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庵閭

(中藥名)

鎖定
庵閭(Artemisia keiskeana Miq.),中藥名。為桔梗目菊科蒿屬植物。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等地。全草入藥,性温味辛、苦,具有行瘀,祛濕之功效。常用於婦女血瘀經閉,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中文名
庵閭
拉丁學名
Artemisia keiskeana Miq. [3] 
別    名
庵蘆
庵閭草
庵閭蒿
淹茼
覆閭 展開
別名
庵蘆
庵閭草
庵閭蒿
淹茼
覆閭
臭蒿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蒿屬
庵閭
分佈區域
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

庵閭生理特性

半灌木狀草本。主根略明顯,側根細而多;根狀莖短,直徑約3毫米,有少數營養枝。莖多數,常成叢,高30-100(-120)釐米,下部半木質,上部草質,綠褐色,具細縱稜,分枝多而細,斜向上伸長,長3-10釐米;莖、枝初時有稀疏絲狀絨毛,後光滑。葉紙質,不分裂,上面綠色,初時微有短柔毛,後脱落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腺點,多少被稀疏的短柔毛;基生葉多數或少數,成蓮座狀排列,基生葉、莖下部葉及營養枝葉倒卵形或寬楔形,長3-8釐米,寬1.5-4.5釐米,先端圓,中部以上邊緣具數枚粗而尖的淺鋸齒,基部楔形,漸狹窄成柄,葉柄長0.3-0.8釐米,無假託葉,花期葉均萎謝;中部葉倒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匙形,長4.5-6.5釐米,寬1.5-4釐米,先端鈍尖,中部以上邊緣具數枚疏鋸齒或淺裂齒,齒端尖鋭,基部漸狹,楔形,無假託葉或假託葉極小,不明顯;上部葉小,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鈍,全緣或上半部有數枚小齒裂。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3-3.5毫米,具細梗,梗長1.5-2毫米,小苞葉小或無,在分枝上排成總狀或復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狹窄或疏而稍開展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下垂;總苞片3-4層,背面綠色,無毛,外層總苞片小,卵形,頂端鈍,中、內層總苞片橢圓形或長卵形,背面綠色或黃褐色,邊緣寬膜質;花序託小,半球形;雌花6-10朵,花冠狹圓錐狀,檐部具2裂齒,背面具小腺點,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反捲;兩性花13-18朵,花冠管狀,部分為狹管狀,背面具小腺點,偶有短柔毛,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略短於花冠或近與花冠等長,頂端2叉,叉端鈍尖,無睫毛。瘦果卵狀橢圓形,略壓扁。花果期8-11月。

庵閭產 地

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生於低海拔地區的路旁、幹山坡、灌叢、草地及疏林下。日本、朝鮮及蘇聯(東部)也有。
[1] 

庵閭入藥部位

全草。

庵閭性 味

辛、苦,温。

庵閭功 能

行瘀,祛濕。

庵閭主 治

婦女血瘀經閉,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庵閭相關配伍

1、治諸瘀血不散,變成癰:生庵閭蒿,搗取汁一升服之。(《廣利方》)
2、治風濕關節痛:庵閭五錢至一兩。水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庵閭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研末或搗汁飲。

庵閭相關論述

1、《幹金翼方》:“治折腕瘀血,庵閭草汁服之;亦可散服之,日三。”
2、蘇醫《中草藥手冊》:“祛風濕。治風濕關節痛。”
3、《藥材資料彙編》:“散瘀血,止痛,通經,利尿,消腫。”
[2] 
參考資料
  • 1.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 3.    庵閭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2]