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廖祥忠

鎖定
廖祥忠,男,1968年12月生,1988年10月入黨,1990年7月參加工作,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畢業,祖籍湖北荊門,江西永修人,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1-3] 
我國數字媒體藝術學科創始人。致力於數字時代新興交叉學科的實踐與探索,主持創建了數字媒體藝術本科專業及碩士和博士培養點,為互聯網時代我國的數字媒體藝術、藝術與科學、數字內容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3]  [8] 
傳媒高等教育改革開拓者。提出並踐行“系統治理、創新驅動、交叉融合、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潛心於大學治理,大刀闊斧地實施系列重大改革,着力建構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黨和國家所需的“弘道崇德、經世致用”的新時代傳媒人才。 [3]  [5-6] 
新文科建設的重要推動者。提出“人文為體、科技為用、藝術為法”的數字時代教育理念,倡導並探索科技與人文相結合的人才培養之路,致力於複合型人才培養。 [3]  [13]  [28]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 [1-2]  [4] 
中文名
廖祥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湖北荊門
出生日期
1968年12月
畢業院校
中國傳媒大學
職    業
教育工作者
出生地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

廖祥忠人物履歷

廖祥忠
廖祥忠(1張)
曾任中國傳媒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兼科學藝術系系主任、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現南京傳媒學院)副院長、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院長、藝術學部學部長、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校長等職。 [3]  [7-9]  [59] 
2018年3月,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2]  [9] 
2020年9月,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1-2]  [4]  [10] 
2022年9月起至今,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 [1]  [56] 

廖祥忠社會任職

廖祥忠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外事委員會委員 [51]  [54] 
中國文聯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1]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55]  [57] 
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黨代表 [57]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12] 
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副組長 [13] 
教育部“動畫、數字媒體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14] 
第八屆教育部科技委腦科學與認知科學專門委員會副主任 [3]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科學技術委員會戰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8] 
第一屆全國藝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副主任 [50]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 [59]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16] 
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3] 
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19]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 [17] 
《現代傳播》編委會主任、《當代電影》編委會主任 [3] 
擔任過中國廣播電視“星光獎”評委、國家“五個一工程”獎評委、中國動畫“美猴獎”評委、中國美協全國美術作品展評委會評委、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獎”動畫國際評委會主席、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動畫國際評委會主席、第八、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主席 [8]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與傳播研究院管委會主任。 [58] 

廖祥忠研究方向

數字媒體藝術、高等教育與大學治理、媒體融合與傳播 [3] 
廖祥忠 廖祥忠

廖祥忠主要成就

面向高等教育與傳媒業態雙重變革的戰略機遇,提出從傳統高等教育向未來高等教育跨越、從傳統傳媒教育向智能傳媒教育跨越、從中國一流學科高校向世界一流跨越的“三個跨越”戰略任務。 [3]  [5] 
廖祥忠
立足學校特色優勢,凝練出“弘道崇德、經世致用”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六位一體”的辦學理念。系統建立起“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結構,提出“上手快、筋骨壯、後勁足”的傳媒人才培養要求。大力推進系列重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3]  [6]  [27]  [45] 
主動對接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服務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國家重大戰略,凝練“忠誠、自信、包容、競先”的中傳文化基因,致力於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藴和國際視野、能夠駕馭數字媒體的新時代高層次傳媒人才。 [3]  [21] 
大力推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四個一批”專業建設和“五個一流”教育質量提升工程 [22]  ,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瞄準智能傳媒發展方向,全面優化傳媒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體系,健全人才培養支撐體系,科學佈局“課程地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與教學管理隊伍,全力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 [3]  [23]  [29] 
積極倡導數字時代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從德國波茲坦大學引入“設計思維”訓練體系,並付諸實踐,建立中國傳媒大學設計思維學院,將設計思維訓練納入通識教育體系 [30]  ,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  [49] 
勇當藝術類招生考試改革排頭兵。以文化為基,重點考查考生的“文史哲”文化素養,全面提升考生的文化底藴。以開闢“綠色通道”為亮點,提前跟蹤鎖定優質生源。以創新藝考程序為手段,確保考試公平公正。為全國本科藝術類考試招生改革先行先試,樹立標杆。 [3]  [25] 
全面實施研究生培養綜合改革系列重大舉措。佈局實施從碩士到博士的招生、培養、導師評聘、質量監控、畢業標準等全流程改革,對研究生培養體系進行脱胎換骨式的徹底再造。全面推行招生改革,重點考查考生人文素養和學術寫作能力;推行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和碩士生基本文獻考試;建立分級分類、多元立體的導師評價標準體系;構築全方位各環節研究生教育質量監控體系。研究生培養質量得以大幅度提升,研究生面貌煥然一新。 [3]  [24] 
廖祥忠
建立人才“評價、培育、保障”三大體系。堅持破“五唯”、立“多維”,創造性構建以“代表作+貢獻度+主觀評價”十字方針為核心的人才評價體系;點線面相結合、立體化、相對完善的人才培育體系,建立健全高質量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 [3]  [26] 
構建高質量黨建工作體系。創造性提出“保持上熱、加熱中温、解決下涼”十二字方案,構建“三根柱子立黨建”立體式特色黨建工作體系,努力踐行“以高質量黨建促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實現黨委部署和學校方方面面工作的一體貫通,為高校黨建創新貢獻智慧。 [3]  [31] 
着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推動綜合改革,統籌推進機構設置與管理機制體制改革、科研機制改革、合同管理改革、工程質量管理改革,佈局校園安全體系建設、信息化建設,實施美麗校園提升工程,系統化構建學校高質量發展保障體系。 [3]  [46-47] 
着力打造新時代中傳文化。倡導“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工作氛圍,培育獨具特色的“研而優則研、教而優則教”的人才生長文化沃土,營造“凝心聚力、高歌奮進”的新時代中傳校園文化,實現學校事業跨越式發展。 [3]  [48] 

