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康澤

(原國民黨中將)

鎖定
康澤(1904-1967),四川安嶽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生。畢業後曾長期在國民黨內從事特工和青年工作。曾任復興社中央幹事兼宣傳處長、三青團中央臨時幹事會幹事、組織處代處長、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等職。1947年底,出任國民黨第十五綏靖區中將司令官。1948年7月,在襄樊戰役中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俘虜,受拘於戰犯管理所。1963年4月獲特赦。後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1967年病逝。 [1] 
代賓
兆民
出生地
四川安嶽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67年
本    名
康澤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莫斯科大學

康澤人物生平

康澤早年經歷

康澤,字代賓,號兆民。陸軍中將。1904年7月出生在四川安嶽縣雙龍鋪(今來鳳鄉)一個農民的家庭。1924年冬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1926年1月從軍校畢業,康澤被選送蘇聯莫斯科大學學習。回國後,康到南京國民黨中央黨校第一期任訓導員。後調任第三師政治部主任。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康奉蔣介石之命籌組宣傳大隊。他任大隊長,在隴海路沿線進行敵前宣傳。大戰結束後,康調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政治訓練處宣傳大隊第一大隊長。 [2] 

康澤籌備復興社

1931年10月,康澤改辦《中國日報》。復興社成立後,作為該社機關報,由康澤任社長。 [3]  1931年冬,在蔣介石授意下, 康澤和賀衷寒鄧文儀等負責籌建中華復興社, 康負責起草紀律條例。1932年3月8日,復興社在南京勵志禮堂成立,康被選為中央幹事,成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蔣還點名他擔任宣傳處長。1932年3月,復興社成立不久,蔣介石又批准建立一個核心組織“力行社”。康澤為“力行社”社員。康澤還擔任復興社的外圍組織之一革命青年同志會(簡稱“青會”)的書記。 [3] 

康澤國民黨特務骨幹

1934年,蔣介石在江西星子縣城成立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特別訓練班,康澤兼班主任,併兼任軍事委員別動總隊總隊長。康積極配合蔣介石對中央蘇區進行“圍剿“,及推行蔣倡導的“新生活運動”。 [2] 
1935年1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經過五次反“圍剿”,決定北上抗日,並在貴州遵義舉行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建立了以毛澤東為首的新中央領導班子,繼續向陝北前進。蔣介石窮追不捨,並組織參謀團入川,實行圍追堵截。康澤奉派兼任參謀團政訓室主任,率領別動隊入川,進駐重慶、成都等地活動。康還參加蔣介石先後兩次在峨眉山報國寺的軍官訓練團搞政工,對川、滇、黔三省地方實力派進行分化、拉攏,並發展復興社組織,為蔣介石勢力滲透西南鋪平道路。 [4] 
1936年5月上旬,軍校特訓班在廬山海會寺舉行開學典禮,全體官佐和兩個總隊的學員共約四千人。蔣介石主持並在講話中把這個班説成是“革命正統”。班主任潘佑強心喜若狂,津津樂道,引起國民黨內各派系和黃埔系中的大多數人不滿。蔣介石遂於10月間,將潘佑強調任河南省保安副司令兼保安處長,另派康澤回任班主任。11月2日,康澤被授為陸軍少將銜。 [4] 

康澤效勞三青團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這時,康澤兼任《中國日報》社長,並於9月繼劉健羣擔任復興社第五任書記。在這期間,我國在日本的近千名留學生紛紛回國。國民政府在南京設立中央政治學校歸國留日學生訓練班,康澤兼任班主任。1938年初又兼任中央軍校西北分校班主任。這年3月,蔣介石決定組織國民參政會,取消預備黨員制,設立三民主義青年團。康澤被委為國民黨中央訓練委員會委員,籌備建立三青團的工作。後又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二廳廳長,主管民眾組訓及日軍佔領區諜報活動,同時兼任財政部緝私室主任等職。同年7月,康被委為三青團中央臨時幹事,代替組織處長。1940年9月正式擔任組織處長。 [2] 
1944年9月中旬,蔣介石手令國民黨中央黨部、三青團要徵集10萬知識青年入伍。康澤任全國知識青年志願軍指導委員常委兼主任秘書。至12月30日止,全國從軍青年就達到12萬多人。1945年5月,康澤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後被蔣介石指派赴美國考察。 [2] 

