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廈門經濟特區

鎖定
廈門經濟特區於1980年10月批准設立,面積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廈門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島,面積131平方公里 [1]  ,並逐步實行了自由港某些政策。隨後,國務院相繼批准設立海滄、杏林、集美半島三個台商投資區,實行經濟特區現行政策。1992年又批准設立象嶼保税區。其間,國務院還批准廈門市計劃單列市,賦予相當於省一級經濟管理權。1994年3月,全國人大授予廈門特區地方立法權。廈門經濟特區是中國的七個經濟特區之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實行計劃單列,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的城市之一。
中文名
廈門經濟特區
外文名
Hsiam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最初面積
2.5平方公里(1980年)
地    位
是中國七個經濟特區之一
文    化
閩南文化
語    種
閩南語
範圍擴大面積
131平方公里(1984年)
地理位置
福建省廈門市

廈門經濟特區發展概況

廈門經濟特區一景
廈門經濟特區一景(3張)
廈門與台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是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廈門市現轄6個行政區,面積1569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49萬人,户籍人口173.7萬人。1980年,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面積2.5平方公里,1981年10月開始動工興建。1984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廈門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島,面積131平方公里。隨後,中央又相繼批准廈門設立海滄、杏林、集美三個台商投資區和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象嶼保税區,以及廈門出口加工區,批准廈門實行計劃單列,並賦予廈門市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和地方立法權;2008年國務院又批准設立廈門海滄保税港區,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2009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廈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團結拼搏、攻堅克難,取得了加快海西建設和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積極成效,經濟逐步企穩回升,地方生產總值增長從年初的負數回升到了全年的8%,達1616億元,並且呈現了一些發展的亮點:一是財政總收入和地方級財政收入分別增長10.1%和9.2%,達451.4億元和240.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82億元,三項指標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標。二是外貿進出口好於全國全省,進出口總額佔全省的比重提高到54.4%。三是港口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億噸,達1.1億噸;空港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萬人次,達1133萬人次。四是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達50.2%。五是福廈高鐵和翔安隧道等一批重要交通設施建成並即將通車,海西交通樞紐地位更加凸顯。特區建設28年來,全市經濟長期平均增長率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城市綜合競爭力進入中國內地城市十強,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處於全國大中型城市的領先水平。廈門正朝着建設現代化港口風景旅遊城市和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標闊步邁進。
(一)認真貫徹國務院《意見》,努力發揮龍頭示範作用。國務院頒佈實施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設的《若干意見》,是廈門市自特區設立以來迎來的又一個重大歷史機遇。廈門緊緊抓住這難得機遇,立足海西建設新的起點謀劃和推進廈門發展。召開市委十屆十次全會,提出了建設科學發展和海西建設的先行區、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區、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園,努力建成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更好地在海西建設中發揮龍頭示範作用的目標和具體思路、舉措。一段時期來,圍繞貫徹落實《若干意見》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海西建設決策部署,一是大力推進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努力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二是及時作出把廈門城市建設重點轉向島外,提升島內、拓展島外,加快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建設的決策。三是全面提出了加強與台灣先進製造業、軟件與信息服務、金融保險等10個重點產業對接和先行先試兩岸貿易與人員往來便利化管理辦法,以及爭取台商投資區和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和實施綜合配套改革的方案。形成了把握海西機遇、奮力科學發展的良好氛圍和強大氣勢。
廈門經濟特區 廈門經濟特區 [2]
(二)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廈門經濟外向度高,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比較嚴重。廈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應對危機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着力四個“千方百計”保增長。一是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制定實施了一系列幫扶企業的政策措施,開展了幫助企業樹立信心、解決貸款等“五幫企業”活動,努力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二是千方百計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持出口、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措施,積極為企業穩定出口、擴大內銷搭建平台、開闢渠道、營造環境。三是千方百計抓好招商引資。建立健全招商引資責任、激勵、考核機制,成立招商小分隊,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招商,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2億美元,合同利用內資470億元,引進了特易購LG百威英博世界500強企業和寶鋼國藥集團等央企來廈投資。四是千方百計推進項目建設。積極推進了友達三期、冠捷科技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ABB松下等一批跨國公司增資擴產,金橋捲煙二期、廈順鋁箔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景智光電、許繼高壓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紮實推進13箇舊城舊村改造項目;大力加快翔安隧道福廈鐵路廈門段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較好發揮了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同時,積極推進創新體系建設,建成了國家級LED檢測中心、汽車電子孵化器台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等重大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03家,新增2個國家級、22個省部級科研機構,努力提高科技支撐發展的能力。
(三)致力先行先試,全面拓展對台交流合作。圍繞建設兩岸產業對接的集中區、直接往來的主渠道和兩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基地,全面拓展交流合作。一是深化產業對接與合作。重點加強先進製造業、金融、信息和軟件服務文化創意服務外包等產業的對接與合作,提升產業對接的規模、層次和水平。全年實際利用台資達6.42億美元,比增81.8%;對台貿易達42億美元,實現逆勢增長。二是加強直接雙向往來。先行先試兩岸貿易和人員往來便利化管理辦法,積極做大“小三通”,穩步推進“大三通”,廈金直航全年往來人次達120萬,實現兩岸常態化客貨運空中和海上直航,順利啓動大陸居民經金門赴澎湖台灣本島旅遊。三是密切各領域交流交往。成功舉辦迄今規模最大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首屆海峽論壇,以及海峽兩岸文博會、民間藝術節、圖書交易會、農漁業論壇等活動;率先實現市政府、市政協代表團赴台參訪和兩岸區級基層政黨交流,各方面的交流交往更加密切。
(四)突出保民生保穩定,紮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一是着力做好各項民生保障工作。積極擴大就業;實施新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將全市大學生納入醫保,全市社保覆蓋面已達常住人口近九成;新建成12138套社會保障性住房;投入59.8億市財政資金建成一批教育、衞生、文化、體育等社會項目;進行了32個村的舊村改造和老區山區村建設。二是持續開展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城市文明指數測評取得全國第二的成績。三是全力保平安保穩定。認真履行並層層落實穩定和綜治責任制,深入開展新一輪“平安廈門”建設,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羣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繼續居全省第一,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
(五)着力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關於黨的建設的部署要求,着力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努力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召開市委十屆十一次全會,制定出台貫徹四中全會《決定》的《實施意見》;抓好第二、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大力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基本完成村(居)組織換屆工作。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努力為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新的一年,廈門將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緊緊抓住加快海西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努力取得“六個新突破”,即在壯大經濟實力、優化產業結構、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建設、拓展對台產業對接和交流合作、推進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加強民生保障等六個方面實現新突破,力爭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1%,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外貿出口增長8%,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更好地在海西建設中發揮龍頭示範作用。

