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庾冰

鎖定
庾冰(296年~344年),字季堅,潁川郡鄢陵縣(今河南省鄢陵縣)人。東晉時期大臣、外戚。丞相軍諮祭酒庾琛之子,徵西將軍庾亮之弟。
初為王導司徒府長史,遷吳國內史,平定蘇峻之亂,丞相王導死後,拜中書監、揚州刺史,內朝掌權,進號左將軍,促成晉成帝傳位於弟弟晉康帝,以鞏固庾氏勢力。晉康帝即位,拜車騎將軍,出鎮江州刺史,假節、鎮守武昌。
建元二年(344年),去世,追贈侍中司空,諡號忠成。著有文集二十卷。
別    名
庾季堅
所處時代
東晉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
出生日期
296年
逝世日期
344年12月29日
主要成就
平定蘇峻之亂
主要作品
《庾冰文集二十卷》
最高官職
車騎將軍
本    名
庾冰
籍    貫
潁川鄢陵
追    贈
侍中、司空
諡    號
忠成

庾冰人物生平

庾冰受召不應

庾冰早年已受重視,曾受司徒府辟命但不應,後被徵為秘書郎。後因參與永嘉五年(311年)討伐江州刺史華軼的行動,進封都鄉侯。後來,司徒王導徵辟庾冰為司徒府右長史,後來出任吳國內史。 [1] 

庾冰平亂輔政

咸和二年(327年),歷陽內史蘇峻拒絕朝廷徵召並起兵進攻建康,引發蘇峻之亂。至次年蘇峻攻破建康,亦派兵進攻吳國。庾冰不敵,於是棄郡而逃奔會稽。當時蘇峻正懸紅追緝庾冰,吳國鈴下卒則在浙江以船載庾冰,並以竹蓆覆蓋,帶他南下會稽。 [2] 
不久,王導秘密宣佈太后詔諭通告三吳吏士,請他們起兵勤王。於是,會稽內史王舒以庾冰行奮威將軍,領一萬兵西渡錢塘江。而虞潭、新任吳國內史蔡謨和前義興太守顧眾等都向應,蔡謨更以庾冰本為吳國內史而讓位。蘇峻知道三吳的東軍起兵後便派張健、管商等人抵抗。庾冰後來與張健相拒,因張健兵多,眾將都不敢進擊,庾冰則率兵眾擊敗張健,並乘勝西進,兵臨建康。當時蘇峻已死,温嶠等人所領的西軍正要進攻領導蘇峻餘眾的蘇逸所佔據的石頭城並救晉成帝,庾冰亦派司馬滕含一同進攻,並與諸軍成功擊破。 [3] 
蘇峻之亂平定後,庾冰以高功勳而封新吳縣侯,但庾冰不受。後庾冰出任振威將軍、會稽內史。鹹康五年(339年),丞相王導逝世,庾冰入朝任中書監、揚州刺史、都督揚豫兗三州軍事、徵虜將軍、假節。當時庾冰受到朝野寄予厚望,庾冰上任後亦不分日夜處理政事,而且提拔後進,敬重當朝賢士,時人都他為賢相。及後庾冰又整理户籍,查出萬多名本記錄的人,充實人口,增加軍資供應。 [4] 

庾冰策立長君

鹹康八年(342年),晉成帝病重。當時年僅十八歲的晉成帝已有司馬丕和司馬奕兩名皇子,但仍是嬰兒,庾冰自以為庾氏兄弟掌權已久,怕成帝之子繼位後會因與皇帝血緣變疏而被離間,失去權力。於是常常向成帝説東晉仍有強大外族政權,應該立年長的君主,並建議由成帝弟琅邪王司馬嶽繼位,晉成帝最終答允。及後庾冰與中書令何充、武陵王司馬晞、會稽王司馬昱和尚書令諸葛恢被任命為顧命大臣輔政,庾冰進號左將軍。同年成帝逝世,司馬嶽(晉康帝)繼位,庾冰進車騎將軍。庾冰以權力正盛而感到懼怕,於是多次請求出鎮。
建元元年(343年),庾冰的弟弟安西將軍庾翼有北伐志向,更聯結前燕和前涼,意圖分別進攻後趙和成漢,並且請轉鎮襄陽,預備攻打後趙。庾冰於是以車騎將軍、都督江荊寧益梁交廣七州豫州之四郡軍事、領江州刺史、假節鎮武昌,作為庾翼後援。 [5] 

