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仁王廟

鎖定
廣仁王廟,因廟內供奉水神,封號“廣仁王”,故名。又因廟前原有五龍泉,泉水從廟基前沿湧出,故又稱:“五龍廟”。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城北3千米的中龍泉村北端高阜之上,與東南向裏許的元代道觀永樂宮遙對相望。廣仁王廟始建於唐大和五年(831年)。 [4] 
廣仁王廟坐北向南,佔地面積4560平方米。廟內有戲台、廂房、正殿等,四周圍牆,四合院形制佈局。戲台面寬三間,進深三椽,柱頭枋子上斗拱形制簡潔,中心斗拱於大斗口出龍頭,兩側出象鼻,兩稍間斗拱於鬥口出龍頭。 [4] 
1965年,廣仁王廟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01年06月25日,廣仁王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廣仁王廟
地理位置
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城北3千米的中龍泉村北端高阜之上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4560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編 號
5-0248-3-5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廣仁王廟歷史沿革

廣仁王廟始建於唐大和五年(831年)。 [4] 

廣仁王廟建築格局

廣仁王廟坐北向南,佔地面積4560平方米。廟內有戲台、廂房、正殿等,四周圍牆,四合院形制佈局。戲台面寬三間,進深三椽,柱頭枋子上斗拱形制簡潔,中心斗拱於大斗口出龍頭,兩側出象鼻,兩稍間斗拱於鬥口出龍頭。硬山式屋頂。正殿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歇山頂,平面呈長方形。殿身當心間闢雙扇板門,兩次間皆闢直欞窗。柱頭有覆盆式卷殺,柱頭用闌額相連接。柱頭上施兩跳五鋪作雙抄斗拱,皆偷心造。位於拱眼壁部位的泥道拱上施正心枋,枋上置泥道慢拱。斗拱的設置不僅形制簡單,而且只設柱頭斗拱不設補間鋪作。是早期木構建築具備的典型特徵。殿內樑架結構,月梁形制的四椽伏上施駝峯,駝峯上置平梁,平梁兩側施叉手,叉手相交承大斗,鬥上承脊檁,鬥下有後加的小侏儒柱。 [2-4] 

廣仁王廟文物遺存

  • 題記
廣仁王廟殿內梁記板題有清乾隆十年(1745年)、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與1958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重修的墨書落款。 [4] 
碑刻
廣仁王廟殿身前檐牆嵌有四通碑刻。板門東側稍間嵌唐元和三年(808年)刻立的《廣仁王龍泉記)碑,碑文記述邑大夫於公引龍泉水興修水利事,由裴勳書額,裴少微書文。倚門東側嵌唐大和六年(832年)刻立的《龍泉記》方碣,碑文記述賢明官吏興修龍泉水利事,由芮城縣令鄭澤撰文,姚全書丹。板門西側嵌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刻立的小方碣。西稍間嵌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刻立的《重修廣仁王廟樂樓記》碑。 [4] 

廣仁王廟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在永樂宮西北方不遠處有一個龍泉村,村北高地下早年間有龍泉湧出灌溉了一方良田,所以村人於其上建龍王廟祭祀。廟內供奉五帝龍王,因而俗稱五龍廟。相傳女媧曾冊封五龍,以青龍神居於首,統御諸龍,稱廣仁王,所以五龍廟也稱廣仁王廟。 [1] 

廣仁王廟文物價值

廣仁王廟正殿為河東一帶唐代木結構建築孤例。全中國唐代木結構建築僅四座,廣仁王廟廟正殿即為其一。廣仁王廟內的唐碑對研究古代興修水利造福於民以及五龍廟的建造年代均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 [4] 

廣仁王廟保護措施

1965年,廣仁王廟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01年06月25日,廣仁王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廣仁王廟旅遊信息

廣仁王廟地理位置

廣仁王廟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城北3千米的中龍泉村北端高阜之上。

廣仁王廟交通路線

芮城縣坐車至城北3千米的中龍泉村即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