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康保縣

鎖定
康保縣,隸屬河北省張家口市,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東南緣,屬陰山穹折帶,俗稱“壩上高原”。東界內蒙古自治區太僕寺旗,東北靠正鑲白旗,北與西北部與化德縣相鄰,西與西南部和商都縣毗鄰,南與河北省張北縣接壤,東南與沽源縣相連。行政區域總面積3365平方千米。 [4]  截至2021年,康保縣總人口26.96萬,農業人口24.4萬人。 [13] 
夏,屬冀州。民國三年(1914年),改張家口廳(清光緒年間移至於張北縣城)為張北縣,康保地域之南部屬之。1993年6月,張家口地區和張家口市合併為張家口市,實行市管縣,轄康保縣。 [2]  截至2021年10月,康保縣下轄7個鎮、8個鄉,另轄2個鄉級單位。 [3]  縣治駐康保鎮永安大街1號。
2021年,康保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5億元,同比增長6.7%;規上工業增加值12.3億元,同比增長6.9%;固定資產投資63.8億元,同比增長2.6%;全部財政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5.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7億元,同比增長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37億元,同比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527元和13985元,同比分別增長7.3%和13.1%。 [14] 
2022年1月,康保縣入選2017~2020年度平安河北建設示範縣(市、區)。 [11] 
中文名
康保縣
外文名
Kangbao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130723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張家口市
地理位置
河北省北部
面    積
3365 km²
下轄地區
7個鎮、8個鄉,另轄2個鄉級單位
政府駐地
康保鎮永安大街1號
電話區號
0313
郵政編碼
076650
氣候條件
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6.96 萬(2021年) [13] 
著名景點
康巴諾爾森林公園 [12] 
金長城(康保段) [12] 
阿不蓋廟 [12] 
南天門景區 [12] 
車牌代碼
冀G
地區生產總值
65 億元(2020年) [14] 