廈門經濟特區特區起源

湖裏,一片神奇的熱土,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
廈門經濟特區 廈門經濟特區 [3]
如今,走在湖裏大道上,隨處可見兩側林立的通用廠房,這些就是在20多年前為廈門經濟特區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的最早的引鳳之巢,第一家外資企業、第一個投資的台商、第一份外單的簽訂都誕生在這裏,它們記錄和見證了廈門經濟特區發展的每一步。
在這樣一個熙熙攘攘的鬧市區,我們能夠想像到經濟特區建立之初的荒蕪嗎?據介紹,當時廈門經濟特區管委會的領導和工程師在地瓜地裏實地考察工作時,每人手裏都要拿着一根竹棍,因為那地裏常有老蛇出沒,拿木棍就是要防止被蛇咬。
湖裏位於廈門島西北角,東、西、北三面臨海,港區開闊,水深不淤,海岸線長,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是建設經濟特區的理想之地。
當時的湖裏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被人戲稱為“廈門的夾皮溝、西伯利亞”。然而,自從廈門經濟特區建立起,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就永遠地載入了廈門發展的史冊。
1980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准在廈門湖裏劃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為經濟特區。當時的廈門經濟特區,只是湖裏一塊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僅地方小,而且是寸草不生的荒蕪沙地,白手起家困難大不説,也無法利用廈門原有的資源基礎。
1981年10月15日,廈門經濟特區在湖裏破土動工,這就是開啓廈門歷史的著名的“湖裏第一炮”。隨着一聲開山炮響,經濟特區破土動工建設。
毫無疑問,廈門獲准設立經濟特區,成為全國首批四個經濟特區之一,這是廈門乃至福建省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情。
老林是土生土長的老廈門人,與共和國同齡。他説,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湖裏還是一片荒蕪之地,放眼望去,幾乎沒有任何一座建築物。經濟特區破土動工的地方,就是廈華電子廠房附近的一個小山丘上,當時還種着一大片的地瓜、花生。
對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伊始的情景,新華社原高級記者李開遠曾記憶説,經濟特區建立之初的湖裏是一大塊荒地,除了地瓜地就是梯田,相關領導討論工作都是在地瓜地裏邊進行的。
1986年,習近平同志到任廈門市第二年即提出並牽頭組織編寫《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為廈門打開了發展新格局 [7] 

