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康雍乾景德鎮官窯瓷器設計藝術研究

鎖定
《康雍乾景德鎮官窯瓷器設計藝術研究》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於2013年7月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寧鋼。
作    者
寧鋼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7月
頁    數
190 頁
定    價
58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2322870

康雍乾景德鎮官窯瓷器設計藝術研究作者介紹

寧鋼,男,1961年2月生,江西省餘江人。江西省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1982年畢業於輕工部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設計專業。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水彩水粉畫研究會會員。
陶藝作品參加日本現代中國陶藝優秀作家作品展及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大型展覽。在全國現代陶藝評比和歷屆國際陶瓷節精品大獎賽及省市級陶藝評比中獲一、二、三等獎共20餘項。近年來共發表作品100餘幅及論文20餘篇。《人民日報》海外版曾向國外作專版評論及報導,上海各大報刊及香港《大公報》均進行介紹評論。1995-1997年在上海和香港舉辦個展,有多件作品由國家文化部、日本恩巴近代博物館收藏。1997年出版《寧鋼陶瓷藝術》畫冊,1998年出版《設計色彩教學》叢書並獲華東優秀圖書二等獎。作品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現代陶瓷全集》、個人傳略入選《景德鎮陶瓷美術百家》、《中國現代陶瓷美術家辭典》。

康雍乾景德鎮官窯瓷器設計藝術研究作品目錄

目錄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緣起
1.2 主要概念
1.2.1 時間概念
1.2.2 地域概念
1.2.3 官窯與民窯的區別
1.3 本研究的歷史及現狀
1.3.1 康雍乾官窯的研究歷史及成就
1.3.2 康雍乾官窯研究的問題與不足
1.4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內容
1.4.2 本研究的方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5.1 研究目的
1.5.2 本研究的意義
第2章 康雍乾官窯瓷器的發展歷史
2.1 康雍乾三朝的社會與文化
2.1.1 康雍乾三朝的社會形態
2.1.2 康雍乾三朝的文化體系
2.2 康雍乾官窯瓷器的歷史之路與成就
2.3 康雍乾官窯瓷器在明清官窯中的歷史地位
2.3.1 康雍乾官窯繼承和發揚了明代官窯的成果
2.3.2 康雍乾時期是清代景德鎮官窯發展的鼎盛時期
第3章 康雍乾官窯瓷器的造型設計
3.1 基於不同功能的設計
3.1.1 廟堂之器:基於祭祀的造型設計
3.1.2 日用之器:基於實用的造型設計
3.1.3 陳設之器:基於觀瞻的造型設計
3.2 基於相同功能的不同造型設計
3.2.1 瓶
3.2.2 尊
3.2.3 壺
3.2.4 罐
3.3 造型設計的演變
3.3.1 造型設計的演變路徑
3.3.2 造型設計演變的特質分析
第4章 康雍乾官窯瓷器的裝飾設計
4.1 康雍乾官窯瓷器的裝飾主題
4.1.1 吉祥主題:龍鳳呈祥
4.1.2 自然主題:花草樹木與山川美景
4.1.3 人文主題:戲曲故事與日常生活
4.1.4 其他主題:文字、博古與幾何紋飾
4.2 皇權之威的凝練與表現
4.2.1 皇權之威:制度
4.2.2 皇權之威:表現
4.3 釉色的裝飾
4.3.1 單色釉裝飾
4.3.2 釉上彩裝飾
4.3.3 釉下彩裝飾
4.4 裝飾之美
4.4.1 繪畫之美
4.4.2 紋飾之美
4.4.3 釉色之美
第5章 康雍乾官窯瓷器藝術設計成就的原因分析
5.1 社會政治經濟因素
5.2 社會文化和市民文化因素
5.2.1 歐洲藝術思潮對清三代景德鎮官窯瓷器生產的影響
5.2.2 傳統藝術門類對景德鎮官窯陶瓷設計的影響
5.2.3 中國傳統工藝設計理論的積澱
5.3 工藝技術因素
5.4 統治階級的重視與直接參與設計
5.4.1 景德鎮官窯管理上的保證
5.4.2 帝王的喜好
5.4.3 督陶官的作用和影響
5.5 官窯與民窯互動的作用
第6章 結論
6.1 設計的力量與歷史貢獻
6.1.1 設計中的繼承與發展
6.1.2 設計中的創新意識
6.1.3 設計中的廣徵博取
6.2 對當代陶瓷藝術發展的啓示
6.2.1 承先啓後的重要性
6.2.2 積極創新的必要性
6.2.3 廣徵博取的優越性
參考文獻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