康澤襄陽被俘

抗日戰爭勝利後,康澤仍在國外考察。1946年初秋,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發動了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三青團中央團部定於8月31日在廬山牯嶺召開中央幹監聯席會議,9月1日起舉行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康澤電請回國參加,蔣介石仍復示繼續在國外考察。直到全會修改了《團章》,選舉了第二屆中央幹事會和中央監察會,通過了中央團部組織之調整案,把康澤排擠出去,由蔣經國接任中央團部第二處處長,控制了組織、訓練及女青年工作,實現了長期為之策劃的企圖,才允許康澤結束考察回國。 [4] 
康澤回國後,以四川的“國大代表”身份,於1946年11月,出席了國民黨在南京召開的、而為中國共產黨和其他民主黨派拒絕參加的制憲國民大會。1947年3月,康澤先後被選任為“立法委員”、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7月,國民黨三青團合併,康澤繼續擔任中央執行委員。12月22日,被授為陸軍中將銜。 [4] 
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進入了反攻作戰,國民黨軍轉入全面防禦,並按區防禦設立綏靖公署和綏靖區。康澤於1948年1月30日被任命為第十五綏靖區司令官,駐湖北襄陽,屬武漢行轅建制,歸華中“剿總”白崇禧指揮。康澤統率國民黨軍第一〇四、一六三、一六四旅,炮兵第十四團第七連及三個保安團,防守襄樊。康認為襄(陽)樊(城)扼漢水中游,北接宛(南陽)洛(陽),南連荊(州)宜(昌),東臨武漢,西通川陝,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而襄陽城西、北、東三面環水,南有高山作屏障,與漢水對岸之樊城及西北之老河口成犄角之勢,地形險要,易守難攻。6月,康澤部署以第一〇四旅及一六三、一六四旅各一團防守襄陰;以第一六四旅旅部率兩個團防守樊城;以第一六三旅旅部率兩個團防守老河口、谷城,妄圖抗拒中原解放。 [4] 
同年6月,人民解放軍召開中原軍區高幹會議。會上劉伯承鄧小平分析了形勢,認為漢水區是國民黨軍的最大弱點,定下了進行襄(陽)老(河口)戰役的決心。同月下旬,劉、鄧決定以桐柏軍區司令員王宏坤統一指揮中原第六縱隊、桐柏軍區第二十八旅及三分區兩個團(欠一個營)、陝南軍區第十二旅,在江漢軍區配合下,發起襄樊戰役。第一階段攻克老河口、谷城;第二階段解放襄樊。 [4] 
7月3日,國民黨軍第四八八團全部、四八七團一個營、第一六三輜重營被殲,人民解放軍渡過漢水,結束了第一階段戰役。7月6日,人民解放軍實施第二階段戰役,分兵攻擊襄陽、樊城。康澤驚恐萬狀,一面於14日將城南第一〇四旅全部收縮城內,並重新調整部署;一面連電蔣介石、白崇禧呼救。覆電僅稱“共軍必無遠射程炮和重武器”,要康澤“堅守城垣,固守待援”。15日曉,人民解放軍對襄陽發起總攻,集中一切炮火將大部碉樓、地堡摧毀。並將城牆炸開一個缺口。突擊隊在火力掩護下,勇猛登上城樓。16日,人民解放軍各部密切協同,採用迫擊炮平射、工兵爆破與步兵突擊相結台的戰術,發起猛攻,將楊家祠堂第十五綏靖區司令部攻克。襄陽戰役自7月2日至16日,歷時僅十四天,國民黨軍被殲兩萬一千餘人。康澤已被圍困,走投無路,舉槍自戕,為其副司令官郭勳祺阻止,兩人同時被俘。 [4] 

康澤人物結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康澤在北京功德林改造。1963年4月9日,獲得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康澤獲釋後,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 [3]  康澤在全國政協文史專員這個崗位上,除了審閲研究別人的稿件外,自己也撰寫了《復興社的緣起》、《三民主義青年團成立的經過》、《我在國共第二次合作談判中的一段經歷》等回憶文章,比較翔實地記錄了他“親歷親見親聞”的第一手珍貴史料,在國內和海外廣為流傳,被報刊、電影、電視和史學界廣泛引用,影響很大。1967年12月23日,康澤因心臟病等症復發去世。 [5] 
參考資料
  • 1.    尚海.民國史大辭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976
  • 2.    胡必林,方灝.民國高級將領列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562-563
  • 3.    沉度,應列.國民黨高級將領傳略.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456
  • 4.    王成斌,劉炳耀,葉萬忠.民國高級將領列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9:334-345
  • 5.    國民黨特務頭子康澤從被俘到特赦  .炎黃春秋網[引用日期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