廖祥忠學術研究

廖祥忠
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等課題20餘項,共發表高水平論文40餘篇,參與出版專著及教材10餘部。所主持項目《構建多元“協同創新”生態體系的新媒體人才培養模式》,獲北京市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3]  [36]  《數字藝術論》榮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第五屆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著作評選一等獎。 [3]  [35]  論文《從媒體融合到融合媒體: 電視人的抉擇與進路》獲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3]  [37] 
廖祥忠教授代表作一覽
著作或論文
出版單位
時間
《數字藝術論》(上、下) [3]  [34]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6年1月
《何為新媒體》 [3]  [33] 
《現代傳播》
2008年10月
《數字媒體時代動漫的發展趨勢》 [3]  [42] 
《求是》
2010年7月
《未來傳媒:我們的思考與教育的責任》 [3]  [41] 
《現代傳播》
2019年3月
《從媒體融合到融合媒體:電視人的抉擇與進路》 [3]  [40] 
《現代傳播》
《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2020年1月
《媒介與社會同構時代國際傳播人才培養必須着力解決的三大問題》 [3]  [39] 
《現代傳播》
《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2021年1月
《視頻天下:語言革命與國際傳播秩序再造》 [3]  [38] 
《現代傳播》
《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2022年1月
代表作:專著《數字藝術論》(上、下) [3]  [34]  [35] 
作為我國數字藝術領域的理論開山奠基之作,榮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第五屆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著作評選一等獎。
代表作:論文《何為新媒體》 [3]  [32-33] 
2008年,在移動互聯網尚未問世,新媒體尚未勃興、學界業界對新媒體概念爭論不休之際,論文《何為新媒體》以前瞻性眼光釐清了“何為新媒體”這個重大問題,並預言以手機為視聽終端的移動互聯網未來將脱穎而出,新媒體走向融合、走向體驗已成為不可阻擋之勢。
文中預言,“無需更多的歷史考察就可以斷定,未來新媒體將是‘以數字媒體為核心’的‘融合、融合再融合’即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三網融合、有線網與無線寬帶網融合。無論是政治經濟、技術還是藝術、業界、市場,未來媒體的新主宰,已經無可爭辯地出現了趨向於‘移動多媒體’的強勁態勢,我們有理由相信,以‘數字媒體’為核心,以網絡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在激烈的媒體競爭過程中必將脱穎而出,成為無與爭鋒的萬能媒體終端,並引領時代潮流奔湧向前。”
代表作:論文《視頻天下:語言革命與國際傳播秩序再造》 [3]  [44] 
人類傳播史上每一次語言革命的發生,都推動着信息傳播秩序的演變。有聲語言的發展型塑了人類文明的多元共生,文字語言的興盛構築了文明傳播的區域體系,影視語言的濫觴孕育了工業時代的文化秩序,視頻語言的崛起開闢着信息時代的開放格局。未來,基於智能VR的發展,人類將回歸全感官的傳播場景,在虛擬與現實同構的環境中超越時空藩籬和文化差異,進入一個“視頻天下”的新秩序。

