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廖蘇華

(原重慶市副市長)

鎖定
廖蘇華(1905~1984),女,又名竹君,1905年8月15日(清光緒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生於四川省內江縣城。歷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局婦委書記、西南婦聯主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員、省監察廳廳長、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 [1] 
中文名
廖蘇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5年
逝世日期
1984年
出生地
四川省內江縣

目錄

廖蘇華人物生平

廖蘇華1905年8月15日(清光緒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生於四川省內江縣城。1922年她考入重慶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簡稱二女師)。1924年11月19日,重慶“德陽丸”案發生。廖蘇華和同學們在蕭楚女、楊閻公等的支持下,參加“德陽丸案重慶外交後援會”組織的活動,同時組織了一個宣傳小分隊,在重慶的大街小巷,散發反帝傳單,宣傳革命道理。
1925年,廖蘇華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經共青團重慶地方委員會決定,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並被派往國民黨(左派)重慶蓮花池省黨部一面工作,一面讀書。上海“五卅”慘案發生,楊閻公、羅世文等發動和組織了“英日慘殺華人案重慶國民外交後援會”,廖蘇華積極帶領二女師小分隊,走大街、穿小巷,進行宣傳和募捐活動。當局以“嚴格教育”為由,不準學生上街遊行並撤換二女師校長蒙裁成,迫害進步教師。廖蘇華參加領導二女師學生開展罷課鬥爭,強烈要求撤換反動校長,因此被學校當局開除。
1926年1月,廖蘇華受中共重慶黨組織的派遣,出席了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結束後,廖蘇華赴上海,進入中共黨組織創辦的“上海大學”學習。擔任楊樹浦紗廠女工夜校教師,向她們講解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同時,擔任共青團中央的掩護任務。同年6月,廖蘇華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1月,廖蘇華被中共黨組織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她到海參崴手工業勞動組合部任指導員。1935年,廖蘇華返莫斯科任東北抗日聯軍幹部訓練班中文教員。
抗戰爆發後,廖蘇華奉命回國,先後擔任延安黨校班主任,張聞天的秘書,延安女子大學教導處和幹部處副處長等職務。抗戰勝利後,廖蘇華先後被調到冀熱遼中央分局組織部、中央機要處工作,曾任中央機要處辦公室主任。
1949年重慶解放,廖蘇華回到重慶,先後擔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局婦委書記、西南婦聯主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員、省監察廳廳長、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共重慶市委委員兼監委書記、重慶市副市長和市委書記處書記、重慶市政協副主席等職務,廖蘇華還被選為中共“八大”代表,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一至四屆全國婦聯執行委員會委員。
解放初期,廖蘇華遵照中共中央西南局的統一部署,組織幹部深入工廠、農村,積極投入城市的民主改革和農村清匪、反霸、減租、退押和土地改革運動。
廖蘇華非常重視統戰工作,模範地執行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經常找重慶幾位著名民主人士談心,向她們解釋黨的政策,幫助她們解決各種具體困難,鼓勵和支持她們繼續做好婦幼保健工作。
廖蘇華在從事黨的紀檢工作期間,堅持原則,對違反黨紀國法的人和事決不姑息遷就,但在處理具體案件時卻總是反覆查證和推敲,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少受過處分的幹部都深切感受到黨組織的温暖。她自己始終保持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的本色。她常説:“我們當幹部,是為人民服務的,沒有向人民伸手的權利,任何事情都不能有半點特殊。
“文化大革命”中,廖蘇華遭受殘酷的批鬥和毒打,身心受到嚴重的摧殘,但她始終堅信黨。粉碎“四人幫”後,廖蘇華堅決擁護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她不顧年邁體弱,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1984年9月5日,廖蘇華病逝。 [1] 
參考資料
  • 1.    任一民;吳嘉陵;官振維,四川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四川省志 人物誌(上冊)/人物傳;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第366-3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