廈門經濟特區拍板發展

2008年12月開館的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是全國首個經濟特區紀念館,其選址是在經濟特區的發源地湖裏。該紀念館由原湖裏區政府大樓改建而成,當年鄧小平視察廈門經濟特區就是在這座大樓題詞。
紀念館外面車水馬龍、一派都市的熱鬧景象,誰能想像出當年鄧小平同志就是在這裏題字的情形呢。
走在陳列圖片和實物的特區紀念館裏參觀,記者彷彿是在穿越時光隧道,感慨萬千。紀念館最大的亮點是二樓以“小平同志視察廈門”為主題專門設置了一個陳列室,鄧小平題字場景被完完全全還原下來,包括仿製當年小平同志乘坐的“鷺江號”船艙,陳列並播放了小平同志視察廈門的珍貴圖片和音像資料。
據特區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説,當時正是艱苦創業時期,會議室的接待條件比較簡陋。鄧小平要在桌上題字時,管委會工作人員臨時取下一塊窗簾布當桌布,上面還有掛鈎。後來,這塊窗簾被很好地保存着。
1984年2月7日,80歲高齡的鄧小平視察了深圳、珠海之後,來到廈門。2月9日,鄧小平在廈門特區管委會二樓廳堂裏,揮毫寫下13個大字:“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
據稱鄧小平回京後,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廈門特區地方劃得太小,要把整個廈門島搞成特區”。在鄧小平的直接推動下,1984年3月,中央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從2.5平方公里擴大到全島(包括鼓浪嶼共131平方公里)。同年5月,特區管委會與廈門市政府合併,原特區(湖裏)正式定名為湖裏工業區。
地理範圍的這一次跳躍,為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廈門經濟特區特區騰飛

2009年7月24日,廈門市市長劉賜貴向在廈門的各級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作政情通報時,透露了廈門經濟特區範圍要擴大到廈門全市的思路。劉賜貴表示,將積極向中央爭取,把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市,爭取中央批准擴大特區範圍,實現行政區劃、經濟特區、台商投資區“三區合一”
劉賜貴表示,20多年來,廈門經濟特區範圍一直沒變,島內是特區,島外不是特區,使一些工作不好開展。比如廈門有特區地方立法權,但特區法規只適用於特區範圍,也就是島內,島外就不適用,造成“一市二法”;政府鼓勵企業向島外發展,但島內是特區,有特區優惠政策,島外不一定有,企業搬出去反而吃虧了。因此,很有必要將特區範圍擴大到廈門全市。
這就意味着廈門經濟特區的面積將達到1565平方公里
在7月22日前,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表示,2009年下半年,廈門城市建設重心將從島內向島外轉移。島外新城區將以翔安隧道、翔安南區和廈門新站營運中心、環東海域等重大片區和項目為依託,儘快完成工程建設和環境的美化。于偉國説,“要以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推進島外新城區建設,為新城區建設和發展提供優良的載體,使島外新城區形成高品位的風格和特色。”
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市委書記與市長相繼發表關於廈門未來的發展講話,這都在表明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廈門經濟特區正在強力向島外發展。
老許是同安人,已經63歲。他説,由於現實的差距,廈門島外不少人確實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如果將來經濟特區的範圍擴大到島外,別的不説,至少大家都是特區人,感覺會好很多。
在將來的某一天,矗立在廈門大橋橋頭的“廈門經濟特區”標誌性路碑,也許會搬遷到另外的地方去吧,因為屆時的“廈門經濟特區”已經非彼時的“廈門經濟特區”了。

