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廟子溝遺址

鎖定
廟子溝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新風鄉廟子溝村南,西北距旗政府所在地土貴烏拉鎮12.5千米,北距黃旗海約7千米,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是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發掘面積最大、遺蹟保存最完整、出土遺物最為豐富的遺址之一。廟子溝遺址基本保留了當時的生活面貌,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內蒙古地區的文化復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2]  [5] 
廟子溝遺址共清理出房址51座,墓葬43座,窖穴(灰坑)132個,出土陶、石、骨等文物1000餘件。陶器多小口雙耳罐,也有筒型的盛放器和用於煮飯的炊器。出土較完整的石器、石環、玉器、蚌螺串紋裝飾品等千餘件,遺址內村落佈局井然有序,房址成排,坐西朝東分佈。製作精美的彩陶器、筒型罐和磨製精緻的石器、骨器和裝飾品等均具有一定的工藝水平,文化面貌獨具特色。 [3]  [6] 
2001年6月25日,廟子溝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廟子溝遺址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新風鄉廟子溝村南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約 23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5-0015-1-01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廟子溝遺址歷史沿革

廟子溝遺址
廟子溝遺址(2張)
1985年10月,考古工作者發現了這座距今約5500年的原始村落遺址。 [2] 
1986年,廟子溝遺址進行了近三個月的大面積發掘,發現廟子溝遺址既有房址、灰坑和窖穴,同時也有墓葬。
1987年5月至9月間,進一步通過大面積布方的方式進行發掘,對遺址進行了全面揭露。 [3] 

廟子溝遺址遺址特點

廟子溝遺址分為村南三級台地上的Ⅰ區和村北二、三級台地過渡地帶的Ⅱ區。其中,Ⅱ區面積約20萬平方米,未經發掘。廟子溝遺址Ⅰ區面積約3萬平方米,經1985—1987年三次發掘,發掘面積約10500平方米。 [5] 
廟子溝遺址所在的黃旗海南岸丘陵台地,黃土堆積較厚,坡度較為平緩,為聚落的保存提供了基礎條件。廟子溝遺址聚落內的房屋基本沿着高差1米的等高線順坡勢呈西北—東南向成排分佈,從被部分破壞的溝沿到坡頂,大致可分為10排,每排橫向排列4—7座房址不等,未見有打破關係。除位於遺址最北端的3座房址門向正東外,絕大部分房址均依地勢坐西朝東,門向略偏東北,背風向陽。 [5] 
廟子溝文化所屬遺存分為早、中、晚三期,其中廟子溝遺址出土遺存分屬該文化的中期和晚期階段,年代範圍應在距今5400—5000年。廟子溝遺址兩期遺存應當是連續發展的,其年代跨度不是很大。在廟子溝發掘清理的52座房址中,根據房址形制和出土陶器的年代判定,屬於中期的房址有15座,屬於晚期的房址有35座;其餘2座房址因過分殘破且無遺物出土,暫未做分期。屬於中期階段的15座房址亦均勻地分佈於遺址的各個部位,反映了在聚落佈局上並不存在不同階段房址相對集中分佈的狀況。 [5] 
廟子溝遺址的房址由溝沿向坡上漸趨密集,坡下近溝沿處,每排房址之間相距約6—10米,而坡上排與排之間縮短至約4—6米。在每排房址中,往往每兩三座年代相近的房址相對要近一些,距離一般兩三米。房址內多建有小型直筒狀或袋形窖穴,大型的長方形直壁窖穴則分佈於房址周圍。廟子溝房址一般開間較小,除去4座殘破無法計算面積的房址以外,兩座最大的房址F10和F45也不過20餘平方米,而不足10平方米的房址有7座。最小的房址F2僅有6—8平方米,10—16平方米的房址有20餘座,16—20平方米的房址近10座。廟子溝遺址不僅聚落佈局有規律可循,而且出土遺物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每座房屋內都或多或少地出有各類生產和生活用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聚落內部的組織結構、生產關係和社會發展的基本狀況。 [5] 

