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康妮

(中國四川籍藝術家)

鎖定
康妮,女,1983 年出生於四川雅安,當代藝術家,現工作生活於成都。
中文名
康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雅安
出生日期
1983年
畢業院校
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
職    業
職業藝術家
代表作品
《融器》,《融器·同化》,《植物》等

康妮藝術風格

康妮的作品注重“繪畫性”,對色彩語言的整體性有着相對深入的理解與把握,細密的筆觸使得她的作品帶有無法複製的手工性,確保了繪畫從體驗到圖式的唯一性。同時也一直延續在思考“時間”(運動)和空間的關係, 並一直保持着開放的態度,在我們已知的主觀世界裏,尋找未知世界……

康妮藝術履歷

康妮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17年
康妮個展《植覺》 [1]  一馬畫廊
成都,中國
2012年
康妮個展《我》新氧藝機構
北京,中國

康妮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年
“逆光與凝望” [2]  滬申畫廊
成都,中國
成都雙聯展特別邀請展“跌宕意識”十人畫展 ,了了傳播機構
2019年
“自我態度”壹集
重慶,中國
2018年
“沒展” [3]  喜馬拉雅美術館
上海,中國
“藝數成都” 成都當代美術館
成都,中國
2017年
扎特畫廊開幕展,扎特畫廊
紐約,美國
“自由的形式”ARTOO畫廊
北京,中國
“SHAPP” 大寶堂
時代美術館收藏展,時代美術館
“不灰之木”言幾又
成都,中國
2016年
"生活在工作中" 波恩女性美術館
波恩,德國
2015年
“個體狀態”青年女性藝術家作品展 第八屆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視覺展覽(成都站)華僑城
成都,中國
2014年
“同行”藍頂藝術節,藍頂藍頂藝術區
藍頂美術館品鑑會,藍頂美術館
2013年
"羣落羣落"藍頂藝術節
2012年
“致老去的我們 ” NOART空間,LAN會所
北京,中國
邁阿密國際藝術博覽會
邁阿密, 美國
台北藝術博覽會
台北,中國
“齊物論”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推薦展,國家會議中心
北京,中國
末日景觀” 東站畫廊
2012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共生” 紅星畫廊
2012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多重世界”梯級藝術中心
“引爆”2012CYAP彙報展,國際會展中心
2012約翰.莫爾新繪畫大獎賽(中國)作品展,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
上海,中國
ArtBeijing藝術博覽會
北京,北京
CIGE中國藝術博覽會
2011年
雲根過影”----2011成都雙年展特別邀請展,成都當代美術館
成都,中國
新美苑:青年藝術家聯展,白空間
北京,中國
Art Beijing藝術博覽會,北京農業展覽館
“平淡之詩”藝酷空間開幕展,藝酷空間
2010年
“都市心語”當代女性藝術家展,成都市婦女兒童美術館
成都,中國
“ONE AND ONE”時代青年藝術家第一回展,時代美術館
北京,中國
日常——文化生存的直覺描繪 , 青和當代美術館
南京,中國
“樓上的青年” 2010青年批評家提名展,時代美術館
北京,中國
“改造歷史” 2000-2009中國青年新藝術邀請展,今日美術館
2009年
首屆(北京)國際當代藝術酒店博覽會
“I→i”藝術展,9藝術空間
迴旋”當代繪畫展

康妮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年份
作品名
收藏機構
2011年
《植物》2011年8
成都當代美術館收藏
《融器》2010年1
北京時代美術館
2010年
《融器》2009年1
南京青和美術館
《融器》2008年6
萬通實業收藏

康妮個人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植物》
《植物》 《植物》
2021年,
54.7cmx39.2cm,紙上油畫
《融器。同化》
《融器。同化》 《融器。同化》
2019年,
150cmx120cm,布上油畫
《植物》
《植物》 《植物》
2018年,
24cmx43cm,紙上油畫
《植物》
《植物》 《植物》
2018年,
16cmx30cm,紙上油畫
《植物》
《植物》 《植物》
2017年,
54.9cmx78.9cm,紙上油畫
《融器。同化》
《融器。同化》 《融器。同化》
2012年,
180cmx120cm,布上油畫
《融器。同化》
《融器。同化》 《融器。同化》
2012-2017年,
180cmx120cm,布上油畫
《植物》
《植物》 《植物》
2011年,
79cmx54.8cm,紙上油畫
《融器》
《融器》 《融器》
2010年,
150cmx120cm,布上油畫
《融器》
《融器》 《融器》
2010年,
180cmx140cm ,布上油畫
《融器》
《融器》 《融器》
2010年,
150cmx120cm布上油畫
《融器》
《融器》 《融器》
2010年,
180cmx140cm ,布上油畫
《植物》
《植物》 《植物》
2010年,
58.7cmx89.1cm,紙上油畫

康妮出版物

藝術家出版物
年份
出版物
出版社
2017年
ISSN1672-4402《藝術當代》物的述説:有關康妮的個展“植覺”
江蘇省惠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
CN32-1514/F《藝術財經》藝術家權力榜
國家新聞出版
2012年
CN65-1031/J《Hi藝術》康妮冷靜與熱情
新疆畫報

康妮人物評價

王婭蕾(批評家):
康妮在繪畫這件事上是有天賦的——僅對於“繪畫”這件事來説,與“當代藝術”或別的什麼概念無關。從她十年來的創作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自我訓練痕跡,最開始的紙上小稿和零散的日常物件是基本的手感練習,2010年後固定的植物主題是對顏色和形態的反覆磨鍊,2009年以來的建築系列則是對結構和空間的把握——從敏鋭料峭到穩定開闊。她從北京回到成都以後的首次個展《植覺》中就展出了2012年完成的建築系列《融器·同化》,描繪一處荒蕪的教堂內景,從十字拱頂到拱門、廊柱、地磚,視線層層下降,線條愈加細密,色調也逐步變暗,以此將重心下調,使畫面結構穩定。而這裏的建築並不是主體,只是關於結構的提示,建築的大塊面都是乾淨的,偶有關於殘破的表述並沒有打破這份乾淨,而在各個轉折和細節處,比如窗户、廊柱、牆角和十字拱的犀利邊緣上,都攀爬着細碎鮮綠的蔓生植物,將細節變活,讓冷漠的建築層次豐富起來。這樣的處理像在寫一篇散文,在平淡低調的敍述中藏着幾處特別恰當的比喻,讀來有點諷刺有點俏皮,反倒比通篇抖包袱的寫法更讓人快活。繪畫不僅需要手感,也需要這樣的語感。
朱小鈞(批評家):
康妮的作品注重“繪畫性”:與所畫之物對話,然後將其抽離圖像性而憑藉胸中意象重新創造在畫布之上,從而使所畫之物的精神性呈現出來。同時,康妮對色彩語言的整體性有着相對深入的理解與把握,細密的筆觸使得她的作品帶有無法複製的手工性,確保了繪畫從體驗到圖式的唯一性。不過,她所期望的沉靜、温暖、古典的氣韻,在現階段由於對繪畫語言的精雕細琢而無法得以淋漓盡致的呈現。
杜曦雲(批評家):
康妮的內心,其實是一捧清澈的水,她更願意活得像個孩子,不肯看透太多事.在畫面上,她用最直接和單純的表達,面對世間的複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