康保縣歷史沿革

舊石器時期,約一萬年前已有人類活動,屬舊石器文化晚期,人類體質進化的晚期智人階段。
遠古傳説時期,據上古時期的書籍記載,古將中國依山川大勢劃分為九州(非行政區劃)地域,冀州為九州之首,地域十分廣闊。這裏囊括了華夏族形成過程中的主要活動地方,是堯、舜、禹時期先民活動的中心地帶。據傳夏、商及西周均沿襲了上古九州的劃分。其地向北直抵塞外陰山下,康保境域有陰山支脈橫貫全縣,故屬冀州。
夏,屬冀州。
商,屬冀州,為鬼方活動區。鬼方乃古代北方的一個遊牧部落,遠自商、周,下至春秋,與中原一些王國有戰爭,但亦有交往,並互通婚姻,周以後不見於記載。  
西周,仍屬冀州,仍為鬼方活動區。
春秋,為東胡等遊牧部落活動區。東胡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強盛一時的北方民族,南鄰燕國,公元前279年為燕將秦開所破,北退千餘里。其後,燕國沿北部邊界修築長城,置上谷郡。康保地域屬之。
戰國,屬燕國上谷郡北境。戰國後期,匈奴冒頓單于擊敗東胡後東進,康保地域為匈奴遊牧地。
秦,為匈奴遊牧地。
西漢,屬幽州上谷郡。漢初,高帝劉邦北征失敗,被迫跟匈奴和親,劃分疆界,實為匈奴帝國左賢王管轄之地。武帝時北擊匈奴,大破之。復歸漢,屬幽州上谷郡。
東漢,初為上谷郡北境。為了避免匈奴的殺略,光武帝劉秀棄上谷郡女祁縣(今赤城縣南部雕鄂一帶)北境900餘里,包括康保地域。徙上谷等郡吏民六萬餘口於居庸、恆山以東。匈奴左賢王部得以轉居塞內。康保縣境復屬匈奴。
東漢永元三年(91年),漢軍大破北匈奴於今阿爾泰山,北單于率兵西走,南匈奴歸漢,康保屬南匈奴所轄之地。後烏恆興起,據有上谷、代郡,康保為烏恆校尉所治地(烏桓本東胡之一部。西漢武帝時,霍去病擊匈奴左地,乘此將烏桓遷到上谷、魚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並設護烏桓校尉。)。
東漢桓帝時,鮮卑首領檀石槐統一各部,立牙帳於彈汗山(今河北省尚義縣大青山),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鮮卑部落軍事大聯盟。檀石槐把這些地區劃分為東、中、西三部。康保縣境屬其西部。
三國,北方為曹操所建之魏國,轄十一州。康保地域屬幽州(今北京市延慶區)之北境。康保地域實為烏桓、鮮卑等民族活動地和遊牧區。
西晉,康保地域為拓跋鮮卑活動地和遊牧區(鮮卑族拓跋部,原來居住於今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過着遊牧生活。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後,拓跋部逐步向西遷移,進入原來北匈奴駐地,即漠北地區。)。
東晉十六國時期,當東晉偏安於江南時,北方陷於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康保地域先屬鮮卑部建立的代國。後公元407年屬拓跋部所建北魏政權之上谷郡。
南北朝時期,北魏初,為拱衞首都平城(今大同),在北部沿邊設六個軍事據點,外御柔然,內製高車,稱六鎮。初期康保地域為高車、丁零人活動地區,後屬北魏懷荒鎮(駐今張北縣)防地。北魏亡後,康保先屬東魏幽州地,後屬北齊北燕州之北境。
北齊天保三年(552年),後為北方遊牧民族突厥勢力範圍。
隋代,為突厥活動區。
唐代,地屬突厥地域,隸屬單于都護府(唐朝建立的六個重要的都護府之一,是管理北方邊疆的重要機構),下轄的桑乾都督府。後為室韋、契丹等民族活動區。
五代十國,契丹活動區,後為契丹族所建之遼國領地。
遼代,遼分為上京、中京、南京、西京、東京5道。康保地域屬遼西京道奉聖州管轄,治所在永興(今涿鹿縣)。
金代,金承遼制,改西京道為西京路。康保前屬西京路,恆州威遠軍節度使地(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蘭旗),後置西京路撫州鎮寧軍節度使地(治所在今張北縣城),康保為其轄地。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後為蒙古勢力範圍。
元代,屬直隸中書省隆興路。皇慶元年(1312年)10月,改為興和路,路的治所在高原(今張北縣),寶昌州所轄。對於蒙古始終視為根據地,不肯放棄,而察北一帶草原,亦於此時漸漸開發。
明代,隸屬京師大寧都司,初為開平衞之興和守禦千户所(治所在今張北城)治地,永樂二十年(1422年)後,為韃靼諸部落駐牧地。明季為蒙古察哈爾部遊牧地。崇禎六年(1633年)後,為後金勢力範圍。
清代,屬直隸省口北道。清朝參照滿洲八旗建制,將蒙古察哈爾部編為左、右兩翼,右翼為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左翼為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清政府先後在察哈爾又設置了商都牧羣、牛羊羣、左翼牧羣、有翼牧羣四大牧羣。康保地域系東翼四旗、西翼正黃半旗遊牧地。隨着漢族移民人數的增長,清政府為加強對這一地區的有效管理,設置了管理漢民的機構廳。雍正二年(1724年)7月,設置張家口理事同知廳,主要處理漢民與蒙人之間交涉、訴訟等事件。光緒七年(1881年),改張家口廳為撫民同知,康保地域屬之,為鑲黃旗牧地。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正式允許蒙古王公放荒招墾,自此蒙人始肯自動開放牧地,招來漢人。與漢族移民繼續北進相對應,蒙古牧民不斷北移,趕着牛羊向未墾地遷徙。
正黃旗牛羊羣(相似特別區)第一次遷移在乾隆年間,由殷子川移至三、四台(在張北境內)西南地方(在今康保縣鄧油坊一帶)。第二次遷移在光緒三十二年,遷至明安牛羊羣,後改為牧場(今康保縣明安灘一帶)。第三次遷移在民國六年(1917年),遷至正鑲白旗東南地方(今康保縣境內黃城子一帶)。
民國元年(1912年),仍襲清制,為直隸省口北道統轄,康保境域屬口北三廳之張家口廳(今張北縣)。民國二年(1913年)6月,廢府州,成立察哈爾特別區,置都統轄各旗縣,同年7月置興和道轄各縣,康保為張北、商都二縣地方。民國三年(1914年),改張家口廳(清光緒年間移至於張北縣城)為張北縣,康保地域之南部屬之。
1993年6月,張家口地區和張家口市合併為張家口市,實行市管縣,轄康保縣。 [2] 

