-01]
- 29. 南方日報: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示範段提前開通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09-16]
- 30. 匯聚四地鐵 西塱站大升級 .廣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9-16]
- 31. “解圍”啦!廣州地鐵八號線北延段11月26日開通運營 .新華網
- 32. 世界上第一條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廣州APM線開通 .中華鐵道網.2010-11-09
- 33. 廣州今年開工11條地鐵線 .新浪[引用日期2014-06-06]
- 34. 廣州地鐵19號線何時開通? .騰訊[引用日期2019-05-21]
- 35. 南園詩社遺址 . 廣州市政協門户網站 [引用日期2018-07-07]
- 36. 明代嶺南文人結社,番禺順德最為興盛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7-03]
- 37. 詩叢中的廣州:文化地理也是文學家的地理 .新浪[引用日期2018-07-03]
- 38. 廣東“文豪”哪兒最多?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7-03]
- 39. 嶺南詩歌:中國古典詩苑中的亮麗風景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8-07-02]
- 40. 廣州地區的客家方言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8-11-11]
- 41. 花都概況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政府.2018-06-13[引用日期2020-03-14]
- 42. 從化概況 .從化文史網.2016-01-28[引用日期2020-03-14]
- 43. 客家山歌 白雲新唱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14]
- 44. 《白雲區志》:人口-人口結構-方言人口情況(第106-107頁) .廣東省情網.2010-05-24[引用日期2022-05-28]
- 45. 《增城市志(1994-2005)下冊》卷三十三語言風俗——第一章語言使用情況 .廣東省情網[引用日期2022-05-28]
- 46. 嶺南古琴藝術 .廣東文化網[引用日期2018-07-07]
- 47.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説廣東音樂 .廣東文化網[引用日期2018-06-26]
- 48. 廣東音樂館在沙灣開門迎客 .新浪[引用日期2018-06-30]
- 49. 一展看盡清代以來廣東工藝精品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6-28]
- 50. 廣彩 .廣東文化網[引用日期2018-06-28]
- 51. 廣州工藝品 .騰訊[引用日期2018-06-28]
- 52. 廣府文化的活化石 .廣東省情網[引用日期2018-06-24]
- 53. 西關大屋 .南方網[引用日期2018-06-28]
- 54. 18世紀廣州園林:外國人以進園參觀作為寵遇? .網易[引用日期2018-07-01]
- 55. 廣州原東山區新河浦、華僑新村、農林上路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批准實施 .廣東省建設信息網.2006-07-20
- 56. A級景區名錄 .廣州市旅遊局[引用日期2014-04-29]
- 57. 廣 州 地 區 星 級 飯 店 名 錄 (216家 ) 2014年3月 .廣州市旅遊局[引用日期2014-04-30]
- 58. 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中國文明網[引用日期2017-11-14]
- 59.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在上海發佈 .中國日報網[引用日期2018-03-25]
- 60. 世界城市排名權威發佈:北京首進四強深圳成世界一線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11-14]
- 61. 北上廣深之後,誰是“中國第五城”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18-11-09]
- 62. 國家衞生城市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04-19]
- 63. 2018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中國9個城市進入TOP50(榜單) .佛山在線[引用日期2018-10-19]
- 64. 百城法治政府評估深圳排名第一,蘇州為前十唯一地級市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1-09]
- 65. 中國10座城市入選自然指數全球科研城市50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11-09]
- 66. “201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結果發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11-26]
- 67. 2018年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北上深廣領跑 天津居第六位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11-13]
- 68. 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北上深廣領銜,成都重慶西安進十強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2-13]
- 69. 北廣深等12個城市被授予“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中國政府網 [引用日期2018-12-13]
- 70.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18》發佈 北京科創發展水平居首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8-12-08]
- 71. 福布斯中國公佈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蘇州超越上海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9]
- 72. 2018年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出爐:京滬深居前三位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12-10]
- 73. 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公佈:北上廣深蘇杭領先,成渝進前十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2-17]
- 74. 2016-2018創建週期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名單 .中醫藥網[引用日期2019-06-28]
- 75.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出爐:深圳上海東莞排名前三 .新浪[引用日期2019-08-09]
- 76.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潛力城市20強榜單公佈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8-10]
- 77. 關於表彰關注森林活動20週年突出貢獻單位和個人的決定 .中國綠色時報[引用日期2019-08-15]
- 78. 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佈 北京有5區入選 .新京報網[引用日期2019-08-16]
- 79.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佈:北上廣深穩居“一線” .網易新聞 [引用日期2019-09-25]
- 80. 全球城市競爭力榜單發佈:中國20城入圍經濟百強,深圳領跑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9-11-13]
- 81. 《2019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在京發佈 北京深圳三亞位列前三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11-18]
- 82. 唐山又進全國百強!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榜單揭曉 .環渤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25]
- 83. 又是成都!蟬聯“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單榜首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19-11-25]
- 84. 北京等十個城市獲新時代中國繁榮城市榮譽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2-06]
- 85. 2019中國城市創意指數發佈,北上深港廣杭穩居前六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12-08]
