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康幹生

鎖定
康幹生(1913年12月-2013年5月11日),江西省永新縣人,1930年3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二方面軍長征。正軍職離休幹部、湖南省軍區原顧問。
2013年5月11日,因病在長沙逝世,享年100歲。 [2] 
中文名
康幹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江西永新
出生日期
1913年12月
逝世日期
2013年5月11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康幹生人物履歷

康幹生,1913年12月生,江西省永新縣象形鄉竹溪村人。192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3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6軍團班長、排長、連長。參加了湘贛革命根據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和紅二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營長、支隊長、團參謀長、冀中軍區第6支隊參謀長、120師司令部通信科長。參加了晉西北“反掃蕩”戰鬥和百團大戰。
解放戰爭時期,任長春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房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永吉軍分區參謀長、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獨立第11師參謀長。參加了遼瀋戰役。
中華人共和國成立後,任江西省上饒軍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三班學員、第42軍126師師長,廣州市公安總隊總隊長、湖南省軍區衡陽軍分區司令員、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共湖南省第三屆委員會委員、顧問等職。1983年以正軍職離職休養。
2013年5月11日,正軍職離休幹部、湖南省軍區原顧問康幹生同志,因病在長沙逝世,享年100歲。 [2] 

康幹生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57年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 

康幹生99歲老紅軍

99歲老紅軍 99歲老紅軍
2012年3月19日,記者在長沙市湖南省軍區五里牌幹休所採訪了99歲的老紅軍康幹生。康幹生是江西永新縣人,1929年3月,他在永新縣象形鄉竹溪村加入了共青團,參加地下活動,經常跟井岡山上的紅軍聯繫,為井岡山上的紅軍傳送情報。1930年3月參加紅軍永新縣獨立營,後編入湘贛獨立師3團,在靠近井岡山的牛田、關背一帶活動,再後編入肖克任軍長、王震任政委的紅6軍團。紅軍長征時,他在紅6軍團17師49團3營機槍連任連長,作為紅軍的重火力,在長征路上隨主力部隊衝鋒陷陣。 [1] 
戎馬一生的老人近日迎來

康幹生百歲壽辰

百歲壽辰 百歲壽辰
祝您生日快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今天上午,省軍區五里牌幹休所正軍職離休老紅軍康幹生家充滿了歡聲笑語,廣州軍區代表、省軍區代表和五里牌幹休所工作人員一起為康幹生老人慶祝百歲華誕。總政治部主任張陽發來賀信,祝老人生日快樂,健康長壽。省軍區副政委萬建華出席。
戎馬一生
帶着連隊成功掩護主力
康老家裏,紅底燙金的“壽”匾引人注目。康老也顯得額外精神,滿臉笑容,看到我們的到來,老人特別拿出了自己的“寶貝”展示: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二級紅星功勳章等,裝了滿滿一盒子,這些勳章濃縮了老人不平凡的一生。
儘管百歲高齡,老人身體還不錯。他1913年出生於江西一個貧苦農家,3歲喪父。在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革命浪潮影響下,他於1930年3月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康老先後任紅6軍團排長、連長,參加過湘贛根據地的歷次反“圍剿”和湘鄂西龍家寨、陳家河、桃子溪及長征中的甘溪、宣威、羅家堡等戰鬥。在羅家堡戰鬥中,康老率連隊奮勇拼搏、以少勝多,頂住了敵人的猛烈火力,順利掩護主力部隊北上。
此後老人還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屢建戰功。新中國成立後,康老前後擔任江西省上饒軍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42軍126師師長,廣州市公安總隊總隊長,湖南省衡陽軍分區司令員,1965年11月調任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後任顧問等職。即使在離職休養後,他仍然熱心公益事業,為關心下一代工作而奔波。
生活節儉
破衣服被子會自己縫好
康老和老伴相識在戰場,他倆一共育有6個子女。受二老影響,子女都當過兵、入了黨,就連3個兒媳婦也是共產黨員,也當過兵。如今他們的第三代也參軍了,有的還在部隊,有的已轉業,可以説這是個名副其實的軍人家庭。昨天子女、孫兒們也紛紛趕回來為老人慶生。
“他吃飯、穿衣都很節儉,從不浪費,破掉的衣服被子會自己縫好,也教育我們不要浪費。”大女兒説,儘管如今家裏經濟條件不錯,但老人一直保持了勤儉節約的習慣,還經常教育子女懂得報恩,回報社會。
經歷了百年風雨的老人腰桿依舊挺直、腿腳利落。“父親每天早睡早起,生活作息特別有規律,飲食也不挑,什麼都能吃,而且待人和善,不追求名利。”二女婿朱健説,由於年紀太大,老人現在不太出門散步了,但每天仍然堅持自己取報看報,看看新聞聯播,偶爾還會親自做早飯。
“父親愛學習,關心時事,這是他參加部隊後養成的習慣。”原來,由於家境貧寒,沒有錢讀書,康老進入部隊後就四處拜師,一有時間就學字。1936年,康老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52年康老又到南京軍事學院學習。至今,康老家還保留了當年在南京學習的筆記本。老人常對子女説,活到老學到老,生活更有勁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