庾冰因病辭世

建元二年(344年),晉康帝駕崩。太子司馬聃繼位,即晉穆帝,並由母親褚蒜子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禇太后同時徵召庾冰入朝輔政,庾冰則因病而辭讓。同年十一月庚辰日(12月29日),庾冰逝世,享年四十九歲。冊贈侍中、司空,諡號忠成,以太牢之禮祭祀。 [6] 

庾冰軼事典故

庾冰雅素垂風,獲得世人重視之餘亦被庾亮視為庾氏之寶。同時天性清廉謹慎,以儉約自居,一次兒子庾襲借了十匹官絹,庾冰知道後大怒,打了他以後將絹布都送回官府。儉約之風至臨死仍堅持,遺命長史江虨要節葬。死後家無妾侍婢女,亦無物資產業,得到當時人的讚許。 [12] 

庾冰史料記載

《晉書·列傳第四十三》 [7] 

庾冰親屬成員

庾冰父親

庾冰兄弟姐妹

  • 兄弟
庾亮(289-340),字元規。東晉權臣和外戚,兄弟聯手控制東晉國政。是庾氏基業的開創者。
庾懌(293-342),字叔預,東晉將領,官至西中郎將、監宜城廬江歷陽安豐四郡軍事。後因試圖以毒酒毒殺江州刺史王允之失敗,被成帝責備而自殺。
庾條(生卒年不詳),字幼序,官至冠軍將軍、臨川太守,封(都)鄉亭侯,卒贈左將軍。
庾翼(305年-345),字稚恭,東晉將領,官至徵西將軍。
  • 妹妹
明穆皇后庾文君庾琛之女,庾亮妹,生晉成帝晉康帝 [13] 

庾冰子女

  • 兒子
庾希,字始彥,官至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晉廢帝被廢后,庾氏兄弟被當朝權臣桓温誣陷,庾希出逃。及後於京口反桓温而起兵,不久兵敗被殺。 [14] 
庾襲。 [15] 
庾友,字惠彥,東陽太守。庾氏被桓温所誣時因庾友兒子娶了桓秘女,故此庾友一支倖免於禍。 [15] 
庾藴,廣州刺史,庾氏被誣時飲毒酒而死。子孫則獲倖免於難。 [15] 
庾倩,太宰長史。有才器但被桓温所忌,及後被桓温所誣而被殺。 [14] 
庾邈,會稽王參軍。與庾希一同被殺。 [15] 
庾柔,散騎常侍。被桓温所誣而被殺 [15] 
  • 女兒
庾道憐,嫁晉廢帝司馬奕。司馬奕登位後獲封為皇后,但即位當年就逝世。後司馬奕被廢為海西公,庾道憐亦貶為海西公夫人。 [16] 