廈門經濟特區特區大事

特區建設大事記
1980年10月 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廈門島北部湖裏劃出2.5平方公里,設立廈門特區。
1981年10月 廈門特區開始正式動工興建,從此拉開了特區建設的序幕。
1984年3月 國務院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的範圍擴大到整個廈門島(含鼓浪嶼)共131平方公里,並逐漸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1987年09月08日 首屆福建外商投資貿易洽談會在廈門富山國際展覽城開幕。
1988年04月 國務院批准廈門市實行計劃單列,賦予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1990年05月和1992年11月 國務院先後確定廈門經濟特區和市轄的杏林、海滄集美為台商投資區;外商在區內投資按現行特區政策辦理。
1992年11月11日 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象嶼保税區
1994年03月 全國人大授予廈門在特區範圍內制定法律規章的權力。
1997年09月08日 首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在廈門開幕。
2010年08月01日 廈門經濟特區起擴容 打破一市兩法局面。

廈門經濟特區巨大變遷

1983年經濟變化
1983年
廈門市國內生產總值僅為9.44億元,而2003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760.12億元,平均每年以19.14%的速度增長,20年增長了32.19倍;
全市財政總收入僅為2.32億元,2003年達到了149.22億元,20年增長了63.32倍,年平均增長23.15%;
環島路 環島路
全市工業總產值僅為12億元,而2003年,全市工業總值實現近1400億元,20年來增長了近115倍,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了26.83%;港口貨物吞吐量1983年全市為263萬噸,2003年實現了3403.9萬噸,20年累計增長11.94倍,年平均增長13.66%;
全市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僅為3300標箱,而2003年全市達到了233.11萬標箱,20年累計增長了705倍,每年平均增長38.82%;
廈門市實際利用外資不到1千萬美元,而20年後的2003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達到了12.43億美元,增長了154.38倍,年平均增長28.70%;
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為1.4億美元,2003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87.11億美元,20年增長了132.65倍,年平均增長27.73%;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3年為605元,2003年達到了12915元,20年增長了20.35倍,年平均增長16.54%;農民人均純收入1983年全市僅為338元,而2003年為5172元,20年增長了14.30倍,年平均增長14.61%。 [4] 
1984年
鄧小平視察廈門特區。廣大幹部羣眾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指導與關懷下,團結拼搏,奮發進取,取得了輝煌的業績。通過這組數字,大家一定能感同身受到廈門翻天覆地的巨大變遷。
特區經濟結成果
新華網廈門2006年12月18日電(記者盧志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的全國200個城市綜合競爭實力的評比中,廈門已連續兩年居第9位,是除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經濟圈城市之外進入前十名的城市。這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25年來始終保持經濟增長的高速度、高效益所帶來的結果。
下面三組數字,可以大致勾勒出廈門的巨大變化。
國民生產總值:從7.41億元到1160億元
廈門剛設立經濟特區的1981年,GDP只有7.41億元。25年後,這一數字預計將增加到1160億元,GDP年均增長率超過18%。
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來自廈門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5年前,廈門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還不到500元,而2006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可達18370元。
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説,廈門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了到2010年實現“人均GDP10000美元”的指標,這一指標應該屬於國際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工業規模:從10.07億元到2430億元
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工業化的發展史。來自廈門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5年來廈門工業經濟規模已從1981年特區成立之初的10.07億元,發展到2006年的預計2430億元,年平均增長24.1%。
廈門市經濟發展局局長陳津介紹説,特區建立之初廈門市的工業以酒廠、魚肝油廠、燈泡廠、紡織廠輕工業為主,如今已形成了以電子、機械、化工三大支柱行業為龍頭,以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為主、傳統工業為輔,具有一定競爭優勢和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
對外開放:從2.5平方公里到1569平方公里
當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時,規劃面積只有湖裏區的2.5平方公里。1984年中央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從2.5平方公里擴大到廈門全島131平方公里。廈門經濟特區的建設步伐大大提速。
1989年國務院批准廈門市所轄的海滄、杏林設立台商投資區,成為大陸首批台商投資區;集美台商投資區隨後也獲准設立。這樣,廈門特區建設熱潮很快由島內向島外擴展、由最初的2.5平方公里擴展到全市的1569平方公里。
在特區建設進程中,廈門市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不斷創新投融資體制,不斷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鄭柵潔説,1981年——2005年廈門市預計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44.67億元,年平均增長26.2%,已基本建成現代化的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先進的信息通訊網絡和水電氣配套等基礎設施,城市功能不斷完善。(2006年12月18日 來源:新華網)