- 86. 2019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發佈,看看你的家鄉是否入圍? .鳳凰網 [引用日期2019-12-09]
- 87. 2019“年度影響力人物”榜單在北京揭曉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2-18]
- 88. 中國“數字一線城市”排名出爐:杭州第一 鄭州第六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19-12-18]
- 89. 最新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發佈!你的家鄉排名第幾?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1-05]
- 90.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揭曉 .全球城市實驗室(Global City Lab)[引用日期2020-01-09]
- 91. 工信部公佈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名單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20-01-23]
- 92. 全國普法辦關於通報表揚"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安徽普法網[引用日期2020-02-22]
- 93.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北京市等14個城市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驗收結果的通知 .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20-03-16]
- 94.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 北京綜合排名第一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0-06-18]
- 95. 全國愛衞會關於2019年國家衞生城市(區)和國家衞生鄉鎮(縣城)複審結果的通報 .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引用日期2020-08-13]
- 96. 遼寧六市上榜2019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0-08-18]
- 97. 廣東省17市(縣)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 .羊城晚報-百家號[引用日期2020-10-20]
- 98. 讀城識幸福——“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在杭州發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1-20]
- 99. 宜居委發佈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人民政協網[引用日期2020-11-30]
- 100.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於公佈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12-30]
- 101.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1-01-05]
- 102.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命名第十批(2020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的公告 .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1-16]
- 103.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表彰全國無障礙環境市縣村鎮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引用日期2021-02-27]
- 104. 瀾湄旅遊城市合作聯盟名單出爐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2-30]
- 105. 工信部年度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名單 廈門市榜上有名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3-31]
- 106. 全國多地確認為婚俗改革實驗區,有你家鄉沒?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4-11]
- 107. 民政部關於同意將河北省河間市等單位確認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的批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民政部[引用日期2021-04-11]
- 108. 國務院關於印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4-17]
- 109. 關於印發支持南沙科學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4-17]
- 110.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21-04-17]
- 111. 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1-04-17]
- 112. 廣州 .中國中央電視台[引用日期2021-04-17]
- 113. 廣州入選“世界遊客最嚮往的中國城市”榜單前三名 .新浪科技.2021-04-24[引用日期2021-04-25]
- 114. 無錫入選“雙智”協同發展首批示範城市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5-08]
- 115. 廣州“河南”源自東漢大學者楊孚 .廣州市政協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5-08]
- 116. 南宋“菊坡學派” 培育嶺南歷史上第一位探花 .中工網[引用日期2021-05-08]
- 117. 南宋李昴英:廉直敢言蔑強御 .東方網[引用日期2021-05-08]
- 118. 廉潤南粵|崔與之:盛德清風,晚節飄香 .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5-08]
- 119. 南宋陳大震:剛直守禮家風傳 .廣州日報大洋網[引用日期2021-05-08]
- 120. 黃埔有故事丨他給廣州留下一處梅林一座書院,故事還在繼續 .中共廣州市黃埔區委員會宣傳部[引用日期2021-05-08]
- 121. 塵封400多年《湛若水全集》編校出版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5-08]
- 122. 湛若水隨處體認天理 .廣州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5-08]
- 123. 冷麪寒鐵清風勁——(明)周新 .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5-08]
- 124. 陳子壯(1596—1647) .南方網[引用日期2021-05-08]
- 125. 陳子壯 .廣州市政協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5-08]
- 126. 黎遂球 .博雅人物網[引用日期2021-05-08]
- 127. 豪賢路:東濠旁的琴絃 .廣州市政協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5-08]
- 128. (屈大均) 用無悔刻永世忠誠的碑 .廣州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5-08]
- 129. 陳受頤:被遺忘的北大歷史系主任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5-09]
- 130. 陳澧:晚清亂世中開創東塾學派 .騰訊[引用日期2021-05-09]
- 131. 張維屏 “盡心民事”的愛國詩人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5-09]
- 132. 居巢 .廣東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5-09]
- 133. 居廉藝術簡歷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5-09]
- 134. “鐵路之父”詹天佑西關萌發科技夢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1-05-09]
- 135. 胡漢民 書生革命家的1911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1-05-09]
- 136. 獻身革命的朱執信 .人 民 網[引用日期2021-05-09]
- 137. 神經質男如何變天王:洪秀全的出名之路 .新浪[引用日期2021-05-09]
- 138. 吳大猷:中國物理學之父 .中國台灣網[引用日期2021-05-09]
- 139. 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 何炳林 .廣州市政協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5-09]