康保縣行政區劃

康保縣區劃沿革

民國十一年(1922年)4月,由張北、商都兩縣析置康保招墾設治局,駐今康保鎮。將張北縣之馬連渠克公、商都牧羣等地和原察哈爾部左翼四旗及右翼正鑲黃旗東半旗牧地劃歸康保沒治局。
民國十四年(1925年)3月,改設康保招墾設治局為康保縣,仍屬察哈爾特別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17日,察哈爾特別區撤銷,設立察哈爾省,省會張家口,康保縣屬之。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月,日本進攻熱河,威脅冀察,同年5月間佔領了康保縣。同年5月26日,在共產黨的推動和幫助下,馮玉祥、方振武和吉鴻昌將軍(共產黨員)等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同年6月20日,同盟軍揮師北進,同年6月22日收復康保縣,23日由康保縣移師東進。遂由國民黨康保警備司令阮玄武佔領。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5月,在嘉卜寺設置化德設治局,將康保縣西部及西北部劃給化德縣設治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2月,察哈爾事變,日軍土肥原和秦德純(察哈爾省民政廳長)協定,長城以北宋哲元(國民黨二十九軍)撤退。28日日本關東軍協同偽滿州國蒙古軍(司令李守信)侵佔康保縣。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月1日,蒙古德王(德穆楚克棟普魯)以"蒙政會"名義在張北縣成立偽察哈爾盟盟公署;5月20日,蒙古德王將化德縣(嘉卜寺)改為“額爾德木索雅勒國浩特”,並於此成立"蒙古軍政府",均轄康保縣。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28日,日、偽在歸綏(由綏遠改)成立偽“蒙古聯盟自治政府”下轄察哈爾盟的康保縣。同年11月21日,日本侵略者將“蒙古聯盟自治政府”、“察南自治政府”、“晉北自治政府”三個偽政權合併為“蒙疆聯合委員會”,轄康保縣。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9月1日,改“蒙疆聯合委員會”成立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首府張家口,定當年為成吉思汗紀元七百三十四年。以上偽“政府”均轄察哈爾盟的康保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10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對日宣戰。12日蘇軍普列耶夫上將指揮蘇、蒙聯軍進入察北。15日,日本天皇定宣佈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22日,康保縣第一次解放,解民倒懸。察北騎兵支隊在方誠、吳廣義的率領二挺進康保城,共產黨正式接管,建立康保縣人民政府,駐今康保鎮,屬冀察區十九專區。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恢復了察哈爾省建制,同年12月康保縣改屬察哈爾省察北專區(第七專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月,國民黨背信棄義,挑起第二次國內戰爭,向共產黨佔領的解放區大舉進攻。同年11月11日,中共康保縣委、縣政府、縣大隊等黨政機關實行戰略轉移,撤離縣城,以內蒙古大草原為依託,遊擊康保南部,創建北方革命根據地。同年11月12日,國民黨傅作義部十四縱隊和騎五旅一部以及曹凱、宋殿元隊伍佔領康保縣城,統治全縣,隸屬國民黨察哈爾省。形成了國共兩黨的兩套政權,共產黨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養精蓄鋭,發展力量,迎接解放。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8月,中共察哈爾省撤銷,察北專區併入冀熱察行政公署,劃歸東北行政委員會領導,康保縣屬之。9月中共察北地委將康保、商都、化德三縣合併為商化康聯合社,駐正鑲白旗張蓋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著名平津戰役打響後,26日,國民黨曹凱團、董尚清團、宋殿元團,又在察北人民解放軍連連取勝下逃遁。同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十一師、十六師協同商化康聯合縣武工隊一起入城,佔領國民黨軍政機關和倉庫要地。康保縣獲得第二次解放,救民於苦難之中。從此結束了國共兩黨的兩套政權,為共產黨執政。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15日,冀熱察區和北嶽區合併,成立察哈爾省。撤銷商化康聯合縣,恢復康保縣制,縣人民政府遷回康保鎮,屬察哈爾省察北專區。
1952年11月15日,根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決議,將察哈爾省撤銷,原察南專區、察北專區合併,改為張家口專區,康保縣屬之,劃歸河北省。
1954年6月16日,康保縣人民政府改稱為康保縣人民委員會(簡稱縣人委)。
1958年11月29日,康保縣併入張北縣。
1959年5月,張家口專區與張家口市合併,稱張家口市。轄張北縣,康保區域屬之。
1961年5月15日,張家口市與張家口專區分設;從張北縣以原轄區劃出康保縣,恢復縣制,仍屬張家口專區。
1967年,張家口專區改稱張家口地區,轄康保縣。同年12月28日,成立康保縣革命委員會,原康保縣人民委員會及其所屬機構撤銷。
1982年9月14日,建立康保縣人民政府,原縣革命委員會撤銷。
1993年6月,張家口地區和張家口市合併為張家口市,實行市管縣,轄康保縣。 [2] 