庾冰人物評價

《晉書》:“外戚之家,連輝椒掖,舅氏之族,同氣蘭閨,靡不憑藉寵私,階緣險謁。門藏金穴,地使其驕;馬控龍媒,勢成其逼。古者右賢左戚,用杜溺私之路,愛而知惡,深慎滿覆之災,是以厚贈瓊瑰,罕升津要。塗山在夏,靡與禼稷同驅;姒氏居周,不預燕齊等列。聖人慮遠,殊有旨哉!搢暱元規,參聞顧命。然其筆敷華藻,吻縱濤波,方駕搢紳,足為翹楚。而智小謀大,昧經邦之遠圖;才高識寡,闕安國之長算。璇萼見誅,物議稱其拔本;牙尺垂訓,帝念深於負芒。是使蘇祖尋戈,宗祧殆覆。已而猜嫌上宰,謀黜負圖。向使郗鑑協從,必且戎車犯順,則與夫台、產、安、桀,亦何以異哉!幸漏吞舟,免淪昭憲,是庾宗之大福,非晉政之不綱明矣。懌恣兇懷,鴆加連率,再世之後,三陽存僅,餘殃所及,蓋其宜也。” [7] 
贊曰:“元規矯跡,寵階椒掖。識暗釐道,亂由乘隙。下拜長沙,有慚忠益。季堅清貞,毓德馳名。處泰逾約,居權戒盈。稚恭慷慨,亦擅雄聲。” [7] 
孫綽:“君喻嵩巖之玄精,挹清瀨之潔流,貞質謀於白珪,明操勵於南金。雖名器未及,而任盡臣道,正身提衡,銓括百揆,知無不為,謀必鮮過,端委待旦,則有心宣孟;以約訓儉,則擬議季文。君平恆無私,己謙寡慾,當世之所難,於君易之矣。於是慨然遠鑑,量己而退,高挹帷幕,投跡藩屏。夫良玉以經焚不渝,故其貞可貴,竹柏以蒙霜保榮,故見殊列樹,治而不亂者有矣,未有亂而彌治者也。考終以證始,即事以懲心,少長能一其度,貴賤不一其道,文康之雅量,於是乎弘著矣。”“洋洋俊潁,岩石神嵩。流滌淳氣,頗扇祥風。篤生公侯,情靈德充。臨川擬潔,仰華思崇。履險思夷,處滿思衝。方恢遠猷,皇極是贊。繁霜夏被,修梧摧幹。人之雲徂,朝野鹹嘆。儀刑永戢,光風長煥。” [8] 
楊炯:“庾冰清識,得嚴令而非常;桓温貴遊,無郗公而不樂。” [9] 
王夫之:“嗚呼!王導、郗鑑、庾亮相繼而亡,何充、庾冰、蔡謨皆庸材也,皝乃敢以此言試中國之從違;諸其臣者,畏其暴己罪狀而徇之,諸葛恢不能固持其説,而晉事去矣。” [10] 
趙翼:“東晉猶能享國八、九十年,則猶賴大臣輔相之力。明帝、成帝時,有王導、庾亮、郗鑑等。康帝、穆帝時,有褚裒、庾冰、蔡謨、王彪之等。孝武時有謝安、謝元、桓衝等。” [11] 
參考資料
  • 1.    《晉書》 :冰字季堅。兄亮以名德流訓,冰以雅素垂風,諸弟相率莫不好禮,為世論所重,亮常以為庾氏之寶。司徒闢,不就,徵秘書郎。預討華軼功,封都鄉侯。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出補吳興內史。
  • 2.    《晉書》 :會蘇峻作逆,遣兵攻冰,冰不能御,便棄郡奔會稽。
  • 3.    《晉書》: 會稽內史王舒以冰行奮武將軍,距峻別率張健於吳中。時健黨甚眾,諸將莫敢先進。冰率眾擊健走之,於是乘勝西進,赴於京都。又遣司馬滕含攻賊石頭城,拔之。
  • 4.    《晉書》: 冰勳為多,封新吳縣侯,固辭不受。遷給事黃門侍郎,又讓不拜。司空郗鑑請為長史,不就。出補振威將軍、會稽內史。徵為領軍將軍,又辭。尋入為中書監、揚州刺史、都督揚豫兗三州軍事、徵虜將軍、假節。 是時王導新喪,人情恇然。冰兄亮既固辭不入,眾望歸冰。既當重任,經綸時務,不捨夙夜,賓禮朝賢,升擢後進,由是朝野注心,鹹曰賢相。初,導輔政,每從寬惠,冰頗任威刑。殷融諫之,冰曰:“前相之賢,猶不堪其弘,況吾者哉!”範汪謂冰曰:“頃天文錯度,足下宜盡消御之道。”冰曰:“玄象豈吾所測,正當勤盡人事耳。”又隱實户口,料出無名萬餘人,以充軍實。詔復論前功,冰上疏曰:“臣門户不幸,以短才贊務,釁及天庭,殃流邦族,若晉典休明,夷戮久矣。而於時顛沛,刑憲暫墜,遂令臣等復得為時陳力。徇國之臣,因之而奮,立功於大罪之後,建義於顛覆之餘,此是臣等所以復得視息於天壤,王憲不復必明於往愆也。此之厚幸,可謂弘矣,豈復得計勞納封,受賞司勳哉!願陛下曲降靈澤,哀恕由中,申命有司,惠臣所乞,則愚臣之願於此畢矣。”許之。