- 140. 清遠與廣府文化的淵源初探 .海外網[引用日期2021-05-09]
- 141. 葉恭綽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05-09]
- 142. 高奇峯 .廣東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5-09]
- 143. 陳樹人 .廣東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5-09]
- 144. 張竹君:救國醫人的巾幗豪傑 .新浪[引用日期2021-05-09]
- 145. 同盟會員張竹君:中國第一個女西醫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5-09]
- 146. [奇女篇·梁毅文 張竹君]懸壺濟世,彰顯女性張揚個性 .廣州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5-09]
- 147. 我國最早女飛行員驚豔震撼照 .中安在線[引用日期2021-05-09]
- 148. 民國名伶李霞卿身世之謎:從影星到女飛行員 .新浪[引用日期2021-05-09]
- 149. 何賢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05-09]
- 150. 何賢 .博雅人物網[引用日期2021-05-09]
- 151. 馬萬祺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5-09]
- 152. 著名的愛國人士 第八、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馬萬祺先生逝世 .人 民 網[引用日期2021-05-09]
- 153. 黃衷 .國學夢[引用日期2021-05-13]
- 154. 黃衷 .名人簡歷[引用日期2021-05-13]
- 155. 伍觀淇及其第七戰區第四挺進縱隊的二三事 .廣州市政協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5-13]
- 156. 伍觀淇 .博雅人物網[引用日期2021-05-13]
- 157. 紀念楊新倫120週年誕辰公益活動在穗舉辦 .新浪[引用日期2021-05-13]
- 158. 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廣州常住人口突破1800萬! .百家號.2021-05-15[引用日期2021-06-25]
- 159. 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強名單公佈 昆明排全國第33位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5-17]
- 160. 廣州在校大學生人數全國第一,透露了什麼信息?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5-25]
- 161. 廣東廣州市增城區人口情況 .中國小康網[引用日期2021-05-25]
- 162. 廣州增城客家溯源 .城市旅遊網[引用日期2021-05-25]
- 163. 廣州入選“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6-01]
- 164. 2020年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廣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6-11]
- 165. 人口民族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6-23]
- 166. 教育部關於同意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本科)更名為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的函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7-04]
- 167. 廣州將5條高速地鐵 構建1小時通勤圈|廣州市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7-14]
- 168. 商務部等8單位關於公佈第一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城市和示範企業名單的通知 .商務部[引用日期2021-07-18]
- 169. 暑假去哪玩?廣州400個公園景區適宜親子游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7-18]
- 170. 學校簡介-廣州工商學院-招生辦 .廣州工商學院[引用日期2021-07-19]
- 171. 學校簡介-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引用日期2021-07-19]
- 172.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引用日期2021-07-19]
- 173. 廣州衞生職業技術學院歡迎您 .廣州衞生職業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21-07-19]
- 174. 全國高等學校名單 附件1-序號1953至203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7-19]
- 175. 學校簡介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21-07-19]
- 176. 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7-25]
- 177. 文物傳續羊城文脈 非遺煥發現代活力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7-26]
- 178. 廣州市增城區人民醫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8-05]
- 179. 醫院介紹-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引用日期2021-08-06]
- 180. 關於命名天津市等16個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的通報 .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8-12]
- 181. 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花落五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08-17[引用日期2021-08-18]
- 182. 高等學校 .廣東省教育廳[引用日期2021-08-18]
- 183. 2020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 .民政部[引用日期2021-08-29]
- 184. 廣州與愛沙尼亞馬爾都市結為國際友好合作交流城市 .人民網人民科技官方帳號[引用日期2021-09-04]
- 185. 廣州入選國家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9-09]
- 186. 關於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入選名單的公示 .安徽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9-09]
- 187.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市名列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1-09-15]
- 188.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港澳台僑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1-09-16]
- 189.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公佈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的通知 .國家能源局[引用日期2021-09-18]
- 190. 教育部關於實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9-19]
- 191. 廣州市與黑山蒂瓦特市結為國際友好合作交流城市 .廣州外事[引用日期2021-09-22]
- 192. 7座超大城市、14座特大城市!國家統計局公佈重要數據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1-09-23]
- 193. 正在公示!廣州入選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1-09-23]
- 194. 7座超大城市、14座特大城市!國家統計局公佈重要數據 .北京日報網[引用日期2021-09-23]
- 195. 全球排名前五科研城市出爐,北京穩居榜首 .百家號.2021-09-25[引用日期2021-09-25]
- 196. 8萬人一座圖書館,廣州公共圖書館達到1699個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1-09-27]
- 197. 最快地鐵來了!廣州18號線首通段明日14時通車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1-09-28]
- 198. 時速160公里!廣州地鐵十八號線首通段定於9月28日14點開通運營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9-28]
