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庾石山

鎖定
庾石山,1962年8月出生,廣西全州人,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天然藥物活性物質的結構與功能”創新團隊帶頭人。1993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95-1996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作博士後研究。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和“天然藥物活性物質與功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任中國藥學會中藥與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SCI期刊《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副主編;《藥學學報》等五種中文核心期刊的編委。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獎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和北京市政府第二屆留學回國人員創業獎。
2019年11月,2019年何梁何利獎揭曉,庾石山獲醫學藥學獎。 [2] 
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人名單。 [4] 
中文名
庾石山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2年8月
主要成就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庾石山人物經歷

1993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95-1996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作博士後研究。
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和“天然藥物活性物質與功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任中國藥學會中藥與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SCI期刊《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副主編和《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編委;《藥學學報》等五種中文核心期刊的編委。

庾石山參選院士

庾石山是202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6] 

庾石山研究方向

有毒藥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化學研究。
中藥藥效物質的化學研究。
高效快速新型結構活性天然產物的識別方法學研究。

庾石山科學技術獎

獲獎情況
獲獎項目
獲獎人員
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中草藥微量活性物質識別與獲取的關鍵技術及應用
庾石山石建功,張東明,於德泉陳曉光,張建軍,王珂,申竹芳,馬雙剛,屈晶 [5] 

庾石山主要貢獻

長期從事有毒藥用植物活性成分和中藥藥效物質的化學研究。先後主持了國家“973”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重大新藥創制”的“中藥新藥發現與評價技術平台”單元技術平台等十餘項國家級重點項目的研究。採用色譜與波譜聯用技術(LC-UV、LC-MS、LC-MS/MS、LC-NMR),建立起了高效、快速、微量在線識別中藥和天然藥物活性組分中新穎結構化合物的方法;分別對馬錢子、娃兒藤、格木和華山礬等30餘種有毒藥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和中藥藥效物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中分離鑑定了1000餘個天然產物,其中400多個為新結構化合物,15個為新型骨架結構化合物,它們分屬生物鹼類、糖苷類、萜類、二苯乙烯類和黃酮類天然產物。發現活性化合物70餘個。通過已發現的活性化合物結構改造和構效關係研究,優選出體內外均具有顯著作用、毒性較低作用於hedgehog信號轉導通路的新型抗神經系統腫瘤先導化合物3-酰基右旋去氧娃兒藤寧,正在對其進行深入的創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I類抗腫瘤新藥的臨牀前研究。發現具有間苯三酚基本骨架的羰基衍生物顯示擴張血管活性,為研製新型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藥物提供了先導結構。在國內外重要刊物(Organic Letters,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Tetrahedron, Phytochemistry, Steroids,藥學學報等)發表論文170餘篇,其中SCI收載論文120餘篇。授權專利5項,申請專利13項。出版專著5部,其中主編2部,參與編寫3部。 [1] 
1. Haining Lv, Jinhong Ren, Shuanggang Ma, Song Xu, Jing Qu, Zhenjia Liu, Qing Zhou, Xiaoguang Chen*, Shishan Yu*. Synthesis, 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Mechanism Studies of Deoxytylophorinine and Its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Agents. PLoS ONE, 2012, 7(1), e30342.
2. Xianfu Wu, Youcai Hu,Shishan Yu*, et al. Lysidicins F-H, Three New Phloroglucinols from Lysidice rhodostegia Organic. Letters. 2010, 12, 2390-2393.
3. Youcai Hu, Xianfu Wu, Song Gao, Shishan Yu*, Yue Liu, Jing Qu, Jing Liu, Yunbao Liu. Novel phloroglucinol derivatives from the roots of Lysidice rhodostegia. Organic Letters, 2006, 8, 2269-2272.
4. Shuanggang Ma, WenzhaoTang , Yuxi Liu, Hu YC,ShishanYu *, et al. Prenylated C6–C3 compounds with molecular diversity from the roots of Illicium oligandrum.Phytochemistry, 2011, 72, 115-125.
5. Xianfu Wu, Yadan Wang, Shishan Yu*, et al . Antioxidative acylphloroglucinols from the roots of Lysidice rhodostegia. Tetrahedron, 2011, 67, 8155-8159. [3] 

庾石山榮譽獎勵

2019年11月,2019年何梁何利獎揭曉,庾石山獲醫學藥學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