  • 5.    《晉書》: 成帝疾篤,時有妄為中書符,敕宮門宰相不得前,左右皆失色。冰神氣自若,曰:“是必虛妄。”推問,果詐,眾心乃定。進號左將軍。康帝即位,又進車騎將軍。冰懼權盛,乃求外出。會弟翼當伐石季龍,於是以本號除都督江荊寧益梁交廣七州豫州之四郡軍事、領江州刺史、假節,鎮武昌,以為翼援。
  • 6.    《晉書》: 冰臨發,上疏曰:臣因循家寵,冠冕當世,而志無殊操,量不及遠。頃皇家多難,釁故頻仍,朝望國器,與時殲落,遂令天眷下墜,降及臣身。俯仰伏事,於今五年。上不能光贊聖猷,下不能緝熙政道,而陛下遇之過分,求之不已,復策敗駕之駟,以冀萬里之功,非天眷之隆,將何以至此!是以敢竭狂瞽,以獻血誠,願陛下暫屏旒纊,以弘聽納。今強寇未殄,戎車未戢,兵弱於郊,人疲於內,寇之侵逸,未可量也;黎庶之困,未之安也;羣才之用,未之盡也。而陛下崇高,事與下隔,視聽察覽,必寄之羣下。羣下宜忠,不引不進;百司宜勤,不督不勸。是以古之帝王勤於降納,雖日總萬機,猶兼聽將相;或借訟輿人,或求謗芻蕘,良有以也。況今日之弊,開闢之極,而陛下歷數屬當其運,否剝之難嬰之聖躬,普天所以痛心於既往而傾首於將來者也。實冀否終而泰,屬運在今。誠願陛下弘天覆之量,深地載之厚,宅沖虛以為本,勤訓督以為務。廣引時彥,詢於政道,朝之得失必關聖聽,人之情偽必達天聰。然後覽其大當,以總國綱,躬儉節用,堯舜豈遠!大布之衣,衞文何人!是以古人有云:“非知之難,行之難;非行之難,安之難也。”願陛下既思日側於勞謙,納其起予之情,則天下幸甚矣。臣朝夕伏膺,猶不能暢,臨疏徘徊,不覺辭盡。頃之,獻皇后臨朝,徵冰輔政,冰辭以疾篤。尋而卒,時年四十九。冊贈侍中、司空,諡曰忠成,祠以太牢。
  • 7.    《晉書·列傳第四十三》  .國學網.2012-10-11[引用日期2014-02-06]
  • 8.    《司空庾冰碑》  .新東方寶典[引用日期2015-03-31]
  • 9.    《全唐文 ·卷一百九十二》  .新東方寶典[引用日期2015-03-31]
  • 10.    《讀通鑑論》  .文獻網[引用日期2015-03-31]
  • 11.    《廿二史劄記》  .新東方寶典[引用日期2015-03-31]
  • 12.    《晉書庾冰傳》 冰天性清慎,常以儉約自居。中子襲嘗貸官絹十匹,冰怒,捶之,市絹還官。臨卒,謂長史江虨曰:“吾將逝矣,恨報國之志不展,命也如何!死之日,斂以時服,無以官物也。”及卒,無絹為衾。又室無妾媵,家無私積,世以此稱之。
  • 13.    《晉書》:明穆庾皇后,諱文君,潁川鄢陵人也。父琛,見《外戚傳》。後性仁慈,美姿儀。元帝聞之,聘為太子妃,以德行見重。明帝即位,立為皇后。
  • 14.    《晉書》 :希字始彥。初拜秘書郎,累遷司徒右長史、黃門侍郎、建安太守,未拜,復為長史兼右衞將軍,遷侍中,出為輔國將軍、吳國內史。希既後之戚屬,冰女又為海西公妃,故希兄弟並顯貴。太和中,希為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藴為廣州刺史,並假節,友東陽太守,倩太宰長史,邈會稽王參軍,柔散騎常侍。倩最有才器,桓温深忌之
  • 15.    《晉書》 :冰七子:希、襲、友、藴、倩、邈、柔。
  • 16.    《晉書》: 廢帝孝庾皇后,諱道憐,潁川鄢陵人也。父冰,自有傳。初為東海王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后。太和六年崩,葬於敬平陵。帝廢為海西公,追貶後曰海西公夫人。太元十一年,海西公薨於吳,又以後合葬於吳陵。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