- 199. 中央網信辦等八部門聯合公佈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名單 .中央網信辦[引用日期2021-10-01]
- 200. 廣州市與烏克蘭赫爾松市結為國際友好合作交流城市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1-10-14]
- 201. 廣東10市躋身“2020中國外貿競爭力百強城市”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0-21]
- 202. 譚萍任廣州市副市長,免去黎明廣州市副市長職務 .羊城晚報[引用日期2021-11-03]
- 203. 第99個“國際朋友”!廣州市與巴基斯坦拉合爾市結為國際友好合作交流城市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1-11-20]
- 204. 我國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 打造制度創新高地 .中央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1-11-20]
- 205. 廣州市通過一批人事任命 .南方都市報[引用日期2021-11-25]
- 206. 廣州“百城計劃”達成!迎友城交往又一“里程碑”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1-11-25]
- 207. 陳向新已任廣州市委副書記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11-28]
- 208. 林克慶任廣州市委書記| .界面新聞 · 快訊[引用日期2021-12-03]
- 209. 郭永航任廣州市副市長、代市長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1-12-03]
- 210. 新增4所示範校,數量居全省第一!廣州獲評首批省級示範區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1-12-04]
- 211. 粵東西北僅兩家!茂名躋身2021城市數字化轉型百強榜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2-04]
- 212. 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成功舉辦啓航兩週年媒體體驗日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12-07]
- 213. 增城區婦幼保健院成功創建三級婦幼保健院 .增城區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12-07]
- 214.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公佈文化和旅遊市場 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地區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1-12-07]
- 215. 從化唯一三甲醫院將增5萬平方米門診樓 .《廣州日報》官方帳號[引用日期2021-12-07]
- 216. 這醫療配套太牛了!七所三甲大醫院……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2-08]
- 217. 廣州打造全國首個5G專網+E-BLOCK智慧園區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12-23]
- 218. 第一!全國首批“千兆城市” 四川佔4席 .紅星新聞[引用日期2021-12-25]
- 219. 第一!全國首批“千兆城市” 四川佔4席 .紅星新聞[引用日期2021-12-25]
- 220. 建工集團所屬嶺南健康公司水電醫院成功核定為三級綜合醫院 .廣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引用日期2021-12-28]
- 221.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高等教育“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廣東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1-07]
- 222. 昆明入選全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1-17]
- 223. 再次上榜科創城市“第一梯隊”!中國科技創新百強市,青島排名第九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1-22]
- 224. 2021年廣州GDP達28231.97億元 同比增8.1% .中國新聞網.2022-01-25[引用日期2022-01-25]
- 225. “十四五”期間首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公佈 .新華社客户端[引用日期2022-01-26]
- 226. 廣州市新一屆政協領導班子產生,李貽偉當選為主席 .南方[引用日期2022-01-26]
- 227. 2021年廣州經濟運行平穩、穩中蓄能 .廣州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26]
- 228. 郭永航當選廣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1-28]
- 229. 王衍詩當選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當選廣州市市長 .南方+[引用日期2022-01-28]
- 230. 2021年中國城市海外文旅影響力報告發布,重慶位列第五視頻播放量達五千萬次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2-09]
- 231.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名單發佈 新增7所高校--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2-21]
- 232. 廣州市常住人口數據出爐:一年增加7.03萬人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3-05]
- 233. 2023年底前,廣州力爭四成以上建成區面積達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3-12]
- 234. 2021年廣州市人口規模及分佈情況 .廣州市統計局網站[引用日期2022-03-23]
- 235. 正式官宣:地鐵22號線首通段3月31日首班車起開通 .廣州日報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3-30]
- 236.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佈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3-31]
- 237. 查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台[引用日期2022-04-01]
- 238. 廣州憑什麼獲得數字人民幣試點?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4-04]
- 239. 廣州推行節地生態葬三十四年,全市節地生態安葬率超八成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4-06]
- 240.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支採取地(市)建團模式組建的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廣東陸軍預備役步兵第一團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引用日期2022-04-06]
- 241.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長的城市高架路——人民路和六二三路高架路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42.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改革開放後全國第一個綜合性大型體育設施——廣州天河體育中心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43.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市組建全國第一個牛仔布紡織企業集團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44.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個針織品企業集團——廣州針織品企業集團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4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大的縣級體育場館——番禺縣英東體育場館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46.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市在全國首次舉辦大規模婦女運動會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47.