康保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康保縣轄7個鎮、8個鄉,另轄2個鄉級單位。 [3]  有326個行政村,585個自然村, [4]  縣治駐康保鎮永安大街1號。
康保縣區劃詳情
康保鎮
張紀鎮
土城子鎮
鄧油坊鎮
李家地鎮
照陽河鎮
屯墾鎮
閻油房鄉
丹清河鄉
哈咇嘎鄉
二號卜鄉
蘆家營鄉
忠義鄉
處長地鄉
滿德堂鄉
康保牧場
屯墾林場
/

康保縣地理環境

康保縣位置境域

康保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東南緣,屬陰山穹折帶,俗稱“壩上高原”。介於東經114°110'~114°56',北緯41°25'~42°08'之間。東界內蒙古自治區太僕寺旗,東北靠正鑲白旗,北與西北部與化德縣相鄰,西與西南部和商都縣毗鄰,南與河北省張北縣接壤,東南與沽源縣相連。東西寬62千米,南北長80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3365平方千米。 [4] 

康保縣地質

康保縣
康保縣(2張)
康保縣的山地、丘陵、熔岩台地、平原等地貌形態,是在漫長的地質發展史中經過多種地質作用,進行着大地構造運動,並多次產生地層升降而形成的,且仍在繼續發展和演變之中。早在太古代和早元古代(距今約45億至20億年前),康保縣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後因受五台運動影響,地面隆起於海面之上,成為地台階段,發展到元古代,海水自東向西重新侵入該區境內成為海洋。到元古代末期發生了呂梁運動,海侵範圍退至深斷裂一線。晚古生代,岩漿活動較強烈,該區絕大多數超基性岩均屬該期產物。至中生代的白堊紀(距今約1.3億年前),地貌輪廓大體定型。中生代該區遭受風化剝蝕,火山活動頻繁,不少火山陸續噴發,各火山口相繼形成了孤立的盆地,到新生代第三紀末(距今約2至3百萬年前),康保縣的地貌已和目前接近。直至新生代未發生海侵,一直為大陸環境。新生代該區不斷髮生基性火山活動,形成了厚度大於450米的玄武岩熔岩被,火山活動為寧靜式。新生代中期,火山活動停息,形成湖相沉積,厚度約70餘米。進入新生代晚期,再度發生基性火山活動,形成新的玄武岩熔岩被,也是該區主要的成煤期。 [18] 

