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

鎖定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濱江街道中海社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原為清末官辦廣東士敏土(水泥)廠 [1]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為意大利風格建築,保留兩幢具有“殖民地式”建築風格混合結構的三層樓房和“廣東士敏土廠”石門額 [9]  。孫中山先生許多重大決策,如反對南北軍閥的護法鬥爭、平息廣州商團叛亂、改組國民黨、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等,都是在大元帥府內作出的 [7] 
1996年11月,廣州大元帥府舊址被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
外文名
Former Seat of the Leader of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地理位置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濱江街道中海社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
所處時代
民國
佔地面積
為8020平方米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08:30-17:30(週一不開放)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歷史沿革

20世紀20年代廣東士敏土廠俯瞰圖 20世紀20年代廣東士敏土廠俯瞰圖
經過珠江水千百年來綿綿不斷的流淌沖刷,河南島北岸被江水沖積出一塊叫草芳園或草芳圍的灘塗(海珠區舊時被稱作河南),這裏自古以來鮮有發展,人跡稀少,只是偶有舶板停靠或拾貝採蛆的漁户停留。直至近代,河南島才逐漸被開發,草芳園一帶出現潮田。
20世紀初,這一片灘塗屬粵海關司庫周東昇所有。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岑春煊督粵期間,周東昇因營私舞弊被兩廣總督革職查辦,其家產被沒收,所經營的花縣(今花都區)飛鼠巖灰石礦及所置草芳園灘地都被充公。鑑於當時中國國內水泥市場被外國水泥佔據,廣東當局決定以周東昇的田產為址,以其飛鼠巖灰石礦為原料,由多方籌集資金,向洋行購買機器設備,另徵得周邊土地500畝,開辦廣東士敏土廠(士敏土即水泥)。
宣統元年(1909年),廣東士敏土廠全廠工程竣工,開始試機燒土,定商標為威鳳祥麟牌,商標經過多番更替,中華民國成立之初改為青天白日牌,後來又改為威鳳祥麟牌。
民國五年(1916年),士敏土廠到達鼎盛時期,此時產品質量最好,廣州西堤大新公司除地下一層以外其餘各層所用水泥皆為廣東士敏土廠出品 [3] 
民國六年(1917年),孫中山南下護法;同年9月10日,孫中山在非常國會(設在廣東諮議局舊址內)宣誓後,在廣東士敏土(水泥)廠就職中華民國護法軍政府大元帥,設元帥府。
民國七年(1918年)5月21日,孫中山因護法主張受阻而離開。
民國十二年(1923年)4月3日,孫中山在驅逐叛軍陳炯明後重返廣州,在此設陸海軍大元帥府。
民國十三年(1924年)11月13日,孫中山離粵進京。
孫中山逝世後,大元帥府舊址先後曾辦過國父紀念館和中山文化教育館西南分館 [1] 
1949年解放軍解放廣州後,該處先後成為部隊及廣東省相關部門的辦公用房。
1964年—1998年,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被廣東省農業機械供應公司作為辦公、住宿用房,並在保護範圍內興建三棟居民宿舍樓。
1981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首次出現提案,要求儘早維修座落廣州市河南的孫中山先生大元帥府舊址案。
1984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第六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中再次提出類似提案。
1992年,廣東省農業機械供應公司完成為恢復孫中山大元帥府而搬遷申請的立項報告,同年廣州市人民政府給予批覆。
1998年10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接收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搬遷保護範圍內首期60户居民,並開始籌建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1999年—2000年,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開始北樓及南樓的整修。
2001年7月,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南樓整修完畢,並舉行“百年帥府”復原陳列展覽,紀念館首次向外開放。
2001年12月,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北樓整修完畢,並舉行“孫中山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史料陳列展覽,實現第二期開放。
2002年,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完成舊址大門樓復原工程,並搬遷第二期保護範圍內70户居民。
2006年5月1日,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
2010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為迎接亞運會,拆除了元帥府周圍的危樓,新建了大元帥府廣場,並對元帥府紀念館進行了修整和維護。同年10月20日,大元帥府重新開放 [4]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整體佈局

大元帥府舊址佔地面積7965平方米,由南北兩座主體大樓、東、西廣場和門樓組成,兩座大樓為三層券拱的西式建築,混合結構,金字架灰塑瓦面,花崗石基,四壁水泥批蕩,門窗開闊,柱壁出線,上成拱形,雙線出光環飾,各層四面沿外牆走廊相通 [1] 
為了便於通風和採光,房間門窗都是雙層設計——內層是木門或玻璃窗、外層是百葉門窗,建築外廊也是為適應嶺南多雨的氣候而專門設計的。大元帥府舊址將西方建築的裝飾風格和廣州傳統建築特色融會貫通,同時也兼顧了建築的美觀和實用 [5]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主要展覽

大元帥府舊址南樓為大元帥府舊址復原陳列——“帥府百年”,北樓內設“孫中山在廣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權”的基本陳列展廳及專題陳列廳 [1]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文物遺存

大元帥府舊址保留兩幢具有“殖民地式”建築風格混合結構的三層樓房和“廣東士敏土廠”石門額 [9]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文物價值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是全球現存孫中山與宋慶齡共同生活時間最長、規模最宏偉的舊址 [2]  ,孫中山多次重大政治、軍事活動,都曾在此決策 [1]  ;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運用統一戰線這一革命法寶並取得勝利的重要歷史見證地 [5]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文物保護

1996年11月,廣州大元帥府舊址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北至東沙街,南從元帥府建築物外緣起延伸13米,東從元帥府建築物外緣起延伸12米,西從元帥府建築物外緣起延伸30米。建設控制地帶:南面從保護範圍外緣起向外延伸50米,其餘向外延伸30米 [1] 
2019年,廣州大元帥府舊址入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2] 
2023年1月10日,廣州大元帥府舊址入選《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 [10]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旅遊信息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地理位置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濱江街道中海社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 [1]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開放時間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的開放時間為8:30-17:30,17:00後停止入館。(週一不開放,法定節假日除外,入場前需預約) [6]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交通信息

乘客可乘坐B21、8、11、24、121、121A、131A、131B、182路抵達大元帥府站、江灣橋南站前往廣州大元帥府舊址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