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個採用招標方式成片改造的舊城區——廣州市東風街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48.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市成立全國第一家百萬創匯俱樂部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49.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首座“智能報刊朗讀亭”亮相羊城書展 未來將在廣州校園、圖書館等周邊地點集中投放 報刊亭裏誦經典 讀者追捧“打卡”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50.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市建成全國容量最大的城市人口基本信息數據庫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51.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部地方性成人教育法規——《廣州市職工教育管理條例》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52.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國內首條大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落子廣州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53.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勞動模範比率最高的小煤店——紅山煤店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54.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赴港演出場次最多的藝術團體——廣州雜技團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5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大的天然式鳥籠——白雲山鳴春谷鳥籠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56.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市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第一個全面實施住房制度改革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57.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市成立全國第一個市級社會科學基金會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58.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家非政府民調機構——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59.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技術設備最先進的水泥廠——珠江水泥廠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60.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個亞熱帶國家森林公園——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61.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首次民辦民評領導幹部活動——“廣州地區十大傑出公僕”評選活動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62.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條新式遊覽觀光索道——白雲山索道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63.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家心臟瓣膜生產企業——廣州太平洋生物醫學制品有限公司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64.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市啓用全國規模最大的110應急聯動中心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6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早與企業界合辦的文學期刊——《廣州文藝》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66.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早的商品住宅小區——東湖新村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67.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種被列入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的中成藥——華佗再造丸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68.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首家開發性花卉科研機構——廣州花卉研究中心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69.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家現代化啤酒企業——廣州珠江啤酒集團有限公司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70.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個加入世界遊樂組織的遊樂園——東方樂園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71.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家信息交易所——南方市場信息中心信息交易所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72.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世界最高大的北迴歸線標誌塔——從化北迴歸線標誌塔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73.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部地方性經濟合同管理法規——《廣州市經濟合同管理規定》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74.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首個在北京召開的城市社會發展戰略討論會——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討論會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7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所由女性創辦的民辦弱智學校——廣州至靈學校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76.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家由中國人自主經營管理的白金五星級酒店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77.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市在全國最早成立女廠長(經理)聯誼會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78.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大的易拉罐生產企業——廣州美特容器有限公司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79.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大的內陸型出入境口岸——廣九直通車站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80.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早取得外貿經營權的工業品貿易中心——廣州工業品貿易中心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81.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早集中辦理涉外政務的機構——廣州市外經貿事務總彙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82.