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

鎖定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於1997年經中共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組建的副局級事業單位,1998年8月13日至2008年掛牌成立,已有十年曆史。
中文名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
屬    性
副局級事業單位
成立時間
1998年8月13日
目    的
促進生產力發展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中心簡介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
十年來,中心按照國家科技部關於“生產力促進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定位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要求,主動參與廣州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科技服務,積極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已建設發展成為華南地區最具實力的綜合性科技服務機構之一。2008年6月,被評定為優秀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全國25個) [1]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構成

中心現有15個部(室),其中管理部門4個,業務部門11個。下屬有1個全資子公司(鑫川公司);另有4個合資公司,分別是廣州生力模型製造有限公司、廣州吉田科技有限公司、科達公司和軟件招標展示中心。中心現有員工12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01人(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60人),佔員工總數的81.5%,平均年齡40.5歲,專業結構合理,人才隊伍充滿活力。總資產8100多萬元,有研究試驗及辦公場地26527平方米,各類技術裝備台數500餘台。
2001年,中心就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中心是全國軟科學研究會和全國信息協會的團體會員,是廣東省科技廳認定的省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省級科技查新資質機構,是廣州市甲級信息諮詢服務機構。
中心作為科技中介機構,始終把為企業服務、為區域的科技創新服務、搭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橋樑和扭帶、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作為我們的重要使命,致力於為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業務範圍

一是面向企業
圍繞廣州地區創新體系建設和企業技術創新發展,提供從企業創立到發展壯大過程中所需的系列服務,包括:快速原型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市場調查、智能檢測、化工產品的研發與經營、企業諮詢、各類培訓、科技成果推廣、投融資等多方位服務。
二是圍繞經濟發展
為政府提供決策與信息諮詢服務,承擔因政府職能轉變而從行政管理中剝離出的社會公共職能。如:科技項目招標投標、科技評估、科技計劃項目受理、科技項目監理、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申報及監理、製造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廣州市科技信息網的運營和維護等。
此外,中心還承擔了廣州市民營科技型企業協會和廣州院士活動中心的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
10年來,中心主持或參與的國家、省、市各級各類研究課題達140 多項,近40項成果或論文獲得省、市政府和行業組織的獎勵。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榮譽

到 2008年6月止,中心共受理國家、省、市、區各類科技項目15000項,評估各類科技項目近10000項,先後承辦了近 80 項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的招投標工作;每年為廣州地區推薦“ 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近百項;中心承擔的製造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實施工作為廣州贏得了製造業信息化全國示範城市的稱號。中心每年為企業直接提供服務達 2600 多家次,服務的企業涉及製造業、電子信息、新材料、環保、生物醫藥、農業等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接受服務的企業在技術創新能力和經營業績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並在其各自的行業中產生了較好的示範效應。
2003 年6月18日,由中國工程院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組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諮詢活動中心成立,並將院士中心的辦公室設在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由我們負責承辦具體工作和提供服務保障。該院士諮詢活動中心依託中國工程院強大的技術力量,依靠廣州市活躍的經濟實力,為雙方的合作找準切入點,力爭成為雙方開展合作和交流的服務平台。中心的主要工作有6項。近年來,院士中心先後舉辦“院士沙龍”15期,組織“院士行”活動5次,舉辦院士科普講座19場。協助承辦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醫藥與衞生學部在廣州召開常委擴大會和“光榮獎”評獎活動。先後邀請了77名外地院士來穗開展重大工程決策諮詢、重大技術難題攻關和學術交流研討等活動。在每年春節、中秋兩大傳統節日期間,組織慰問、聯誼和休閒活動,使在穗的38名院士(含雙聘、外籍)都能感受到市領導對他們的重視和關懷。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願景

今後,中心將繼續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常委、市委朱小丹書記關於“堅持以服務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為重點、強化職能、完善平台、健全機制、優化服務,在創新型城市建設中再創佳績”的指示,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科技中介服務為發展方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機制創新為動力,充分發揮人才、智力、技術、信息資源的優勢,不斷調整和完善業務結構,重點發展科技項目管理、信息與諮詢、培訓、技術服務(以快速製造技術為主)及研發、中試、生產(以精細化工為主)等五類主導業務,增強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把中心建設成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好,在華南地區最具實力的綜合性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為加快廣州創新型城市建設做出新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