康保縣地形地貌

康保縣地勢由東北向西南緩緩傾斜,陰山餘脈橫貫全縣。地貌類型齊全,但地貌單元排列井然有序,自東北向西南呈階梯式排列逐級下降。東從鑲黃旗山起,西經廟灣子山、人頭山,直至阿淖山一線,構成全境分水嶺,向北向南逐漸形成低山丘陵和緩坡丘陵地形。丘陵地區無高山峻嶺,山頭禿圓,山坡平緩,山間廣佈谷地、盆地。南部廣大地區為波狀平原,地形開闊,地勢平坦,崗梁、平灘和盆地相間分佈,在低窪積水處形成星羅棋佈的淺碟形內陸湖泊(水淖)。 [18] 
康保縣地圖

康保縣氣候

康保縣屬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中温帶亞乾旱區,大陸性氣候明顯。年均氣温1.2°C,無霜期92天,年均降水量354.2毫米,蒸發量1772.6毫米。 [22] 

康保縣水文

康保縣屬內陸河水系,降水量較少,多年平均降水量為382毫米。全境無常年性河流,水網不發育,僅有幾條季節性河流,是河北省唯一的無常年性河流縣。季節性河流,按地表水流流向,可分為南北兩大流域。北部流域面積主要有張玉聲河、後照陽河河、西五福堂河、西溝河4條季節性河流。南部流域主要有毛胡慶河、二顏河、三台坊河、三老虎河、張紀河、大二棚河6條季節性河。 [23] 

康保縣土壤

康保縣土壤,從山地到窪地依次為慄鈣土和發育面積不大的斑塊狀草甸土、鹽土3個土類。在3大土類中,可分出慄鈣土、草甸慄鈣土、草甸土、鹽化草甸土、內陸鹽土5個亞類,43個土屬,106個土種。 [20] 

康保縣植被

康保縣植被,屬於半乾旱草原類型。草場分為2類7組19型。兩類即乾草原類和低濕草甸類。人工植被上,植栽的樹種主要是楊樹,其次是榆樹、柳樹和杏樹、雲杉、落葉松、樺樹、果樹也有零星分佈。 [21] 

康保縣自然資源

康保縣水資源

康保縣水資源年總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開採量)8401萬立方米,保證率50%時可利用量2731.2萬立方米,總需水量2389.0萬立方米,總需水量佔可利用量的87.5%,佔可開採量的52%。 [19] 

康保縣土地資源

康保縣土壤總面積505,3萬畝,佔地總面積99.2%。 [20] 

康保縣生物資源

康保縣野生植物約有61科、204屬、357種。其中主要的有:菊科28屬、59種,禾本科23屬、46種,豆科10屬、27種,藜科9屬、21種,薔薇科8屬、22種,石竹科8屬、18種。人工飼養動物主要有牛、馬、驢、騾、羊、豬、兔、狗、貓,個別地方飼養的有貂、鹿、絡子。禽種有:火雞、雞、鴨、鵝等。 [21] 

康保縣人口

截至2020年,康保縣總人口26.96萬,農業人口24.4萬人。 [4] 漢族回族蒙古族藏族滿族5個民族。
根據張家口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康保縣常住人口為138205人。 [17] 
截至2021年,康保縣總人口26.96萬,農業人口24.4萬人。 [13] 

康保縣經濟

康保縣綜述

2020年,康保縣地區生產總值6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3.1億元,增長8.6%;第二產業增加值18.9億元,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19.4億元,增長3.0%。三次產業比為37.6:30.8:31.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060元。
2021年,康保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5億元,同比增長6.7%;規上工業增加值12.3億元,同比增長6.9%;固定資產投資63.8億元,同比增長2.6%;全部財政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5.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7億元,同比增長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37億元,同比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527元和13985元,同比分別增長7.3%和13.1%。 [14] 

康保縣第一產業

2020年,康保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3億元,增長8.6%。其中,種植業產值23.0億元,增長3.5%;養殖業產值20.4億元,增長20.0%。糧食產量13.2萬噸,下降2.3%;油料產量3.0萬噸,增長2.3%。蔬菜產量36.2萬噸,下降33.2%。豬、牛、羊的存欄分別增長5.5%、52.5%和4.3%,豬的出欄下降21.4%,牛、羊的出欄增長62.8%和13.5%。肉類總產量4.5萬噸,增長8.9%;牛奶產量5.4萬噸,增長12.0%。 [15] 
2021年,康保縣完成壓減水澆地2萬畝,關停機井262眼,建成8600畝高標準節水農田。 [14]  年均油料總產量達3萬餘噸。2022年,油料作物謀劃種植27.99萬畝,包括胡麻8.29萬畝,菜籽8.06萬畝,葵花11.65萬畝。 [16] 