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部反映個體經濟的電影——《雅馬哈魚檔》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83.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市在全國最早使用無線電傳呼機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84.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個實行經濟自立的醫藥研究所——廣州市醫藥工業研究所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8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支企業與體委合辦的運動隊——廣州白雲足球隊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86.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中國戲曲藝人首次個人演唱會——紅線女粵曲獨唱會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87.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進入“人工智能+機器人”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新時代 全國首創機器人審批商事登記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88.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一線城市首個“中國製造2025”試點方案在穗出爐 3年引進500高精尖項目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89.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地方政府首家金融風控中心在穗成立 “三大首創”打造廣州金融安全港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90.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大機器人展廣州開幕 支持本土機器人企業做大做強 助力中國“智”造提質增速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91.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個城市消費者組織——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92.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載客無人機7月迪拜投入運營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93.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家民辦股份制醫院——廣州益壽醫院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94.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發行量最大的醫學科普刊物——《家庭醫生》雜誌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9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我國最大半潛船“新光華”號在南沙命名交付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96.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南沙全國首創海關證照郵政速遞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97.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中國第一展”影響力全球業界第一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98.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亞洲最大耙吸式挖泥船建成投產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299.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辦集體婚禮開全國先河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00.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國家知識產權綜改 廣州開發區首破題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01.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地鐵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户廣州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02.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大內貿車滾裝船南沙首航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03.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國內首款伴隨式税務機器人廣州“上崗”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04. 商務部首次評估結果出爐:廣州跨境電商綜試區位列全國第一檔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4-08]
- 30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國內首家會展經濟創業孵化器落地廣州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06.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南沙造出全國首艘全國產深海潛水器母船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07.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南沙誕生全球首款石墨烯電子紙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08.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南沙自貿區建成進出口商品全球質量溯源體系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09.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南沙打造國內最大汽車滾裝碼頭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10.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個獲國際金獎的園林——中國園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11.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南沙自貿區法院“開張”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12.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建成珠三角首個大型純電動公交車充電站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13.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華南首家航空俱樂部落户南沙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14.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座四層雙環互通式立交橋——區莊立交橋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1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新中國第一部地方年鑑——《廣州經濟年鑑》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16.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大的自升式海上鑽井平台——“華海一號”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17.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首例智能機器人服務廣州南站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18.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早的家務勞動服務公司——荔灣區家務勞動服務公司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19.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最大的地下商場——南方大廈地下商場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20.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中國首個英國金融培訓中心落户天河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21.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家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建造的五星級賓館——白天鵝賓館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22.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全國第一家報道和研究婚姻家庭問題的綜合性月刊——《家庭》雜誌 .廣州市情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323. 北上廣深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出爐!上海破萬億領跑,北京增速最快 .財經網[引用日期2022-04-28]
