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廖鴻荃

鎖定
廖鴻荃(1778-1864年),初名金城,字應禮,號鈺夫,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家居文儒坊。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中榜眼,授編修,升工部尚書、經筵講官,賜紫禁城騎馬。一生總裁會試一次,典鄉試、分校京兆試各三次,“門生半天下”;又督辦多起重要水利工程。同治三年(1864年)重宴鹿鳴,特加“太子太保”銜。 [1] 
本    名
廖鴻荃
別    名
金城
應禮
鈺夫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侯官(今福州市區)
出生日期
1778年
逝世日期
1864年
主要成就
嘉慶十四年(1809)榜眼
諡    號
文恪

廖鴻荃人物生平

廖鴻荃少年俊才

在福州廖氏家族第五世兄弟中,廖鴻荃年齡較小,卻最聰明,身體最弱,壽命卻最長,享年81歲,生於乾隆甲辰(1784年)十月十七日,卒於同治甲子(1864年)農曆九月十五日。
由於身體弱,廖鴻荃9歲才入學,記憶力卻相當驚人,過目成誦。私塾老師十分吃驚,逢人就説廖鴻荃是天上星宿下凡,將來必成大器。
嘉慶三年(1798年),廖鴻荃14歲,以優異的成績和林則徐一起考入當時福建省最高學府鰲峯書院。他們經常在一起探討、切磋學業上的疑難問題,為日後為官為政的實踐活動奠定了基礎。廖鴻荃是當時鰲峯書院三大才子之一。

廖鴻荃會試總裁

嘉慶九年(1804年),廖鴻荃20歲中舉,5年後中進士。宮廷殿試時,他才華出眾,深得皇上賞識,欽點鼎甲第二名中榜眼,授翰林院編修、經筵講官,賜紫禁城騎馬。朝廷對廖鴻荃的重用,甚過同朝一些狀元,處處重視他。
嘉慶二十一年五月,林則徐日記記載和廖鴻荃同朝侍班的經過,反映了一個側面:初七日,“寅刻入賢良門,黎明上御門,在丹墀下侍班。事畢,適是日翰林院保送御史十人引見”。“廖鈺夫居首”。
道光元年(1821年)八月,廖鴻荃奉命典試陝甘途中,突接父母先後去世的噩耗,立即趕回福州奔喪服闋。期間,他也沒閒着,主講廈門玉屏書院,宣講國學。
廖鴻荃擔任過江蘇浙江學政,還多次主持各地及全國性科舉考試。歷任陝西鄉試正考官、順天府(北京市)鄉試副考官、殿試讀卷大臣,門生半天下。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會試,他擔任大總裁。正是在這次戊戌會試中,他力薦曾國藩,為國家選拔棟樑之材。
曾國藩很感念廖鴻荃的知遇之恩。在他日記、書稿中,每提及廖鴻荃必尊稱“廖老師”。他日記中多次記載拜見廖老師。成為一代重臣、手握大權後,百忙中的曾國藩每收到廖鴻荃的來信,必印批“應復”。

廖鴻荃深謀遠慮

在清代官場中,廖鴻荃以生活儉樸、辦事穩重著稱。當時京都世祿之家,生活極為奢侈糜爛。廖鴻荃十分厭惡,超然灑脱不入俗。《福建通志》廖鴻荃傳記記述他,“以儉約風世,一敝裘十餘年不易也”。一件皮毛大衣十幾年捨不得丟棄,這在當時窮奢極欲的高官大吏中十分罕見。史傳評述他:遇事總是顧全大局,深思遠慮,周密慎重,待人温和深厚,不輕易表態,“蓋深得古大臣之道焉”。道光皇帝對廖鴻荃進行多方考察,很讚賞他的才幹和謹守操行、辦事慎重的作風,十分器重他,提拔廖鴻荃為工部尚書,其夫人魏氏封為一品夫人。
清宮遇有大事,也叫廖鴻荃辦理。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道光帝寵愛的皇后鈕祜祿氏去世,道光皇帝親自祭奠,命廖鴻荃和惠親王綿愉等人總理喪儀。朝廷有大徭役大工程,皆委派他督辦。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委派廖鴻荃督修盛京(清朝故都瀋陽)工程;二十二年,河南楊工漫口,廖鴻荃奉旨兼署漕河總督,前往治理。當時舊黃河自桃北蕭莊至雲梯關外,海口淤塞,在改河道問題上人們爭議十分激烈。主張改河道一方提議黃河應改道由灌口入海。廖鴻荃前往現場反覆勘察,認為改道築堤,費用巨大,加重百姓負擔,而且改道後各路河水為黃河佔據,勢必阻遏河水原來向支流疏通的渠道,為患更烈。所以力主堵築漫口,挽黃河迴歸故道。他竭力反對勞民傷財又埋下隱患的治河方案。對這次挽黃河歸故道的治理效果,各種史料均一致稱讚:“省費便民”、“民甚稱便”。
道光二十三年十月十七日,是廖鴻荃60歲生日。道光皇帝為表示對他的敬重,御書“福壽”字,並將古玩珍品、絲織品作為生日禮物,賜贈給他。

