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廟林村

(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鐘鳴鄉下轄村)

鎖定
廟林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鐘鳴鄉,地處鐘鳴鄉南邊,距鐘鳴鄉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30公里。東鄰扯爐,南鄰龍安鄉白馬村,西鄰天星鎮打瓦村,北鄰鐘鳴村。
中文名
廟林村
地理位置
雲南省昭通市
著名景點
廟林村
類    型
村莊

廟林村村情概況

轄龍洞、大地、龍家灣等3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户1124户,有鄉村人口4511人,其中農業人口4511人,勞動力23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40人。
全村佔地面積19.6平方公里,海拔1520米,年平均氣温15℃,年降水量96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馬鈴薯、紅薯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5313畝,人均耕地1.18畝,林地12880.2畝。該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75.8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玉米、生豬養殖、外出務工為主。 [1] 

廟林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313畝(其中:田186畝,地5127畝),人均耕地1.18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紅薯等作物;擁有林地12880.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0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27.7畝,其他面積9185.1畝。有鉛、鋅等礦藏資源。

廟林村基礎設施

截止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四通,無路燈。全村沒有通自來水,有1124户飲用井水,有1124户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佔農户總數的100%)。有1124户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户706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和6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461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437户(分別佔總數的41%和39%)。
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3輛,摩托車25輛。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35.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4畝。
到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24户;建有小水窖44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有24户。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89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81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54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廟林村農村經濟

該村這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5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7.9萬元,佔總收入的44%;畜牧業收入275萬元,佔總收入的4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618頭,肉牛40頭,);林業收入6萬元,佔總收入的0.09%;工資性收入85.1萬元,佔總收入的13%。農民人均純收入1775.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玉米、生豬養殖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5.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00人(佔勞動力的30%),在省內務工300人,到省外務工500人。

廟林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1124户,共鄉村人口4511人,其中男性2431人,女性2080 人。其中農業人口2080人,勞動力1560人。該村以漢族族為主(是漢族、彝族和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4139人, 彝族262人,苗族11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有3249人,參合率73%;享受低保36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衞生院,該村距離鄉衞生院4公里。該村沒有公廁,沒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沒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的農户。

廟林村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4所,校舍建築面積1842平方米,擁有教師18人,在校學生610人,距離鐘鳴中學10公里。

廟林村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4個,下設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2人,少數民族黨員8人,其中男黨員70人、女黨員12人。
村委會由村總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龍洞、田壩、大地等3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4個,共有團員64人。

廟林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87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039.3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15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2] 

廟林村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基礎設施落後,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施簡陋,醫療隊伍不夠強大,醫療設備單一,人畜飲水困難,交通極為不便。。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發展 特色產業,種植面積 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 頭、牛 頭、羊 只;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 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 元增加到 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