廖祥忠榮譽表彰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3] 
被文化部評為“十一五”以來動漫產業優秀人才 [3] 
入選“十年來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最具影響力”人物榜 [3] 
中央宣傳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3]  [43] 
中央組織部“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59] 

廖祥忠人物觀點

廖祥忠
一時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互聯網時代,立德者方能行之高遠、立信者可立天下、堅守者事竟成!真正的大成者屬於那些具有家國情懷的大寫之人!要永遠守住底線,經得住誘惑,懂得取捨,行端莊之事,做大寫之人。——2018年6月 畢業典禮 《孩子們,該遠行了》 [3] 
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就是不斷超越自我的人生。面向人機合一、萬物互聯、人人相通的大傳媒時代,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才智和艱辛迎接挑戰,通過塑品格、補短板、立長板提升自己,不斷挖掘和培養潛能,將潛能變為優勢,形成個人的核心競爭力。——2018年9月 開學典禮 《弘道崇德,求真致用,不負芳華》 [3] 
奮鬥成就幸福、幸福源自奮鬥。幸福的人洞明世事又不忘初心,風雨兼程又步履堅定,肩負重任又永葆青春。天降大任,任重道遠。傳媒人要以枕戈待旦的緊迫感,勇挑重擔的責任感,捨我其誰的使命感,做新時代的記錄者、傳播者、創作者,成為人類社會主導價值的建構者和時代的引領者。——2019年6月 畢業典禮 《行穩致遠,做一個幸福奮鬥的傳媒人!》 [3] 
人這一輩子,“必須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優秀”!不去做,你怎麼會知道?一個人原本是塊璞玉,竟然被自己埋沒。人生之憾事,莫過如此!希望你們在大學期間,丟掉狹隘、丟掉短視、丟掉懦弱、丟掉急躁、丟掉拖沓,收穫堅守、收穫格局、收穫志趣、收穫自覺、收穫知性和血氣。——2019年9月 開學典禮 《你必須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3] 
疫情告訴我們,自控力是導致人與人之間形成差距的關鍵因素。疫情期間,有的人以其強大的自控力進行自我管理,實現了自我超越;有的人則渾渾噩噩,得過且過。疫情過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2020年6月 畢業典禮 《同學們,一定要相信未來!》 [3]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一個人的本事,就藏在他讀過的書裏,壘起你未來人生高度的,就是你曾經讀過的一本本書。時代呼喚讀書人!一個人生命質量的提升,要靠讀書來突破!每一個不曾閲讀的日子,都是對大學時光的辜負!——2020年9月 開學典禮 《好好做個讀書人》 [3] 
世界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奔向變幻莫測的明天。人類的知識體系、生存法則、倫理原則、認知和改造自然的方式,都在發生深刻變化!人類社會正在進入鉅變期。莫讓算法奪去你的靈魂、莫讓芯片取代你的心靈、莫讓浮雲遮蔽你的眼睛,做光明、美好、温暖的傳媒人!——2021年6月 畢業典禮 《同學們:人類社會正進入鉅變期,你準備好了嗎》 [3] 
大學的使命就是堅持追求真理、禮讚人性光輝,在後人類時代守護人類存在的價值。大學的價值,是在狂風驟雨般的物慾紛擾中,為一羣有志青年提供一張安靜的書桌,讓他們在這段美好卻又轉瞬即逝的金色時光裏塑造人格、找到自我,學會研究、認知世界,打好人生底色。——2021年9月 開學典禮 《大學是什麼》 [3] 
天降大任,必先承重。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那首流傳千古的《定風波》告訴我們,面對喧鬧世界,要安頓身心徐徐前行;面對坎坷山路,要輕裝上陣快意平生;面對易變世事,要聚散隨緣達觀自在。哪怕處在人生的“蕭瑟處”,仍能靜心感受晚風拂柳、山外青山,風雨無阻定風波!——2022年6月 畢業典禮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3]  [53] 
我們無法選擇時代,但時代選擇了我們!從古至今,許多偉大的奇蹟都以看似“不可能”的方式開場。我相信,手持燈盞者,不懼暗夜風霜;奮力追光者,終將光芒萬丈。從今天起,你們在這裏的每一次刻苦訓練,每一次認真思索,每一次奮筆疾書,都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化作人生的高光,融匯成報國的能量。——2022年9月 開學典禮 《視頻天下時代的你:為未來而來!》 [3]  [5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