康保縣第二產業

2020年,康保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75億元,增長9.7%。其中,可再生能源業增加值9.2億元,增長10.1%,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0.4%。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7億元,增長2.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税總額9.1億元,增長7.9%。 [15] 
2021年,康保縣智天工項目開工建設,京能等5個項目光電併網總規模達到383萬千瓦。 [14] 

康保縣第三產業

2020年,康保縣服務業增加19.4億元,增長3.0%,較三季度回升2.3%。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其他服務業分別為增加值1.9億元、1.4億元、1.9億元和11.3億元,分別增長4.9%、9.8%、5.0%和3.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分別增加值為2.0億元、0.8億元,分別下降0.1%和14.4%。 [15] 
2021年,康保縣實施35個縣級以上重點項目,年計劃投資32.2億元,實際完成44.6億元。 [14] 

康保縣交通運輸

二秦高速公路、510國道、511國道穿過康保縣。 [4] 

康保縣社會事業

康保縣文化事業

2021年,康保縣國家牧場景區、卧龍圖景區、遊客接待中心建成完工,康保二人台文化傳播中心成為傳承弘揚二人台、文化惠民的新陣地。
2021年,康保縣組織開展“相約冬奧--扛紅旗、當先鋒”專項行動,舉行迎冬奧宣誓,開展志願服務,編印冬奧知識100問,在全縣營造起迎冬奧濃厚氛圍。建設冬奧主題廣場。 [14] 

康保縣教育事業

2021年,康保縣出台《深化教育改革工作方案》,投入2600多萬元,用於教育教學補助和獎勵,全力重振康保教育事業。 [14] 

康保縣科技事業

2021年,康保縣實施35個縣級以上重點項目,年計劃投資32.2億元,實際完成44.6億元。 [14] 

康保縣醫療衞生

2021年,康保縣中醫院傳染病樓完成改擴建,照陽河等3所鄉鎮衞生院國醫堂建成投用,積極與北京、省市醫療機構合作,構建起遠程醫療體系。 [14] 

康保縣社會保障

2021年,康保縣為3萬多人次報銷住院費用2.2億元,為8.8萬人次報銷門診慢特病費用3000多萬元,發放城鄉低保1億元,發放各類就業補貼1029萬元,新增城鎮就業2265。 [14] 

康保縣風景名勝

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
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康保縣城南1.3千米處,總面積368.1公頃,其中濕地面積220公頃,是一處生態系統保護完好的天然高原湖泊濕地,伴有部分沼澤濕地,在河北省壩上高原地區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公園內有野生維管植物210種,野生陸生脊椎動物222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有遺鷗、金雕、大鴇,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有小天鵝、灰鶴、黃嘴白鷺、草原雕等。 [7] 

康保縣著名人物

燕旺林
燕旺林,1964年11月出生,河北康保人,198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張家口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河北省九次黨代會代表,十一屆市委委員。 [5] 
王秉清
王秉清,男,1957年8月生,河北康保人,中共黨員,1982年2月參加工作。曾任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黨委副書記、廳長。 [8] 
王愛文
王愛文,男,漢族,1962年10月生,河北康保人 [24]  ,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中共黨員 [25]  。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26-27] 

康保縣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康保縣,因城南有一水淖,蒙語“康巴諾爾”,意即美麗的湖泊,康保名取“康巴”之諧音。

康保縣榮譽稱號

2010年,康保縣入選河北省標準化、規範化鄉鎮衞生院示範縣。 [6] 
2013年,康保縣榮獲“中國雜糧雜豆之鄉”。 [10] 
2020年,康保縣入選2019年河北省潔淨城市。 [9] 
2021年2月,康保縣入選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1] 
2022年1月,康保縣入選2017~2020年度平安河北建設示範縣(市、區)。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