廖鴻荃受命危難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農曆六月,黃河中、上游連降暴雨。漲水迅猛,出現了三萬六千秒立方米的洪水流量。二十七日黎明,河南中牟縣九堡險工處決堤,奔騰咆哮的洪水,席捲萬里平原大地,村莊廬舍蕩然無存,死亡無數,淹及河南、安徽兩省十多個縣,中原一片澤國。
朝廷震驚,急忙召來廖鴻荃,命他前往督辦築堤抗洪。為加快抗洪搶險進度,皇上召見時他奏請多派大臣和熟悉河務的官員。朝廷即派禮部尚書麟魁和他分駐東西兩壩。麟魁管東壩,廖鴻荃管西壩,分工辦理。
國難當頭,百姓受災。廖鴻荃心急如焚。這一年他年屆花甲,仍以身作則,戰鬥在抗洪第一線。史料記載:“鴻荃駐西壩,躬親督率,晝夜無閒。”從前治理黃河條件差,採用樹枝、秫秸、石頭等物,用繩子捆緊製成圓柱形物體的水工建築物,稱之為“埽”,用以保護堤岸,防止洪水沖刷。每次築埽進佔,都要奏報皇上。史料記載:“每奏進佔,西壩必多成數埽”,足見廖鴻荃督辦西壩,既認真效率又高。
道光二十四年二月,突然朔風驟起,黃河水暴漲,東壩因蟲蟄失五佔。廖鴻荃分管的西壩安然無恙。這顯然不是廖鴻荃責任。有人提議,西壩沒有出事,廖公可以據實奏報,不承擔責任,廖鴻荃笑而謝之,仍與同僚共同承擔責任,會奏請罪,奉旨解職。史載:鴻荃“不以西壩未蟄申辯也”,這就是廖鴻荃道光二十四年被免職的經過。這只是承擔領導責任的一般行政處分。
在一封家書中,曾國藩對廖鴻荃被免職,黃河大工不成,發出深深的慨嘆:“實國家大可憂慮之事,如何如何!”幾年後,朝廷又重新起用廖鴻荃,還授予他許多榮譽稱號。

廖鴻荃告老返鄉

道光三十年(1850年),朝廷重新起用廖鴻荃,先後任命他為實錄館總裁、太常寺卿(清官署長官)。咸豐二年(1852年)冬,廖鴻荃年近七十,告老返鄉。皇上賞還尚書銜,致仕歸裏。他本想就此頤養天年,不問政事。不料,咸豐三年二月,廖鴻荃剛返回故里,聖旨接踵而至,“命在籍前任太常寺卿廖鴻荃、光祿寺卿楊慶琛”等人,督辦福建團練事宜。
當時太平軍起,閩江上下游山區土匪蠢蠢欲動。於是,他會同地方文武官員和鄉紳名士,募丁壯,聯鄉團,編保甲,籌經費,督辦地方武裝團練。在時局動盪中,保境安民,確保福建省及省城福州不受戰禍蹂躪。為此,朝廷給廖鴻荃賞戴花翎,予以表彰。

廖鴻荃鞠躬盡瘁

從咸豐七年(1857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軍四次入閩,烽煙四起,但始終都不能逼近省城福州。為加強福建的軍事力量,廖鴻荃十分重視軍營利器炮火的裝備。他率先捐資籌集經費,聘請松江舊帥餘萬清監造槍炮千餘杆。江西巡撫沈葆楨聽説福州製造的槍炮精良,特意趕來家鄉採購軍火,這些武器攻城陷陣,在戰場上發揮很大的作用。
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十七日,廖鴻荃80歲生日,收到曾國藩賀禮。他致函答謝,稱讚曾國藩“奏東南之凱捷,綏中外乂安,遠睹台暉,倍增愉頌”。期盼“更喜捷音逖聽,蘇台、皖水迭報肅清。以此克復金陵,甲子上元,昇平重睹”,希望能早日結束戰亂,恢復太平盛世。
同治三年,距他早年中舉60年,按例和新科舉人一起參加宴會,時稱“重宴鹿鳴”。朝廷加封他太子少保銜,這是授予官員極高的榮譽。同治三年七月,曾國藩攻克太平天國天京金陵。廖鴻荃年老卧病在牀,聞報喜極而起,家人扶着他酌酒稱慶。這年九月十五日,他壽終正寢,享年81歲。朝廷根據他的生平事蹟,諡號“文恪”。 [2] 

廖鴻荃軼事典故

迎尚書公
老福州流傳一則廖鴻荃道光年間返鄉歸裏後,反英愛國的故事。
1958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建民間故事》有一篇《迎尚書公》。説的是道光年間,洋人要在福州城裏的烏山建造洋樓,引起民憤。福州老百姓想請還鄉的老尚書廖鴻荃向官府交涉。六月大夏赤日炎炎的一天,一羣老百姓舉着彩旗,敲鑼打鼓,抬轎闖進廖家花園,將正在納涼的老尚書廖鴻荃接走。只見一路彩旗飄揚,各路民眾蜂擁而來,人山人海,浩浩蕩蕩,湧向衙門。地方長官見是廖老尚書率領老百姓前來請願,不敢怠慢,親自出迎。廖鴻荃代表民意,向官府提出,應立即制止洋人在烏山石上建造洋樓。官府礙着廖老尚書的面子,惟命是聽,滿口答應向洋人交涉,制止洋人在烏石山建洋樓。
往常福州民俗為紀念宋末民族英雄陳文龍,每年總有幾次抬着陳文龍“尚書公”的塑像踩街出巡。這年民間竟迎出個活的尚書公來,百年來仍傳為佳話。這是該書描述的一則民間故事。
當時社會風氣是“民怕官,官怕洋人”,清代官吏對涉及洋人的糾紛,避之惟恐不及。廖鴻荃在鄉親們的要求下,毅然出面為民請命,與林則徐先後投入這場鬥爭,反對洋人佔地建樓,其愛國主義的精神難能可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