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

鎖定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成立於2005年9月30日,法院本部辦公區位於廣州市南沙區港前大道1號S3區。截至2014年11月,全院共有173人。在編幹警100%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佔37%,博士研究生佔1.8%。
2019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決定授予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全國優秀法院”稱號。
中文名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
區    位
廣州市南沙區
地    址
廣州市南沙區港前大道1號S3區
郵政編碼
511458
聯繫電話
020-39911247
成立時間
2005年09月30日
全院人數
173人
院長姓名
吳翔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法院簡介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成立於2005年9月30日,法院本部辦公區位於廣州市南沙區港前大道1號S3區。截至2014年11月,全院共有173人。在編幹警100%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佔37%,博士研究生佔1.8%。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機構設置

南沙法院現設有14個內設機構:政工辦公室、監察室(紀檢組與其合署辦公)、辦公室、調研科、刑事審判庭、少年審判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知識產權審判庭、執行局(下設執行一庭、執行二庭)、行政審判庭、審判監督庭、立案庭;1個行政直屬單位:司法警察大隊;4個派出法庭:南沙人民法庭、萬頃沙人民法庭、大崗人民法庭、東湧人民法庭;1個事業單位:機關服務中心。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法院建設

作為廣州市年輕的基層法院,南沙法院自2005年建院以來,隊伍從51人發展到173人,年收案數從一千餘件增長到九千件,全院幹警發揚艱苦創業、團結拼搏、鋭意進取的精神,着力維護公平正義,護航新區發展。 在聚焦南沙新區建設上,南沙法院作為廣東省第一家發佈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的基層法院,推進“三合一”審判機制,建立廣州市首個環境資源審判合議庭,打造法治新區高地。在全市率先選任港澳籍人民陪審員,建立涉港澳案件商會協調機制,助力粵港澳合作示範區建設。在審判權運行和審判管理的改革上,南沙法院在全省率先正式建立法官會商制度,健全審判委員會討論事項的先行過濾機制。深入推進並完善要素式審判與要素管理,建立專項法官工作機制,促進法官隊伍向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創建社區法官助理制度和司法協助聯絡制度,並將司法監督員納入審務督察主體。在上級的支持下,南沙法院在全市率先推行輕微刑事案件快速審理機制暨刑事速裁,充分發揮拘役等刑罰的教育矯治作用,提升審判效率。與此同時,南沙法院積極創新矛盾化解機制,推行社區法官一站式服務,完善網格化司法服務機制,開展“訂單式”司法服務。深化訴前聯調,完善訴中調解,建立人民陪審員庭前調解制度,深化資深法官專門調解工作室建設,其中家事案件調解工作室調解率高達91.84%。 在全院幹警的努力下,南沙法院先後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省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等榮譽稱號。南沙法院正乘着新區建設的步伐,揚帆起航,向着建設全國一流法院的目標奮力前行!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所獲榮譽

建院以來,南沙法院先後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等國家級榮譽稱號。受到省級以上表彰的先進集體4個,先進個人14人次;受到市級表彰的先進集體23個,先進個人69人次;受到區委、區政府表彰的先進集體55個,先進個人117人次。在2011年廣東省法院人民滿意度評查中,在全省128個基層法院中高居第七位。2012年,榮獲廣州市法院系統集體三等功,被廣東省法院授予“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的稱號,團支部亦獲評“2011-2012年度廣東省五四紅旗團支部”和“2012年度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2013年獲評“2013年度全市基層法院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4年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和“廣州市模範職工之家”稱號,並被確定為廣州市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2019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決定授予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全國優秀法院”稱號。 [1] 
2020年5月,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南沙人民法庭榮獲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 
2021年6月,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機關黨委獲”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3]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地理位置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