廟子溝遺址文物遺存

廟子溝遺址
廟子溝遺址(3張)
廟子溝遺址發掘出房子50多座、灰坑和窖穴130多座,墓葬40座,出土陶器、骨器、石器共有1000多件,還出土了動物骨和角的化石。以上遺物經碳14測定,距今約5500年。
廟子溝遺址出土的生產工具有磨製石器、打製石器和細石器,還有骨、角器和陶製工具。打製石器和磨製石器有鏟、刀鑿、錛、斧、鑽、磨盤、磨棒、砍砸器、球、台體狀凹器等。細石器有刮削器、尖狀器、鏃、石核、石葉、石片等。骨器有針、錐、鏃、匕、嵌石刃刀、嵌石刃劍、槽形尖狀器、亞形器。陶製工具有鏟、刀、陶紡輪等。
此處出土的陶器為泥質陶和夾砂陶,都為手製,陶色主要以褐、灰、紅、黃、黑、白居多。泥製陶外表多素面磨光或施籃紋。夾砂陶為褐色與紅色居多,主體紋飾以繩紋為主,也有籃紋、方格紋和線紋,配合主體紋飾的有附加堆紋、劃紋、壓印紋、連點紋。彩陶的色彩多樣,有紅、褐、黑等色;紋飾豐富,有方格紋、鱗紋、渦紋、鋸齒紋、草葉紋,還有曲線、垂弧、直線、三角、橢圓點等幾何圖案。陶器的器形有侈沿鼓腹罐、大口罐、簡形罐小口雙耳罐、喇叭口尖底瓶、曲腹盆、折腹盆、曲腹缽、折腹缽、小杯、偏口壺、漏斗、器蓋等。 [4] 

廟子溝遺址歷史文化

  • 所屬文化
廟子溝遺址最初只是從屬於海生不浪文化或阿善文化,直到1985年10考古學家開始對廟子溝遺址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歷時3年,終於揭露出一個比較完整的原始聚落,其發掘面積廣闊,遺址保存完整,出土遺物豐富,被命名為“廟子溝文化”。這一文化分佈於陰山山脈東端與燕山山脈西端的交接處,東到興和縣與張家口相鄰,西達呼和浩特的大黑河上游,南至豐鎮縣,涼城縣一帶與晉北相接,北抵察右中旗、察右後旗和商都縣、化德縣一帶。 [4] 
  • 廢棄原因猜想
在廟子溝遺址居住址內的窖穴、灶坑和居住面均發現有死者,而從其埋葬方式、位置來看,多數死者屬於非正常死亡埋葬。可能是由於突然到來的變故才造成了死亡。若非遇到不可抵禦的突然變故迫使當時的居民迅速逃離,並且來不及帶走全部或大部分生產和生活用具,就不可能留下發掘現場的情景。對於當時的居民們來説,能夠使一個聚落毀滅的因素,大約不外乎水災、火災、地震、火山爆發、部落戰爭、饑荒和瘟疫等。 [2] 
結合遺址情況,排除了毀於水災、火災、火山爆發的可能性。而對人骨的鑑定中也未見有明顯的砍殺和人為致死的證據。雖然有的屍骨有挪位和缺損的現象,但在相應的遺蹟單位內,發掘人員也發現了大量的鼠洞,有的屍骨甚至被拖入鼠洞之中,並且經常可以見到鼠類骨骼。因此,個別屍骨的缺損和挪位應是鼠類擾動所致。 [2] 
故此,廟子溝聚落的廢棄很可能是由饑荒和瘟疫造成的。也正因為可能是瘟疫,聚落的毀滅才會有一個較為簡短的過程。遺址中有的埋葬顯得草率而雜亂,常見把人骨方向不一、上下疊壓地胡亂棄置在長方形大型窖穴內。許多房址的居住面和室內窖穴中,常見成年人的屍骨被隨意棄置,兒童的屍骨則經常葬在灶坑內或灶旁的居住面上。此外,雖然在大部分房址中均留有成套的生產和生活用具,但是在眾多遺蹟單位中,竟沒有發現任何糧食的炭化物,除了保存情況不好以外,也可能表明了當時的饑荒和瘟疫的可怕程度。 [2] 

廟子溝遺址研究分析

對廟子溝遺址的聚落佈局、出土遺物和埋葬習俗的分析,可以得出下列認識。
第一,遺址中房址均明顯成排分佈,門道基本東向,不見處於母系氏族制度發展階段的如半坡、姜寨那樣向心式的,以氏族部落為主體的聚落佈局形式。
第二,房子開間普遍較小,並且表現出由早到晚逐漸變小的趨勢,沒有發現公共活動場所式的中心建築。
第三,同排年代相近的兩三座房址間的相對距離往往小於排與排之間的距離,每座房址擁有的窖穴和灰坑約在3—4座之間,表明相近的兩三座房子的主人可能具有更為密切的親緣關係。
第四,每座房子都擁有整套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説明這些房子的主人可以單獨進行生產和生活,抑或是以相近的兩三座房子及其周圍的窖穴組成一個生產和生活的單元,從事日常生產勞動和家居生活。
第五,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同處一室或同葬一處的現象,説明這些成員之間可能有着更為密切的血緣關係,以家族和家庭為主體的氏族社會可能已經出現。 [5] 

廟子溝遺址文物保護

2001年6月25日,廟子溝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廟子溝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廟子溝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新風鄉廟子溝村南。 [2] 
  • 交通信息
自駕從察哈爾右翼前旗出發,經幸福路、X581、X559後可達,全程大約14.4千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