- 324. 關於發佈“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2-05-01]
- 325. 張勇已任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副廳長 .微信[引用日期2022-05-11]
- 326. 杭州常住人口突破1200萬人 去年增量居長三角首位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5-24]
- 327. 躋身專科醫院“國家隊”!廣東首家三級甲等皮膚病醫院揭牌 .中國青年報社[引用日期2022-05-24]
- 328. 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中國青年報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6-02]
- 329. 《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印發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6-08]
- 330. 廣東發佈“2021年醫改十大創新典型”!這些地市入選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6-10]
- 331. 交通運輸部關於保留北京市等14個城市“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稱號的通報 .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22-06-13]
- 332. 2022中國帆船城市超級聯賽在衢江啓航-新華網體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6-25]
- 333. 廣州市A級景區名錄-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7-05]
- 334. 廣東博物館達367家 文創產品不斷豐富--文旅·體育--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7-07]
- 335. 地理位置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引用日期2022-07-09]
- 336. 歷史文化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引用日期2022-07-09]
- 337.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開展 2022年城市體檢工作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22-07-13
- 338. 廣州有效註冊商標突破200萬件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7-17]
- 339.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公佈廣州市歷史建築名單的通知 -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7-18]
- 340. 廣州擬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7-22]
- 341. 2022福布斯 中國·消費活力城市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22-07-26]
- 342. 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項目開通運營,廣佛全域同城化邁上新台階 .南方網[引用日期2022-07-27]
- 343. 【廣州等#5城市試點特定養老儲蓄...@廣州日報的動態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7-30]
- 344. 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8-01]
- 345. 全省示範!佛山4個項目(地區)上榜! .澎湃[引用日期2022-08-06]
- 346. 廣州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8-11]
- 347. 廣州824.95萬人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8-22]
- 348. 廣州積極打造特色鮮明的志願服務品牌項目 -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8-30]
- 349. 外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一覽表 .廣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引用日期2022-09-03]
- 350. 廣州市軌道交通新線建設概況及進展 .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2-09-06]
- 351. 芳村至白雲機場城際項目正式動工!未來廣州市中心與機場30分鐘互達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9-06]
- 352. 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鐵路正式開工 .南方+[引用日期2022-09-06]
- 353. 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舉行 -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廣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9-07]
- 354. 廣州累計加裝電梯10759台 -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9-07]
- 355. 廣州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朋友圈”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9-15]
- 356. 廣州入選!2022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首批城市公示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9-21]
- 357. 江蘇南通入選全國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 .人民資訊.2022-10-12[引用日期2022-10-12]
- 358. 自然地理 .廣州市人民政府.2022-06-06[引用日期2022-11-01]
- 359. 廣州城市簡介 .浙江大學[引用日期2022-11-02]
- 360. 港澳台僑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11-02]
- 361. 廣州獲“2022世界智慧城市大會·中國區出行大獎”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11-22]
- 362.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國家税務總局辦公廳關於公佈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22-11-26
- 363. 廣州成為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11-26]
- 364. 排名第11!武漢自然科學科研實力躋身全球前排 .九派新聞.2022-11-30[引用日期2022-11-30]
- 365. 廣州在全球科研城市榜上躍居第十名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11-30]
- 366. 廣州:“千館之城”邁向“智慧圖書館之城”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2022-09-0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