廈門經濟特區發展紀實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這片土地翻開了開放發展新篇章。如今,40載歲月崢嶸,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曾經硝煙瀰漫的海防前線,正向着一座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邁進。
廈門集美新城景觀(無人機照片) 廈門集美新城景觀(無人機照片)
這是9月2日拍攝的廈門集美新城景觀。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這片土地翻開了開放發展新篇章。如今,40載歲月崢嶸,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曾經硝煙瀰漫的海防前線,正向着一座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邁進。
廈門海濱 廈門海濱
9月3日,風箏衝浪愛好者在廈門海濱玩風箏衝浪。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這片土地翻開了開放發展新篇章。如今,40載歲月崢嶸,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曾經硝煙瀰漫的海防前線,正向着一座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邁進。
廈門海濱 廈門海濱
9月3日,兩名女子在廈門海濱沙灘漫步。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這片土地翻開了開放發展新篇章。如今,40載歲月崢嶸,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曾經硝煙瀰漫的海防前線,正向着一座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邁進。
廈門蜂巢山路和大學路路口 廈門蜂巢山路和大學路路口
9月3日,遊客在廈門蜂巢山路和大學路路口拍照。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這片土地翻開了開放發展新篇章。如今,40載歲月崢嶸,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曾經硝煙瀰漫的海防前線,正向着一座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邁進。 [5]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四十週年紀實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一年後,隨着湖裏工地上一聲爆破巨響,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大幕正式拉開。 [6] 
開大廈之門,納四海波濤。鼓起改革開放的風帆,歷經40載艱苦奮鬥,曾經風高浪急、發展受限的海防前線,不斷向高質量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邁進。
改革“破題”:構建開放新格局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之初,基礎設施幾乎為零。百業待興,如何“破題”?
利用特區政策優勢,廈門在全國率先利用外國貸款建設機場、港口、通訊等基礎設施,率先推進税利分流改革,率先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率先推行土地有償轉讓和政府採購公開招投標,成立我國首家中外合資銀行……一系列創新舉措激發了發展活力,廈門經濟特區形成外引內聯的良好開局。 [6] 
1985年,國務院批准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島。此後,中央又相繼批准設立海滄、杏林、集美三個台商投資區和象嶼保税區。2010年中央又批准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廈門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戴爾、通用、ABB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搶灘”廈門。“從1992年落户至今,廈門已成為ABB全球最重要的產業基地之一。”ABB電氣中國總裁趙永佔説,3年前ABB廈門工業中心投入運營,實現從生產製造基地到創新研發基地的轉變。
截至2020年底,共有6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廈門投資了114個項目,合同外資41.21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36.3億美元。
近年來,隨着自貿試驗區、海絲核心區、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相繼落地,廈門正從更高層面探索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經濟開放格局。
自2015年首列中歐班列(廈門)開行以來,如今已開行逾1000列。3年後,首個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品牌和平台——“絲路海運”也於廈門港開行,海絲和陸絲在廈門實現了完美交匯。
創新驅動:促經濟充滿活力、增長強勁
作為國內電子數據取證行業的領軍企業,廈門美亞柏科公司研發的“取證大師”分析工具被全球30多個國家的安全部門使用。“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秘訣,公司連續多年研發投入佔比超17%。”美亞柏科董事長滕達説。
美亞柏科所在的廈門火炬高新區,是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建設30年以來,廈門火炬高新區從島內不到1平方公里的“試驗田”起步,發展為“一區九園”,支撐起廈門市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
相比其他副省級城市,廈門經濟體量偏小。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依靠創新驅動發展,走“小而精”的精細化發展之路,逐漸成為廈門的選擇。 [6] 
經濟特區成立之初,廈門以“三來一補”加工製造為主,此後逐步放棄粗放型產業,以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已形成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信設備等9條千億產業鏈。
