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州醫學院基礎學院

鎖定
廣州醫學院基礎學院的前身是基礎醫學部,成立於1958年,2004年7月更名為基礎學院。基礎學院負責管理負責生物技術系、生物醫學工程系及藥學系,下設15個教研室和3個實驗中心。
中文名
廣州醫學院基礎學院
類    型
醫學
主要院系
臨牀醫學
前    身
基礎醫學部

廣州醫學院基礎學院學校介紹

承擔全校臨牀醫學、醫學檢驗學、醫學影像等各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公共課、公共基礎課及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工作。

廣州醫學院基礎學院師資力量

基礎學院共有在編教職工191人,其中教師137人、教輔人員和工人47人。教師中,教授11人,副教授37人,講師57人,助教32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18人,博士學位30人,碩士學位71人。有省級“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2人,校級“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8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南粵優秀教師4人,廣州醫學院教學名師2人。

廣州醫學院基礎學院辦學理念

基礎學院明確教育教學改革目標,瞄準、緊跟國內一流醫學院校改革步伐,在教材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內容與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結合實際與時俱進,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以改革充實內涵、促進發展。採取評教、評學、評管等措施進行了教學質量監控,有效保障了教學過程的規範實施,提高了教學水平和質量。基礎學院目前有市級精品課程3門(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校級精品課程3門(機能實驗學、藥理學、人體解剖學)。
教師積極參與編寫出版教材、教學參考和實驗指導等,其中主編(含副主編)出版教材24部,參編出版教材37部;教師發表教學論文185篇;百餘人次獲得不同等級的教學獎勵和榮譽稱號: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獎12項,省、市級教育軟件獎7項,校級教育軟件獎7項;校級以上教改課題15項,其中省部級10項,市級5項,獲得省市級教學成果獎3項,校級教學成果獎7項。

廣州醫學院基礎學院榮譽稱號

在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方面,積極落實學校學科強校的發展戰略。基礎學院目前有省級重點扶持學科2個(藥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市重點學科2個(藥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碩士學位授予點5個(藥理學、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免疫學)。
基礎學院承擔國家863重大攻關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4項,市廳級科研項目32項,總科研經費達735萬元。2004年獲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2005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教育部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一項。獲發明專利授權一項。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論文年均150餘篇。

廣州醫學院基礎學院交通乘坐

周邊公交:(流花公園站)181 186 251 260 29 31 38 518 823 83 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