不久前,總投資480億元的廈門天馬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主廠房封頂;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在廈成立子公司,並與廈大共建廈門時代新能源研究院……結構優化、價值高端、效益突出的新興產業集羣正在廈門加快形成。
創新驅動讓廈門經濟充滿活力、增長強勁。40年來,廈門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5%,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8.1%。2020年廈門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
廈門以佔福建省1.4%的土地面積,創造出全省14.5%的GDP、26.2%的財政收入和近50%的外貿進出口額;土地產出率、財政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每度電創造生產總值等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政策支持: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站”
作為首批到大陸投資的台商,建霖集團董事長呂理鎮1987年來到大陸,在考察了幾個城市後,最終選擇了廈門。
“廈門離台灣很近,有着相同的鄉音、文化習俗、風土人情。更為重要的是,廈門作為經濟特區,有政策支持。”呂理鎮説,依靠大陸市場,加上當地政策、人才支持,建霖集團正式登陸A股
40年來,廈門經濟特區憑藉對台區位優勢全面拓展兩岸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
如今,廈門已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的區域,引進了友達、宸鴻等20多家台灣百大企業,累計實際使用台資117億美元,台企工業產值約佔廈門規上工業總產值1/4。廈門口岸的台灣水果、食品、酒類、圖書、大米等進口量穩居大陸第一,是大陸最大對台貿易口岸。 [6] 
來自台灣桃園的青年創業者范姜鋒把廈門比喻為“逐夢之地”。2016年,范姜鋒與大陸合夥人共同創辦了廈門啓達台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成果斐然:協助7000多名台灣青年來閩交流,幫助超過300名台青、150個項目在閩落地。
據不完全統計,超過12萬名台胞在廈門工作、生活,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待遇。廈門推出多項惠台利民舉措,創新設立台胞服務中心、台胞驛站、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等涉台服務機構,積極為台胞特別是台灣青年追夢、築夢、圓夢搭建更大平台。
“廈門經濟特區發展,廣大台商台胞既是參與者、親歷者,也是受益者。”廈門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表示,台商台胞助力廈門發展,也搭上改革開放高速發展的“列車”,幸福指數年年增高。
協調發展: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
軍營村和與之毗鄰的白交祠村是廈門海拔最高、最偏遠的村子。
在廈門市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這兩個村“山上戴帽、山下開發”,走上擺脱貧困、振興鄉村之路。軍營村返鄉創業大學生高志雲説,環境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紅火,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4萬元。
廈門在經濟特區建設道路上,始終不忘努力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追求經濟發展高素質同時,統籌推進區域、生態、文化等協調發展,實現成色十足的“高顏值”。
2002年,廈門提出“提升本島、跨島發展”戰略,將發展目光從島內擴至廈門全域,產業轉型升級有了更大空間。
伴隨着跨島發展,集美新城從最初的一張白紙到如今的一派生機,逐步形成包括城市CBD、高校聚集、高科技研發、影視拍攝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新城。
跨島發展,關鍵在產業。位於集美的軟件園三期,過去是一片農田灘塗,如今變身創新創業沃土,3000多家企業、4.6萬軟件人才匯聚於此。
島內島外區域協同發展加快推進,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統籌推進。
40年前,篔簹湖雜草叢生、污水亂排,湖水又黑又臭。1988年3月30日,習近平同志創造性地將治湖方略總結為“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築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20字方針 [7]  。經濟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打響了篔簹湖環境整治的硬仗。經過多年持續綜合治理,一池湖水換新顏,成為廈門“城市會客廳”。
多年來,廈門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標準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制定全國首部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出台環境保護條例;為保護中華白海豚,不惜成本將跨海通道由大橋改為隧道;為保護白鷺專門保留大嶼島……
四十載風華正茂,九萬里風鵬正舉。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廈門經濟特區將乘勢而上、砥礪奮進,再次鼓起改革開放風帆,以高起點、高素質的競爭態勢探路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説。 [6] 
改革永遠在路上。“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當先鋒、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走前列、在促進兩岸融合發展上作示範、在物質文化生活共富上創標杆、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上樹典範。”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表示,“廈門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